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沾光

作品:《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周忠被康熙点名夸赞, 心里十分开心。

    他跟着师父这么多年,好容易在皇上面前,混了个眼熟。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皇上也会吩咐他去做。

    但是,被皇上真心夸赞的次数, 少之又少。

    而这少之又少之中, 大部分都是沾了德贵妃的光。

    德贵妃是他们乾清宫奴才的贵人福星啊

    周忠拿着对牌, 往康熙的私库走去。

    一打开门, 望着库房里琳琅满目的珍宝, 周忠看的眼花心燥。

    还是师父能耐, 常常出入皇上的私库,还能坦然自若,八风不动。

    周忠深吸一口气,定下神来,拿着册子, 和看管私库的太监商量着。

    “皇上有令,命奴才来给德贵妃娘娘挑赏赐贺礼。您对这里的东西最熟悉, 还请指点一二。”周忠道。

    看管私库的太监, 名叫汪三。

    他出生贫困, 父母早亡,无亲无故,就靠着命硬,撑到皇城脚下, 入了宫混到口饭吃, 活了下来。

    也是偶然,得了年少时期的康熙看重,历练几年后, 跟在康熙身边,为康熙掌管私房。又是几年,终于得康熙信任,看守这个私库。

    如此多的财帛,他随便拿一点儿,报个损,再送出宫去卖了。神不知鬼不觉,无人知晓,肥了私囊。

    奈何,汪三就是个死心眼。他觉得他的命是康熙救的,他的忠诚便要全部归属于康熙。

    别说是偷拿个小件玩意儿,就是一颗纽扣,他也不会拿的。

    “你师父今日不在御前当差”汪三问道。

    周忠道“师父被皇上指到太医院,给德贵妃娘娘请院使去了。忘了和您说,德贵妃娘娘又有喜了。”

    汪三眼里迸出的惊喜和开心,绝不比康熙少。

    在没了根的太监心里,子孙后代就是他们最大的执念。也是他们认知里,最重要的事情。

    汪三拿过册子,认真的翻着,点出上面几个东西,又将珍宝名字和实物对照,指给周忠看。

    “这几样东西,都是极为难得的珍品。但是,赏给德贵妃娘娘,又不会过于显眼。并且,这些都是合德贵妃娘娘的审美喜好。”汪三指点道。

    周忠将库房里的东西,打量了一圈,不由赞同,汪三说的对极了。

    天天守着宝库,就算是再没有审美的人,也能养出挑剔的眼光。

    “您的眼光就是这个”周忠对汪三竖起了大拇指“送礼要送的投其所好。小的受教了。还得是您啊。就要这几个了。”

    汪三麻利的把东西取了下来,又从盒子里拿出来,仔细检查一番,不可有一丝一毫损坏的地方。

    周忠亦步亦趋的,跟着汪三一起,把这些珍宝都检查一番。

    再信任汪三,也还是自己看过了,才放心。

    “这些东西,有大有小,加起来有些重。杂家让底下小的抬着,跟你一起去皇上那儿回复吧。”汪三不是光杆司令,他也有小太监伺候着。

    周忠回着笑道“那就劳烦您了。”

    把库房上好锁,汪三站在门口,甩着拂尘,垂眸一声不吭,如同门神一般。

    周忠见状,不再多话。

    抬着东西回到乾清宫,周忠将箱子齐齐打开,给康熙过目。

    康熙一看里面的东西,就知道不是周忠能挑的出来的。

    康熙笑道“方才朕着急了。这些东西暂时不必送去永和宫。德贵妃人还在翊坤宫做客,等她回去了,你再送过去。除去这些,再去御膳房看看,有没有新到的新鲜水果,和香屋子的苹果、梨。到时候,一并送到永和宫。”

    大抵是准备的礼物够多够详细,康熙不那么心虚了。

    再不济,他关上门,给玛琭演个负荆请罪。

    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闺房趣事不为外人道,哄着心肝儿就好。

    阮酒酒不知道康熙这番心理活动,和临时着急补救措施。

    她正看着梁九功请来的两位太医,眼睛瞪的圆溜溜的。

    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吧。

    阮酒酒道“梁公公,怎的将院使和院判大人都请了过来按照规矩,再请两名太医为本宫请脉,互相确认后,记下脉案收档即可。”

    梁九功殷勤笑道“贵妃娘娘掌管宫务,宫中规矩记得实在熟悉。依照规矩,确实如娘娘您所说。但规矩再大,大不过皇上对您的关心啊。皇上听到您有喜的消息后,是又开心,又担心。”

