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第 73 章

作品:《旺家小娇妻

    田氏便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你一辈子霸道, 一辈子要强,这也没什么,你最大的错处就是没好好教育几个儿女。

    这好人才有好报, 你们整天的算计人家,福寿都被用完了, 还能行吗

    听我一句劝, 赵金宝是他罪有应得, 你还有其他儿女, 孙子孙女也好几个, 以后好好教育他们才是正经。”

    黄氏想不明,也接受不了,她听不进田氏的劝告,忽然爬起来像疯了一想冲向田氏, 呜呜囔囔的想要掐死她。

    “都是你这个恶女人, 纵容儿女针对我们金宝,我们金宝才会落到这种地步,姑爷也跟着被连累,我要掐死你, 我要掐死你,你这个祸害”

    赵雪窝离田氏近,担心田氏被黄氏伤到, 下意识的踢出一脚,黄氏受不住, 口吐鲜血, 倒在了地上。

    她瞪着眼睛, 怒视着田氏, 直到最后一点力气用完才彻底昏死了过去。

    黄氏被抬回了大房酒楼, 赵大丫哭哭啼啼了一路,想回李家看看,却被继子大骂她是害人精而给赶了出来。

    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回了娘家。

    黄氏病恹恹的躺在床上,赵大丫哭的眼睛红肿坐在床边。

    赵金宝出事后,大儿子和三儿子一致要求分家。

    这大酒楼也不经营了,赵家村里还有几十亩地,他们回去种地了。

    赵老大不管事,黄氏拦不住,也只能依了。

    老院子已经被赵雪窝要走了,如今村里没有房子,黄氏守着几千两银子,她一门心思要救赵金宝出来,这些银子不肯露,只分了表面帐上的银子。

    老大老三拿着分到的银子回村里各自买了一处院子。

    至此,大房这一家彻底散了。

    事情结束后,孙明喜到底去和顺大酒楼吃了一顿。

    大酒楼还没恢复营业,饭菜都是田氏和杨二妮一起做的。

    因为大房正在发疯的事,赵雪窝没让月牙回私塾,担心被大房报复。

    月牙忽然没书读了,留在家里陪着薛彩樱,跟她学做针线。

    田氏是真心感激孙明喜“孙大人,幸亏我们雪窝遇到你这样为人公道的钦差,帮他洗刷了冤屈,你就是那在世的青天。”

    这话说的孙明喜心中有亏,但他脸皮厚,也不在意“伯母说的对,我这人为官一向清廉公证,否则皇上也不能委派我为查案钦差,如今总算不负皇上所托,幸不辱命,总算能回去交差了。”

    赵雪窝为人憨厚,孙明喜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雨生可不这么想,这孙明喜为人处世圆滑,尽猜着人心办事,可不是一个公道的人。

    当然了,人家帮了他,他也不好拆台,自然又说了些恭维的话。

    第二天一大早,孙明喜便赶回了京城。

    雨生的假期也结束了,他依依不舍的跟赵老二夫妻告别。

    “爹娘,我这一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不过你们也别担心,皇上还是相信我的。”

    田氏握着他的手,舍不得他走,却又不能拦着。

    “雨生去了京城,好好给皇上办差,不用担心爹娘,我们有你大哥呢,一切都好。”

    雨生含泪点了点头,又道“这次去京城看看什么形式,如果一切稳定,我就给大哥来信,你们收拾东西去京城和我一起生活。”

    田氏都点头答应着。

    又偷偷的把雨生给的一千两银票塞给了杨二妮。

    雨生想问赵雪窝跟他去不去京城,注意到薛彩樱的肚子,这话又咽了下去。

    嫂子马上就生了,成亲的时候大哥都不在,这生孩子人怎么能不在。

    “大哥,我在京城等你。”

