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三更合一

作品:《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拖尔弼在同僚面前依旧神色如常, 丝毫没有一点骄傲和得意的样子。

    同僚们看着心叹他不愧是定嫔的阿玛,哪怕如今受皇帝重用,又连续得了两件重要的差事, 还得了皇上重赏,仍旧如往常一样。

    要拖尔弼得了差事和赏赐后就眼高于顶, 骄傲自得的模样,其他人就不敢深交了。

    毕竟这样的人只怕是在这官职上坐不久的, 甚至还可能犯大错,到时候就得连累自己了。

    如果是个拎得清的,那倒是值得来往。

    于是拖尔弼的府邸开始门庭若市,来拜见的人众多。

    当然送拜帖的多,真能进去见到他的人就少了。

    但是也不妨碍有人不停送,就盼着有可能见上拖尔弼一面。

    他这备受追捧, 仍旧神色如常,淡定得很。

    下值后的拖尔弼也很少应酬,都是径直回府。

    他下了马车, 进入府邸后, 那张一整天镇定如常的脸就垮了下来。

    迎面而来的索绰罗见怪不怪了, 毕竟这阵子拖尔弼每天下值回家后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拖尔弼对着她叹了一口气, 接过帕子净了手, 捏了捏自己的脸颊说道“我这一天笑得脸都快僵了。”

    最惨的还不是这个,而是给他送算数题的人更多了。

    之前大家想要跟拖尔弼来往,却苦于没有理由。

    不知道谁打听到户部侍郎王谈跟拖尔弼相交, 就是因为同样喜欢算数。

    众人眼睛一亮,感觉找到了跟拖尔弼相处的玄机,于是他们认定拖尔弼喜欢算数,还喜欢解开很难的算数题。

    一个个到处搜罗难解的算数题, 然后递到拖尔弼的面前求解。

    拖尔弼起初没能拒绝王谈,后边这些人就更不能拒绝了。

    毕竟他接受了户部侍郎的算数题目,不接其他人的,是看不起他们吗

    这要给自家女儿招来麻烦,那就不好了。

    别看这些同僚们品级都不是很高,哪怕芝麻小官,得罪了都很棘手。

    拖尔弼能怎么办,只好都笑着收下,转头回府就对着索绰罗嘤嘤嘤,差点要落下宽面条泪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这都快忍不住的。

    毕竟这些算数题目越来越难,拖尔弼解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

    每天从宫里下值后回府,他都要挑灯夜读。

    藏书阁的算数书都看完了,拖尔弼还去翰林院借了一些。

    叫其他官吏见了,心里只想着拖尔弼果然很爱算数

    这样美丽的误会就产生了,让拖尔弼收到更多的算数题目,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源源不绝的算数题,简直没有尽头

    索绰罗见这阵子拖尔弼都熬瘦了,也是心疼不已,迟疑道“要不老爷就说家里的算数题已经太多了,后边再送来都婉拒了”

    拖尔弼的脸色更苦了,他没有拒绝吗,分明是那些人跟耳背一样。

    他们不是听不见,而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第二天送来更难的题目,简直让自己愁死了

    这是以为拖尔弼看不上那些太简单的题目,要更高深更难解的吗

    索绰罗听着有点哭笑不得,对自家老爷就更是心疼了,想了想只得道“这过年宫宴,以往咱们是去不成的,如今老爷晋了官职,今年就能进宫到时候见着娘娘,老爷问一问,让娘娘拿个主意”

    拖尔弼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开,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但是离着过年宫宴还有一段时间,他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解题的。

    万琉哈氏不知道自家阿玛如今过得水深火热,外头传着拖尔弼的算数跟她一样厉害。

    这会儿她跟平常一样洗漱吃过早饭,就打算去偏殿的书房继续写书,却被金桂拦下了。

    金桂一脸无奈道“娘娘,这离着过年没多久了,新衣裳和首饰都得准备起来才是。”

    过年宫宴,那后宫嫔妃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万琉哈氏总不能还随意穿着去年的衣服,打扮得过分素净了。

    她听得一头雾水道“以往的宫宴都朴素得很,毕竟慈宁宫那边带头要节俭来着。”

