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5章 金陵城

作品:《宿主,反派又在撩你

    行船第二日。

    轩窗投下薄薄微光,犹如蝉翼。

    柳如颜醒来尚早,被衾带着立冬时节,南方独有的潮湿与沁凉。

    抬起头,才发现两人促膝而眠,她一双藕臂环在他颈后,更显得亲昵。

    几乎是瞬息之间,她想起昨夜说过的话。

    夜里你睡不安稳。

    委实不安稳。

    柳如颜抽回一只手,奈何另一只还被他枕在颈下。

    她挣了挣胳膊,依旧纹丝不动。

    暗中瞧了他一眼,然后半撑着坐起,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往外挪。

    待刚抽回手指,昏睡中的男人突然翻了个身,将她揽住,音色含糊地道“困,别闹了。”

    她脸色蓦地一红,只因唇瓣恰恰碰到他嘴角,只需稍许仰头,便可吻上。

    心跳声砰然传来,紊乱,不知所措。

    眼前的男子却浑然不觉,他双目紧闭,唇色绯艳,抿出清浅的弧度。

    她不由暗道一声美色惑人。

    随即仰起头,飞快地,小啄一口。

    心跳愈发猛烈。

    她屏住气,诧异自己又不是初次碰他,何故紧张如厮。

    紧张到,指尖拽着衣襟,拧出皱褶无数。

    柳如颜顿时松手。

    她侧过面庞,咬住下唇,难得露出一丝女儿家的羞态。

    然,心里却思忖着她向来敬沈晏初为兄弟,一个可以肝胆相照、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好兄弟。

    可兄弟之间,又怎能生出私欲

    她秀眉紧蹙,暗自懊恼。

    只怪这厮模样生得极好,勾得她动了春心。

    罪过啊,罪过。

    她自省一番,皱着眉,幡然坐起。

    沈晏初被她的动作惊醒,随之掀开眼,一眼就瞧见塌边坐着的姑娘浑然木着张脸。

    “你醒了”柳如颜后知后觉,“我我去弄点吃食”

    说罢,她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临近晌午,木工才将榻板修好。

    柳如颜闲来无事,站在楼上兀自观望。

    今儿有文豪聚首,诺大的甲板排满桌椅,清一色的书生围在那里。

    正当中的桌案堆满了字画孤本,一位布衫男子开口道“书法大师颜真卿的字迹你已输给在下,贺兄还有何物拿得出手”

    在他对面,贺之浔脸色铁青,当即摘下一条手串,搁在桌上“慧能大师之物”

    众人面露讶异。

    此地聚首的乃江南文豪,各个都自恃清高,不屑与红尘俗物为伍,今日以词博弈,输的人便要奉上一件宝物。

    这慧能大师名望极盛,所戴之物自然不是什么凡品。

    贺之浔拿出手串时,颜面早已挂不住,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在金陵享有盛名,竟输给一个山野书生。

    书生叉手向前“承让。”

    一炷香过后,贺之浔再败。

    “方才那首词有失水准,这次换我命题”

    书生不想与他过多纠缠,遂回绝他道“贺兄连输两场,不如就此作罢,下回再作比试。”

    “不必等到下次”贺之浔急切道,“不就是担心我输光了拿不出东西来跟你比试,我有”

    说罢,他拽来一个头戴帷帽的女子,当众揭开帽檐处的皂纱。

    “秦淮歌女,慕青”

    书生猛然回头。

    其他人听到慕青二字,也相继望来。

    “论起慕青姑娘,文人雅士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听说她本是画舫歌女,曲艺超凡,在秦淮一度重金难求啊。”

    “不是坊间又有传闻,说慕青喜欢上一个风流才子,跟人跑了”

    众人议论纷纷,眼神不由自主地瞅向贺之浔。

    渣男。

    “拿她为注,这次我必能讨个好彩头。”贺之浔道。

    书生却紧皱着眉头,收拾起桌案的文房用品。

    贺之浔见人要走,当即将书生拦住。

    “以人为注,恕在下不能奉陪。”书生一口回绝,“至于这慧能大师的佛珠,还请贺兄好生收着。”

    书生搁下手串,埋头走出人群。

    贺之浔脸色不悦,终究也是拽着慕青离开人群。

    行船第三日。

    岸边渐渐现出屋宇,纵横交错的陌道上,隐约可见农人的踪影。

    最终,广船停泊码头,柳如颜一行人赶着马车陆续上岸。

    此时正逢傍晚,夕阳洒落余晖,映衬得岸边渔灯似火。

    几辆马车缓缓行驶,柳如颜侧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甩着马鞭。

    金陵城外,沿路布满了商贩,一群总角孩童拍着小手,从她对面跑过。

    “糖山芋,糖芋苗,桂花酒酿小元宵。”

    “豆沙条,马蹄糕,松子茶糕满街跑。”

    “糖粥藕,五香藕,枣泥馅心山药桃。”

    那些小童奔到街对面,从商贩手里买来酒酿圆子,一人一碗,正吃得开心。

    柳如颜随意瞥去,冒着热气的大锅里,徐徐飘来香甜的酒味。

    她往前探身,才看清锅里一只只小巧软糯的白团子上下起伏,模样惹人垂涎。

    “那是何物”她抬手指道。

    “是酒酿圆子。”董轻弦笑眼看她,“江南一带的特色小食。”

    “酒酿圆子”柳如颜低声嘀咕,“我倒是没听过。”

    董轻弦笑“你在北国长大,自是没尝过南方的小食。”

    话落,金不换的马车从后方行来,他揭开席扉,遥遥望向对面的小童,眉宇却深深拧起。

    “华绍,替我买一碗过来。”金不换踏下马车,抛出两枚铜钱。

    小厮接过铜板,叉手声喏。

    片刻后,金不换手执银勺,碗底的圆子与酒酿荡漾不停,直到缭绕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金不换才浅浅品尝一口。

    “味道怎样”柳如颜坐在桌旁,问向他道。

    金不换放下银勺,脸色怔了一下,随之唇角斜扬,似是回忆地说“委实很甜,柳弟可要尝尝”

    说罢,他将碗递了过去。

    偏生柳如颜不喜甜食,连忙避了避。

    这时,她后方伸出一只手,将酒酿圆子半途截走。

    沈晏初脸色不悦,把碗搁在金不换的前面,“这碗甜汤,还给金公子。”

    金不换噙着笑,也不多言,只默默饮尽碗底的酒酿,末了,他起身唤道“启程。”

    一众小厮连忙应声,鞍前马后地伺候着,送金不换登上马车。

    离开码头不久,便是金陵城的东市。

    一行人寻到客栈落脚,又订了几间客房,各自安顿下来。

    金陵城日有闹市,夜有酒家。

    这晚上的吃食也较为丰盛,除却鸭馔外,江鲜水产,品类多样,尤其是那道河豚炖汤,让众人啧啧称奇。

    今晚,一夜好眠。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