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抉择

作品:《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卫景平从国子监回到客栈, 刚上楼就和一个皂绿窄袖圆领袍,束玄色腰带,穿云头履靴的青年打了个照面, 从青年身边走过去几步, 他忽然折回去噔噔噔跑到那人身前, 揉了揉眼睛“二哥”

    这张脸是他二哥卫景英, 他绝对没看错。

    卫景英看着他笑“老四。”

    卫景平把他看了又看“二哥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今日休沐吗”

    听说羽林卫纪律甚严的。

    二人上楼进了房间,卫景川和卫贞贞都很淡定,可见他们都和卫景英见过面了, 方才他二哥是特地在门口等着他回来的。

    “大将军得知我的解元弟弟来了, 恩准我休沐两日陪陪你们, ”卫景英问他们“怎么住客栈来了你们进城的时候没遇到老姚的家仆吗”

    他前几日收到了姚春山代卫长海写来的家书,说卫景平他们仨进京了,信的最末老姚特意加了句, 另写信回姚家, 让家中奴仆去接人回家中寄住云云。

    是以他今日一早跑去姚家找人, 却被告知家仆还在城门口守着接人呢。卫景英生怕他们漏接了, 这才一路挨个客栈打听着找了过来。

    “我们来的太快快了, ”卫景川又挠头“他们肯定去接晚了。”

    他们这一路都没停歇可不是比算着到京的日期早嘛。

    “老四,你这次来京是要进国子监读书了吧”卫景英问道。

    问到这个话题, 卫景平面色纠结“二哥,你觉得国子监是个好去处吗”

    他拿着举荐信到了集贤门前, 却止步了。

    卫景平想着他二哥几年前孑然一身来京,要家世没家世,要功名没功名,可能东南西北都摸不全呢,竟然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当上了羽林卫, 实在有过人之处,于是向卫景英讨要看法。

    “老四,二哥也说不好,”问到国子监的事,卫景英也犯难“不过,我先前在京兆府的时候随曾大人从国子监街过”

    京兆尹曾文很不屑地嗤了句“自举业以来,国子监出的状元郎几人可堪大任也就做文章称雄天下罢了。”

    哼,拔尽天下聪明人,并不是让他们上位掌权,而是让他们有个事干学乖闭嘴,懂得屈服。

    卫景平对于这个毒舌曾文有所耳闻,听了这句话却在心中附议后世知道的自开举业纳才以来,700多名状元之中,竟无几人位极人臣。

    更多的,比如开元贤相张九龄、宋代王安石等人也都是进士及第,并无缘状元郎的名头。

    啊,这是他上辈子看后人这么总结的,然后有人得出个结论光会读书举业是不行的,历练,还是要历练

    当然不会读书举业,肯定连历练的机会都捞不着。

    “二哥可知道当今的左丞相文婴文大人,在国子监求过学否”卫景平又向卫二打听。

    卫景英说道“听闻文相是岭南茂名人士,三十多岁进士及第,而后一直在外任职,来京也不过十多年,想是没进过国子监的。”

    卫景平“二哥,要是我说,我不想进国子监读书”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干脆停下来了。

    这个念头萌生在心间时还不觉得怎样,但一说出口就冲击力太大了,连他都觉得自己疯了。

    卫景川和卫贞贞二人呼啦站了起来,又直愣愣地瞪着卫景平坐下去了。

    卫景英欲言又止“老四,还是不要这么快下决定吧,你再想想”

    再权衡一下。

    “对,老四你再想想想。”卫景川整了整衣服出门“我去城门口找找老姚的人。”

    跟人家说一声别叫这大冷天在城门口守着了。

    卫贞贞也站起来跟着他出去了。

    等他俩出了门,卫景平挨着卫景英坐了“二哥,羽林卫苦吗”

    看着卫景英线条硬朗的下颌,他想问问卫景英这些年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明明出来时候一身浑不吝的少年气,怎么短短这几年就换了通身的沉着和坚毅。

    “还好,”卫景英淡然道“等二哥明年升了正六品的宣节校尉,一年能攒下39两银的俸禄,夜里还有人给打洗脚水,比大哥去戍边强多了。”

    他才不会告诉弟弟,这几年里,他操练有多玩命,几次带伤上阵,差点断了条腿的旧事呢。

    “也不知道大哥到了龙城郡没有,”卫景平从包袱里翻出来一卷画轴,展开给卫景英看“这小丫头是咱大侄女。”

    是从上林县来的时候韩素衣画了好几天才画成的,说是见了卫景英一定让二叔看看侄女。

    “大嫂生了”卫景英捧着画轴,目不转瞬地盯着画面上襁褓里笑着吃手的小女婴“真好看。”

    哎呀他当叔父了。

    更要往上爬日后给她撑腰了。

    当夜,兄弟三人同榻而卧,说着话儿到天亮才浅浅睡了一会儿。

    夜里落了雪,清晨头顶一层淡云,连日光都带着寒意,今年的京城冬日来得真早。

    “请问卫举人是宿在这里吗”一早,有人拿着福州公主府的请帖来客栈找人。

    卫景英耳朵尖,听到声音之后立刻清醒过来,他摇醒卫景平“老四,有人找你。”

    他拉开个门缝往外面看了看,见那人穿着打扮像是京城里皇子公主府的,疑惑地看了卫景平一眼“你认识京里头的皇亲国戚”