    这个节骨眼里,内务府哪里敢办上一场花团锦绣的宫宴,哪怕过年也不行,不然就要被太皇太后叫去喝茶了。

    金桂抿唇笑道“娘娘,今年自然是不同的。哪怕奴婢在宫里,偶尔也能听说宫外一车车的金子往宫里送,今年想必要热闹一些。”

    万琉哈氏想到只办了一场拍卖会,虽说一次性进了不少金子,但国库那点窟窿要全补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是难得的喜事,好几年征战连连,眼看着云贵估计明年就差不多摆平了,是该乐呵乐呵一下。

    要不是工坊做的瓷器和玻璃需要时间,她还真想每半个月办一场,那入账就更可观了。

    只是薅羊毛有点狠了,半个月每次砸那么多真金白银,哪怕西洋的贵族有金山银山恐怕也不能这么砸下去。

    万琉哈氏站着琢磨,金桂让她抬手就抬手,不动就不动来量体裁衣。

    文雪在旁边记录下来,回头她亲自给定嫔做新衣裳。

    外头不是没有绣娘,但是宫女们商量了一下,感觉还是文雪来做比较好,其他人帮着打下手也能分担一些。

    毕竟谁知道其他绣娘会不会别人家的钉子,要在衣服上做手脚,哪怕只拖上几天才做好,或者撞了别家娘娘的衣裳颜色,那都会让定嫔在宫宴上大失风头。

    见自家主子在发呆,金桂也见怪不怪了。

    万琉哈氏总有很多想法,琢磨的时候都察觉不到周围的情况。

    她自顾自量好衣服,就拿出了布料,摆了一桌子都不够,炕上也放了一些,就等万琉哈氏回过神来看看。

    定嫔想了想,很快脑袋跟灯泡一样亮了。

    对啊,只薅西洋人的羊毛,怎么不薅自家人的羊毛呢

    对外可以三个月,对内可以一个月的嘛

    至于工坊那边,扩大生产的话,应该也能供上

    她都迫不及待想跟康熙分享这个,等回过神来就被金桂请去看看布料,选上最适合的来做新衣裙。

    万琉哈氏看着布匹都差不多,文雪也明白她对这个不太在意,只挑选了最适合的三样摆过来让自家主子从中选一样了。

    定嫔给文雪递了一个赞许的眼神,从一大堆差不多的布匹里面选,她真是选择障碍都要犯了。

    三选一那就要容易得多,万琉哈氏想了想就选了一匹颜色没那么艳丽,却也不会太朴素,又带着点漂亮的花纹。

    不张扬却也不过分素净,颜色又衬得人面色不错。

    文雪也觉得这布匹最是适合定嫔,于是就记下了,抱着布料去内里裁剪一番。

    月莹跟着过去帮忙打下手,万琉哈氏没急着去找康熙,而是坐下后,在桌上拾起毛笔就写写画画起来。

    她之前的想法有些偏了,工坊出的最好一批留在宫里,次一等的送去拍卖会,再次一等的就闲置了,可能送去给商人便宜卖掉,那就有些浪费了。

    贵族们也是分等级的,最好的自然钱多,次一点的钱没那么多,人数却更多一些。

    如果把这些拍卖品分级别,有最好的,也有次一些,价钱没那么天价的,是不是也能吸引不少小贵族过来

    不说小贵族,就是国内一些有钱却不是排行前几的商人们也能吸引过来砸钱

    她这边刚写完,康熙又溜溜哒哒过来了。

    他听闻定嫔今儿没去英华殿,还有些稀奇,就径直到重华宫来的。

    一看她埋头苦写,康熙凑近一看就笑道“你这写的被户部尚书见了,他又得哭了。”

    不是哭穷,而是喜极而泣。

    天知道户部尚书这老头这两天喜极而泣了几回,在康熙面前是夸了又夸,一副“他这辈子终于能看到国库慢慢充盈,要死而无憾”的表情,让康熙都要无奈了。

    万琉哈氏听见后笑道“尚书大人这也是一心扑在国库上面,想为皇上分忧,如今终于有了法子能填补国库,自然高兴得很。”