    一家人告别完,雨生带着杨二妮上了马车。

    老太太早就打算好了,非要跟着雨生去京城。

    赵老二夫妻本来不想让她去,担心她给雨生添乱,杨二妮说雨生忙,平时就她一个人在家孤单,有了老太太还能跟她说说话。

    就这么老太太提前跟着雨生进京享福去了。

    孙明喜这次差事办的漂亮,皇上龙心大悦,直接给他升到正四品户部侍郎,从刑部调去了户部。

    比他预想的还高了一级。

    孙明喜猜透了皇上的心思,又升了官,大喜过望,不停的给皇上磕头叩谢天恩。

    皇上倒也坦诚“你这个人,不是为民请命的料”

    这话一出口,吓得孙明喜魂都丢了。

    好在皇上话锋转了“好在你这人聪明,胜在感恩,忠心,你能对赵雪窝知恩图报,如今朕重用你,也希望你能投桃报李。”

    孙明喜赶紧表态“微臣必定为皇上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皇上笑道“这就好,朕也不希望你肝脑涂地,这户部一直都是朕的一块心病,让你去,并不是让你做出什么功绩,只要把那里边的弯弯绕查出来,朕就满意了。”

    孙明喜明白了“您放心,我一定会查的清清楚楚。”

    孙明喜离开后,雨生也到了。

    皇上把人招进了尚清宫。

    他没提赵家镇的命案,他对雨生的心思远比对赵家镇的命案按兴趣。

    雨生跪在地上,皇上从龙椅上走下来,围着雨生一边打量着一边转了两圈,摆摆手道“起来说话。”

    雨生吓了够呛,惴惴不安的站了起来。

    皇上偏头盯着他的脸,把人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点了点头道“不错,长得是很英俊。”

    雨生不知道皇上这话什么意思,皇上再盯下去,他都要以为皇上有龙阳癖了。

    “换上过奖了。”

    皇上好奇道“你跟朕说说,当初你为什么拒绝吏部尚书要知道这吏部尚书可是掌握着所有四品以下官员的命运,你到底怎么想的”

    皇上越说越好奇,“据我所知,你们家几代都没出过举人了吧,你父母也对你寄予厚望,你真甘心”

    雨生当然不甘心,为了他能读出个人样来,爹娘吃了多少苦。

    爹干不了力气活,数九寒天也要出门卖馒头,还卖不出去几个。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紧着他,连月牙都吃不到。

    他每每想到这些就痛彻心扉。

    如今被皇上问起类,他却不能实话实说。

    “这事说来话长,微臣有个青梅竹马的小娘子,她跟微臣来到京城,对微臣帮助很大,关键时刻,微臣不能抛弃她,她性子烈,如果微臣抛弃她,她肯定会活不下去。”

    没想到雨生还是个情种,皇上兴趣更浓了“对了,朕之前就听说她为人泼辣,是哪家的小姐”

    雨生不好意思道“她是微臣的邻家妹妹,是乡下人。”

    皇上倒对雨生有了些刮目相看的看法“藏糠之妻不下堂,也算是美事了,自古以来都是才子配佳人,那你娘子肯定很漂亮”

    雨生不好自夸“还成,就一般人家的姑娘。”

    皇上越发的好奇起来“那你后来被翰林院除名,有没有后悔过有没有埋怨过你家娘子毕竟要不是她,你可就是吏部尚书的乘龙快婿了。”

    雨生斟酌着回道“当时确实有些难过,辜负了父母家人,很对不起他们。

    但不至于后悔,更没有埋怨娘子,她一个女子懂什么,喜欢微臣,一路跟着微臣从村里来到京城,事事尽心尽力,微臣心里只有感激。

    至于拒

    绝吏部尚书,这是微臣自己的选择。

    况且先皇病重,太子圣明烛照,肯定不会纵容邱浩城为祸下去,微臣对太子有信心。”

    这句有信心,可把皇上说高兴了。

    他拍了拍雨生的肩膀,道“你比你哥聪明,正好朕有位表妹到了出嫁的年纪,总比你那位山村姑娘强,不如你休了你那个小娘子,朕赐你一桩好婚事”

