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元月

作品:《日暮藏欢喜

    连日下的雪在元月初一这一天居然奇异地停了下来。

    这个假期姜黎也结束了电视台里的大部分工作, 当听到她还需要再去一趟医院的时候,李双成惊讶了一下,随即道, “是有什么素材需要补吗姐你吩咐一声, 我自己去就行了。”

    姜黎摇摇头“是看一下上次医院的小女孩,还有我们素材里采访的那个叫平安的小朋友。”

    对于姜黎而言,记者不完全是一份工作。

    至少在她的大学四年和工作的几年, 她是认真的用热爱选择了这份工作。

    报道不应该是稿件上浮现的冰冷文字, 也不是情景结合的生动图文。

    在叙实详尽的客观背后,应该是被忽视掉的人文情怀。

    低头扣上手腕上最后一粒袖扣,姜黎的目光落在了洗漱台上成双的那只漱口杯上。

    他又在研究所熬了两个通宵。

    大概是这些天接触的多了, 她对他开始有那种饮鸠止渴的上瘾感。

    想要见他。

    欲望是从未有过的强烈。

    李双成的电话还没有挂断,雾蒙蒙的假期他大概也没有醒神,晕晕乎乎的就把话说了出来。

    “可是黎姐你不是讨厌去医院吗,要不然还是我去吧。”

    姜黎晕医院在江宁电视台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后来来到京市偶然去看望一个怀孕住院的同事, 谁曾想怀孕同事还没有孕吐,姜黎一个人捂着嘴在卫生间吐了大半天。

    若不是当时她未婚, 那个激烈劲险些就让人误以为怀孕的孕妇是她。

    姜黎对自己来医院的特殊反应只用了寥寥数语概括,大意就是小时候在医院看了场手术, 被吓出了心理阴影。

    “害怕总是要克服的嘛。”

    姜黎含了一片薄荷糖,其实只要不靠近手术室闻不见血腥味,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她先去了心外科的病房, 周爱媛的手术已经做完了, 从icu转出来一个星期了各项回复都还不错, 就是回家过年的愿望不太能实现。

    周爱媛的父母都是本地的小学老师, 平时一下课就会赶着过来照顾父母。

    姜黎去的时候, 周爱媛的母亲正在坐在床边给她削苹果, 知道女儿爱学习,周爱媛母亲便重新拿起高中教材书,晚上认真学了再重新教给女儿。

    医院病房探视有固定时间,母女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也有限。

    姜黎站在门外静静地看着她们,没准备打扰她们。

    来换药的小护士见到她,把病房的门打开笑嘻嘻地问她怎么不进去。

    姜黎别过脸,任由风口吹着眼睫。

    “看她们很有爱,想着就不进去打扰了。”

    “生病了还要被压着学习,做老师的孩子果然很辛苦。”小护士感叹了一声。

    “辛苦吗”

    姜黎垂了垂眼睫,轻声道,“我很羡慕的。”

    也正是这时,周家母女发现了她的到来。周爱媛的母亲因为姜黎先前救了她的女儿,对她很是礼待,也破格允许姜黎将他们以化名和模糊数据的方式出现在选题里。

    姜黎进去的时候和周爱媛打了个招呼。

    小姑娘瘦了不少,帽子也没戴,阳光照耀在她的脸上,像一刻小行星一样在发光。

    “姜黎姐你来看我了呀。”周爱媛很是开心,姜黎看上去年岁比她大的不多,说话又俏皮,几乎没有代沟的交流让他们立马就贴在了一起。

    “嗯,给你带了个小礼物。”

    姜黎笑眯眯说“也是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能被美女记者采访也是我的荣幸。”周爱媛神情欢快起来,她立马就想

    要拆掉礼物,又碍于周母在场有些拘束。

    周母眼神频频往他们那儿望,大约是担心姜黎带了什么有违医嘱的“违禁品”。

    姜黎轻笑一声,大大方方将礼物盒拿了出来。

    “是个会发光的水晶球,听说你晚上要一个人睡觉,怕你孤单。”

    周母这才放下心,又为自己的过分小心而歉意的笑了下。她借口去洗手间洗衣服把空间单独留给女儿和姜黎,转身的背影蓦然佝偻了几分。

    周爱媛没有看到这些,她的注意力都完全被姜黎送的礼物吸引了。

    她偷偷靠近“没有别的惊喜吗”

    “有,你自己翻翻看。”

    小巧的水晶球在周爱媛手里翻来覆去,她触摸到底座的一个暗格,一个小开关弹了出来,里面是折好的星星纸。

    周爱媛立马拆开就看“是他给我写东西了他说”

    她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学习笔记他都写得很认真,他等我回学校。”

    “姜黎姐,你能帮我跟他传个信吗就说我会努力好好治病的,让他也好好学习,我们还要一起上京大呢。”

    周爱媛低声道“我妈还是不让我和他私下联系,她说早恋影响学习。”

