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第 45 章

作品:《风袅玉腰

    赵珣在南庑房内批阅奏折, 午后安静,只有偶尔的蝉鸣。

    黄嬷嬷站在竹帘下往里看了一眼,她走出来, 看见李德海一脸难色地挡着一个衣饰华贵的少女,那少女提着食盒, 气鼓鼓地看着李德海。

    李德海见黄嬷嬷出来,宛如看到了救星, 他高声连忙唤道“黄夫人。”

    少女一怔, 原本的恼怒藏了起来, 对黄嬷嬷笑了一笑。

    李德海来到黄嬷嬷跟前,低声道“黄夫人,你可要救救奴婢。”

    黄嬷嬷问道“怎么了”

    李德海望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少女, 对黄嬷嬷说道“那位是永康郡主,郡主非要给太子殿下送汤, 可夫人是知道殿下的脾气的,他从来对这些殷勤不假辞色,一个非要送,一个非不要,奴婢太为难了。”

    黄嬷嬷定睛看着陈敏敏,很快明白想起来陈敏敏的身份。

    她是魏国公府里的大小姐, 是皇后的侄女,被太后看作是掌上明珠的, 若不是辈分在这里,她算得上是太后的养女。

    黄嬷嬷说道“郡主便留下提盒, 老身一会儿给殿下送进去。”

    陈敏敏踌躇了一会儿, 她本想进去看看赵珣的, 她转念一想, 今日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了,便对黄嬷嬷露出笑来“敏敏多谢黄夫人。”

    黄嬷嬷收下了陈敏敏的提盒,陈敏敏转身,还在一步三回头。

    李德海面色发苦,急得团团转“黄夫人,你怎么将陈郡主的提盒收下了。”

    黄嬷嬷笑道“郡主也是一番心意。”

    黄嬷嬷看着陈敏敏的背影,忽然想起了太后年轻的时候也是这般肆意明艳的。

    那时候黄嬷嬷是太后身边的侍女,虽不是太后最亲近的,却也得了她的优待。

    之后发生了许多事,黄嬷嬷和魏国公府也再无干系,但在她心底,她一直觉得自己是魏国公府的人。

    黄嬷嬷看着李德海,说道“宫里朝里都在说永康郡主会是太子妃。”

    李德海苦笑“永康郡主做太子妃,身份合适,于局势也合适,只是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后,都很不乐意。”

    黄嬷嬷点头。

    陈敏敏是做太子妃的最合适的人选。

    赵珣按理来讲是太子一派,先太子病逝后,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太子旧党的新选择。

    然而他早就和皇后离心离德了,宫变之时,甚至打乱了皇后的计划,自顾自地占住了乾清宫,将太子的头衔堂而皇之地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在这个紧要关头,皇后抱出了先太子的女儿,说这女儿是小皇孙,要魏国公府和太子党拥护小皇孙。

    皇后和新太子决裂在即,可苦了下头人。

    太子旧党对小皇孙不抱希望,他们害怕赵珣有朝一日对他们清算,于是更加使劲地要将赵珣绑到魏国公府这条船上。

    赵珣这边,他的许多手下要么是魏国公府出身,要么和魏国公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也不希望赵珣和魏国公府决裂。

    在这种情况下,新太子和皇后的意愿似乎都不重要了。

    陈敏敏做太子妃,这是宫中朝中都乐意看到的结果。

    黄嬷嬷拎着提盒,走进了南庑房中。

    赵珣见黄嬷嬷走进来,他放下了折子,黄嬷嬷将提盒里的甜汤取了出来,说道“郡主送来了甜汤,这几日热,喝两口消消暑也是极好。”

    赵珣听见黄嬷嬷提陈敏敏,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将搁在书案上的瓷碗推开,说道“我已经吩咐了延福殿的小厨房煮了甜汤,”他顿了一会,“嬷嬷也去吃一碗罢。”

    黄嬷嬷来到乾清宫后,几次三番听到赵珣和他身边的李德海提到延福殿里的徽宁公主,她本不想去见赵蘅玉的,渐渐地也生出了好奇。

    延福殿离乾清宫极近,赵珣又特意为延福殿置了小厨房,一日三餐都要去延福殿。

    这徽宁公主竟与赵珣如此亲密,亲密到让赵珣忘记了幼年时的憎恨。

    黄嬷嬷略有走神,赵珣疑惑望着她“嬷嬷”

    黄嬷嬷回神笑道“我记得小时候,殿下很讨厌徽宁公主的。”

