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第 18 章

作品:《八零歌舞团C位美人

    第十八章  峰回路转

    陈明珠鼓起勇气说完, 认真地看着谢妈妈。

    谢玉平虽然已经老了,但的双目十分有神, 回看向陈明珠, 重复着问“你要自学拿初中文凭”

    陈明珠肯定地回答“是的,谢妈妈。时代在发展,报纸上提出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我初中没有读完, 没有文凭,将来想做点儿什么,也许都会受到限制。”

    她想直接告诉谢玉平,拿了初中文凭就去报考歌舞团, 又担心谢玉平有别的想法,所以迟疑了一下,先探探口气。

    谢玉平点头道“你有这个想法,是好事, 说明你有上进心。”同时她也有些疑问, “但是你自学去考文凭,这能行吗那么多门功课,你又读完初二上学期就没读了。”

    陈明珠轻松地说道“我觉得可以试一下的, 只是我希望尽可能在北华报名参加毕业考试, 所以要拜托向华姐帮我打听一下。要是不能在这儿考,那我就回老家考试。”

    谢玉平“你是说万一不行,就要回家去读书”

    “不是回家读书, 是回家报考。我平时还在这儿, 只是每天抽空余的时间自学,考试那几天才回去。”

    老人家沉默下来,干革命工作干了几十年, 谢玉平一向稳重,她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说“这件事,你先别急,我帮你想想。你先吃饭。”

    话说到这份上,陈明珠也不好再步步抛难题让老人接,万一老人觉得她是要辞职,就更复杂了只得继续干饭。

    吃完饭,陈明珠收拾着桌子时,谢玉平开口说道“你想去读书、考试、拿文凭,这都是好事,我不会阻拦上进的人,能给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我还是很乐意的。”

    陈明珠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她的话,怔忪之时,老人已经起身,“你先收拾一下,我去打个电话,问问你向华姐。”

    “”这么利索

    陈明珠只得收拾了碗筷去外面舀了热水洗碗。

    待洗完碗,谢玉平已经打完了电话,叫着“明珠,你过来,我跟你说说。”

    “哦。”陈明珠有些忐忑地走进客厅。

    “”

    听完谢妈妈讲的那番话,陈明珠呆若木鸡,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谢妈妈,你是说”陈明珠惊讶地不知如何开口了。

    谢玉平淡定地坐在了沙发上,“我问了你向华姐,她说现在初中是不分户籍的,能注册学籍就可以参加考试拿初中文凭,只有高考、中专考试才要回原籍去考。你既然想拿初中文凭,干脆就直接去学校读书好了,自学哪里能行啊,初中文化不比小学,难度还挺高的。”

    陈明珠没有听错,谢妈妈的意思竟然不是让她自学考试,而是直接去读初中,在学校里参加考试。

    这这多少与她的想法有些出入。

    “谢妈妈,不用的,我相信我可以自学就通过考试的。平时都有空闲时间”

    老人摆了一下手,思维逻辑十分清晰地说“这个你不用跟我要强,初中那么多门课程,知识那么复杂,你每天自学两三个小时哪里够没有人教你,我也不懂,这也太难了。”

    “你就听我的,要是向华的学校能收你,你就直接去读书。你不是本来也想读书的吗是没有办法才辍的学。”

    陈明珠简直被拿捏住了,一时哽住,半晌说不出话来。老人的举措,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谢妈妈”陈明珠简直想说自己是个大学生,初中知识通过自学拿个毕业证没问题的,可是又不能说出来。

    憋了半天,才说“如果我重回学校读书,那谁来照顾您是要另请小保姆吗那么我回家乡去读就好吧。”

    陈明珠有些不明白,这件事情好像弄复杂了。

    谢玉平解释“不用另请什么小保姆,你去上你的学,中午晚饭你不也是要在家吃么,就顺便做做菜就好,我也能照顾自己,你看我也经常去打理菜园的,只是说实话,你的手艺真是好,我做的没法吃。”老人说着,跟小孩似的笑了笑。

    陈明珠呆住,她彻底不懂了,“这怎么能行呢,这样的话我还算保姆吗”

    “怎么不算”谢玉平语重心长起来,“你还小,我也没把你当成劳动者。我一直都喜欢送年轻人去读书,以前那些亲戚的孩子,战友的遗孤,我都劝他们多读书。”

    她叹了起来“可能你不理解,但在我眼里,年轻人有拼劲,爱学习,就没有理由不让他去学。读书这事你不用跟我推辞,要是你有出息,是块读书的料,别说初中,大学我也愿意供。”

    陈明珠完全败下阵来,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格局这样大的老人面前,陈明珠感觉自己反而不够敞亮,于是低低地说“其实,谢妈妈,我有事瞒了您。”