    康熙想想也是,户部尚书这老头在先帝的时候就已经为国库操心了。

    等到了他这时候,也是操心了快二十年,确实挺不容易的。

    户部尚书这年纪没过多久估计就要致仕了,能在之前看到国库的情况终于好起来,他确实也能安心退下,回乡过舒心的养老日子,不用再惦记着这个事了。

    康熙微微颔首道“这些年确实难为他了,你这法子倒是不错,就不怕放在一起,那些人不买账了”

    当然那些买家不是嫌弃不好,而是放在一起,好的自然没事,次一等的,他们肯定琢磨着能不能压下价钱来。

    要是他们联手压价,每人买一两件,其他人不插手,那定嫔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了。

    康熙坐在万琉哈氏身边,等着听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她就笑道“皇上可是听说过在麦田拾麦穗的故事”

    闻言,康熙立刻就会意了。

    人从田头往后去拾麦穗,看着挺大的就收了,但是越往后走去,发现后边有更大的,就也会想要捡起来。

    后边越来越大,收得就越来越多。

    拍卖会也一样,先把次一等的拍卖品放上,看着不错,就让人趋之如骛。

    然后他们发现后边还有更多更好的,那自然也抢着买。

    于是前边那些次一等的价钱也不会下去,后边更好的拍卖品的价钱还可能更高一点。

    康熙摸了摸定嫔的脑袋,只觉得她这主意简直不要太抢钱,不过他也很喜欢就是了。

    光是想想,就能明白那些商人抢了个天翻地覆的样子了。

    如此,次一等的瓷器和玻璃制品也不会浪费,还能卖上好价钱的。

    都不必康熙多吩咐,只让李德全告诉户部尚书那边,就能办妥了。

    户部尚书正发愁余下那些怎么分配,要直接便宜卖了,那可肉疼得很。

    要闲置着,放在仓库里落灰也浪费了。

    如今得了这个好主意,他立刻把户部侍郎和拖尔弼叫了过来,告知他们这件事。

    王谈看户部尚书如此兴奋的样子,还偶尔偷偷看一眼拖尔弼,就明白这很可能又是那位定嫔娘娘的主意。

    他拿着算数题目给拖尔弼,算得上是试探对方的深浅。

    之后很多人都跟风,或是想跟拖尔弼攀上关系,或是跟王谈一样想试出深浅来。

    最后拖尔弼全都解出来了,让王谈感觉他的算数造诣也是深不可测,只觉得之前小看他了。

    尤其拖尔弼最近瘦了许多,一看就是沉迷算数。

    王谈可知道送去题目的人家究竟有多少,拖尔弼这简直是废寝忘食在研究算数,确实是个老实人。

    因为是自己起的头,有点欺负老实人了,于是他心有愧疚,这会儿忍不住劝道“虽说钻研算数是好事,詹事也得仔细身体才是。”

    拖尔弼笑着答应,心里却腹诽,要不是王谈起了头,他如今也不会一直过得水深火热的。

    不过王谈未必猜得出其他人跟的那么快,拖尔弼还不知道怎么拒绝,才闹得如今的地步。

    王谈看拖尔弼答应得爽快,也不知道有没听进去。

    他觉得拖尔弼太老实,估计不会拒绝人,于是就帮着跟其他人隐晦提了提这边拍卖会正红火,别送又多又难的算数题去给拖尔弼,不就耽误公事了吗

    这一提醒,其他人顿时收敛了一些,让拖尔弼稍微也能松口气了。

    拍卖会如今改变模式,验资也能往下降低了一点。

    大商人知道后肯定不高兴,万琉哈氏想的法子就是给他们二楼的贵宾包厢。

    其他人则是坐在大堂里面,这身份自然就区分开来。

    大商人一听,感觉自己的身份跟底下人不同,于是也就不闹了。

    底下的小商人能参加上就不错了,自是不会挑剔坐在这里还是上二楼。

    而且他们也未必一直都是小商人,只要拍卖下来,转头高价转手,赚个几回,指不定也能挪到二楼去了。

    一楼的小商户是摩拳擦掌,二楼的大商人也绝不能给底下比了去,拍卖的时候砸钱一个比一个疯了。

    光是看到单子和金子,户部尚书就乐开了花。

    不过让康熙更高兴的是,林润那边借着收购青花料的借口跟当地百姓混熟了,甚至说服对方里应外合。

    徘徊在附近的将士早就准备好了,只等林润这边成功,让百姓亲自带路进城就行了。

    后边的进展很顺利,将士从小路进城,叛军压根不知道怎么后门忽然开了,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尤其还是半夜偷袭,叛军就更加没有防备。

