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新来的党委书记来(上)

作品:《七零女场长

    张书记指着场中的红玉问道“这个女娃是谁家亲戚”附近的孩子他大体都有印象, 这个没怎么见过。

    郑小红道“我听四海说了,这女孩叫杨红玉,她三姨可是个名人。对, 就是你们四分场的杨君苏。”

    张书记哦了一声, 没说话。

    郑小红道“杨红玉真的改成了她妈的姓,每周都跟着马师傅学武术。她们家的家教真的跟别人家不一样。”

    张书记微微蹙着眉头道“听说这个小杨一向是特立独行。”

    郑小红笑道“我倒觉得有点意思, 妇女能顶半边天嘛。”

    张书记道“你可别跟她学。”

    郑小红笑了一声没理会他。

    他们正在说话, 只听得场中传来一声清脆的高呼“太行山民兵团剿灭了土匪, 凯旋归来。”

    众位小演员们齐声高呼,被剿灭的土匪们,也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大声叫道“下次该我们演正派了, 你们演土匪。”

    红玉一扭头看见杨君苏, 便提着木剑跑过来“三姑,你又来接我们了。”

    一旁的张书记和郑小红闻声, 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张四海也跟着跑过来,他认得杨君苏, 笑着招呼“姐姐好。”

    杨君苏也笑着跟张四海打招呼“四海小同志, 你刚才演得非常好, 有我军政委的风范。”

    张四海红着脸笑了笑。

    这对夫妻俩终于反应过来, 他们刚才在议论人家,也不知道对方听没听见, 怪尴尬的。

    郑小红主动上前打招呼“你是杨君苏同志吧真是幸会。我叫郑小红,是四海的妈妈。”

    杨君苏笑着跟她握手“原来你就是张四海的妈妈,你可真会培养孩子,我见过这么多小朋友, 就数他礼貌懂事。”

    郑小红嘴里谦虚,心里得意。可不是嘛,谁见了都夸她儿子懂事礼貌。

    张书记这会儿也已经调整好了心情,背后说人坏话是不好,不过他好像也没说什么。

    他拿出身为上级领导的矜持范儿,淡淡地跟杨君苏打了声招呼“杨同志。”

    杨君苏对他的态度是礼貌客气但又很平淡,还没对郑小红热情。

    张书记“”我才是你的上级好吗

    郑小红见杨君苏对自家丈夫态度只是客气礼貌,心里就更加喜欢她。没有哪个女人喜欢另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热情殷勤。

    杨君苏把张书记撂在一边,跟郑小红聊得很开心,两人一直在聊孩子。

    “我看四海挺喜欢木剑,第一次见到我们就拿着红玉的木剑看半天。我还说让他爸爸给削一把,以后大家一起玩。现在想来,可能是难为张书记了。他更擅长削思想上的剑。”

    郑小红“哈哈哈,你说对了。”

    杨君苏“我回去让我爸给四海削把木剑,他现在的业余爱好就是做木工。”

    郑小红“这怎么好意思”

    杨君苏“这有什么,一把木剑而已。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

    郑小红替儿子道了谢。还邀请红玉有空去家里玩,她家还有个五岁的女儿。

    两人愉快地告别。

    第二天是周一,早上8点半,四分场场办的科员干部全部到齐。

    今天要开会,会议第一个主题是欢迎新领导和新同事。

    宋要武面带微笑,给大家一一介绍“这位是咱们的党委书记张书记。”

    大家热烈鼓掌表示欢迎。

    “这两位分别是党委办公室的科员朱明成同志,另一位是王宏声王干事。”

    大家再次鼓掌,表示欢迎。

    宋要武最后总结陈词“张书记和朱同志王同志的到来,为咱们四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以后,大家要团结互助,共建新场。”

    大家再次呱唧呱唧鼓掌。

    掌声一落,张书记便清清嗓子,开始发表就职演说。讲话还是老一套,开头喊口号说政策,中间一二三四五,结尾喊口号表决心。大家听着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也早习惯了。

    贺新华微微皱着眉头,他好像有些不太适应,他比较适应宋要武和杨君苏这样的讲话方式。一个是不说套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另一个,要么单刀直入,刀刀见血,要么旧话新说,老戏新唱,反正不会让你昏昏欲睡,你一听保准不困。其他人跟贺新华的反应也差不多,要不是大早上的刚睡饱,就这些套话,听着铁定得打瞌睡。他们对这位新领导没什么期待,一听说话就是老套的领导。

