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6. 饮酒 “四哥这般多话,是想要逃酒么?……

作品:《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七月是鬼月, 初一日地府要开地门,让地府中的鬼道人间来游荡。七月初二又叫开天门,许多商户都不营业。”

    婉襄饮了一口菊花酒, 继续道“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会在上元赐福, 地官会在中元赦罪, 水官会在下元解厄。”

    去岁中元,地官是否赦罪她不知道,她揭发了圆明园中最凶的那只恶鬼的罪行。

    “而七月的最后一日又叫做关地门,众鬼都要回到地府中去。果然一整个月,都叫人胆战心惊的。”

    雍正将杯中的菊花酒一饮而尽,满不在乎地道“心中有鬼,才需要畏惧鬼,你若心中无鬼, 又何谓如今是一月还是七月”

    这就是雍正九年嘉祥出生之后, 他特意让酒醋房酿造的。

    原本是用于嘉祥出嫁, 今日忽而想起来, 事情又少,便让人送了一坛过来,味道十分不错。

    婉襄拿起酒壶,重新为他满上酒杯, “但得长留脸上红,莫辞贵买尊中醁。四哥难得无事, 多饮些吧。”

    雍正举起酒杯,正欲饮酒,闻听婉襄此语, 便又放下来,“若是这样说,便要罚你一杯。”

    “朕何日无事无非是见你无聊,所以才陪一陪你罢了。”

    哪里是这样。

    分明平日自己常常说若是无事的话要同她饮酒,总想将她灌醉,见她脸红娇媚模样。

    婉襄此时也不和他辩驳,只举起酒杯,碰了碰他的,“四哥满饮此杯,我饮一半。”

    雍正斜睨了她一眼,“一半又一半,这杯酒都喝了四次了,还不肯喝完。”

    婉襄脸皮厚,如约喝完一半就放下,“四哥这般多话,是想要逃酒么”

    雍正轻哼一声,便将杯中酒再一次喝完了,而后豪迈道“倒酒”

    “四哥不愧是真龙天子,当真爽快。”婉襄拍了拍他的龙屁,再一次为他满上了酒。

    “朕就是这样汉子。”雍正的手指敲在酒杯上,“今日你似乎是有些旁的企图,过分殷勤了。”

    婉襄便望着他笑,“才看着古书做了解酒方,今日想要试一试。”

    她不敢说是要给他试一试,怕最后喝醉的又是她,第一日被他嘲笑。

    此时雍正倒也没有忙着嘲笑她,“哦是从哪里看来,又是怎样做的”

    “是清异录中的爽团之方。以新鲜金杏,浸之以甜水,入生姜、甘草、蜀椒、缩砂、白豆蔻、盐花、沉檀、麝香末搅拌均匀,日晒至水尽味透,又加香药添味,一枚即可解宿酒之乏。”

    每一颗杏子都是婉襄亲自挑选,洗净,而后再一步一步做下来的,花费了她不少时间。

    婉襄越说越兴奋,干脆站起来,从花梨木嵌玻璃多宝阁的小柜之中拿出了她装爽团的黄色玻璃小罐。

    不再坐在雍正对面,直接坐到他身旁去,“四哥现在就想尝一尝吗”

    清异录中也没有配图,不知到做好的爽团是什么模样,即便婉襄已经十分注意,用油纸将每一个团子都包了起来,但拆开之后,样子还是黑乎乎,不甚美观。

    雍正的拒绝展现了语言的艺术,“你做的解酒丸,效果自然是很好的。若是此时吃解酒丸,方才这些酒岂不是都白喝了未免可惜。”

    他到底还夸了夸她,婉襄原本也没勇气逼着他吃下去,害怕吃坏了她,此时便也正好就坡下驴,将这爽团重新收了起来。

    “那好吧,还是继续喝酒。”

    今日立秋,婉襄在勤政亲贤殿中做汉女装束,前些年在买卖街买的衣服仍然很合身,她私下里偶尔会穿。

    立秋时,古代人会剪楸叶戴在头上,取“秋”意。

    此时雍正将她发髻上的楸叶摘下来,欣赏了片刻,“也是海屋添筹。”

    婉襄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把这纹样在楸叶上剪出来。

    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给嘉祥剪的是一只兔子,她真是喜欢兔子。问她要什么,她总是这样回答。”

    雍正将那片楸叶重新戴回到了婉襄头上,又折下小机之上最后一朵栀子花,别在婉襄发间。

    南朝时,栀子花在诗词之间,指代的是恋人。

    而后雍正举起酒杯,“这次总该一饮而尽了。”

    婉襄笑了笑,和他碰了杯。

    又道“今日剪楸叶时听富察福晋说,京城街市上有卖用新鲜荷叶包的鸡头米,我让小顺子帮忙去买了一些。

    “到时我亲自下厨为四哥煮鸡头米,四哥尝一尝。”

    鸡头米即是芡实,御膳房做的东西总是太过精致了,反失了食材真味。

    她依偎在他身旁,他忽而直起身体,为婉襄倒满了酒,“也就是同你在一起,朕才能从那些繁忙朝事之中短暂抽身,也品一品这杜康之美。”

