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夫妻买肉

作品:《丈夫下乡后[七零]

    不得不说, 乔茗茗这主意棒极了

    宁渝原本还在为这件事发愁,如果按照她的办法来确实能避免很多麻烦。

    于是两人你看我,我看你, 乔茗茗微微一笑,最终宁渝败下阵来“好吧, 我今天晚上就去跟队长说说这件事儿。”

    因为牵电线的事儿周队长最近见着他们都躲着走, 生怕两人脑袋瓜子一闪又琢磨出什么新的主意来。

    乔茗茗立刻手一伸, 也抱住他嘻嘻笑“我就知道宁渝你最好了,对啦咱们今天吃啥”

    今天冬至呢,吃啥

    宁渝心说这姑娘目的达到后话题岔开得挺快, 想了想道“冬至嘛, 想吃水饺还是汤圆我记得排队时听牛愣子叔说隔壁黄庄今天会杀好几头羊,咱们要不去买几斤羊肉吃吃”

    乔茗茗抉择不出来, 眨眨眼“我都想吃咋办呢。”

    宁渝轻拍她头顶“都想吃就都做,咱们家有糯米粉,有面粉,有肉有芝麻,没关系的。”

    说着,就到柜子前打开柜门, 把里头的糯米粉和芝麻拿出来。

    村里除了种植正常的大米外, 也种植不少糯米,芝麻黄豆这种作物同样必不可少。

    因为种植的东西很多, 每年分发粮食时都要花费许多时间。

    乔茗茗去年分粮时心里就怪道难怪村里一整年都在忙。

    种水稻,种糯米,种棉花, 种黄豆, 种芝麻, 种甘蔗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劳碌一整年,就是为了冬天的这几个月里能够吃好喝好。

    国人对“吃”抱以巨大的热情,乔茗茗和宁渝同样如此。所以乔茗茗无论想吃什么,宁渝似乎都愿意捧场满足。

    只见他从角落中搬出个小铁锅来,这个铁锅是小弟前段时间从首都回来时带来的。

    除这个小铁锅外,还有乔家做的香肠、好几斤的面粉以及好几本书。

    小弟说铁锅是妈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家里也不方便用,于是就让他带来。

    真别说,这铁锅在家里不好用,在乔茗茗这里却格外好用。

    木棚厨房里的铁锅太大,这个铁锅则刚刚好能放在房间里的火炉上。

    宁渝这小铁锅慢慢炒着黑芝麻,惹得衡衡非蹲在旁边看,彰彰也挥舞着手叫“妈妈”,表示自己也得凑这份热闹。

    乔茗茗把彰彰也抱过来,一家人就围在火炉边,乔小弟拎着两斤肉进来的时候,莫名觉得这画面有点滑稽搞笑。

    乔小弟乐颠颠地进门“姐姐姐夫,你们在干啥呢”

    “炒芝麻,准备做汤圆。”乔茗茗说着快速瞅他一眼,正要转回去时瞧见他手上的肉,诧异道,“村里今天没人去公社和县城吧,你从哪儿搞到这肉的”

    乔小弟拎起肉晃啊晃“托国良哥买来的,正儿八经的新鲜牛肉”

    乔茗茗眼睛一亮,转头盯着宁渝说“要不然包牛肉饺子吧”

    刚好今天早上隔壁杨大夫给他们送了一篮子的新鲜大葱来,大葱牛肉馅儿的饺子,到时候再用酸汤做汤底,那滋味儿简直一绝

    乔茗茗咽了咽口水,宁渝还没点头呢,乔小弟便匆匆举起手“吃我来剁馅儿”

    妈呀,多少年没吃过牛肉馅的饺子了。在他记忆中,上次吃时还是几年前在姐姐姐夫家里吃的呢。

    “剁剁剁”