    杨君苏看到大家的微妙反应,心里很满意,看来她的同事们已经适应她的节奏了。

    她就喜欢大家来适应她,而不是她去适应大家。

    张书记讲完话,王宏声和朱明成也上来做了自我介绍。

    杨君苏直接略过王宏声,注意观察了一下朱明成,这个大朱跟他弟小朱有点像,浓眉大眼,一脸正气,因为年纪更大,看上去更稳重谨慎,不像小朱那么好忽悠。但既然小朱能被忽悠,说明其家族有被忽悠的遗传基因,必须得试试。

    杨君苏觉得自己肩头的任务沉甸甸的,她不但要向下管理职工,还得向上管理领导,向斜了管理对手和同行。果然,做人难,做领导更难。

    会议开完,张书记也没急着安排工作,毕竟初来乍到,他总得摸摸情况。

    他的办公室在宋要武办公室的旁边,杨君苏办公室的对面。

    上午,党委办公室一直在忙碌着,要各种资料材料。午饭后,王宏声和朱明成就出门去了。

    杨君苏先去宋要武办公室里汇报工作进度“宋场长,开荒还在进行着,一大半的生荒地种上了大豆。另外就是林间套种,主要是万昌春同志在负责;养猪厂是家属代表白大娘在负责,不过她年纪大了,干不了累活,主要负责技术指导,我还得找一位负责人。”

    宋要武道“这事你看着安排吧,只要能吃苦会养猪的都可以。”

    杨君苏点头。

    宋要武提醒道“对了,小杨,你以后要改一改工作习惯了,工作上的事情也要向张书记汇报一下。”

    杨君苏道“好的,宋场长。我一会儿就去向张书记汇报。”

    杨君苏从宋要武办公室出来后就去了党委办公室。

    张书记听到敲门声,说了声进来,便正襟危坐,等杨君苏进来后,他指指对面的椅子“杨同志,你坐下说话。”

    杨君苏道了声谢,坐下来便直奔主题“张书记,我想跟你聊聊我思想工作上的进展。我一直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把思想觉悟放在首位。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农场的实际问题。”

    张书记“”

    他只好说道“杨同志,你继续说。”

    杨君苏“我最近在阅读领袖的五七指示,里面说,我们要以农为主,兼办工业。培养亦工亦农一专多能的建设人才。我感触颇深,收益良多。

    我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农结合的论述,觉得马克思不反对发展发工业,他反对的是工业化中,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可是咱们是无产阶级,根本就没有剥削。

    比如说,我办的这个合作社。我是一分补助都没拿,工钱发给社员,剩下的做为集体资金积累,一有余钱,我们就拿出来给大家伙放电影,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我们搞副业,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一切都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出发。因为我深知,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张书记,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张书记沉吟片刻,说道“小杨同志,你的部分观点很对。这种热爱学习政治理论的精神值得学习和提倡。以前的呢,就算了,以后再开展生产经济工作,要先向党委汇报。明白了吗”

    杨君苏点头“我明白的,张书记。我这不就向你汇报来了吗”

    张书记心累的摆摆手“那行,今天的汇报就到这儿吧。”怎么还有人比他更会剖析思想政治问题

    杨君苏从党委办公室里出来,回到自己办公室,高洁小赵和齐冰都围了上来,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她。

    杨君苏知道大家想问什么,她说道“我刚才进党委办公室汇报工作了,咱们的张书记真是平易近人。以后咱们四分场有了他掌舵,保证大家不迷航。”

    三人“”

    杨君苏接着给三人安排工作“你们不用想那么多,跟往常一样就行。我出去一下。”

    她还有别的工作要搞呢。

    她骑上自行车出去,问了几个群众“你们谁看见王同志和朱同志了他们去哪里考察工作了”

    大家给她指明方向“王宏声去了合作社,朱同志在杨树林那边。”

    杨君苏骑上自行车去杨树林那边。

    大家正在种植中药材,万昌春正跟朱明成聊天。

    万昌春一看见杨君苏,就赶紧走过来汇报工作“杨科长,按你的吩咐,药材已经种植上了,牧草的种子还没运过来。”

    杨君苏点他点头“种上就好,辛苦万同志了。”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杨君苏看向朱明成,笑着说道“朱同志,我们的林间套路最先种的是蔬菜,最初种的那一部分已经发芽了,走,我带你去看看。”

    朱明成冲万昌春点头告辞,跟着杨君苏走过去。

    朱明成一言不发,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杨君苏,等着对方先开口。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