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第 34 章

作品:《带着工厂穿民国

    下午四点, 秦无双拎着四筐荠菜坐着村长大儿子赶的驴车回了凤凰街。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苏锦绣还没睡, 正在二楼客厅学写字。

    秦无双让村长大儿子将荠菜放到后院, 送他出门。

    晚上,秦无双回了趟现代, 她找团长帮她卖野荠菜,一个上午就全卖光了。

    卖完荠菜, 她又回到了民国。

    接下来的几日,她都在民国开荒和现代卖野菜中度过, 她在两个世界横跳, 把阎王折腾得够呛。如果她是挣大钱也就罢了,可她只是为了野菜。

    “你一次一天,你也不嫌累。”

    秦无双不嫌贵,但是苏锦绣有些累了, 在秦无双又要去乡下开荒时,她提醒她,“东家, 十个工人已经招好了, 咱是不是要开工啊”

    秦无双一想也对, 只能先忙服装厂。

    一开始,她得教这些人使用缝纫机,然后教她们操作技巧。

    她先从衬衫教起。从中挑选一个最聪明的,然后提拔她当小组长,负责将其他人教会。

    等这些人学会后,她再教下一个步骤。

    一开始肯定不可能很快,秦无双给她们成长的时间。等她们学会之后, 她就让苏锦绣帮忙盯着。

    苏锦绣见她这么着急,以为她又要去乡下,问她要不要留饭。

    秦无双摇头说不用,“我想先去趟租界。”

    她去找苏望亭,这些天她一直在招聘掌柜,但是让她满意的掌柜却一直没招到。

    有的是看她是个女娃,调头就走。有的是有名无实,想糊弄她。

    她思来想去,决定让苏望亭能者多劳,先顶几天,之后招到人再接手。

    苏望亭无奈答应,“好吧。那你打算让我怎么接手”

    秦无双想了想,“那就先发报纸吧”

    苏望亭疑惑,“你不想办个开业典礼吗”

    秦无双还真没空,“不办了。我不看中这个。吉不吉利得看怎么经营。你直接在报纸上发批发价,按照阶梯式。”

    阶梯式没问题,苏望亭问她最低价多少

    “批发十万件,每件五角。”秦无双信心满满,“我们要抢占全国九成衬衫市场。”

    苏望亭仔细算了一笔账,“现在布料是一毛五一尺,做一套八尺的衣服需要一个大洋两角钱。你一件衬衫只卖五角能赚到钱吗”

    秦无双颔首,“放心吧,还是能赚的。”

    苏望亭不清楚面料是多少,但是见她自信满满,也就没说什么,“行。我会帮你打广告的。”

    秦无双想了想,“对了。打广告的时候,不要用西杰森这个品牌,要用工厂的名字,凤英,这样外国人购买咱们的衬衫才不会觉得吃亏了。”

    苏望亭见她连这么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不由暗暗钦佩。

    将事情交待给苏望亭,接下来的几天她一直在乡下忙活。十亩荒地已经开垦好了,犁了三遍地,野草也被全部扔出去。

    苏望亭将自己买的墨西哥玉米草撒到地里,种植方法和玉米差不多。

    种好后,就等着它发芽。

    当它开始发芽时,猪圈这边已经盖好了,秦无双还特地弄了五口洋井。

    这时代已经有洋井,从国外传过来的,可以将地下水汲到地面,井头离地面有七八十公分高,用螺栓和插入地下的竖管紧密相连。前面是出水口,尾部是和井芯连在一起的压手柄。压手柄有七八十公分长,井芯中间有块引水皮,靠的就是井芯的上下运动与引水皮的一张一合将地下水汲上来来自新闻。

    洋井师傅并不便宜。一口井要五十个大洋。不过这井挖得深,井水也更甜。刚挖好那会儿,许多小孩子都过来这边喝水。

    一个孩子将手柄向下压,缸体内部形成真空,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水就汲上来了,另一个孩子会用嘴接着另一端管口里的水。

    看着这些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秦无双也情不自禁笑起来。

    那些大人们见她一直盯着孩子们,“咱们村里的水没有这个甜。喝了这个水,猪肉一定会更香。”

    他们并不觉得猪吃的水比人吃的水更好有什么不对。猪是可以卖钱的,人哪有猪金贵。

    秦无双笑道,“等你们赚了钱也可以打一口洋井。”

    大家一个个全摆手,“我们哪配喝这么好的水。没那个命啊。”

    秦无双也没说什么,她开始教他们怎么铺水泥地板,要设置隔水,这样猪的尿液可以直接流出去。到一个水泥做的沟槽中,不会污染土地。

    她教得很认真,这些人学得也仔细。怕他们记不住,她还特地让村长小儿子过来,把流程给记下来。

    教会之后,她回了凤凰街。

    今天凤凰待超的氛围跟以往都不同。这会儿天还没黑,照理说街上应该还有行人,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倒是各家门口蹲着好些陌生人。这些人衣衫褴褛,面黄饥瘦,一看就是逃难过来的。