    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一口气拿下了好几个城池,还是最难啃的几个。

    其他城池一见,顿时士气下降。

    尤其很多人得知那些投降的城池,也就叛军被收拾干净,当地百姓却是好好的,甚至还运来了粮食。

    康熙让陈家人把福建那边的红薯一部分送到京城,大部分却是送去云贵了。

    那边是山地,耕种就更难了,却偏偏很适合种这个红薯。

    红薯送过去,一部分留种,等春天的时候跟着来的陈家人能手把手教导当地百姓种这个。

    另外一部分就放进粥里,煮一大锅的红薯粥给百姓吃用。

    当地被叛军霍霍了,百姓们基本上都没有口粮,这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

    粮仓是保住了,却不多,好在红薯及时补充进来,也没叫周边城镇运粮过来,压力就变大了。

    毕竟周边城镇也要熬过冬天,还经常被叛军骚扰,之前战乱过后还没完全恢复,粮食就勉强够,再分大部分过来救济的话,他们也要活不下去的。

    如今有了红薯还好,云贵当地和周边城镇都很是松了一口气。

    其他城池的百姓过得不好,也是饥一顿饱一顿,一听投降后能有吃的,还有新的粮食能种,自然一个比一个积极。

    于是都不必康熙再派人过去打探,云贵各地的城池很快就被百姓们偷偷开门,收复的速度越来越快。

    半个月下来,大部分的城池已经收回来了,剩下的那些也翻不出风浪来,投降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说不准过年的时候,余下的城池就能全部收复下来了。

    这天大的喜事传进京城当中,早朝的时候朝臣都满脸笑容,乐意融融。

    毕竟这场仗打了好几年,从康熙十二年打到如今十八年,终于要打完了,群臣能不高兴吗

    他们这边正高兴着,那边又收到消息,施琅对战弯岛也开始了。

    这真是惊呆了不少大臣,康熙居然如此大胆,两边一起来吗

    要是之前,他们还要担心国库吃不住,很容易玩脱,粮草跟不上,后继无力。

    如果云贵那边也需要费时费力来攻打下来,那粮草的数目也是十分可怕。

    幸好使了妙计说服了当地百姓里应外合,不然弯岛那边的水师也是个烧钱的,光是炮弹就不知道花费多少。

    户部尚书自然知道弯岛要打,还得尽快打完,不然国库也是要吃不消。

    毕竟打过去都不是炮弹,而是银钱啊

    李光地其实也有点紧张,担心他极力推荐施琅,然后施琅没成功还败了。

    施琅哪怕没失败,只是久攻不下,对国库的负担也是极重。

    最后虽然胜了,那也只是险胜,还算得上是惨胜了。

    万琉哈氏也有点紧张,毕竟施琅这岁数有点大了,还要一个月内赶路过去,她真担心施琅老爷子在路上就要累晕了。

    刚到了地方,他还要立刻布置起来,跟新水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互相熟悉和配合。

    然后施琅就要上船悄悄出发,趁着弯岛没得到消息的时候去偷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打的就是时间差,一点时间都不能浪费。

    老爷子那岁数刚赶完路没几天就要上船出发,这身子骨能吃得消吗

    好在施琅想要攻克弯岛实在太久了,久到在心里再三盘算模拟过所有的可能,对弯岛附近更是十分熟悉。

    他这些年来也没有闲着,除了反复琢磨攻打弯岛的最佳路线之外,周边也是出钱请渔民打听得一清二楚。

    可以说附近哪里有礁石,哪里的水最湍急,平日吹的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施琅就没有不知道的。