    她疑惑地看过来。

    “我拿初中文凭并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想考歌舞团我喜欢跳舞,听说歌舞团招生要初中毕业才可以,所以就”

    陈明珠心中充满了愧疚,感觉事情真的被弄复杂了。

    “你想考进歌舞团”老人看着陈明珠。

    “是的。”

    老人再次沉顿下来,过了一会儿才说“现在歌舞团不像文工团那时候,各方面有他们的一套规定,你要是真的想进去,那就放心去努力考”

    “”

    两个人扯了不知多久,老人家态度十分坚决地说“这件事,就先这么定下,到时间了,我先去睡个午觉。”

    陈明珠也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但毫无睡意。

    突然从自学,变成进学校读书,又从隐瞒自己的想法,变成吐露真实的目标如果接受谢妈妈的方案,那样也许会简单一些吧。

    起身去喝水时,谢向华过来了。

    陈明珠知道她肯定是为了她的事情来的,迟滞地叫了一声“向华姐。”

    “明珠,我听我姑姑说你想读书”她们在客厅,不敢说太大声的话。

    “不是的,我只是想自学拿个初中文凭。”陈明珠回道。

    “自学”谢向华的语气充满了疑惑,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她深知一个没读完初中的小姑娘,要靠自学毕业,是件多艰难的事。

    她不由打量了一下陈明珠,“你是说,不去学校里上课,纯粹自己看书”

    “嗯。”

    “可,在电话里,我姑姑说想让你去读完初中。”

    陈明珠低垂着头,说道“谢妈妈是担心我自学不能通过考试。”

    “不光她老人家担心,我也有些怀疑。”谢向说冷静地说,“你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没有问题的,今年的一些政策与风向,都是鼓励学生完全九年义务教育的,只要想读,学校就得接收,好的学校就算进不了,但总会安排学校接收可是你自学,那真是太难了。”

    正说着,谢玉平也打开了卧室的门。

    坐定后,陈明珠给她倒了一杯温开水。

    谢玉平喝了水,带点儿不容反驳的语气说“这件事,就按我说的来办,不用再讨论来讨论去,墨迹。”

    陈明珠噤了声,跟谢向华一起看着老人。

    “这两年,就让明珠直接去你学校读初中,她手脚又勤快,我身体也没这么差,一些活儿是可以自己干的。平时她中午晚上也要回来吃饭,要是有空,帮忙炒炒菜就可以了。”

    谢向华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姑姑,那她要上学,你需要人帮忙了怎么办出了意外怎么办”

    老人摆了摆手“我上次摔跤,是因为下雨天穿了打滑的鞋子,自己没注意,以后我多注意就好了。再说了,就算明珠在家里,也不是二十四小时都看着我的,那种意外,不要算在内。”

    “就按我说的办,你们都不用再过于纠结这些小细节了。”

    谢向华了解姑姑,姑姑对于送孩子去读书这件事,一向很热衷,平时就劝各种晚辈多读些书

    她和陈明珠也相处过几次,发现她挺聪明的,思想成熟,据说以前的成绩还不错,她想拿初中文凭,可以看出她是个有追求的孩子。

    于是谢向华说“明珠,你也不用纠结了,就按我姑姑说的,我回头问问学校能不能让你做插班生,从初二开始读就行了。”

    陈明珠内心起伏,好似压了块石头。

    穿过来后,她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困顿和茫然,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她,却一直在麻烦别人。

    她们姑侄二人如此善良、热情、爽快,陈明珠觉得自己一直纠结,反而显得拘泥、小气了。现在有了一个方向与目标,不该再纠结这些小细节,大方接受他们的帮助,朝着目标前进即可。

    于是她抛下了先前的诸多杂念,不再顾虑是否欠她们人情,十分笃定地点头“好,我去读书”

    谢玉平和谢向华见她语气坚定,神态也不困惑,纷纷点头。

    谢玉平还说“这就对了,不用想那么多,你这么小,一直做保姆也不是个事儿。”

    陈明珠却说“但是,向华姐,我可以直接读初三的。”

    这下轮到谢向华惊讶了“你不是初二只读了一个学期”

    “是的,但我觉得我可以直接读初三,我的成绩可以的。”

    谢向华有些犹豫“明珠你毕竟没有读完初二,直跳初三的话,我们学校虽然不是名校,但也要考虑你适不适合。”

    陈明珠十分果断地说“那,要不安排一次单独的入学考试吧,就用他们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试卷。我要是通过了考试,插班到初三,也有底气,不是吗”

    谢向华感慨万千,这孩子真是有主意,连这样的办法都想到了。

    “你没有学初二下学期的知识,能行吗”

