正文 第79章 第 79 章

作品:《旺家小娇妻

    前些天王延昭就约了雨生想一起喝点, 雨生一直没空出时间。

    今天是他休沐。

    虽然约了老将军上门拜访,可赵雪窝进宫陪王伴驾,要等他回来才能去。

    雨生便派人把王延昭请到了家里。

    王延昭不算贵客, 雨生把人引到一进院子里的待客厅,命人上茶,两个人就在这里聊起了事情。

    开始彼此绞尽脑汁的将对方恭维一番,然后才说到差事上。

    雨生直言不讳道“王兄为官清廉,做事勤勉, 又没有大错, 为什么刑部尚书给了一个丙”

    提到这事,王延昭满心悲愤“不是为兄的自夸, 我这样的只值一个丙, 那满刑部就没有一个能得甲的。”

    雨生纳闷道“王兄和刑部尚书有嫌隙”

    王延昭凑近雨生, 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因为咱和他不是一路人才会这样。”

    王延昭憋久了, 不吐不快,他很看好雨生, 总觉得雨生是个做大事的, 便把埋藏在心里很久的秘密说了出来。

    王延昭刚进刑部的时候, 刑部尚书对他也算客气,甚至还想过拉拢他,可被王延昭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 刑部尚书老家有个亲属犯了死罪,求到了刑部尚书那里, 打算用个穷花子顶替那死刑犯,刑部尚书没明着跟王延昭说,但话里话外的表示过, 让他高抬贵手。

    王延昭拒绝了。

    从此以后就被刑部尚书记恨上了。

    王延昭一开始想的很简单,以为只要自己拒绝,这事肯定实行不下去。

    可谁知道刑部尚书支开他,还是按原计划实行了。

    这事还是他后来听到的风声,否则他都以为刑部尚书收手了。

    王延昭如今官位不保,他和雨生说出这事,希望雨生能帮他想个办法。

    雨生能有什么办法

    “王兄,这事你有证据吗”

    王延昭摇了摇头“我哪有什么证据,不过我知道刑部尚书他那个亲戚在哪。只要抓到他,这不就是铁证吗”

    雨生不过一个吏部五品员外郎,王延昭和他同级,他们两个要兵没兵要人没人,去皇上那告御状,抓到死刑犯还好,万一走漏了风声,死刑犯跑了,那他们两个就犯了诬告之罪,别说搬倒刑部尚书,让他认罪伏法,他们两个小命只怕都保不住。

    雨生斟酌了半晌,总觉得这事太过冒险,王延昭虽然可怜,可自己没必要搭上前程跟他趟这趟浑水。

    “王兄啊,你尝尝我这铁观音,是不是还可以”

    王延昭一直在等雨生的回应,听他岔开话题,心凉了半截,迷迷瞪瞪的回道“还成,还成。”

    雨生准备送客了“王兄啊,今天我们只是品茶聊天,可没说什么要紧的事情,这样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事要去处理,改天再和王兄喝茶。”

    王延昭充满失望的叹了口气。

    还以为雨生是个有担当的,没想到这就拒绝了他。

    看来他这官确实当到头了。

    本想豁出一切直接去找皇上秘奏,可别说皇上不会信他,就算信他,宫里人多眼杂,一旦打草惊蛇,抓不到死刑犯不说,他的脑袋可能都保不住了。

    而且他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保证一击即中。

    雨生之前拒绝吏部尚书,不畏强权,他还以为对方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今天算他看错了人。