    前后十天的时间,施琅就已经带领水师功上了弯岛,再花了三天功夫就完全拿下了。

    这消息传来,康熙正在英华殿,听见后一拍桌子大声叫了一句“好”

    他满脸笑容,起身在殿内来回走动,别提多高兴了。

    康熙回头看着万琉哈氏就笑道“朕盼着这个好消息,已经等了好多年了。”

    如今云贵也摆平了,弯岛也是,双喜临门,着实值得庆贺

    万琉哈氏也笑道“恭喜皇上得偿所愿了。”

    康熙大步走来握住她的手笑道“还不是你给朕提了不少好主意,才能如此顺利。”

    她听着却摇头道“还是皇上英明,不然我那些纸上谈兵的办法也不能逐一实现。”

    万琉哈氏确实想得挺好的,但是要落实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说朝臣们会不会同意,再就是底下官员能领悟这些要怎么做,从哪里开始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不是有康熙大力支持和督促,也不能实现得那么快了。

    两人彼此心里都觉得没了对方,这些事都干不成,于是看着对方忍不住相视而笑。

    康熙拍了拍定嫔的手背,笑眯眯道“今年过年,着实要好好庆贺一番。”

    有他发了话,后宫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佟佳氏刚见完两个嬷嬷派下差事,刚有时间喝了一口茶水歇一下,那边内务府又有人来求见了。

    灼瑶心疼佟佳氏累得有些发白的面庞,小声说道“主子不如歇一会,差事总是办不完的。”

    佟佳氏无奈摇头道“原本过年宫宴已经安排好了,如今好消息接踵而来,皇上高兴着呢,难得要大办一场。”

    宫里多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要是宫宴没办妥当,那就太扫兴了一点。

    她是绝不能有丝毫差错的,又道“只累一阵子,等都安排妥当,我也能彻底歇一歇了。”

    灼瑶想着前阵子佟佳氏也是这么说的,一年到头都在忙碌,就没多少歇息的时候。

    眼看宜嫔那边就要发动了,到时候佟佳氏又得忙起来。

    哪怕宜嫔住在慈宁宫那边,有皇太后照应着,省了佟佳氏不少功夫,却也得时不时派人去问一问,让太医院那边诊平安脉。

    她还得担心会不会累着皇太后,慈宁宫的布置还缺什么东西之类的,反正佟佳氏这心完全操不完。

    就连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太皇太后见着佟佳氏的脸色都忍不住问了问,担心她这要把自己彻底累坏了。

    佟佳氏当时只笑着回答说没事,不累,转头喝着参汤咬牙撑了又撑,如今这脸色是更难看了。

    灼瑶是忧心忡忡,太皇太后也跟康熙提起此事来“佟佳氏这脸色,上回我瞧着就不大好,这两天就更糟糕了。宫宴的事繁琐细碎还杂乱,光就她一个人,身子骨原本又不怎么好,着实太累了一些。”

    闻言,康熙就沉吟片刻道“叫皇祖母担心了,原本朕想着后年的时候再分封,如今趁早也好,有人能给佟佳氏分担一些。”

    太皇太后哪里看不出他的心思,估计打算提早大封后宫,顺着康熙的意思就道“明年后年差别也不大,正好如今双喜临门,三喜临门的话就更好了。”

    康熙就知道,不管他做什么决定,太皇太后都会支持,就笑着应下了。

    “如今匆匆忙忙的,册封大典恐怕来不及,只能暂时先提份位,其他缓一缓到年后甚至年底也无妨。”

    太皇太后也是这么觉得的,册封大典得有,如今先把人提起来,也能给佟佳氏先分担一二。

    别是这年还没过,佟佳氏就要给累病了。

    佟佳氏这边咬牙撑着,就听说康熙到承乾宫来了。

    她连忙让灼瑶给自己匆忙上了点胭脂,瞧着脸色要好看一些,这才迎了出去。

    康熙之前听太皇太后提起,这会儿亲眼看见,也发现佟佳氏这脸色着实太难看了。

    她虽然上了点胭脂,却因为太匆忙的缘故,没有擦太多,显得面色反而更加惨白。

    康熙示意佟佳氏坐下,转头就让李德全去请御医过来。

    佟佳氏心下一暖,只笑着摇头道“皇上,我没事的,只这阵子有些累了。等忙过去歇一歇,也就能好起来。”