    “仅此一次哦。”

    姜黎伸手摸了摸水晶球,浮云顶亮起灯美丽又璀璨,她伸手倒置过来晃了晃,那绚烂又顷刻间消逝。

    就像十六七岁的爱情,本身就像泡沫一样,一吹就散。

    但是胜在足够美好,不是么。

    “姜黎姐,你能和我讲讲你和你喜欢的那个男生的结局吗,就是上次那个医生。”

    周爱媛开口,她对这段感情其实也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姜黎无疑就成为了她对向未来的标杆。

    “你们在一起了吗”周爱媛目光灼灼。

    姜黎深知在重症病房里有一个生的念头和渴望是多么重要的信念。

    她摩挲了一下指间的戒指,先前总觉得提笔写字碍事,这几日习惯了,不戴总觉得缺些什么。

    “我们结婚了。”

    姜黎握住她的手,把那枚红宝石戒指给她看,“算在一起吗”

    “当然算了”周爱媛重重点头,“好多很恩爱的情侣都走不到结婚这一步呢。”

    那她和阮星蘅大概是反着来。

    姜黎的目光长久的落在了那个飘着花的水晶球上,周爱媛瞧出了些端倪。

    周爱媛歪着头“姐姐很喜欢水晶球”

    “我只是想到了我十八岁收到的第一件礼物。”

    姜黎比划了一下,嘴角微微勾了勾,显示出别样的温柔。

    “是一个比这个还要梦幻一点的八音盒。”

    “有人在里面录了三百六十五句情话。”

    说出来难免有点炫耀的成分在,想到这一段的记忆姜黎所有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的眼睛弯了弯,笑意一瞬间蔓延。

    她想起来十八岁那年的春天,阮星蘅挡着她跃跃欲试的目光,将她拉到了四楼荒废的教室里。

    “你真录了”

    八音盒底部嵌了一个小磁带,姜黎抽出来握紧在手心里,语气惊喜。

    生日前夕,阮星蘅曾问过姜黎想要什么礼物。

    姜黎认真思忖了,不假思索道,“想要你很多很多的爱。”

    她觉得自己不算贪心,没有要阮星蘅全部的爱。

    当时阮星蘅略皱了下眉头,用理科生的严谨态度反问道,“很多很多的爱是多少”

    “爱怎么可以量化”姜黎目光落在他认真的脸上,她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笑眯眯地凑近他的下颌。

    贴的太

    近了,阮星蘅立马向后退了两步。

    清瘦的手腕抵在墙面,他的目光有一瞬间不自然的闪躲,耳后不争气地热了起来。

    姜黎捕捉到了他的变化,她唇角勾了勾,顺势道,“那你每天说一句爱我好了。”

    这个要求听上去难度不高,但是对于阮星蘅这种古板自持的小老头来说倒有点强人所难,姜黎笑眯眯的把问题抛回给他,没想到十八岁生日那天还真的收到了这份礼物。

    “姐姐还记得第一句话是什么呀”周爱媛突然出声。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玫瑰。”因为过分重复的默读,在想到出处的时候,姜黎甚至还恍惚了一下。

    她将这句话念了出来,心头微微起了波澜。

    “是出自聂鲁达的最后的玫瑰”姜黎轻笑一声,打趣道,“有的人实在是太狡猾,明明是让他对着我说一整年的我爱你,结果他偷偷换成了三百六十五句别人写的情话。”

    和周爱媛分享了一下她和阮星蘅还没有恋爱时的少许故事,姜黎的记忆一下就被勾到她刚转到宁大附中的日子。

    仔细想想,她从小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性格,朋友缘分又很差,可是在那段转校而来的日子里,她却完全没有感到孤独。

    阮星蘅虽然待她冷淡,平时话也少,但是他们做同桌两年,他给了她完完全全的陪伴。

    周爱媛听到最后几乎是很肯定的对姜黎说“我敢保证,高中的时候他肯定喜欢你。”

    姜黎嗤笑一声“刚不是说了吗,是我对他穷追不舍,要不是最后追到了大学,还不一定能跟他在一起呢。”

    “所以说呢,爱这个东西就是要拼命努力才会拥有的。道阻且艰,你现在就要好好听医生的话,大口吃饭,把身体养的超级好,未来呢才有希望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周爱媛点点头,临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拉着姜黎的衣袖。

    “姐姐,你回去仔细想想,我觉得他可能真的暗恋你。你这么漂亮,而且他又对你那么好,肯定是喜欢你的。”

    小女孩的心情总是带着粉红色的泡泡,姜黎笑了声,捏了捏她的鼻子,给她脑补出来的爱心泡泡都戳掉。

    “如果你见到他大概就不会说这句话了,他是个理智和冷静占绝对上风的人,像早恋这种没有好处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他的情感之内的。”

    要不然她怎么会追阮星蘅追到宁大呢。

    记得她和阮星蘅数不清的表白里,他几乎每一次都会用同一句话拒绝她。

    “再等等,姜黎。”