    皇上本想今天通过早朝征求群臣的意见,给赵雪窝分派个差事,忘了今天是群臣休沐的日子,明天才有早朝。

    等赵雪窝进宫他才想起这事,忘了让赵雪窝休沐了。

    不过来都来了,先陪他练会剑再说。

    听说赵雪窝一会要去将军府,练完剑就让人回去了。

    所以今天赵雪窝回来的要比往常早些。

    不过中午不好打扰,还是等下午带着礼品,和全家老少一起去将军府拜访。

    老将军是三朝老臣,战功卓著,先皇还在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定远侯。

    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先后被封为太子太傅,抚远大将军等,领兵部尚书衔。

    如今年事已高,皇上特许他无事可以不用早朝。

    老将军有三个儿子,两个战死沙场,小儿子在外带兵固守边疆,孙子七八个,除了未成年的,成年的几个在外当兵,只有长孙留在身边,目前正在御林军任职。

    寻常官员五天休沐一次,御林军负责京畿守卫工作,没那么自由,十天休一次,还是轮休。

    今天老将军的长孙并没休息,赵雪窝自然没有见他。

    不过赵雪窝第一次来将军府的时候,已经见过面了。

    将军府气派,薛彩樱之前以为自家的三进院子已经很豪华了,没想到一只脚刚迈进将军府就看花了眼。

    她紧紧的跟在赵雪窝身边,生怕自己哪里做不好,闹出笑话,给赵雪窝丢脸。

    赵老二也是一脸紧张,田氏稍微好一点,她抱着元宵,自从进了将军府两手就发软生怕摔了元宵,这精力一分散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月牙跟在雨生身边,这看看那看看,倒是没什么可紧张的。

    杨二妮跟在雨生另一侧,她有了些见识,比薛彩樱稍微好一些。

    雨生心思不在身边,他见过老将军几次,可惜都没搭上话,如果今天能有什么收获,也不枉他今天跟着来一趟。

    老将军身处战场时,手握虎符,杀伐果断,威严肃穆。

    如今谢了戎装,和普通的老人家没什么两样,浓眉长须,看着特别平易近人。

    身板倒是比常人笔挺,但只要他脸上带笑,就不怎么吓人。

    薛彩樱刚才一直提着小心,见到他本人,反倒放松了一些。

    赵雪窝带家人给老将军行了大礼,老将军亲自将赵老二和田氏扶了起来。

    寒暄了几句客气话,让夫人把女客请到屋里说话,大堂里只留了他们几个男人。

    将军夫人慈祥和蔼,待人客气,几句话说完,薛彩樱一点都不紧张了。

    她把带来的点心送给夫人“这是我和家人一起做的,给夫人尝尝。”

    将军夫人便尝了一块,开始还以为不过普通的点心,她是因为喜欢雪窝媳妇才尝了一块,没想到点心好吃,比那宫廷里做的还好,连着吃了两三块才停了手。

    想起老将军爱吃,吩咐丫鬟给大堂送去了些。

    老将军正跟赵老二讲述赵雪窝在军中的表现,主要表扬他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做兢兢业业,做火头军也好,押粮兵也好,跟着将军冲关陷阵也好,带兵打仗也好,不光作战勇猛,还会动脑子。

    多少当兵多年的将军做不大的事,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然能做到,省了大军多少力气。

    老将军聊起往事绘声绘色,赵老二听得与有荣焉。

    雨生心思转的快,发现老将军是真心喜欢大哥,大哥的前途不用愁,如果也能拉拢他一把,那他得少走多少弯路。

    可惜老将军似乎对他不怎么上心,他接了几次茬,老将军表现的都淡淡的。

    雨生不气馁,准备再找机会。

    老将军喜欢赵雪窝,聊来聊去的说到高兴处就想认赵雪窝为义子。

    这是大好事,赵老二都没用跟田氏商量就同意了,让赵雪窝跪地磕头。

    赵雪窝没想到探望老将军弄出了这档子事,他心里没有一点准备,好在他对老将军是真心敬重,就算不认义父,以后老将军有事,他也会万死不辞。

    再加赵老二催促,他连迟疑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是被人按着跪到地上的。

    跪都跪了,叫声义父也不是难事,接着顺其自然的他就喊了老将军为义父,磕头行了大礼。

    能认老将军做义父,仕途肯定平坦,雨生想着大哥都喊了,他不如顺坡下驴,跟着大哥喊一声也不缺什么。

    却不想他刚起身,这两腿还没跪下就被老将军给拦住了。

    “锦煜就算了。”