    “可以的,我在家的时候,一直都有学习,来了大院,我也经常在图书室学习英语。”

    谢玉平帮腔“这倒是,这孩子可喜欢去图书室了,有一回我调到了学英语的频道,她还能给我翻译。”

    “”谢向华还要回家照顾孩子,只好说,“那我先去跟学校领导汇报一下,看看领导的意思。如果学校同意你参加入学考试,你又能通过,那肯定没问题。”

    第二天傍晚时分,谢向华打了个电话过来。

    “明珠,我跟学校领导汇报了一下,他们的意思是,既然你有信心通过测试,他们也愿意让你来参加测试,要是通过了,学校也能留个底,好帮你注册学籍。”

    听着电话里传出的声音,陈明珠心里踏实了许多,她打包票地说“放心吧向华姐,我一定会通过考试的。”

    “是这样,学校也不会考你全部的功课,就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再加一门物理。距离开学还有一周的时间,你趁这段时间先复习一下,去借借大院里其他人的课本,复习一下。”

    “好的。”

    “还有,你的相关身份证明有没有带”

    陈明珠道“有带户口页,学生证,还有村委会开的介绍证明信。”

    谢向华说“最好还是让你以前的初中开一份证明过来,不过这些可以让家人办了寄来,不着急。”

    “好。”

    挂掉电话,陈明珠吁了一口气,没有想到,事情变化峰回路转,转到了这个地步。

    感觉有些懵,认为不可思议,冥冥中又似乎很合理。外人眼里她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去上学是应该的。

    但自己的本职工作,仍然是一个小保姆,这点不能忘了本。所以吃饭的时候,陈明珠对谢妈妈说“我想好了,去上学后,我晚上可以把衣服洗了,放学回来经过菜市场时才买菜,谢妈妈您不用去买菜,周日我再定期做大扫除,怎么样”

    谢妈妈却说“买菜多大事,我就当散步了,有时候你买,有时候我买,也一样的。”

    “也行。”

    稍聊片刻,她又说“你不是要复习考试吗,去借小津的书吧,她初二的书肯定还留着。”

    饭后,二人出门散步时,直接来到陆家,陆爷爷出门遛弯了,李秀英热情地把她们迎进了屋内。

    屋里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陆淮安懒洋洋地靠坐在沙发上,他似乎才刚打完球,穿着那套白色篮球服,头发被汗浸得有些湿润,额前几缕头发碎碎地垂下来,双目闭着,似乎在闭目养神,细长、肌肉十分匀称的胳膊垂下来,手掌随意地搭在腹部处。

    听见有人来了,他的眼皮子这才掀开。

    陈明珠瞥了一眼,问道“李奶奶,小津不在吗”

    陆淮安好奇起来“你找小津做什么”

    “我想找她借书。”

    李秀英道“小津洗澡去了,估计一时半会儿没这么快回来,这孩子磨蹭着呢。你要找她借什么书”

    “初二下学期的课本,也不知道她保存了没有。”

    “你要借课本”陆淮安越发好奇,坐了起来。

    李秀英催道“淮安你还吃不吃饭了饭都要凉了,你除了插嘴别的都不会。”

    “吃。”他从沙发上起身,“这不是刚打完球么,也不能马上就吃饭。”

    说罢,他去茶几柜子上倒水喝。

    还有礼貌地问“谢妈妈,你们要喝水么”

    谢妈妈“不用了,你喝吧。”

    陈明珠继续跟李奶奶说话“那要不我等小津回来。”

    陆淮安放下水杯,奇怪地看着她“不是,你借课本做什么”

    不光他疑问,李秀英也很疑惑。

    谢妈妈帮着简单解释“这孩子想念完初中,我问了问向华,向华说要是通过学校的入学考试 ,就可以让她直接读初三。”

    “直接读初三”陆淮安投过来不可思议的目光,走到了饭桌边,拉开椅子坐下,“你不是初二都没念完”

    “是没念完,所以要通过学校考试,才能决定能不能直升初三。”

    他点着头“这挑战,难度有点儿高。”

    李秀英也认同,继而担忧“可是明珠要是去读初中了,你的生活怎么办”

    陈明珠刚想解释,谢玉平先开口,把她们商量好的说了个清楚。

    李秀英听罢,表示理解了一些,但依然存在着些许困惑。

    “这孩子想读书,我当然是支持的,生活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行再另想办法。”

    陆淮安一直在吃饭,听的过程中没有多说话,只是这会儿突然把手里的碗筷放下,喝了水,侧头看了过来。

    “你要借哪些书”

    “语、数、外、物理。”

    “跟我来。”

    咦陈明珠愣住,问他“你有保留那些课本”

    他自然又随意地说“那还用质疑”