    雨生不知道皇上这话什么意思,不过他猜测皇上多半在考验他。

    况且皇上刚给过他八天假回去成亲,断没有再拆散他的道理。

    雨生稍一犹豫,跪地诚惶诚恐的拒绝道“微臣谢皇上厚爱,不过微臣对娘子发过誓,要一生一世对她好,微臣言而有信,一定会说到做到。”

    皇上确实在考验雨生,无关乎人品,只是想听听他的真心话。

    “好了,起来吧,朕开个玩笑而已。”

    他等雨生起身返回到了龙椅上“赵锦煜听旨。”

    雨生又跪到了地上。

    皇上宣布道“从今天开始,赵锦煜升任五品员外郎,仍留在吏部听用。”

    雨生以为自己能官复原职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一下升到了五品。

    这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看来他刚才的回答,皇上十分满意。

    皇上喜欢感恩,忠心,重情义的人。

    雨生领完旨,皇上又问到了赵雪窝“你大哥怎么没跟你一起来京城”

    雨生如实回道“嫂子马上就到产期了,大哥这几天坐牢,嫂子动了胎气,恐怕随时都会生产,当初大哥外出当兵,爹娘都以为他死了,嫂子是给他配冥婚嫁过来的,大哥对她有愧,想等她生完再来京城。”

    皇上听说如此,摆了摆手让雨生出去了。

    雨生不知道是吉是凶,但他也不能说谎话,皇上的手眼遍布天下,他说谎话,肯定会被发现。

    雨生走后,赵雪窝张罗着开业。

    他进京城的事还没定下来,酒楼请的工人伙计都要开工钱,不开业,每天都在亏欠,他受不住。

    就算他要去接京城,也得等薛彩樱生了,至少也是两个月后了。

    就这么,雨生走后第二天,和顺大酒楼开业了。

    因为被诬陷又洗刷清白,雨生又回来成亲的事,这个和顺大酒楼俨然已经成了赵家镇的标志。

    开业第一天,全镇有头有脸的都过来捧场了。

    赵雪窝日进斗金。

    晚上,他将钱匣子整理出来拿给薛彩樱看。

    薛彩樱一下见到这么多碎银子,高兴的笑起来止不住,一边数银子,一边问赵雪窝怎么收了这么多银子,是不是有之前的

    赵雪窝说没有。

    薛彩樱高兴了“要是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咱家就发,发,发”

    薛彩樱一句话没说完,肚子忽然痛了起来,她扔了银子,紧紧的抓住了赵雪窝的手“疼,疼,疼”

    赵雪窝看她额头冒汗,疼的脸色表情都扭曲了,怀疑她要生了,扯着嗓子喊开了“娘,娘,彩樱肚子疼,快去找产婆。”

    田氏闻声赶来,看薛彩樱确实像要生的样子,赶紧让赵老二出去请人。

    这满院子就她生产过,担心自己出门家里没靠谱的人。

    她一边安抚薛彩樱让她怎么保存实力,一边请王秀英准备热水,又让月牙准备红绳,将小婴儿用的包被找出来。

    一家人眼看着都忙开了。

    薛彩樱这两天动了胎气,产婆到的时候宫口都开了三指。

    没到一个时辰,一个健健康康的小婴儿就生了出来。

    是个粉雕玉琢的男婴。

    薛彩

    樱没怎么受罪,田氏念了无数遍佛,“真是佛祖保佑,有那些生了一晚上还生不下来的,产妇都没了力气,彩樱果然是个有福的。”

    产婆笑着恭喜,“可不是,小娘子一看就是个有福的,如今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你们赵家后继有人了。”

    田氏高兴,喜钱给了双倍,产婆走前还有些不舍“希望小娘子赶紧生二胎,我还过来接生。”

    孩子出生后,薛彩樱头上系了一条红丝带,靠着被子躺着。

    小婴儿躺在她身边,正呼呼的睡着。

    赵雪窝坐在她旁边,一会看看她,一会看看小婴儿,仿佛做了个梦,“娘子,你说咱真有儿子了”