    雨生后脊梁直冒冷汗,老将军嫌弃的意味太过明显。

    满屋的人都在注意着他这边。

    幸好老将军还算给面子,加了一句解释“锦煜是读书人,别看我领兵打仗在行,读书可不成,锦煜真想学习,那得另投名师,雪窝是我看着成长的,在军中我就把他当成亲儿子,以后得让他给我养老送终呢。”

    雨生忽然笑了起来。

    赵老二理解不了他们中间的暗流涌动,看见雨生笑了,也跟着笑了。

    老将军这才将赵雪窝扶起来“好儿子。”他使劲拍了拍赵雪窝的肩膀,“今天事情仓促,没准备什么礼物,等以后义父送你份大礼。”

    因为老将军认了义子,命人将夫人请了过来。

    很快夫人带着一群女眷赶了过来。

    赵雪窝带着薛彩樱和儿子给老将军和夫人磕了头,喊了义父义母。

    将军夫人从手腕上退下一支镯子来,亲自戴到了薛彩樱手腕上。

    那镯子质地通透,薛彩樱皮肤白,两下一衬,既美又艳。

    杨二妮在旁边见了,忍不住吞咽了口吐沫。

    当初老太太给的也够好了,可和侯夫人的这只还是没法比。

    将军夫人握着薛彩樱的手,笑道“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是我出嫁的时候我娘送给我的,一直戴着,三个儿子成亲的时候,我都没舍得送给他们,今天看雪窝媳妇投缘,就送你了。”

    这么贵重的东西,薛彩樱怎么敢收,赶紧往下摘,“义母,这也太贵重了,还是还给”

    薛彩樱将元宵送到田氏怀里,自己往下摘镯子,却被将军夫人给按住了。

    “这镯子是义母给你的见面礼,你要摘了,我可就当你不想认我这个义母了。”

    薛彩樱只好作罢,“那儿媳妇谢义母的厚礼。”

    认了义子,老将军高兴,晚上摆了一顿极其丰盛的晚宴,还请了他的老部下,带着赵雪窝一一认识过了。

    老将军这些部下,赵雪窝有的认识,有的第一次见。

    赵雪窝忽然想起自己那些宝贝来,他没好意思询问老将军,打算找个机会问问当日一起班师回朝的人,看看有没有线索。

    老将军的长孙郑远铭听说家里热闹,抽时间回来了一趟,老将军拉着他见了赵雪窝。

    两个人年岁相当,郑远铭却要喊赵雪窝一声小叔叔。

    尤其郑远铭身材魁梧随了老将军,又在御林军当差,整日的风吹日晒,偏他人长得老成,看着比赵雪窝大好几岁。

    这郑远铭喊得恭恭敬敬的没有半点不适,倒是赵雪窝一个皮糙肉厚的大男人弄了大红脸。

    想说他们年岁相当,单独称呼,当着老将军的面,到底没说出口。

    老将军介绍完就带着老部下喝酒去了。

    郑远铭搂着赵雪窝的肩膀,好不热情,“小叔叔,听说你跟皇上提了想当御林军统领”

    赵雪窝一惊“这事你怎么知道”

    郑远铭实话实说道“跟你说吧,这满朝文武就没有不知道的,宫里没有秘密,别说你我,就算那顶天的人,一举一动大家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赵雪窝吓了一跳“那不是跟皇上说什么都得小心点了”

    郑远铭一挑眉“你以为呢”

    赵雪窝明白了,看着他那张过分老成的脸真心感激道“谢了,兄弟。”

    郑远铭忽然笑开了,赵雪窝反应过来,解释道“还不太习惯。”

    晚宴过后,赵雪窝带着家眷回府。

    老将军命郑远铭亲自把人送出了门。

    临别之时,郑远铭拉着赵雪窝道“你是不知道,自从我爷爷回来,没有一天不念叨你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是他亲儿子。”

    这话说的赵雪窝不好意思“是义父抬爱了。”

    郑远铭使劲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京城水深,你初来乍到当官的事不急,把各处都熟悉了再说。”

