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第 58 章

作品:《风袅玉腰

    斐文若迈步走进了婚房。

    他察觉到, 他一出现,赵蘅玉和她的两个侍女都异常紧张起来。

    赵蘅玉抬头看向了他,面色顿时变得惨白。

    他听见赵蘅玉虚弱地说道“斐公子, 有件事我要向你坦白”

    她正要说什么, 忽然看向了门口, 她鸦羽般的长睫一抖,垂下了眼睛。

    斐文若回头, 看见了着红衣按着剑的缇骑。

    缇骑本是守在门外的,见斐文若走进了婚房,他神色一凛,堂而皇之地跟了进来。

    斐文若移开了眼睛。

    他此刻明白,他和赵蘅玉的婚事终究不是不能作数的。

    赵蘅玉嘴唇翕动“我与他人有私,我不配做你的妻子斐公子,若此间事了,你可休了我, 一别两宽,嫁娶自由,我无怨言。”

    赵蘅玉原以为和斐文若成婚后, 她能够和赵珣断干净的, 没有想到,赵珣在新婚之夜做出了这样的事来。

    她终究是对不起斐文若。

    斐文若沉默了半晌, 说道“好。”

    斐文若扫了一眼门口的缇骑,他将一封信递给了赵蘅玉, 他道“公主, 这是忠勇伯爵府季公子写来的信。”

    赵蘅玉不解地接过了信。

    平日里她和忠勇伯爵府的交际都是和季恒的夫人秦氏, 她和季恒有男女之别, 季恒的信, 斐文若为什么要给她

    赵蘅玉展开了信。

    信中,季恒写了流放三万卫的一路经历,秦氏和季獾儿在途中病倒了好几回,惨不能言。

    赵蘅玉提着心往下看,季恒在信中还问了赵蘅玉的情况,似乎斐文若和季恒有过几次书信往来。

    赵蘅玉越看越不解,季恒对她的关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朋友情谊。

    她看到后面,愕然看到了季恒对斐文若的叮嘱。

    吾妹蘅玉近况,有劳斐兄费心。

    “吾妹蘅玉”赵蘅玉一惊,手上的信纸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斐文若弯腰捡起,对赵蘅玉说道“公主的生父,正是忠勇伯爵府的季伯爷。”

    赵蘅玉怔怔“我的生父”

    流放三万卫的,不只是略有交情的忠勇伯爵府,而是她的父亲、哥哥、嫂嫂还有小侄儿。

    斐文若走上前一步,揽住赵蘅玉的肩,他缓慢地抚摸她的头发“蘅玉,别伤心”

    缇骑眼皮一跳,将腰间的剑抽出了一半,走上前来。

    斐文若一笑,松开手,退后了半步。

    斐文若说道“当年兰妃娘娘身为臣女,被已故的太皇太后接入宫中抚养,当时尚未皇孙的圣上遇见了她,少年少女,本该是一段佳话,太后却将兰妃娘娘赐婚给季伯爷,几年过去,本以为当年之情淡了,可一日宫宴,圣上又遇见了她”

    赵蘅玉愣愣地听着斐文若说起当年之事,她从未听过的亲生父母和父皇之间的纠葛。

    斐文若接着说道“兰妃怀着公主被逼入宫,她在忠勇伯爵府的一切都被抹去,却将季伯爷的女儿也就是公主留在了身边。”

    斐文若暗暗看了一眼缇骑,说道“生下公主后,不到一年,兰妃再次有孕,她心中厌恶,将那个儿子送到了行宫”

    赵蘅玉浑身激烈地颤抖了一下,身上寒噤一阵一阵,她面色惨白地望着斐文若。

    站在一旁的缇骑也猛地抬起了头,惊疑不定地看着斐文若。

    斐文若暗叹一口气,终究于心不忍。

    他走到赵蘅玉身边,握住她颤抖的手,在她耳边极快地轻声说了一句“我在骗他。”

    斐文若之前怀疑过赵蘅玉和赵珣的关系,他在求娶之后,便在盘算着如何拆散这二人。

    他知晓了赵蘅玉的身世,半真半假地编造了谎言。

    这谎言他原本打算用来让赵蘅玉死心,今日他看出来,不是赵蘅玉不想断,是宫里那位太子强行逼着赵蘅玉屈从。

    赵蘅玉愣愣地仰头看着斐文若,半晌才艰难地明白过来。

    她明白了斐文若的用意。

    只是她忽然想到了赵珣身边的黄嬷嬷,黄嬷嬷看起来是知道当年之事的。

    她要说服黄嬷嬷,来圆下这个慌。

    赵蘅玉强支起身子坐起来,她看起来是惊慌失措的,她说“我不信,取我纸笔来,我要向黄夫人问个清楚明白。”

    她很快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燕支,对缇骑说道“大人要进宫,对吗”