    但开口却又是朝事,“从前藏中有阿尔布巴等事,恐怕准噶尔逆贼乘间来犯,因此朕令喇嘛移驻泰宁边近地方,以便于照看。”

    “而随喇嘛一同移居之子弟人等,久离故土,不免思乡。如今各处紧要隘口都已经着操练精兵严固防守,藏中已无事,应令喇嘛回藏。”

    “朕已经令果亲王前往泰宁,护送喇嘛回藏了。”

    喇嘛是藏传佛教的领导者,也是藏地的管理者,他的回归对于藏地的稳定会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雍正这样重视,要一位亲王亲自前往护送。

    “果亲王前往泰宁地方,沿途经过直隶、山西、陕西、四川等处,朕也令他顺便阅看这些地方满洲驻防之官兵。”

    这些地方没有战事,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雍正一生勤政,要将这些事完全从他身上剥离,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婉襄也并不催促他改变话题,安静地靠在他怀中听他说下去,只偶尔举杯和他一同饮酒。

    “西北军务关系重大,数日之前,朕谕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论西北之事。”

    “雍正七年起,于准噶尔用兵已有数年,边境将士鞠躬尽瘁,精忠报国,然久在边外,不得与亲朋家人团聚,想来也是不忍。”

    “因此朕以为应当趁此时我强敌弱,直捣黄龙,将敌军尽数擒杀。军务早完,将士方能卸甲归田,休养生息。”

    “或者应当遣使者前往准噶尔,使噶尔丹策零知晓厉害,俟其醒悟。”

    仍然在纠缠这个问题。她所知的只是结果,而这个结果的诞生,会让做决定的人付出无数的纠结与努力。

    “四哥既让军机大臣详细筹划,想必如今已有结果了”

    他和她碰了碰杯,婉襄的注意力都在这件事上,不知不觉便将杯中酒都一次喝尽了。

    雍正微笑起来,继续道“准噶尔蛮夷,世代皆为凶顽之徒,数次举兵侵犯大清疆域。儿噶尔丹策零之凶顽狂悖更甚于其父策妄阿拉布坦。”

    “皇考在时,尽管策妄阿拉布坦数有不轨之行,尽为皇考以宽人之心赦免包容,不加诛戮。朕先时也以圣祖之心为心,屡降恩旨,希望能平息两方纷争。”

    但对于噶尔丹策零这样的人来说,便只会觉得大清皇帝软弱可欺,变本加厉。

    “然而噶尔丹策零始终不知悔改,数有侵扰众蒙古之举。可那时,朕也不过令西北两路大军驻守边地,以防守为要,无欲毁其巢穴,灭其丑类。”

    的确是噶尔丹策零在自取灭亡。

    “自贼人于光显寺大败之后,已然穷途末路。今年我军自北路袭击,直越额尔齐斯,贼众惊慌失措,不敢应战。“

    “然而贼人仍不知朕心之宽大,自负罪孽深重,无可转圜,因此反而日益执迷不肯悟。”

    “张廷玉之意,是遣使前往,晓之以厉害,许宽其过往之过,若其能悔过自新,则可重新议定边界。若仍然执迷不悟,则是伊自取灭亡。”

    总之议论的结果,总是要遣使臣前往商谈。

    雍正的神色忽而添上了一缕惆怅,“当年皇考在时,策妄阿拉布坦时有不轨之举,皇考按兵不动,朕也曾经不解,为大清军民感到不平。”

    “这些年战事,朕才真正知道皇考之远虑深谋。”

    “我大清都城与准噶尔汗国相距甚远,我往则我师徒劳,彼来则彼师受困,彼此之间相安无事,或偶有些小摩擦都是最好的结果。”

    他又饮下一杯酒,没有等待婉襄。

    “岳钟琪久在西陲,习于军旅,亦有踊跃建功之意,因此朕命其为西路大将军。”

    “傅尔丹朕本察其才具不足以担当重任,然受众臣之廷举,又遣查弼纳为副将,谆谆教诲,令其务必部署完备,审时度势。”

    “然而雍正八年时,岳钟琪来京陛见,将十数万驼马畜生置于贼路之旁,任其劫掠,致贼人得意而去。”

    “九年时傅尔丹又误信俘虏之言,不曾将发兵之事奏闻便贸然进兵,果然中了贼人圈套。”

    “至十年,马尔赛守城不出,使贼人逃遁,余孽滋生。”

    这些是西北诸将最严重的失误,一桩桩一件件都有因果,最后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王公大臣与西北将士于此事之上意见皆不相同,朕思虑甚久,最终还是决定遵从皇考从前之意,遣使者与准噶尔议和,从此画清边界,自此不得逾越。”

    一壶酒都已经喝空了,雍正七年便开始的战事,终于真正地要有结果了。

    “将士久劳,的确让人于心不忍。上天有好生之德,圣祖也与您也都有仁慈之心,这次和谈一定会顺利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