    康熙没有接话,李德全依旧出去了,派了个腿脚快小太监请了御医过来。

    御医上来要给佟佳氏把脉,她无奈之下只能伸手了。

    她这一伸手,御医两指搭在手腕上,渐渐眉头皱了起来。

    半晌,御医才斟酌着说道“娘娘之前大病一场,身子骨原本有损耗,后来稍微养回来一些,却因为最近过分操劳,有些外强中干。”

    他就差没说佟佳氏这样表面看着没事,其实就一口气硬撑着。

    等真办完事后,她松了这一口气,人只怕就要病倒,还病得来势汹汹。

    御医这话说得隐晦,康熙却是听出来了,眉头皱得更紧。

    他对佟佳氏道“你这样一直累着也不是办法,宫务不是一朝一夕的。今儿办了宫宴,明儿还得别的琐碎,总归没完。”

    更别说佟佳氏这身体原本就不好,前几年还大病过一场,如今一累,身子耗损就更厉害了。

    佟佳氏听得有些心慌,虽然明白康熙这是怕她把自己累坏了,却觉得后边的话可能是自己更不想听见的。

    果然康熙示意御医去写方子,扭头对佟佳氏说道“原本朕打算后年才大封后宫,如今正是双喜临门的时候,索性提前一些。”

    “这样一来,你也能有些帮手,不至于把自己累坏了。”

    佟佳氏抿着唇,明白康熙这是深思熟虑过的决定,容不得自己劝几句就能改变的,只好低头应下“皇上既已决定,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章程”

    康熙早就想好了,直接说道“后宫几个有孩子的嫔妃也该晋一晋了,惠嫔、荣嫔和德嫔,另外还有孩子快出生的宜嫔一起晋妃位。”

    “对了,还有庶妃钮钴禄氏晋为温妃。”

    佟佳氏听得点了点头,跟她想得差不多,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了。

    几个有孩子的嫔妃,惠嫔和荣嫔是最早进宫来的,生的孩子也是最多的。

    虽然最后立住的不多,可是康熙念旧情,肯定会让她们晋一晋。

    德嫔和宜嫔不用说,之前都颇为受宠,自然也不会落下。

    钮钴禄氏是遏必隆的孙女,出身尊贵,哪怕进宫的时候是庶妃,其实享受的就是妃位的待遇,如今也就是名正言顺而已。

    这些都交代完,康熙又继续道“定嫔多次立功,晋为定贵妃。”

    佟佳氏一听,浑身一震。

    她知道定嫔最近极为受宠,康熙几乎每天都去重华宫,要么就去英华殿,都是跟定嫔见面。

    但是这定嫔显然比佟佳氏预料之中还要受宠,直接越级晋为贵妃,要跟自己平起平坐了

    佟佳氏深吸了一口气,才把满心的震惊压下去,忍不住小声说道“皇上,定嫔这样会不会太快了一点”

    直接从嫔位晋为贵妃,实在是史无前例。

    就连佟佳氏自己,也是进宫后被晋了妃位,然后才被封为贵妃的。

    尤其几个嫔位的因为生育有功晋了份位,钮钴禄氏是因为出身,那么定嫔暂时既没有孩子,出身也一般,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

    当然后边这个,佟佳氏没有说出口,因为她自己也是没有孩子却坐在贵妃的位子上。

    她没说出口,康熙却能会意,挥手让李德全带着宫人退下,这才对佟佳氏说道“定嫔的功劳在于平云贵和充盈国库,另外找到了一种新的粮食,可用在赈灾,也能当做将士的新粮草。”