    又是剁肉声,又是石磨转动的声音。

    总之,这是冬至的声音。

    寒风呼啸,大片的雪花被风席卷着落在房间门槛边,没一会儿就被房间里跑出来的热气融化成水滴。

    三位大人外加一位时不时喊“加油”的小尾巴衡衡一起努力,没过

    多久就把汤圆和饺子给包好。

    几人的动作实在迅速,等到饺子下锅煮时才将将下午一点半呢。

    汤圆做的不多,给了隔壁杨大夫夫妻一部分,剩下的只能放在晚上吃。

    屋外是鹅毛大雪,屋内温暖如春。

    屋子的上方有袅袅炊烟升起,片刻后就消失在这片冰天雪地之中。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乔茗茗宁渝皆爱吃酸汤水饺,于是夫妻两人面前放着一碗用陈醋和油泼辣子做的酸汤水饺和汤圆。而乔小弟和衡衡只爱蒸饺,所以舅甥面前则放着蒸饺、汤圆和一碟子的蒜头酱油。

    至于才长出几粒米牙的彰彰,今天给她做了煮得软烂的面条和肉泥,外加青绿的菠菜和鸡蛋羹,把这姑娘美得眼睛弯得跟月牙似的。

    吃完午饭,乔茗茗穿上她厚厚的大衣,宁渝同样也套上乔茗茗新给他做的棉袄,夫妻两人准备去隔壁黄庄买羊肉。

    至于孩子

    自然就交给小弟。

    乔小弟满身都是怨气,恐怕鬼见了他都得吓一跳。

    他抱着快要睡觉的彰彰,轻轻摇晃,幽怨道“还是当爹当妈的呢,就不能你们俩谁留在家里,然后我去吗”

    乔茗茗抬着下巴,让宁渝给她带围巾,笑笑说“不能呀,我们这当爹当妈的好不容易能出去一趟,只得让你这个舅舅受受累啦。”

    宁渝帮她戴完,乔茗茗就反过来帮他戴。夫妻俩戴的是同色围巾,相视一笑,站在一起格外登对。

    乔小弟“”

    撇下他也就算了,还要让他带孩子。

    带孩子也就算了,还要在他面前摆出一副夫妻恩爱的模样。

    什么叫狗粮乔小弟暂且不知道,不过晓得的话他就会知道他这会儿应该是在吃狗粮。

    很快,夫妻两人全副武装携手出门。

    屋外大雪茫茫,两人套上驴车赶起车,然后离家越来越远。

    “哒哒哒哒”

    宁渝赶车赶得还不错,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下乡,所以他好早之前就会赶。

    村里的驴车平日村民们倒也能用,不过用完了扣除相应的工分。

    据说从前是割草喂水,后来有只驴吃草吃出问题来了,就变成扣工分。

    工分就是粮食就是钱,至此,村里很少人会在无事之时赶着驴车去周围转悠,平常时候为了口吃的赶车去买也是少数。

    乔茗茗坐在宁渝旁边,把大半张脸都给包住,只露出一对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来。

    她的眼睛在寒风和飞雪中特别灵动,为啥呢

    因为风吹得她想流眼泪,那眼泪直冒,泪汪汪的,堪比她上辈子最特么贵的美瞳,能不灵动吗

    宁渝大喊“你坐到车斗里去吧。”

    后面的车斗上有层黑布,虽说还是冷,但好歹能挡风阻雪。

    乔茗茗抱着他的手,摇了摇头“算了,我就坐在这儿学赶车。”

    其实呢,她怕宁渝也冷,两个人贴紧点总会暖和些。

    他们夫妻俩都穿得跟棉球一样,连膝盖处都多绑了一层棉布,除了裸露出来的眼睛外其他地方都还好。

    车子赶着赶着,听到另一阵蹄声。

    这大雪天的,夫妻俩走的是乡间小路去的黄庄,没想到路上竟然还能碰到人

    谁呢

    用马车载着五六个叔儿婶子的牛愣子叔

    在空旷的雪地上,牛愣子叔坐在马车车头上,冲着他们夫妻直挥手。

    他大声问“嘿你俩也去黄庄啊怎么在礼堂那会儿我问了你们不说,这样咱们也可以一起走。”