    赵雪窝表示自己明白了,带着家眷回了府。

    今天晚上赵雪窝和薛彩樱是主角,抢尽了风头。

    雨生心中不快,杨二妮心里也不舒服。

    回到西厢房,杨二妮小声嘀咕道“嫂子那只镯子可真漂亮,夫人说给就给了,也舍得。”

    雨生心里憋闷,想到什么就说了出来“大哥作战勇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老将军爱才是一方面,怕是还有私心。”

    杨二妮不懂这些,只想着那只镯子咂舌。

    雨生想起自己跪地被老将军拦住的事,心里就不舒服。

    收一个义子是收,收两个也是收,不喜欢他大不了以后不管他,为什么拒绝了

    顶着老将军义子的名义,以后得少走多少弯路。

    今天晚上,他和杨二妮都没睡好。

    杨二妮担心雨生钻牛角尖,还劝了劝他“相公,咱的官职也是凭本事得来的,只要皇上认可你,以后什么样,还不是皇上说的算。”

    雨生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喜欢那镯子,可你相公没本事,给你挣不来。”

    杨二妮就笑了“我相信你,早晚也能挣来。”

    两个人聊到镯子,雨生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王延昭。

    换死囚可是大事,他要把这事翻出来,还用得着别人给他铺路。

    今晚赵老二和田氏也失眠了。

    赵老二有些感概的说道“当初雪窝回家,说他进京没准能混个紫袍穿穿,我还当他吹牛,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田氏也道“可不是,那时儿子能活着回来,咱们就谢天谢地了,哪成想还能进京当官,如今又认了老将军为义父,咱儿子以后肯定错不了。”

    赵老二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说大房知道的话,会不会后悔当初非要跟咱们分家如果不分家,凭着雪窝和雨生的身份,总有好处给他们。”

    田氏却不这么想“幸亏分家了,否则咱们还要管他们一家子坏水。

    要不是黄氏没好心,整天算计,金宝能犯了人命官司

    不知道是今年秋天砍头还是明年秋天,小时候也是个挺可爱的孩子,长得不说了,老赵家就没磕碜的人,嘴甜会说话,还懂事,只可惜学坏了,为了点赌债把人杀了,不知道大嫂子有没有后悔”

    赵老二叹了口气道“葫芦倒是个老实的孩子,当初要不是他报信,水笙还不得给送走了,要是有机会能把葫芦弄京城来就好了。”

    田氏一点都不看好这事“只要大嫂子活着,就不可能让他跟咱们走近,这事你也别想了,各人有各人的命,没准人家还有别的出路。”

    赵雪窝也没睡好。

    不过他不是因为认了老将军当义父,而是按着小娘子做了某些耗费体力的事情。

    薛彩樱白皙的小脸透着一层粉色。

    热浪一层又一层的袭过去。

    她半是哭泣,半是哀求的商量身后的人“雪窝大哥,你不累吗”

    赵雪窝不为所动,“喊相公。”

    薛彩樱只能哭着改口喊相公。

    哪有人在后边这么做的,薛彩樱怀疑赵雪窝看过什么或者跟谁学过不好的事。

    否则哪来的这么多花样。

    薛彩樱娇小,赵雪窝强壮有力,一只手就能把人举起来。

    像抱着小孩子那般。

    薛彩樱落在他手里,只能由着他摆布。

    这一晚上能睡着才怪了。

    皇上答应赵雪窝再上朝就让朝臣们商议他任职的事还是没实现。

    因为雨生上了密折,在早朝前私下里见了皇上,将刑部尚书换死囚的事情密报给了皇上。

    刑部尚书换死囚,这可是开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丑事。

    皇上心中震撼,打算派雨生查清楚,可转念一想,雨生分量不够,忽然出京很容易打草惊蛇。

    仔细思虑过后,他还是决定派赵雪窝秘密带人把死刑犯抓回来。

    只要有了这个铁证,某些人就无法抵赖。

    就这么赵雪窝领了密旨,他无权无兵,到将军府借了十几个家丁,带着皇上给的画像,直接出了京城。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