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作品:《科举之孙山就好

    第四十七章

    小苏子直接成为四皇子身边的大太监, 目前没有女主人当家作主,太监和宫女都由小苏子管理。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小苏子跟着四皇子刘熙也算是他在外面的颜面之一。

    小苏子很满意自己的待遇, 他就是要做主子面前的第一人。

    宫城周廻五里,三省六部都在此处办公。

    官员密集,所以部门所在的地方也有好坏之分。

    工部在整个朝廷来说,算得上是又重要, 又不是特别重要的部门。

    重要的是管理全天下的所有工匠, 以及宫内宫外,全天下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和工字有接触的事宜, 统统都归工部管理。

    说不重要是世人的想法,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一入工匠世代为工匠, 只要是工匠就有徭役。

    而且工匠是不能够读书科举,从而缺失了上升的渠道。

    刘熙背着手, 缓慢的走到了工部,他在脑海当中盘算着自己早朝的做法, 到底有没有遗漏。

    反复的复盘自己的对话,查漏补缺,哪方面演戏有缺失, 下一次一定要记住。

    工部官属所,官员们见到四皇子刘熙纷纷低头行礼。

    皇子们都没有官位职称, 但是作为皇上的儿子, 他们天生就要比尚书都要尊贵。

    “你们忙着, 本皇子只是看一看就好了。”

    四皇子刘熙没有打扰官员们的日常办公, 而是随便的逛一逛。

    工部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是沉默寡言, 甚至有一些是专门研究桥梁,船只,水利,房屋构造的特殊人才。

    这部分特殊人才是家传的本领,祖祖辈辈研究造船造桥等一系列的工匠本事。

    只不过这些做实事的官员,大多品位都不高,七品六品已经算是高官,甚至有一些人一辈子就是不入流的芝麻小官。

    作为皇子,刘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韩尚书是不打算管四皇子,毕竟管教皇子并不是一件好事,什么都不做,走中庸之道,不求有大功,但求无大过。

    再说工部也没有什么可以被人惦记的东西。

    果然四皇子刘熙转了一圈之后,找了一个负责小吏,负责带路,直接去查看。工部管理的工匠们。

    就像老爹林有财说的话,做事儿呢,要么就只抓大事以及最小的事。让所有人都知道新来的皇子什么都了如指掌。

    就连细微的小事都知道,可见官员们所做的大事呢。

    前两天林有财得意扬扬的偷偷摸摸的找到刘熙,传输自己这些年经商的一些小经验。

    前期经商的时候,林有财也是上当受骗,不知道得了多少毒打,后来慢慢的自己就有所察觉,并且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四皇子刘熙知道老爹所传输的经验大部分不适用,但是有一些确实是一些不入流的手段,但是这些不入流的手段往往更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这也就是把自己当亲人才告诉自己这些小手段。

    因为这些小手段真的在很多正大光明的读书人眼里就是小道,就是不入流。

    工部管理工匠非常的多,因为光是服务于整个皇室的工匠就有数不胜数。

    而这些工匠全部都是由皇上以及内务府负责发放酬劳。

    打着皇室的名号,但是这些工匠活的并不是特别好,甚至他们有固定的住处不得以扩建。

    所以老小破挤了又挤,就是这些工匠们所居住的环境。

    四皇子刘熙来到此处,看到这些工匠们居住的地方,真的是臃肿不堪,还有不少的很优秀的技艺都面临

    着没有继承人,千年的传承直接消失不见了。

    没有多想,四皇子刘熙直接挑选了其中没有工作而且修筑房屋手艺最精湛的一批工匠。

    他要自污,他要中饱私囊,大雍朝要用在公布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王府,大妹妹的公主府,上元伯府,通通都修理到最好。

    而且还不用花银两,还能用上最好的料,有权不用过期无用了。

    上元伯府,送走了四皇子刘熙,全家都被林夫人给赶了出去。

    林夫人只留常乐在身边,学习如何管家,如何赚钱,如何管理家族,如何照顾孩子们。

    关于普通当家女主人应该做什么事,常乐公主都没有学过呢,而且原来也没有学过,她就是个公主。

    常乐公主也想跟母亲亲近,林夫人也想跟大女儿交流感情。

    仅仅几天的时间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林夫人亲自和大女儿说话,本来是小心翼翼的交流感情。

    林夫人就发现自己完全想多了,常乐公主真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性子。

    看到小胖子林朗是一个怎样的性子,姐弟二人的性子相差不多。

    “常乐,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咱们家没有太多的规矩,都是实实在在的亲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像弟弟妹妹调皮,你该打就打”

    林夫人看着已经亭亭玉立的大女儿,真的是觉得错失女儿的成长。

    “知道了娘亲,这几天和弟弟妹妹玩耍,我觉得很开心。这是我为母亲和爹爹亲手绣的手帕。”

