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第 53 章

作品:《柳暗花明

    第53章封侯

    三皇子叛乱的消息传回京城, 朝野上下震动不安。

    尤其年长的几个皇子,想起十年前的旧事,想起自家在父皇的震怒下都损失惨重, 恨不得把三皇子挖出来再打一顿。

    天授帝看着好脾气,真碰了他的逆鳞可没什么好下场。

    你看, 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二皇子一下子病的更重了,连起床都不能。恨不得在脑门上写几个字表忠心, 就知道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引起天授帝的忌惮。

    不过,怕归怕,天授帝还是在预定的时间回宫了。

    当御辇停在宫门口, 大臣们和几个皇子跪在地上, 喘气都不敢大声。

    谁知, 下车时天授帝的身边除了霍皇后, 还多了一个生面孔。

    大臣和皇子们面面相觑,大部分人都不认识, 也不明白天授帝为什么会对一个生面孔这么亲近。但还是有人认得出那是霍国舅新收的小徒弟。

    听说为了给他铺路,霍国舅直接把人扔禁军了, 镀层金出来, 日后可就是一片坦途了。

    啧啧,一般人对儿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霍国舅对这徒弟可真上心呀。

    不过,就算霍国舅再看重徒弟,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怎么还能得了陛下的青睐

    大臣们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 眼下这倒也是好事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陛下既然还有心情照顾晚辈,想必对其他人也会宽容一点。

    三皇子的叛乱早在天授帝预料之内,而且也做好了万全的防护, 所以他对此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怒意。

    不过,他脸上依旧是凝重的。时间过去久了,几个儿子心又渐渐大了,不敲打敲打,恐怕又要起波澜。这些儿子,天授帝对他们不是没有感情,好歹也是亲身儿子。

    但是,正是因为想保全这些儿子,他才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希望。

    当初全心栽培太子,何尝不是希望其他几个儿子能安心做个贤王,辅助太子。太子性格宽仁,兄弟之间没有矛盾,他定然会善待这些兄弟们的。

    可惜,自己的苦心他们都看不透。

    那么,这次自己更不能重蹈覆辙。

    接下来一个月,北章不断接到宫内的赏赐,尤其霍皇后,恨不得把凤仪宫给搬空。

    这架势,着实吓到了不少人。

    京城里,聪明人绝对不少,很快,各种各样的流言就出现了。

    其中,传播最广的就是谢北章乃懿安太子之子,当今皇孙。

    这个传言背后,有没有天授帝或者霍家的安排,谁也不得而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谢东池在翰林院,同僚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随便收养个孩子,就是皇长孙传奇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看皇家任流言肆意传播,众人也就明白了,天授帝对此事是默认的态度。

    一个月之后,天授帝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不仅认回了谢北章,还加封北章为广陵郡王。同时,谢东池因为收养谢北章,对皇家有功,加封为乐安候。

    不到弱冠的年纪,谢东池已经完成了无数文人一辈子的梦想,封侯。

    着实令人羡慕。

    谢北章被认回,天授帝体贴的保留了他的名,按照皇家的族谱为他取名为陈翊章。

    虽没有让他入住东宫,但是,却把自己从前的府邸赐给了他。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疑表明了他对这个长孙的看重。

    世人重视嫡庶,太子活着的时候,他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就算现在太子不在了,在其他皇子都是庶出的情况下,北章在礼法上依旧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不管是其他皇子也好,大臣们也好,对这个变化可以说是措手不及。

    很多人都能猜出天授帝是想把皇位传给皇长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他铺路。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

    有人是出于私心,但也有人是站在天下百姓的基础上考虑。

    谢北章之前不过是农家子弟,受到的教育和皇家比起来天差地别。他如今已经十几岁,性格都已经成型,如果他不合适,那么陛下非要一意孤行,岂不是害了他也害了天下。

    眼下,天授帝没有明说,所以大家也能维持和平的模样,一旦天授帝开口立储,恐怕立刻就会遭到大臣们联名上书反对。

    前朝尚且不能平静,那后宫就更别提了。

    “他没死都这么多年了,他怎么可能没死”钱嫔简直快要崩溃了。

    她不明白自己计划的好好的,而且这数十年都没有出过差错,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说,她在自己被贬的时候,还能保持平静,那么知道皇长孙回来,她就再也冷静不了了。

    “母妃”陈墨清伸手制住了钱嫔“谨言慎行”

    “皇侄回来,这是件好事。太子哥哥当初对儿臣也是照顾有佳,如今皇侄回来,我这个做叔叔的应该高兴才对。”陈墨清看着钱嫔,墨色的眼睛里似乎没有什么情绪,却让钱嫔止不住打了个哆嗦。