    宜妃看着梁九功这奴才,代他主子,对着阮酒酒百般献殷勤,嗑了粒瓜子,顺便撇撇嘴。

    “瞧他殷勤着。是皇上借着他的口,向玛琭献殷勤呢。”宜妃跟宣妃咬耳朵道。

    “狡诈”宣妃认同的用力点点头。

    “呵,男人”宜妃也轻蔑道。

    阮酒酒一记眼神望过去,她耳朵灵,宜妃、宣妃声音克制的再小,她也能听清。

    收敛着点,都是皇上的人在这儿。

    宜妃大大方方的,向阮酒酒抛了个媚眼。不再拉着宣妃,偷偷骂狗男人。

    梁九功暗暗擦了把汗,他是没听清宜妃娘娘和宣妃娘娘说什么。

    但是,揣摩康熙心思多年的本能,让他知道,那两位主子说的肯定不是好话。

    皇上实在任性啊。

    耐心等上一等,德贵妃娘娘下午回永和宫后,再遣太医过去多好。

    院使和右院判亲自过来,阮酒酒经由宜妃同意后,让人端来两个绣凳,请他们坐下。

    太医院两名最高官员,互相谦让后,还是右院判先给阮酒酒把脉,再由院使压阵。

    阮酒酒心知自己的身体,在梨花瓣的调养之下,没有留下任何病灶。健康的不能再健康。

    她心头稳稳的,将手腕搭在脉枕上,受了康熙的好意。

    原以为是个难差事,没想到只是多走一趟。

    院使和右院判满面喜色道“德贵妃娘娘身子骨着实健康,无需臣等开药养胎。一切照常就好,饮食还是依照以前您孕中饮食的宜忌来就行。”

    阮酒酒听出这两位的话外之音。

    不是身子骨着实健康,是着实健壮。

    只是对着阮酒酒纤瘦如杨柳般的身姿,太医们说不出这样的话。

    “托太医院的福,陈太医给本宫开的调养方子,很是不错。”阮酒酒道。

    “院使、院判大人,您二位既然来了,不知可否为宜妃再诊一诊脉。您二位医术高深,宜妃年前染了风寒,病了好些天,才堪堪缓过来。但表面看着好,未必里子也好全了。借这次您二位来了,还请看一看,本宫也好放心。”阮酒酒道。

    宜妃感动的看向阮酒酒,她坚强道“本宫没事。区区风寒罢了。”

    可不是区区风寒的事儿。风寒也是能带走人命的。

    宫里大部分太医,在治病的时候,动不动就让人饿一饿。

    还是给康熙看病的院使和院判,更靠谱些。

    右院判笑了笑“不费什么事,为娘娘们请脉,本就是臣等份内之责。宜妃娘娘还请将手搭在脉枕上。”

    至于院使,除非右院判搞不定,否则他是不会出手的。

    能得右院判诊脉,已是意外之喜。

    宜妃要求没那么多,她也不觉得自己身子哪里不好。

    这一搭脉,还真看出了些小毛病。

    右院判和院使商量一二后,拿出纸笔,龙飞凤舞的写下一些饮食宜忌,和一副养身方子。

    “宜妃娘娘年前的风寒,确实让身子亏损了些。病根也不算完全拔除,只是看起来被压制住了,实则身体还虚着。臣写了个方子,您派人抓药去,吃上五天,就能好全了。”右院判道。

    宜妃没料到,真让阮酒酒说中了。

    于是,她愈发的感激阮酒酒。

    请人的康熙,办事的右院判,则被宜妃不记在心上。

    宜妃硬是拦着阮酒酒,自己出了双份赏银,给院使、右院判,也给了梁九功一份。

    “我借了你的光,得院判诊脉。这赏赐的银钱,一定要我来出。你若是不让我出,便是不拿我当姐妹,还想着让我欠你人情。”宜妃道。

    阮酒酒能如何。自然是顺了宜妃的意。

    有了太医院最高医术的作保,阮酒酒终于不用被姐妹们当作易碎的瓷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

    郭贵人忙完了宴席,换了一身衣裳后,重新回来。

    宜妃挽着郭贵人的胳膊,撒娇的将方才发生的事情,全部和她说了一遍。

    郭贵人心惊不已,她双手合十,连声念着”阿弥陀佛”。

    “玛琭,多亏有你,请了院判给纳兰珠诊脉。若不然,不知会有什么后果呢。”郭贵人道。

    “后果倒也不太会有。至多小毛病积着积着,人到老了难受些。姐姐,您可别自己吓自己。”宜妃安慰着郭贵人道。

    “当然,能健健康康的,我肯定不想身上拖着病。病中的时候,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动的,浑身酸痛,实在折磨人。”宜妃道。

    宣妃心有戚戚“可不是么。连烤羊腿都不让吃,只能喝水一样的稀饭,人影子都被碗照的清清楚楚。要我说,我多吃两口羊肉,什么病都好了。饿着才病怏怏的,好的慢呢。”

    “别提这些病啊痛的。咱们啊,都要无病无灾,日子过的顺顺利利。菜一会儿就能上了。四格格还没有过来”郭贵人在屋子里看了一圈,没瞧见她过分活泼的女儿。

    宜妃道“来了一趟。恰巧梁总管领着院使和院判过来,我就让锦绣带她去御花园玩一会儿。”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