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第 77 章

作品:《七十年代富三代

    唐年年还不知道自己随口说的一个消息, 让知青们之间开始竞争起来了。

    她忙着在家里收拾东西。

    沈家树也特意请了假,回来帮忙。

    也没多少要带点东西,家具就不用了, 都太破了。

    厨房的用品, 也就锅碗瓢盆,加一个炉子。

    沈家树用自行车运了两次衣物和被子, 其他的东西只能请队里人帮忙了。

    毕竟沈大哥和沈二哥他们每天都要去公社干活的。

    收拾完家里, 沈家树又去队里养猪场, 偷偷找了高飞他们。

    自己搬家了, 以后带货不方便了。

    另外沈家树如今收入也不错, 也看不中这黑市的东西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嫌弃麻烦。

    高飞一听不能带货了, 顿时满脸失望。

    他早就预料这么一天的,从知道沈家树在公社盖房子就猜到有这么一天了。

    沈家树身份不一样了,自然不会和从前那样差钱了。

    沈家树道,“我现在管着瓜子厂,你们要是有门道,可以从我那边拿货。别看小小的瓜子, 量多了,那也是好卖的。主要是卖这东西,不容易犯事儿。”

    这种自家可以种植的干货在管理上面并不严格。只是老百姓家里没这个手艺和材料。

    听到这话, 高飞顿时眼前一亮。

    沈家树道, “我三哥也在倒腾这个, 你们最好别零卖。要是能有卖远点儿的渠道更好。”他说这话, 带着点试探的心态。

    因为沈家树对县里的那个市场并不是很看得上,他希望能多开发渠道。最好是能卖外地去。而且沈家树以后既然想赚钱, 他觉得自己手边能用的人越多越好, 这兄弟两人都有点胆量, 脑子也不错,以后没准能继续合作。

    听到他的话,高飞果然陷入了沉思,然后点点头,“我懂了。那我到时候要是想要瓜子,怎么弄”

    “你直接和我三哥说,让我三哥带信就成了。这事儿也不用瞒着他。”

    高飞苦笑,“我们现在都身份”

    “我都不怕,你怕啥。”

    就今年了,很多事情就要结束了。

    一早儿的,沈家树和唐年年就搬家了。老沈家人都来送他们。因为沈老大和沈老二要去公社上工,正好顺带搬东西,倒是也不用特意请假送他们去镇上了。

    刘桂花心里高兴,但是又忍不住心酸。

    孩子大了,分家了,现在又要搬走了。虽然镇上离着不远,但是到底没有过去那样方便了。

    沈金山老脸惆怅又带着几分欣慰。更多的事骄傲和自豪。

    嫂子们则是满眼的羡慕,谁不希望能和年年一样,不用干农活,在镇上去享福

    几人想着,回头要督促自己男人上进了。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不可能差距太大。

    在队里看热闹的人的目光下,沈家树就和唐年年离开这个地方了。

    唐年年回头看了眼大伙儿,笑着招手。

    想起当初自己刚来这地方的时候,害怕无助。如今自己在这里成家了,有了归属感,却又要离开了。但是没有不舍,因为家树在哪里,她的归宿就在哪里。

    这一路几个人都扛着东西,大家风风火火的,心里别提多骄傲了。

    自己队里出一个公社干部,他们在公社干活都面子,有底气。

    最有面子的还是沈家兄弟。

    这可是自己亲兄弟。

    平时他们都能感受到那些县城的建筑师傅对他们的特别关照,教他们的时候特别用心。

    虽然老四没说啥,但是他们知道这都是沾了老四的光了。

    哥

    俩也不含糊,这次搬家也是帮了忙的,帮着把新房子那边收拾了,老二还利用下工时间,赶制了一张新床,以后准备还准备帮着做桌子和凳子。只要老四这边能找到木料就成。

    东西放到新家,大伙儿都去赶工去了,也没多留。唐年年想倒一杯热水,都没来得及生炉子。

    但是等人走了,她和沈家树站在自己的家里,打量着房子。屋里屋外到处看,踩着水泥地走来走去。愉悦的心情涌上心头。

    “家树,这房子太好了,咱这家真好。”

    窗明几净。

    和之前那土房子比起来,这可真是看起来明亮又结实。

    唐年年觉得这房子能住几代人了。

    她脑子里都开始幻想以后和沈家树年纪大了之后,坐在院子里纳凉了。

    “家树,这里真好,我太喜欢了。咱们到时候再院子里种树,还要种葡萄。”

    沈家树道,“你要是不嫌麻烦,你爱种啥都行。”

    唐年年抿着嘴笑,心里已经开始计划起来了。

    然后又问沈家树,“家树,那我忙完之后,我干什么啊以后不上班了嘛”

    “在家里学习,把课本好好复习。”

    沈家树都打算好了,以后唐年年就好好复习功课,准备考个好大学,其他的一切都不用多想。

    至于自己,沈家树是不打算念大学的。他读过一次大学,也不想再去第二次。

    而且听说这些年代的大学管理很严格,考核也很严格。沈家树是闲不住的人,他想赚钱。不想念大学。

    唐年年道“那你一个人养家,多辛苦啊。”

    “这有啥辛苦的,关键是我想让你念大学。”

    唐年年惊讶的瞪眼,“啊你是说工农兵大学吗我能有机会”

    “先做好准备吧。”沈家树模模糊糊道,也不明说。

    必竟政策还没来呢,说早了怕吓着小姑娘了。

    唐年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她觉得家树对她真好。啥都替她考虑,替她争取。

    “家树,那你呢要是有这么好的机会,你该自己去。这样你就能去更好的单位了。”