    卫景平立刻摇头“不认识。”

    “你不要出来,”卫景英穿好衣裳“我去问问他找你何事。”

    京城里头的水深,凡事都要多个心眼,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见的。

    正好卫景平也是这么想的“嗯。”

    过了片刻,卫景英回来说道“是拿着福州公主府的请帖来找你的。”

    “福州公主”卫景平连听都没听过这位金枝玉叶,更别说认识她了。

    她和他半点不相干的,找他做什么。

    他一抬眼瞧见卫景英眉间染上怒气,愕然道“二哥”

    “不能去。”卫景英冷冷地道“我方才回他说你拜访恩师去了,并不在客栈。”

    卫景平不知他二哥为何如此厌烦这位贵人,讶道“二哥回绝了她”

    “老四,你还是早些进国子监读书去吧。”卫景英道“最好现在就递上举荐信,搬国子监学舍里去。”

    满京城人都知道福州公主那点儿破事,听见哪个省来了解元郎都得去打听纠缠一番,他都不屑于开口,怕污了弟弟妹妹们的耳朵。

    最好立刻躲进国子监,绕开那个疯妇。

    “二哥,你总要告诉我个缘由吧,”卫景平想起还有件就是找谁做媒又如何向姚溪提亲的事没办,不自觉脸红了道“我还有事要办。”

    卫景英沉着脸,生硬地将福州公主的事说了几句“你不躲进国子监,免不了被她一番纠缠。”

    卫景平“”

    他才十四岁咳咳,这位公主玩得这么大的嘛。

    又听说当年睿元帝曾将福州公主许给十七岁考中应天府解元,二十三岁又进士及第的谢回,后又被退了亲,心道这福州公主之所以后来纠缠少年解元郎,不会是对那段未成的姻缘执念太深吧。

    卫景平无心再往细处揣摩福州公主的心思,他心道纵然进了国子监,难道他还能一直窝在里面不出门么,要是她存心找事,总是躲不过去的。

    “二哥,今上不管她吗”

    卫景英摇了摇头“大多时候顾不上。”

    只要不捅出大乱子,没御史台以死谏相逼迫,睿元帝对这个女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她。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御史台的言官们也倦了,对福州公主的行为视而不见,不屑于提起她只言片语了。

    卫景平无语“”

    他又朝客栈楼下看了看,福州公主府来送请帖的家丁已经走了,但有可能还会来。

    他们兄妹四个下楼吃了早点,本来昨日卫景英说要带他们去西郊场滑雪的,但因为福州公主这事,都失了游玩的心情。

    旁晚,卫景英回羽林卫当值前,卫景平忽然对他说道“二哥,我心意已决,不进国子监读书了。”

    一来等到他会试下场应考是六年之后的事,国子监的学制过长,二来应付诸如福州公主着实要花不少心思,且京城权贵多如牛毛,未必只有这一件无聊麻烦事,他权衡来去,瞬间觉得进国子监读书不过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算太可惜。

    “好,”卫景英好一阵沉默之后伸出手来拍拍他的肩头“你想好了就行。”

    卫景平送他回羽林卫大营,二人并肩走在路上,风吹动树枝上挂的雪粒子簌簌落下,轻拂在二人的衣袍之上。

    末了卫景英问他“后面有什么打算”

    卫景平回道“二哥,我听说朝廷此次置龙城郡,大理寺少卿柳承钰自荐于帝前,求任龙城郡太守,我听说柳大人为官十分正直清正,我想”他深吸了口气把心中不知何时突然涌起的冲动说出来“我想去龙城郡谋个职。”

    “龙城郡啊,”卫景英下意识地朝西北方向远眺一眼“不毛之地百废待兴”

    卫景平眼睛一亮“二哥如今学问很好嘛。”

    拽词是信手拈来啊。

    卫景英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被他得一笑“你回去再想想吧。”

    “嗯,”卫景平目送他大步流星走进羽林卫高阔的玄黑大门“二哥快去吧。”

    卫景平原路返回,一进客栈就被周美彦堵上了“卫举人,卫兄,我爹让我来问问你哪天有空,去我们家吃顿饭”

    他掏出被揉得发皱的请帖,笑嘻嘻搁到卫景平手上“我送到了啊,在家等你来。”

    卫景平茫然了一瞬“就明日吧,我正想着要去拜访周大人呢。”

    要去龙城郡谋个职,也是需要举荐信的,他有了念头之后就琢磨着找谁写举荐信呢,想来想去的,没有比周元礼更合适的人了。

    早早拿了举荐信,他就立刻离京,追随大理寺少卿柳承珏往龙城郡去了。

    那里天地宽阔,自有他施展历练之处。

    卫景平在心中苦笑还得给姚春山写封信,告诉他进京之后本来打定主意要向姚溪提亲的,这下他前程未明,没脸提这件事了,末了还得祝姚姑娘早日觅得贵婿呵,这祝福的话他大概要送得不情愿不真诚了,明明是一桩属于他的好亲事。

    当夜心中五味杂陈,到天亮时卫景平才恢复了豁然从容,他起来洗漱装扮,选了一套黑色镶边靛蓝底子圆领袍,戴了方巾,换上新皂靴,通身斯文地去周家做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