    哪儿又有兵祸了秦无双从驴车上下来,不少人朝她看过来,有个小孩大概是饿晕了,也可能是看她面善,小心翼翼走过来,噗通一声就给她跪下,用沙哑又干涩的声音乞求地看着她,“姐姐,行行好吧。”

    秦无双看着这孩子干瘪的脸,那双因为饥饿显得特别大的眼睛,心头一阵酸涩。她叹了口气,走到包子铺门口,给了老板一个大洋,把他铺子里的馒头全包了,冲那些气概招手。

    乞丐蜂拥而至,她给每个乞丐都发了一个,很快就将包子全部发完了。

    乞丐们拿着包子猛地往嘴里塞,刚刚那个小孩没有吃,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给秦无双鞠了一躬,“谢谢姐姐。”

    其他人也跟着他有样学样,笨拙地道谢。

    秦无双冲他们笑笑,这些人吃完馒头,又回到自己的位置窝着。

    包子铺老板叹了口气,“你又能救得了几时,他们总不能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啊。”

    秦无双笑笑,“等他们找到工作就好了。”

    包子铺老板连连摇头,“哪那么容易呢。现在工作不好找啊。”

    秦无双默然,工作这么不好找,她怎么就招不到合心意的掌柜呢到底是她有问题,还是这些人故土难离

    她将空笼屉还给包子铺老板,转身回自己家。

    开门的时候,瞧见她前旁边也有两个人,那小乞丐正搂着一位年纪大的老头,一点点将馒头掰开,塞进他嘴里,“爷爷快吃。吃了,你就能活了。”

    可他怀里的人倔强地抿住唇,那双眼睛半阖着,枯树般的手将那馒头挪开,让他自己吃。

    秦无双回屋倒了碗温开水,走到小乞丐面前,示意他喂给他爷爷,“他喉咙太干了,润润口再吃吧。”

    小乞丐连连道谢,抱着他爷爷一点点往嘴里喂。

    老头咕嘟咕嘟将一碗温开水喝完。当小乞丐将馒头递到他嘴边时,他依旧不肯吃,小乞丐急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到最后甚至凶狠地命令他吃。

    秦无双默默看了对方半晌,这老人家分明很饿,但是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孙子,愣是一口不吃。

    秦无双思忖片刻道,“我待会儿再给他拿,你先吃吧。孩子才小,这么点孩子,没有大人看顾是长不大的。”

    老头似是听进去了她的话,这才开始张开口,小口小口吃起来。

    他吃了一半,又不吃了,让孙子自己吃。

    等他们爷孙俩把一个馒头分吃完,秦无双让两人进来,她有话要问他们。

    小乞丐扶着老头迈进门,秦无双将门关上,抓了三把米放到电饭煲里煮粥,让他们坐下说话。

    许是吃了馒头,老头恢复些力气,脸色也好多了。

    秦无双又给他们倒了杯开水,放到小矮几上放凉,“你们是哪儿人怎么会来上海呢”

    小乞丐年纪小,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扭头看向爷爷。

    老头一阵咳嗽,似是要把肺咳出来。

    秦无双家里有常备药,她从楼上拿了一把药下来,从里面翻出止咳糖浆,递给他让他先吃点药。

    老头有些迟疑,不肯接过。

    秦无双将药推给他,“吃吧,吃完我有话要问你。”

    老头终于不再推拒,吃完药,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开口,“我们老家是北京的。袁项城在北京称帝,我儿子是新派人士,遭到逮捕,家产被查抄,我只能带着唯一的小孙子往这边逃。”

    袁项城称帝这件事,秦无双是知道的。当时上海也有不少学生游行反对,但是这边没有闹出大乱子。没想到北京会那么乱。

    她叹了口气,问他今后怎么办

    老头沉默一会儿道,“过一天是一天,等我病好了,我就去给人做工。”

    小乞丐骄傲地说,“我爷爷以前是当掌柜的。”

    老头摸了摸孙子的脑袋,嗔怪小孙子说大话,冲秦无双不好意思笑笑,“我以前的东家是开当铺的,我经常帮他掌眼。”

    秦无双眼睛一亮,那不就相当于考古专家吗之前买的玉赔了三十大洋,她不敢再碰。这回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秦无双乐了,“我前阵子也买了两样宝物,您能帮我鉴定一下吗”

    老头正愁不知该如何报答她,听到她的话,点头说好,“好啊。”不过他还是被充一句,“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全对。”

    秦无双失笑,“那也比我强。我对古物很感兴趣,但是我不会看,所以一年下来也就买了这两样。”