    乔茗茗笑了笑,同样大喊道“没听见嘞,早晓得我们就问问

    叔你了。”

    “成吧成吧,你们千万小心点。”

    牛愣子叔嘱咐说。

    两车一前一后地过桥,宁渝赶的驴车在前面,而马车则在后面跟着,距离得有100多米远。

    夫妻俩在雪天里紧紧依偎,乔茗茗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颗奶糖来,剥了糖纸把奶糖塞到宁渝的嘴里。

    “甜不甜”

    “特别甜。”

    宁渝被围巾遮盖住的嘴角上翘,但笑意却从眼睛里诚实地流露出来。

    雪花纷飞,白茫茫的大地上好似只剩下他们夫妻俩人。

    不知名的鸟儿在雪地里飞跃,有时甚至能看到一两只野兔在奔跑。

    现在的农村生态环境还不错,天气暖和的时候,你在路上走得好好的都能碰到好几条蛇过路。

    乔茗茗反正是挺怕的,但宁渝却敢用铁钳子去抓蛇。

    真是狠人一个

    狠人回来后就被乔茗茗推到卫生间去,让他把皮肤洗红了才能出来。

    得狠狠洗,狠狠搓才行

    他今年一整年就抓了三条,都被舅爷志强叔还有凤英婶子换去泡酒喝了。

    乔茗茗那段时间好几天都没敢去舅爷家,怕见到泡在黄酒里的光溜溜的蛇。

    咦,太瘆人。

    心里边想着事儿,边搂紧宁渝手臂,往宁渝身上紧紧靠着。

    大约十多分钟后,终于到达黄庄。

    要不怎么说两村之间很近呢,平常没雪的天气靠走都行。

    黄庄的面积和他们上阳村差不多,但是地势明显没有上阳村那么平坦开阔,可用的耕作面积也没有上阳村那么大。

    难怪人家折腾着养鸡养鸭养猪今年又养羊呢,即使得了鸡瘟损失了大部分的鸡,仍旧不放弃走畜牲致富的路。

    黄庄总体来说发展的还不错,村里也能见到几座盖得不错的房子,这会儿村里大部分人也是像上阳村一样,都聚集在一燃火堆烤火聊天。

    而今天呢,村里要热闹些。

    就跟乔茗茗和宁渝会冒着风雪来买羊肉一样,其他村的村民们也会来。

    这会儿大家都聚在一片小广场上,完成的中间架起了一堆堆的火,旁边放着一条长桌,长桌上摆满羊肉。

    为了不引人注目,乔茗茗和宁渝本打算拜托李国良帮忙买羊肉。如今牛愣子叔几人也来了,干脆混在他们中间,让牛愣子叔帮忙买。

    牛愣子叔直跺脚,摘下帽子拍去雪花“行啊,你们要买多少,买哪个部位”

    宁渝看向乔茗茗,乔茗茗抿嘴思考,说“带肉的羊蝎子呗,还有羊腿肉,羊蝎子买十斤都成,羊腿肉买四五斤。”

    牛愣子叔愣住“你们家就这点人要吃这么多吗”

    他家人多,也才准备买这些。

    宁渝笑了笑“冬天嘛,多买些也没关系,放在门外冰着能吃到过年。”

    牛愣子叔还没说话,旁边的田寡妇就点头了“这话很对,黄庄的羊养得好,瞧着比咱们自己村的好吃。干脆多买些,等过年的时候就不要在村里买羊了。”

    他们村过年的时候也是会杀一波猪羊的,但是肯定没有黄庄来得多。

    牛愣子叔点头应下,乔茗茗掏出钱票塞给牛愣子叔,那便招呼着围观的人挤进去买。

    乔茗茗和宁渝在车上等着,听着黄庄人聊天说话,觉得还颇为有趣。

    “明年准备养多少头鸡呀”

    问这话的估计是外村来买羊肉的人。

    “嗐,不多,也就六千头。”