    “等我们都有未来的时候。”

    她那时候年岁小,也不明白读书的意义,只是觉得他站在长廊尽处的光下,日暮打在他清隽的侧颜,他的眼睛里在某个角度里有很亮的光。

    后来分手的那一年她的心境豁然开朗,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并不完全只是为了站到他身边去,她有自己的人生,也在路上有过自己的一程风景。

    万般千帆皆掠过,暮而回首仍见他。

    反复的心动,事物的发展好像又回到了。可是姜黎依稀记得,曾经有个人拉着她的手一起看夕阳,告诉她“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曲折中前进,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和周爱媛告别后,姜黎去了那位自闭症儿童的病房。

    因为病情特殊,这位叫平安的小朋友住在了一间单独的病房里。

    姜黎进去的时候,他正在看书。

    护工说他一个人呆的时候不哭也不闹,可是就是不合群,放在群体里会暴躁哭闹,甚至做出自残行为。

    姜黎点点头,换上了和护工一样的衣服轻手轻脚走了进去。

    病房里很安静,这几年她参加

    过很多场公益援助活动,有过和自闭症儿童打交道的经验。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表现形式为不正常的社交、沟通能力1,在姜黎看来一个人不合群并不能算是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但是自闭症比不合群更复杂的是拒绝沟通,对于探索世界的孩童来说,当他们失去了和世界沟通的能力,也无异于失去了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

    他们是被强迫着“不合群”。

    姜黎进去的时候平安正在看书,是一本有关于辩证法的哲学书,看到他看哲学书的时候,她心里还蛮惊奇的,也没打扰,试探性地端了个板凳在他身边坐下。

    平安没理她,又或者说他们自己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别人进不去,他自己也不愿意出来。

    姜黎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画板,碳素笔唰唰唰在素描纸上发出声响,察觉到平安的目光暗暗移了过来,姜黎唇角勾了勾。

    “你要看我画的画吗”

    平安没说话,木木地盯着她看。

    姜黎笑了笑,将画板递到他手里。平安伸出手僵硬地抓着画板边缘,极陌生又拘束地将目光定格在素描纸上。

    他抬起头把目光落在站在门外的护工。

    不发一言。

    但是姜黎知道他认识画上的人。

    她想伸手摸一摸他的脸,却被他抗拒的躲开。姜黎也不强求,重新抽了一张干净的纸,笑眯眯地对他道,“我给你画一张自画像好不好”

    平安仍然没说话,不过这次倒是小小的点了下头。

    姜黎快速挥着笔,她艺术功底很强,三两下画好一张自画像当作礼物送给了他。护工这时候也走了过来,夸赞姜黎画的很好。

    姜黎抿了下唇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病房里进了几位医生,说是进来查术前检查的。姜黎一抬眼就瞥见了最前面的喻教授,她心跳顿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向后面搜寻。

    阮星蘅还是最扎眼的一个,身高出众,身形端正,她一眼就看见了。

    姜黎垂了垂眼睫,准备贴着墙角溜出去,免得打扰他工作。

    谁知道被走在前头的喻教授看见了,老教授态度倒是热切,朝后头喊了一声中气十足,“阮星蘅,你家属在这儿呢。”

    姜黎抬脚的步伐顿了一下,还没等她抬头打招呼,耳边就是此起彼伏的调笑声。

    她尴尬地笑了笑,赶紧躲在一旁让他们进行检查。

    也是这时候,她把视线放在了站在病床前进行术前检查的阮星蘅。

    他长身挺立,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摁在听诊器前,光影打在他脸上,过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射出一片阴翳。

    “带过去做个心血管造影检查,再验一下血。”

    填好表,阮星蘅起身,可能是照顾小朋友的情绪,他很快又弯下腰,轻轻摸了摸平安的头,“哥哥借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平安点了一下头。

    阮星蘅淡笑一声“那有没有记住书上最后一章的一句话”

    “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等今天晚上你乖乖睡上一觉,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得很好。”

    平安很听他的话,闻言乖乖闭上了眼睛。

    小护士推着他去拍ct,喻教授领着人继续去下个病房,阮星蘅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

    他对护工颌首“这场手术的麻醉是我老师亲自上,您不需要担心。术前我们会做好麻醉剂两的确认,不会损伤到他的神经。”

    护工连连哎了好几声,拉着阮星蘅要给他鞠躬。

    阮星蘅扶住了她,也许是为了转移话题,他的目光落在了贴着墙站的姜黎。

    他的目光淡淡的,像是很自然而然的一句开场,

    问她在画什么。

    姜黎正勾勒出最后一笔,阮星蘅回头的时候,她刚好给他添上鼻尖上的最后一颗小痣。

    她把画板抱在怀里,笑意飞扬,又透着狡黠。

    “不给你看。”

    “除非你说全天下你最喜欢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