    他没有说得太具体,佟佳氏一听就明白,定嫔这功劳赫赫,一个贵妃确实当得起了。

    这几个功劳里面,光是其中一个,都足够让她晋为贵妃,更别提居然是三个。

    佟佳氏知道定嫔这脑瓜子好使,不但博览群书,还在算数上相当厉害,但是竟然可怕如斯

    康熙会告诉她,就是知道佟佳氏有分寸,不会随意对外说。

    而且他也想让佟佳氏明白,为何定嫔能够被越级晋为贵妃。

    以后两人平起平坐,要是一开始佟佳氏这心里就留下隔阂,跟万琉哈氏相处起来估计也难受。

    就万琉哈氏那个性子,佟佳氏如果不够友善,阴阳怪气或是使点小绊子,估计她都没能察觉出来。

    索性康熙这里先给佟佳氏透个底,让她心里有数。

    当然他也是在隐晦提醒佟佳氏,定嫔是因为立大功被晋升的,而不是单单因为自己的宠爱。

    这也让佟佳氏心里明白,定嫔在康熙心里的地位跟其他嫔妃是不一样的。

    这叫她心里跟喝了一锅酸汤一样,别提多酸涩了。

    偏偏佟佳氏都找不出劝阻的理由来,毕竟这些功劳换做朝廷的大臣,哪怕只有一件,被提拔进内阁都绰绰有余了

    她什么都不能说,除了心里泛酸之外就只能应下,着手准备年后册封大典。

    康熙还道“趁着年前后宫也高兴一下,先把人晋上来,让惠妃、荣妃、德妃和温妃帮着你安排宫宴之事。”

    册封大典可以往后挪一挪,让内务府那边先准备着把妃位该有的都给各宫分一分。

    佟佳氏看康熙决心已下,也不拖拉,直接就叫来内务府总管吩咐下去。

    内务府的手脚很快,连夜准备妥当,第二天一早就往各宫送,挑的还是脸盘圆,看着就喜庆的太监去报喜的。

    第一个去的自然是被晋为定贵妃的定嫔那个重华宫了,一行人浩浩荡荡过来。

    万琉哈氏还在睡梦中被金桂叫醒,整个人还迷糊着。

    她昨晚灵感大发,一口气写了好几页的心得,兴奋过头就是辗转难眠好久才睡着。

    前后才睡了一个多时辰,万琉哈氏感觉脑子都是木的。

    被金桂叫起,所有宫女太监都在,对着自己就是一通跪,还满脸笑意道“恭喜主子晋为贵妃娘娘。”

    这么大的馅饼扑面而来,万琉哈氏更懵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梦还没醒过来“什么我可能没睡醒吧”

    她扭头就要重新躺下,吓得金桂赶紧上前扶着自家主子道“主子没听错,报喜的内务府太监就在外头候着,只等主子起来去领旨了。”

    自家宫女从来不会说谎,万琉哈氏还有点懵圈,还是赶紧起来洗漱,然后出去领旨了。

    她心里纳闷昨天见着康熙,他也没提过这事,算是一个惊喜吗

    说真的,对万琉哈氏来说,这更像是惊吓了。

    不过可能康熙就是想看到她被吓着的样子,也不是第一回。

    万琉哈氏收拾好赶紧出去接旨,要换做别人,宣旨的太监可能心里就有点嘀咕。

    不过换做这位在皇帝面前的宠妃,太监等多久都是笑脸迎人的。

    他等万琉哈氏跪下就宣读了圣旨,不外乎是夸了又夸。

    她在底下听着太监一口气念下来,气都不带喘的,心里也是佩服。

    各宫接到旨意也是极为欢喜,惠嫔,也就是如今的惠妃当场就哭出来了,吓得太监递圣旨的手僵在原地。

    他这是缩回手还是继续僵着呢

    还是身边的宫女提醒,惠妃这才接过圣旨,给了太监一个厚厚的荷包。

    各宫也不例外,去宜嫔那边的宣旨的自然得去慈宁宫。

    如今的宜妃也十分欢喜,摸着大肚子感觉这孩子的运气真好。

    在出生的这时候,遇上连接数年平三藩大捷。

    不说别的,康熙想起这个孩子的时候,总会感觉他是个运气不错的,也就能多记住一下了。

    只在大宫女明露在外边打听了一番回来,告诉宜妃各宫晋升的情况。

    她得知定嫔竟然直接晋为定贵妃,不由大吃一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