    “六千头”外村人震惊,“我记得你们去年才养两千多只不是吗”

    2000多只鸡还搞出鸡瘟来,现

    在虽然要养6000多只这不就是还没学会走,就要学会跑了吗

    黄庄人听得懂话里的轻视,不乐意了,赶紧解释说道“这次我们不是养在村里,而是养在山上。”

    “山上这不得全跑啦”

    乔茗茗听着也点点头,凑到宁渝耳边悄悄道“哪有那么多铁网呀,算是有铁网那成本也太高了。”

    没铁网呢,鸡就要跑。

    总不至于跟他们家一样用臭橘树对吧,那玩意儿防人但是不防满身都是毛的鸡呀。

    宁渝好笑“咋想的,虽然没有铁网,但山上多的是木头和竹子。用竹子是最方便的,容易制作且竹子又容易长成,我猜想他们应该是用竹子。”

    确实。

    只听黄庄的人说“我们用竹子嘞,哪里用得上铁网呦。”

    又有人问“不怕有野狼来把鸡都叼走”

    “我们又没去深山里,就在小丘上,哪有什么野狼啊,连只黄鼠狼恐怕都没有。再说,我们村和隔壁上阳村都请部队来清山清过两三回了,今年秋收后,更是隔半个月就猎一次,山里那些东西早跑进深林里了。”

    最让黄庄人苦恼的反而是这么多鸡,圈的面积肯定也比较大,那么做竹篱笆要做到什么时候。

    说着,他们就谈论起来。

    和乔茗茗想得不同的是,他们用竹子做篱笆并不是单纯地把竹子切两半钉上去就好,而是要把竹子切成厚片,然后严密地钉上去,这样才能防止鸡从里头溜出来。

    宁渝忽然就说“这样的话,其实用旧渔网也行。”

    乔茗茗眼睛一亮“或许用旧笼子。”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许多旧鸡笼等竹子编织品,这种东西估摸着也能用。

    李国良正好走到他们车边,听到两人说的话,不禁道“是个好办法。”

    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也能用这几个东西代替代替。

    乔茗茗差点没被他吓一跳,直接抖了下,缓过神来忙拍胸“吓死人了。”

    李国良赶紧道歉,然后干脆上车,和夫妻俩坐在车斗里。

    宁渝“怎么了”

    一脸犹豫的模样,好像有事儿要说。

    李国良问“你们觉得我是去你们村好,还是就在我们黄庄好”

    这话问得奇怪,也没头没尾的,但乔茗茗听懂了。

    如今李国良和程芸芸的感情渐入佳境,程家更是知道了这件事,哪有不同意的,恨不得两人明年开春就结婚。

    可是呢,问题来了。

    乔茗茗常听程芸芸说就想呆在上阳村,她连黄庄似乎都有点不愿意去。

    既然李国良愿意问他们,就说明他真的有考虑过要不要在上阳村定居。

    宁渝没说话,乔茗茗思考道“我虽然和芸芸玩得好,但说句公道话,这话绝对不是偏向她,而是从事实分析。就是吧,你呢,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是要出车的对吧,若住在黄庄,到时候就他一个人呆在家里,你觉得人家好受不”

    李国良摇摇头,肯定不好受。

    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看得出来,程芸芸不是个多喜欢出门和人聊天的性格。她朋友就那么几个,平常最喜欢待在家里腌咸菜。

    “对嘛”乔茗茗双手一摊,“你黄庄有房,上阳村再建个小的,我其实更建议你们往后有条件了在县城买房的,到时候芸芸可以住县城去,住腻了也可以住在上阳村里。平常逢年过节呢,你想回黄庄也能回来。”

    李国良瞧着不像是兜里没有钱的样子,乔茗茗发现程芸芸前阵子做了不少的肉酱和香菇酱,估计都被他偷偷运去卖了。

    这样看,说不准明年靠卖肉酱香菇酱就能把上阳村盖房子的钱

    挣出来。

    “再说了,又不住在家里,大家都晓得你有正经的好工作,谁会说你是上门女婿对吧。”