    薛彩樱好笑道“怎么,你还不满意”

    赵雪窝抓了抓脑袋,憨厚的笑了起来“就是很奇怪,说不上什么感觉,你说咱都以为是个女儿,咋变成儿子了”

    薛彩樱嗔了他一眼“等儿子长大了你再说这话试试。”

    赵雪窝不吭声了。

    田氏给薛彩樱熬了一碗鸡汤,薛彩樱刚生产完没有力气,赵雪窝一口一口的给她喂嘴里。

    赵老二急着见孙子,可他不方便进屋,不停的在门口打转。

    田氏笑话他“孙子长得可俊了,随他娘。”

    赵老二哎了一声,隔着门板往屋里看了一眼,田氏好笑道“你别急,等明天太阳上来抱出来给你看一眼。

    赵老二这才满意了。

    月牙一眨不眨的盯着小婴儿,刚被田氏赶出去。

    “屋里太闷,人太多了影响你嫂子,等明天你嫂子有力气了,你再过去。”

    田氏担心赵雪窝晚上照顾不了孩子,薛彩樱也是个新手娘,她把赵雪窝赶出去睡了,自己则留下来照顾孙子。

    也方便照顾薛彩樱。

    赵雪窝虽然不情愿,还是去了隔间。

    如今他有妻有子,生活充满了奔头,干起活来越发有劲了。

    薛彩樱这个月子做的好,田氏天天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还没出月子,人就丰腴起来了。

    赵雪窝又心疼她,无所不依。

    月牙还能帮忙带孩子,可以说她事事顺心,尤其看着儿子,小家伙越来越可爱,她的心就越来越暖和。

    有人说女人嫁人是重获新生,遇到婆家不好的,不死也要脱层皮。

    遇到婆家好的,事事顺心,处处如意,这还能不幸福么

    薛彩樱是元宵节发现自己怀孕的,所以孩子小名叫元宵。

    大名还没起。

    赵雪窝越琢磨越琢磨不出来。

    薛彩樱也不逼他,反正喊元宵也顺口了。

    薛彩樱奶水好,不光喂着小元宵,每天还会喂水笙一顿。

    水笙长得快,已经会看着小元宵笑了,高兴的时候还会拉拉小元宵的手。

    夏天天热,在屋里都不用怎么穿衣服,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谁知道小元宵就尿了。

    正好落到水笙雪白的脚丫上。

    水笙抓着自己的小脚丫玩的正高兴,忽然哇的一声哭开了。

    薛彩樱和王秀英两个发现事情的原委都开始笑。

    这两个连翻身都不会就开始打上架了,能不好笑么。

    赵雪窝这天正在大酒楼接待客人,他满脑子都是儿子叫什么。

    想起儿子在她娘肚子里的事,爹蹲大牢,叔叔成亲升官,就连出生那天都闹了个笑话,他娘数银子数的高兴,笑大发了,这小子就出来了。

    赵雪窝心里琢磨着,叫赵监狱

    别人说不说,他爹娘知道都能呼死他。

    赵升官

    也太俗了点,娘子估计会哭。

    赵元

    宝

    赵金宝已经判了死刑,这个名字可不吉利。

    小元宵是夜里出生的,要不叫赵明夜

    赵雪窝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名字还成。

    等晚上问问小娘子,如果小娘子也同意,就叫这个名字了。

    “掌柜的,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们上一份,”店里来了客人,声音很大,气势又足,打断了赵雪窝的思路。

    赵雪窝还有些不太高兴,他这灵感来的可不容易,一会忘了怎么办。

    不过赚银子也是大事,他忙不迭的从柜台前出去接待客人。

    来人是两位少年公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身穿锦缎,气质高贵,一位手持折扇,看起来悠闲自在。