    沈家树当然不会说自己不爱念书了。

    他道,“你去就念就成了。你就负责撑起咱家的脸面,我就负责做你坚实可靠的大后方。”

    呜呜呜,家树太好了。

    唐年年感动的扑过去抱着他。

    这世上还有比家树更好的人吗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这种好机会肯定是先顾着自己的,哪里还会顾别人。哪怕是对象也不成啊。

    家树就是傻。“家树,还是你去念大学吧,你聪明,肯定比我更有出息。”

    沈家树“大学生一个就够了吧。”

    “家树你必须念大学,要不然我也不念。反正我就赖定你了”

    唐年年严肃要求道。

    “这个以后再说。”

    沈家树觉得自己和唐年年同志有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个说一生孩子,二个是念大学。

    他都选择拖字诀。

    搬了家之后,沈家树这日子也舒服起来了。至少下班之后不用赶路了。回家就方便。

    唐年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在家里没事儿干,用一些破罐子破陶盆当花盆,把院子里种上了各种花草。

    搞得还挺像模像样的。

    沈家树觉得比他家以前的专业园艺师都要弄得好。因为唐年年弄出来的这种花草,让他觉得特别的温馨。

    天气又热转凉,再过一个月,就要进入丰收的时候了,公社也要进入秋收阶段。

    沈家树和陈师傅琢磨着,能在十月就把医院

    建好。这倒是比原计划的时间要早。

    沈家树巡视完医院的进度,刚想去汇报工作,就听着公社大院的广播里传来了消息。

    那位最伟大的人离开了他的人民。

    他顿时愣住了。

    路上其他人也愣住了,然后开始抹眼泪,哭着询问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沈家树未曾经历过这个时代,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不同的。但是这一刻,他和大家有了同样的心情。

    可能源于从小就听爷爷讲起这些故事。

    也可能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候,无形中就感受到了人民对他的热爱。

    沈家树沉默的走进了公社大院。

    洪社长已经泪如雨下。

    沈家树甚至还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茫然无措的神态。

    公社里的干部们没心情做事了,都在哭。紧接着,学校也放假了。沈家树回去的时候,看到自己媳妇儿坐在院子门口发呆,眼睛也是红红的。

    看到沈家树回来了,唐年年才找到了希望一样,跑过来,“家树”

    沈家树牵着她的手进屋。

    唐年年道,“家树,你知道消息了吧,我刚听学校广播播放了”

    “嗯。”

    “家树,以后怎么办,”

    “明天你就知道了。”

    明天你就会知道,日子还是要照样过。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大家才渐渐缓过来,似乎也明白过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日子都还是要照样过的。

    沈家树这才和洪社长汇报了医院要修好的事儿了。

    洪社长声音有些哑,他咳了咳,总算心情好了点,“好啊,家树,你办事我就是放心。这次修医院,你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沈家树道,“都是社长领导有方。”

    “别总说好听的话,年轻人要务实。”

    沈家树心说,您老要是眼里的愉悦神情不那么明显,我也就信了。

    医院要修好了,洪社长自然也要开始为建设内部做准备了。

    这些就不用沈家树操心了,这是洪社长擅长等领域,他早就盼着了。

    可能也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儿,洪社长终于从萎靡的情绪中清醒过来,恢复了往日的干劲儿。

    知道公社这边要完善医院,肯定差钱,沈家树也汇报了瓜子厂的财务收入。

    一听这收入,洪社长顿时惊喜道,“有这么多了吗”

    “瓜子是消耗品,平时卖得挺快。在满福他们几个的尽心努力之下,我们也有了长期的顾客,所以收入很稳重。最近我准备开发几种新口味,到时候收入会更好。”

    洪社长心里终于欢喜起来,拍着沈家树的肩膀,赞善道,“家树啊,你可真是不错。真是差什么就送什么。”

    沈家树道,“这都多亏了您当初对我们建设瓜子厂的支持,才有了现在收获的季节。”

    洪社长难得心情好极了。

    趁着洪社长心情好,沈家树又提起了组建建筑队的事儿。“我们瓜子厂以后肯定要扩大,到时候没准也要修厂房。有自己的建筑队还是合适。另外,我觉得咱们公社确实需要开源,有钱才能办更多的事情。”

    洪社长现在深有体会,比如之前建瓜子厂,他也只是试一试而已。沈家树给他一份完美答卷。

    “咱们确实需要组建一个建筑队了,这个事儿你去办。”

    他现在对沈家树很重视,愿意委以重任。而且这是沈家树提出来的,交给别人,那也是打沈家树的脸面。

    沈家树道,“别的倒是好办,就是差一个陈师傅那样的角色。咱们自己也不好培养。我找陈师傅帮我推荐人,陈师傅给我推荐了

    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要从外面调过来。”

    洪社长问道,“从哪里调动,这个好安排吗”

    “从外地乡下,是陈师傅的孙子,说是从小培养的。我寻思着如果能调过来挺好。一来也让陈师傅受了我们的人情,要是以后建筑队还有事儿也好开口。另外就是,比我们从城里另外找人要方便。从城里直接请人,就怕人家脾气大。”这种时候,沈家树也没想着瞒洪社长什么,毕竟这是迟早要知道的。还不如直接说了算了。

    洪社长自然知道沈家树是和那个陈师傅说好了什么的,但是他现在也不计较这个。

    只要能给公社创收,那就是好事。

    而且他现在心情好,也不愿意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行,你写申请,回头盖章,送去县里知青办。”从别的农村调动一个知青,这事儿不难。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