    乔茗茗觉得,这人估摸着还是抹不开面子顾忌这一方面。

    她一边说,宁渝就嗯两声表示同意。

    李国良思索半晌,最终点头。

    乔茗茗笑了笑,她心里觉得这李国良过几年怕是能挣钱。

    胆子大,够果决,听人劝,还放得下所谓的面子,这样的不挣钱谁挣钱。

    雪渐渐小了,天也愈加昏沉。

    牛愣子叔最终给两人买了八斤的羊蝎子和三斤的后腿肉,没办法买多,实在是很多人都想买。因为他们外村人买的都不少,所以几乎人人都额外送了一块羊血。

    这玩意儿乔茗茗不爱吃,于是被宁渝送给了牛愣子叔。

    夫妻俩人又找李国良帮忙在村里偷偷收购了大半竹筐的鸡蛋,趁着光线还不错,赶着驴车满载而归。

    “一个蛋,两个蛋,三个蛋”

    乔茗茗这回是坐在车后斗上了,兴冲冲地数着篮子里的鸡蛋,每数一个就放进空间一个。

    最终往空间里放了五十个鸡蛋,而竹筐里还剩下四十七个。

    啧啧,不愧是养鸡大户,黄庄果然多蛋

    旧牛棚。

    还没进入院里,夫妻俩站在门口就听见里头有彰彰咯咯咯的笑声了。

    没一会儿,衡衡也哈哈笑。

    “呦,玩得还挺好”

    乔茗茗惊诧,竟然没哭呢。

    她下驴车,“吱呀”一声推开门,宁渝把驴车的木架子拆下来,乔茗茗就拉着驴进院子。

    “我回来啦”她喊道。

    衡衡跟个炮仗似的冲出来,脸上满是笑意“妈妈,我和舅舅在玩儿斗纸。”

    乔茗茗好奇“啥叫斗纸啊”

    “就是、就是有纸片,好看的纸片,然后用手去拍,舅舅总能把它拍翻,我比不过他。”

    “不过我进步了呢,我一开始一片都拍不起来,现在能拍起来两张纸,偶尔能三张”

    衡衡挺起胸脯,无比自豪。

    乔茗茗秒懂,这她也玩过“不错啊,你手小能拍起来两张就很不错了,往后肯定能超过舅舅的。”

    她小时候玩三国玩水浒都玩过,还收集过好几套的纸牌呢。

    衡衡又看向宁渝,宁渝也特别用心地夸赞了他一番,听得里头的乔小弟醉醉的。

    这要是换成他,他小时候敢玩这个,还跑去找老爹老娘炫耀,是要吃竹笋炒肉的

    可瞧瞧这俩儿缺心眼的爹妈,竟然还夸起来,一个赛一个夸得夸张。

    乔茗茗倒没觉得这有什么,只觉得难怪衡衡和彰彰笑得这么欢,原来是在玩这个。

    然而孩子就是孩子,刚刚还笑得脸颊红扑扑呢,可当看爸爸妈妈的那一刻,彰彰嘴巴一瘪,两只手抹眼睛,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小丫头,还翻个身,屁股朝外,趴在被子上躲着哭

    “”

    乔茗茗看看宁渝,宁渝看看乔茗茗。

    你示意我,我示意你。

    谁做饭,又谁安慰啊

    两人异口同声

    “一二三,锤子剪刀布”

    宁渝顿时开怀笑出声“好了你输了,安慰孩子去吧,乖啊”

    说完,拿着东西跑去厨房。

    乔茗茗“”

    她呲牙,她跺脚,她气得张牙舞爪

    咋说呢,要是不猜拳就好了。

    猜输了,她反倒一口气梗在胸口,咽不下还吐不出去。

    靠,好憋屈

    她为什么五次猜拳四次输,回回输还回回爱猜啊。

    乔茗茗咬着唇走到床上,抱着闺女儿边走边安慰,咋想都想不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