    “母妃你也是,皇后娘娘这些年对我们母子多有照顾,皇长孙回来,你也该高兴。”

    “是呀,我应该高兴,你也要高兴。清儿,你要让他知道,只有你这个叔叔是向着他的。要让他信任你,对你没有丝毫防备,就像当初的太子一样。”钱嫔喃喃的说。

    这一天,谢东池正在广陵郡王府和谢北章聊天,跟他分析朝中的局势,突然就听到下人来报,九皇子来了。

    谢东池给北章一个眼神,然后收拾好自己在过的痕迹,转身躲到了屏风后面。

    北章打开门,见到了等在门外的九皇子。

    “九皇叔,你怎么来了”北章有些慌,身份变化的太突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些算是他亲戚的人。只能按照大哥交代的,要有礼,要尊重,不能让人说自己狂悖无礼。

    九皇子陈墨清还是那副温润如玉的样子,只见他手里捧了一个小匣子,见到谢北章还露出一个温和的笑。

    “大哥以前很关照我们这些弟弟,送了我不少东西,我最近收拾出来,想着给你送来,好歹留个念想。”九皇子此话一出,北章当即愣住了。

    “我爹的东西”懿安太子之物,大部分留在东宫。不过因为规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亲儿子,北章也不能使用。

    剩下的一部分,被霍皇后留在凤仪宫,生怕睹物思人,所以都封存了起来。北章找回来之后,有不少就被霍皇后给送来了。

    但是,对这些东西,北章肯定是不嫌多的。

    在霍城猜出他的身世之后,他就打探了不少关于懿安太子的事,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

    而懿安太子无疑是一个令孩子骄傲的父亲。他是好儿子,好丈夫,也是天下万民的好太子。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几乎是个完美的君子。

    这其中也许有一定的滤镜加成,但是,不可否认,北章对这样的父亲是向往的。

    北章和九皇子面对面坐下,九皇子为他细细讲解这些东西的来历。

    在他的讲述中,北章几乎能想象自己的父亲是怎样为幼弟准备了这些东西。

    幼儿习字的字帖,是太子亲自写的,以至于九皇子和太子一样,都善用行草。九皇子甚至现场表演了一下,写出来的字与字帖中的字几乎一般无二。

    小巧的金锁,有祝福的意义,是满月时太子给弟弟带上的。甚至南巡途中,太子都沿途寄了不少有乡土人情的礼物回来

    北章看着看着,突然就红了眼眶。

    九皇子亦是如此,面上同样百感交集。

    “章儿,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大哥在天有灵,一定也会高兴的。”

    两人一直聊了很长时间,北章也从他口中知道了不少关于自己父亲的事。

    等九皇子告辞的时候,北章甚至有些依依不舍。

    此时的他,对这个首先冲他释放善意的皇叔好感度极高。

    九皇子一离开,谢东池就从屏风后面钻了出来。

    “哥,我”北章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时间,大哥还一直在后面呢。

    “对不起,大哥,我下次不会了。”北章看见谢东池脸色不太好,以为他生气了,赶紧拉着他的袖子撒娇。

    “北章,你要小心九皇子”

    “为什么他有哪里不对吗”北章从来不会怀疑自己这个兄长的判断,从小到大,只要大哥确定的事,几乎从没出错过。

    “这位皇子,他善用的字体明明是楷书,可他却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喜欢行草,甚至还练出了一手和太子一模一样的字。此人心思深不可测,你若是随便相信他,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谢东池在翰林院,因为职务之便,有时会去给年幼的皇子们启蒙,讲学。

    他也听皇子太傅提起过,九皇子小时候和现在很不一样,变化大的几乎不像是同一个人。他一开始喜欢的是楷书,练的也是楷书,太子出事之后才重新练的行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也是因为他很多方面和太子越来越像,所以,天授帝才越发看中这个儿子。

    谢东池在书法一道上未必算得上大家,就翰林院,那些半辈子浸淫此道的学士们都写得一手好字。但他的眼光着实不差,甚至好过这个朝代九成九的人。二十一世纪,你想看什么样的书法作品都只需要上网一搜就行,哪怕是王羲之兰亭序都能看到呀。看得多了,眼光自然就高了。

    九皇子的字明明就带了楷书的影子,和太子的字乍一看相似,实则形似神不似。

    甚至,扩展到其他方面,他和太子的相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兄弟可以概括的了,他很有可能就是在故意模仿。

    他当时才多大太子遇难的时候,他不过才五六岁,从那时就开始模仿一个人,甚至到如今自然的全无破绽,这难道不可怕吗

    谢东池隐隐有感觉,这人会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