    他带着陈明珠往客厅深处走,最后从右侧的房门走了进去。

    “只是有些难找。”他说着,拉开了电灯。

    电灯点亮的一瞬间,陈明珠张口结舌。

    书书书,全都是书

    书架、书桌上都是书,就连床下的地板上还放着几摞书。

    除了书之外,入门右侧竖摆着一铺铁架床,一头靠着窗户那面墙壁,看起来只有一米二宽,墙壁上贴着一些明星海报,其中一张乔丹的海报贴在了床头的墙上。

    陈明珠愣住“乔丹”

    “嗯你居然知道他。”他犹疑地看过来。

    嗐谁不知道他陈明珠只是有点儿好奇,原来乔丹这个时候就出名了啊

    “我在图书室的杂志上看到的。”她只好这样解释。

    “这小子去年刚进nba的选秀。”陆淮安说道,“我觉得他有冠军相这张海报还是我托人弄到的。”

    陈明珠也好奇起来“现在你能看到nba的比赛吗”

    “每周只能在央视的体育之窗看几分钟,根本不过瘾。后来我托人从港城弄到了他们比赛的录像带,一群人去录像厅看比赛。录像店的老板见这种也有人看,还跟我买带子,租给别人看。”

    “还能这样”

    “不扯这个,你只要初二下学期的语数外”

    “嗯,因为就考初二下学期的试卷”

    他耐心地在书架前找书。陈明珠看着这满屋子的书、杂志、报纸,不禁问“淮安哥,你不会把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保存下来了吧。”

    “差不多,舍不得扔。”

    “可是这也太多了”

    “也不单单是我的,还有我哥他们的都堆在这里。小津嫌她房子小,也把书扔我这儿”

    “哥,我一回来就听见你又在说我坏话。”

    陆小津刚洗头,湿湿的头发还挂着水,她拿着毛巾凑在门口,脸上有些怒气。

    陆淮安正在书柜前找教材,闻言瞥了他妹妹一眼。

    “你的书不是全都在我这儿”

    “起码我高中的书没在你这儿。”

    陆淮安顿了一下,忽然想起来,说“我那个年代实行的是十年学制,532,小学五年,初中虽然都是三年,但只怕现在课本都不一样了。”

    陈明珠微微发愣,原来那时候高中只要读两年啊

    “那小津的课本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陆小津马上读高二,陆淮安点着头,对着门口说了声“小津,我把你初二的课本借给明珠。”

    陆小津忙着擦头发,说道“随便。”停了一会儿,又问,“明珠借课本做什么”

    “借了当然是看”陆淮安懒得解释。

    陆小津“真不想跟你讲话。”

    教材很快找到,陆淮安拿着四本书,递给陈明珠的时候十分怀疑地说“你真的能看懂”

    “我试试吧,我觉得我的基础没有丢。”

    他依旧不敢相信,问“什么时候考试”

    “向华姐说大概是31号,开学之前。”

    他算了算“还有一周时间,真来得及么”

    “看到哪里算哪里吧。”

    他还是一副不行的模样,说道“这几天我也没事,我辅导你吧。”

    陈明珠顿住“你辅导我”

    “怎么,”他研究生的骄傲神色突显了出来,反问,“我不够格”

    “不是这个意思,是有点儿受宠若惊。”

    “你还会用这个成语,唔,孺子可教。”

    “现在晚上不好找,我明天翻一翻,应该能翻到一些试卷,时间这样紧迫,做题会更有效率,让你从头开始学也不现实。”他说道。

    “好,那谢谢淮安哥了。”

    陆小津从谢妈妈口中得知明珠要考试,瞪大双眼说“会不会有点儿异想天开了”

    陈明珠说“事在人为,不试怎么知道”

    陆淮安信心莫名大涨“不过有我辅导,一定能成”

    “哥,你辅导她”陆小津无比惊讶。

    他慵懒地应了一声,“觉得你哥不配”

    “我让你辅导我,你从来都是推三阻四,还把我骂个狗血淋头的”陆小津语气里充满了不满。

    陆淮安呵了一声,嘲讽地说“你那是诚心让我辅导吗你是诚心给我添堵。该背的公式定理不背,提问的时候你也答不出。”

    陆小津据反驳“我要是都会了,还要你辅导干吗”

    兄妹俩唇枪舌箭,李奶奶不住地叹气“这两个冤家真是,好好的为什么要生在一个家里。”

    谢玉平笑眼眯眯“这样多好,多热闹。”

    “”

    在陆家待了没多久,陈明珠就抱着课本回去了。

    睡觉前翻了一下语文课本,匆匆扫了一遍目录,发现好多课文都是她学过的,比如苏州园林论雷峰塔的倒掉石壕吏这些经典的文章,果真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