    赵珣怔愣。

    他对赵蘅玉一直是憎恶的,可不知何时开始,他的憎恶已经消散无踪,万分的恨,只需一点心动就变成了爱意。

    记事起,赵珣就身在他人的奚落、恶意和冷嘲热讽中。

    他是被废弃在行宫里的皇子,从出生开始,就是错误的。

    行宫里住着许多同样的被宫中厌弃之人,他们这样的人,也能将赵珣视作一个笑话。

    他们告诉他,兰妃的女儿和他一般大小,是宫外的野种,却锦衣玉食,比他更高贵。

    他们告诉他,是兰妃的女儿抢走了属于他的一切。

    他们问他,恨不恨兰妃的女儿。

    赵珣回到屋里问黄嬷嬷,兰妃的女儿是谁。

    黄嬷嬷神色复杂,怔怔望着虚空一点出神,她说,若没有兰妃,赵珣和母亲会留在宫里,好好的。

    或许,真的是兰妃的女儿强行抢走了他的命格吧。

    要不然为何一个堂堂皇子沦落如此,而一个不属于皇室的血脉却独享尊荣。

    赵珣望着黄嬷嬷的表情,知道自己应该恨兰妃的女儿。

    他学着去恨她,像所有人以为的那般。

    可他躺在生着霉味的卧榻上时,却想着那些人描述兰妃女儿的话。

    在他们和他的想象中,兰妃的女儿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公主。

    他一边试着去恨,一边藏着憧憬。

    那一年,他终于见到了赵蘅玉。

    他终于发现他其实并不想恨她。

    玉雪可爱的小公主捡起了风筝,他踩断了树枝。

    一切都朝不可挽回的地步发展,兰妃发现了他,想要他死。

    他对赵蘅玉的喜爱刚刚冒出了芽,就被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

    赵珣回想起往事,面上阴郁之色一闪而过,但他又想到安静住在延福殿的赵蘅玉,他倏然吁了一口气。

    他笑道“嬷嬷,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黄嬷嬷惊讶地望着他,她看见赵珣神色一片舒朗,幼时的阴霾隐在他的眉目间,似乎了无痕迹。

    黄嬷嬷叹口气笑道“殿下自己放下了,就好了。”

    赵珣问道“那嬷嬷要不要见见见她”

    黄嬷嬷心里一动,她望着赵珣若有所思,她道“好。”

    赵蘅玉听说赵珣的奶嬷嬷黄夫人要来延福殿,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她问燕支“听说黄夫人因为太子的原因,在宫里炙手可热,她每日要见的人数不胜数,为何要过来见我”

    燕支摇头。

    赵蘅玉又忧心忡忡地问道“何况,太子将我困在延福殿,不许我见任何人,为何非要让黄夫人来见我”

    燕支拧眉深思,她思来想去,忽然有个离奇的想法,她出言道“莫不是”

    赵蘅玉望着她“什么”

    燕支惊觉不妥,摇了摇头“没什么,是奴婢想差了。”

    赵蘅玉没有追问,可燕支越想越觉得那离奇的想法有几分道理。

    赵珣生母不知,父亲重病不醒,天家亲情单薄,或许在他心里,黄嬷嬷才是他的亲人长辈。

    他让自己心中的长辈来见赵蘅玉,难道是将赵蘅玉认定做了什么人

    延福殿的宫人开始忙碌起来,没过多久,赵蘅玉发觉宫人们安静下来,她抬头望过去,看见赵珣迈步走了进来。

    他身侧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应当就是被封为诰命的黄夫人。

    赵蘅玉坐在桌旁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赵珣对她的态度也习以为常,黄嬷嬷惊诧之际,赵珣已经来到赵蘅玉的身边,他伸手握了握赵蘅玉的手“这时节怎么依旧手冷”

    赵蘅玉僵硬地抽回了手。

    黄嬷嬷心中惊疑不定。

    她在宫中待了几日,无论是谁见了赵珣,都是恭恭敬敬百般谦顺的,其余的几个公主,有时候碰到了赵珣,都会谦卑行礼,就连赵珣的姑母大长公主都有谄媚之意。

    为何一个假公主却对赵珣丝毫没有讨好之色。

    依黄嬷嬷来看,反倒像是赵珣在迁就着她。

    黄嬷嬷按压住心中的猜测,和赵珣一起落了座,宫人摆好了菜样,安静退了下去。

    一整顿饭,赵珣和赵蘅玉吃得很安静,但黄嬷嬷注意到赵珣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赵蘅玉,就算他没有盯着她瞧,但他的眼神总是关注着赵蘅玉的动作。

    赵蘅玉显然没有什么胃口,她动筷只取手旁的菜,食欲近乎于无。

    一顿饭完,赵珣拧眉道“平常本就吃得少,今日又只用了小半碗饭,怎么你打算活活饿死在延福殿”

    赵蘅玉垂眼道“是因为暑热,没胃口。”

    赵珣道“胡说,你的手是凉的。”

    黄嬷嬷听了他们的对话,心中更是惊惧,她忍不住装出笑意说道“的确是天气热了,就是殿下你胃口也不太好,方才陈郡主送来甜汤,你都没喝。”

    赵珣莫名不安,他扫了赵蘅玉一眼,但赵蘅玉始终表情淡淡。

    赵珣皱眉道“嬷嬷,何必在这里提旁人。”

    黄嬷嬷道“哪里是旁人,说不准是你的太子妃。”

    听到这里,赵蘅玉终于偏头望向了赵珣。

    赵珣感受到赵蘅玉的目光,只想辩驳他和陈敏敏绝无瓜葛,他才张嘴,忽然转了主意,他用余光注意着赵蘅玉,沉默不语,似是在默认。

    赵蘅玉也若有所思。

    若赵珣娶了陈敏敏,是不是他就会放过自己

    赵珣等待着赵蘅玉的反应,他等来等去,却看到赵蘅玉像是如释重负一般,神色渐渐松泛起来。

    赵珣面色一寒,冷言道“太子妃不会是她。”

    此言一出,赵蘅玉和黄嬷嬷神色各异。

    这顿饭不欢而散,赵蘅玉送走赵珣和黄嬷嬷,合上门细想了一下。

    赵珣也到了娶妻的年岁,他身为太子,不可避免要开始着手准备迎娶太子妃以及太子嫔、才人、淑女、选侍的事。

    娶了太子妃之后,他大约能撂开她这边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