    她到楼上,开了保险柜,取出之前从当铺里买的两样物品。

    这灯光有些暗,老头让秦无双提个马灯过来,秦无双这儿没有马灯,给他拿了个手电筒。

    这时候是有手电筒的,只不过是西洋传过来的,价格相当昂贵。

    老头拿着手电筒对瓷器一通照,随后冲秦无双道,“宋朝仁宗时期的瓷器,品相保存得这么好,是上品”

    秦无双乐了,21世纪的专家说它是明朝仿宋瓷,但是没否认它是赝品。这会儿有本土考古专家鉴定,说明这就是个古董,心下满意。

    老头又在看那玉佩,这次倒是没有看太久,摇了摇头,“这玉经过酸洗,不值钱。”

    秦无双点头,“之前也有人这么说。”

    她想了想,“老爷子,咱们相识一场就是缘分,您有这手艺,而我又需要您这样的人,不如我聘您吧。我要开个服装厂,您先帮我管管厂子。不忙的时候,您就去各大当铺帮我捡漏,我给你一个月开二十个大洋,您看如何”

    老头有些不敢相信,确定她不是在开玩笑,当即要给秦无双跪下。

    秦无双扶住他,“可当不得你的谢。您可是帮了我大忙。”

    老头眼圈通红,“是您心善,故意施舍我们呢,老汉心里都明白。像你这样的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我谢谢您了。”

    秦无双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却不好再客气来客气去。

    粥煮好了,秦无双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

    老头这次倒是没客气,道了声谢,接过秦无双手里的碗,小心翼翼吃起来。

    小乞丐吃得狼吞虎咽,明明粥那么烫,他却吃得飞快。

    两人将粥吃得干干净净,恨不得连碗边都舔干净了。

    秦无双带他们到凤凰街的巷尾,这边专门给人介绍房屋。她让中人帮忙找个住处。这爷俩肯定不能住在她家,要不然迟早得露馅。

    这爷孙俩也没有意见,乖乖听她安排。

    “一定要给他们找单独的院子,小一点没关系,一定要安静。”秦无双再三叮嘱。

    这爷孙俩老的老,小的小,住在大杂院里肯定被人欺负。

    中人一听她要找单独院子,提醒她,“有是有,但是那价钱可不便宜,你也知道咱们上海房租有多贵。”

    秦无双问他价钱。

    “好一点的院子要十个大洋,稍微差一点的七八个大洋,最差的是五个大洋。我知晓一个最便宜的院子,是跟主院隔开,一间屋子,还有灶台。我带你们去瞧。要是能接受,你们就住。”中人在前面带路。

    三人跟在后头,先是进了一条弄堂,绕了十几个弯才找到地方。

    这是个民居,原先是三个院子,后来改变布局,在墙的四周搭建房子,用于出租。

    整个外院墙就搭了十几个小房子,中人给他们介绍,像这样的小房子每月一个大洋。进了院子,指着原先的青瓦房间,“像那样的房间每月两三个大洋。”

    他带着他们拐进一条小巷子,这巷子真的很窄小,两人并肩都不行,只能一个人穿梭其中。拐了一个弯,再往前走几米,就是一间屋子。

    整个巷子跟房子呈三角形,大概是划地的时候多出一块区域,所以被房主改成了房子。

    弯腰进去,这屋子小得可怜,只能摆张床。床与门的距离只有一米,门也是朝外开的。

    而灶台就是门口搭的简易棚子,里面有一张桌子,可以摆个炉子烧火。

    要说它有什么优点,那就是房子是砖瓦房,不会一吹就倒,二是它私密性好,外人不会轻易进来打扰。但是这样的房子居然要五个大洋,太亏心了。

    秦无双嫌贵,中人说了一堆好话,最后被她磨得没脾气,“你最多给多少我去找房东商量。”

    “最多四个大洋。”秦无双见老头和孙子很满意,所以勉强答应。

    中人点头,让他们在这儿等等,他去找房东商量。

    秦无双看了眼屋内,没有灯,夜里要用蜡烛或马灯照明。

    见他们没有行李,秦无双打算回头给他们送些生活用品。

    没一会儿,中人和房东过来了。

    就按四个大洋每月,老头和他们签定合同,秦无双替他们交了三个月租金以及一个月押金。

    付完钱,秦无双让老头先养病,等病好了,再去给他干活。

    她想了想,“要不然我送你去医院看看吧”

    她不太清楚这年代医院水平。因为上回带苏锦绣去看病,碰到个病人家属找上门,原来那病人手术没两天死了。后来她听护士说,手术风险率还是很高的。平均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死亡。

    苏锦绣手术,她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老头一听要去医院,吓得直摆手,“不用了。我不去。”

    小乞丐也吓得脸色铁青,不肯去,“那里太贵了。而且还会给人开肠破肚。”

    秦无双叹了口气,没说什么,让他们好好歇着,回头她给他们送些生活用品。

    老头还想推辞,秦无双道,“虱子多了不怕痒,早点把病治好了,才能早点为我干活。”

    老头一想也是,不再推拒。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