    另一位表面上看着也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可他的手一直搭在腰侧的宝剑上,一看就知道他心里充满了戒备,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常人出门在外,戒备充足也是应该的。

    赵雪窝奇怪的是这两个人怎么这么眼熟

    和他两年前救得长沙郡王简直一模一样。

    “你是”赵雪窝只见过一面,当时又是敌人环伺的时候,有可能认错也很正常,所以他才没敢确定。

    皇上手持折扇,轻轻的扇了扇,略有些无奈的说道“赵掌柜的果然健忘。”

    赵雪窝确定了“你还真是长沙郡王。”

    皇上也不提醒,只道“借一步说话。”

    赵雪窝想着长沙郡王身份贵重,酒楼里人多眼杂确实不方便,便带着皇上去了后院。

    “王爷,您怎么来这了”赵雪窝拱手行礼,充满了好奇道。

    皇上身边的凌予唱起了黑脸“大胆,这是当今圣上。”

    赵雪窝“”

    慌忙跪地行礼“草民莽撞,不识圣躬,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收了折扇,伸手把人拉起来“爱卿客气了,你救过朕的命,是朕的大恩人,朕一直想着怎么报答你,只可惜刚回京城的时候形势复杂,朕没有办法,后来让人给你捎过信,可朕一直没等到你进京。”

    赵雪窝不记得皇上给他写过信。

    一脸懵懂的看着皇上。

    凌予解释道“当年赵锦煜参加乡试的时候,皇上也去了考场,让孙明喜给你的,那信还是我写的。”

    赵雪窝想起来了“这事我记得。”

    皇上笑道“那爱卿怎么没去京城”

    赵雪窝不识字,怎么知道信里写了什么。

    他抓了抓脑袋,不好意思道“还请皇上恕罪,草民不识字。”

    皇上充满无奈的看着他“你弟弟学问那么好,你不识字”

    赵雪窝只能辩解道“草民没有弟弟聪明。”

    这话皇上可不信,他听老将军说过,赵锦程排兵布阵一点就通,还会自创,不受任何束缚,根本不像不识字的。

    不过赵雪窝不可能骗他,是他想错了。

    “既然这样,你把信拿来,让凌予读给你听。”

    赵雪窝“搬家的时候弄丢了。”

    他第一次见皇上就犯了欺君大罪。

    不是搬家的时候弄丢了,而是前几天儿子拉了,他从柜子里随手一掏就摸出了那封信,半夜里太黑,他也没注意,给儿子擦完屎随手就扔了。

    第二天早上才发现那是孙明喜交给他的信。

    上边金黄一片,他还想着不能慢待人家一片心意,用清水冲了一下。

    谁知道冲完之后字迹也没了,成了一张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纸,这下只能扔了。

    如今皇上问起来,他哪敢说给儿子擦屎,他一家老小的脑袋还要不要。

    皇上

    听说丢了,也没追问,这个话题就过去了。

    “对了,听说你有儿子了,抱出来给朕看看。”

    皇上要看儿子,赵雪窝当然不能拒绝了,他急急忙忙的回了卧室,将小元宵抱了出来。

    小婴儿白白净净的,可爱极了。

    皇上心里高兴,问道“叫什么名字”

    赵雪窝如实回道“小名叫元宵,大名还没起出来,刚才草民想着,他是夜里出声的,要不叫赵明夜吧,皇上您觉得什么样”

    皇上觉得不怎么样。

    怎么没叫赵半夜,也算是难为他了。

    皇上看着赵雪窝怀里的小婴儿,心里喜欢,迟疑道“要不朕赐他一个名字吧。”

    这下可乐坏了赵雪窝,赶紧抱着儿子跪下磕头“草民谢皇上赐名。”

    皇上沉吟道“夜里出生的,就叫赵凝烨吧。”

    赵雪窝“”

    还不如他的明夜好听,不过这名字可是皇上赐的,不好也得说好。

    他赶紧叩谢皇恩“这名字好,一听就大气,草民谢皇上赐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