    常乐公主一脸害羞的说道,跟着娘亲算账本,整个林家有多少财产,都已经了如指掌。

    这就是没有背着她,彻底的当成了自己人。

    林夫人惊讶的看着手中刺绣栩栩如生的手帕,真是太惊艳了,刺绣好的东西,自古以来就值钱。

    “哇好厉害呀我觉得你爹爹肯定会特别喜欢,他已经不知道跟我唠叨了多少次,羡慕别人有女儿,带着女儿的绣的手帕呀,香囊之类,你爹爹可羡慕了。

    常乐你的手艺真好,不过我就没有这种手艺,当年我的姨娘是江南有名的绣女,尤其擅长双面绣。”

    林夫人说到这里看着手中的绣品,内心当中有一些颤动,想起了娘亲,为自己做的很多小衣服。

    常乐公主眼睛一亮,她就喜欢刺绣,原来她是遗传了外祖母的手巧。

    “喜欢就好,娘亲喜欢我给你做一身衣服,或者绣屏风”

    常乐公主开心的说道,是真的将刺绣当成了好玩的事情,自己擅长刺绣,能从刺绣中获得成就。

    “常乐可以玩刺绣,但是不要把它当做事,长期刺绣对眼睛不好。”

    林夫人婉转的提醒,常乐公主听到这话当然是开心的点头了,好赖话还是能听出来的。

    常乐公主就是一个别人对滴水之恩,必须涌泉相报的性子,只记别人的恩情,不记别人的过错。

    林有财也非常的忙,因为老家上元县的族人们还没得到消息。

    还要回去开祠堂,将自己当上伯爷呢消息,广而告之。

    自己是富了起来,但是家里边还有很多族人呢,还要给予警告,还要跟族长说明状况。

    为了不让族人们连累自己,那就得掏出一点银子给予补偿,翻新祠堂,创办族学,买族田出人头地之后,都得给族人好处。

    毕竟去了一趟京城,得到了是皇上的赏赐,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谁也不能保证花有千日红,人总有失意的时候,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林有财还要把家里的仆人和店铺,以及田地,所有的一切都够他忙

    碌的了。

    而且林有财空有伯爵之位,却没有任何实权,也没任何官职。

    其实就是一个名头,甚至都不用去朝廷摸鱼上班。

    所以林有财有的是时间来整理家里的事情,要把这段时间的事情全部都理透了,以后家里就要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林有财迫切的想要再赚更多银子,既然已经当上了伯爷以后,出入衣食住行还能跟一个普通的乡绅一样吗

    那肯定是要上档次了,那别人家的孩子拥有的一切,那我们家孩子也得有啊。

    林有财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一家子已经彻底的跟四皇子刘熙,也就是大儿子,彻底是一条船上的人。

    而且四皇子刘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亲娘指不上,他父皇多的是儿子,多他一个不多,缺他一个不少。

    自己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挣点琐碎的银子还是可以的,大闺女是公主,以后的嫁妆得多备点,以后大儿子是自家的靠山,那就得多给点银子,好有出路

    小儿子林朗啥也不是,那得多留点银子给子孙后代留着呀。小闺女那得多多的备嫁妆

    林有财就觉得天哪,睁开眼睛之后都是可爱的讨债鬼,努力的挣一些琐碎的银子。

    人啊,不怕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

    至少在林有财看来,原来因为地位不到位,也没有靠山,不得不放弃的好多财路,现在都得拾起来了。

    要想攒银子只能走两条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多挣钱呗,截流那当然是得节省了。

    史上最抠门的伯爷,即将诞生了

    林家夫妻这段时间遭遇的事情,让他们总有一种时时刻刻被害的错觉。

    总有小人惦记着自己这种想法让林家夫妻已经开始快马加鞭的准备,摩拳擦掌,杜绝再有此等事情出现。

    全家人都忙碌起来了,可把小胖子林朗给开心坏了。

    再见了,韩夫子学堂

    再见了,我的好同窗

    再见了,我的四书五经

    不用读书,吃喝玩乐,关键是还没有大人敢管了。

    而且管自己的哥哥,整天特别忙,根本就碰不到自己。

    小胖子林朗心宽体胖,前面那段时间掉下来的肉又长回去了,而且又补贴了几斤,真是不能让自己闲着呀

    每天吃吃喝喝,在整个院子里撒花的跑,看工匠们给家里收拾房子,用的各种技法,木工,砖瓦工。

    正在做活的工匠们就听见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脚步声响起之后,工匠们就浑身一哆嗦。

    领头的工匠是关老头,整个人都开始打哆嗦,手都开始颤动。

    “这家少爷还不开学吗他这么多时间过来盯着干活那么多为什么”

    工匠们脸都憋绿了,什么都问的小孩子太恐怖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