    燕支揣着信,跟上缇骑进了宫。

    赵珣在深夜回到乾清宫。

    他在赵蘅玉那里只纾解了一回,算不得畅快,但他今夜本就不是为了自己痛快。

    他一想到赵蘅玉坐在婚房里等待斐文若,嫉妒便像火烧。

    事情本不该如此的。

    他的新婚之夜和赵蘅玉的新婚之夜不该如此。

    他已经将赵蘅玉的身世打探清楚,只要好好筹谋一番,他会让赵蘅玉认回忠勇伯爵府女儿的身份。

    他要赵蘅玉做他的太子妃。

    即便旁人指责他们曾经是姐弟,他也不会在乎。

    可是高丽人和斐文若横插一脚,毁了他的所有计划。

    赵珣站在南庑房的灯下,面色阴沉。

    良久,他吁一口气。

    无妨,他不会让斐文若碰赵蘅玉一根手指头,赵蘅玉总归是他的。

    赵珣坐下,拧了拧眉心,接着烛火看手上的折子。

    这时候,李德海满脸忐忑地走了过来,他躬身小心问道“殿下,今日是大喜之日,殿下应当去太子嫔处。”

    赵珣淡淡扫他一眼“李德海,你近来的差事是当得越发的好了。”

    李德海忙跪下,惶恐不安道“奴婢知错了。”

    赵珣道“不打紧,孤知道,你是为了应付太后皇后罢了。”

    李德海霎时感动不已,他为赵珣磨墨,发觉赵珣心情不坏,问道“殿下去了永安侯府”

    赵珣翻着折子,应道“嗯。”

    李德海又问“殿下见到了三公主三公主可好”

    赵珣扔下折子“好与不好我如何知道。”

    李德海不解“殿下没见到三公主那殿下去侯府做了什么”

    赵珣望着摇曳灯火,笑容有些发冷“自然是去送新婚贺礼。”

    李德海听出了些寒气嗖嗖的话音,不敢多问,缩了缩脖子退了下去。

    赵珣想起他塞给赵蘅玉的那一枚吉祥石。

    很久之前,他送了她一颗南珠。

    自入宫后,赵珣和赵蘅玉几乎形影不离,就算是那段时间赵珣在文华殿读书,他一月里也总是不得不见上赵蘅玉好几回。

    他和赵蘅玉长久地分离了两回。

    一回是那年南下,另一回是前往贺兰山。

    十多岁的时候,皇叔带赵珣南下,皇叔收到底下官员奉上的南珠,顺手送了赵珣一箱。

    赵珣打开箱子,望着莹莹的珠光,他第一眼看到这箱南珠,就想将它们送给赵蘅玉。

    皇叔笑道“阿珣可以送给徽宁。”

    赵珣心中生出的欢喜被厌恶强压下去,他打定了主意,这箱珠子送谁都好,只是不能是赵蘅玉。

    回宫后,他随意将这箱南珠打发去了坤宁宫,却还是留下了一颗。

    后来,赵蘅玉笑盈盈地将这颗南珠镶嵌在发簪上,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在贺兰山的时候,冰寒雪冷,战事又急,他却抽空寻了一块极好的吉祥石。

    然而他一直没有送出去。

    一块不值钱的石头,就像他见不得光、令人生厌的情谊。

    风灯摇曳,有人在南庑房廊下求见。

    “殿下。”

    赵珣冷声道“进来。”

    进来的是守在永安侯府的缇骑中的一个,那缇骑面色肃然道“殿下,臣有要事禀报。”

    缇骑向赵珣禀报完在永安侯府里听到的一切,赵珣眉心一跳,他站了起来“兰妃的儿子,送到了行宫”

    夜色浓黑到可怕,赵珣站在朦胧灯下,久久一言不发。

    一道极为突兀的笑声响起,喉咙里漏出梗塞的声音,赵珣笑了片刻,厉声道“请黄嬷嬷来”

    太监来到黄嬷嬷住处,说太子殿下有请。

    黄嬷嬷将一封信压在枕下,她站起来整了整衣裳,跟着太监走到了南庑房。

    她走进屋内,赵珣快步走过来,他屏退了众人,望着黄嬷嬷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黄嬷嬷,我的生母究竟是谁”

    赵珣双眼布满血丝,幽然的火苗藏在他的眼底,像是坟地的鬼火,焚烧净了人的活气。

    黄嬷嬷看见这般模样的赵珣心中一痛,但想着长痛不如短痛,她狠下心来说道“殿下大约已经听缇骑说过了。”

    黄嬷嬷不愿意看到赵珣和赵蘅玉姐弟不伦,她思来想去,用上了赵蘅玉信中的说法。

    赵珣上前一步,他死死盯着黄嬷嬷“赵蘅玉是我的同母姐姐这不可能,说不通,我和赵蘅玉只小上半岁,这不可能。”

    黄嬷嬷道“殿下,您的生辰并不是准确日子,兰妃将您交给奴婢的时候已经有了几个月份,您是早产七月出生的。”

    赵珣如被雷击,怔怔后退了几大步。

    跳动的烛火在赵珣玉白的面上投下阴影,像是幢幢鬼影在不停撕扯着他。

    黄嬷嬷见了这样的赵珣,忽然心生悔意,她上前一步“殿下。”

    “出去。”赵珣的声音冷若寒冰,黄嬷嬷仿佛看见他身后一片浓黑的阴影,他被黑暗吞没。

    黄嬷嬷走出了南庑房,刚走到廊子下,忽然听见屋内一阵哗啦啦的碎瓷溅地的声响,在这寒夜里,恍若惊雷一般。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