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迟来的悔恨

作品:《穿越古代考科举

    举人的利他性又比秀才大一截, 至少举人名下的免税田亩数比秀才名下的免亩数多好几倍。

    而无形中的利他性,则是增强村子的威望。

    堂屋里,众人对程叙言十分客气, 有种不知不觉的讨好,几位程氏族老慈善的如同和蔼可亲的长辈。

    晌午时候, 各家各户一起凑出两桌硬菜,时明在程叙言的示意下要结钱,被众人挡了回去。

    一位长者道“叙言照拂村里许多,如今我们不过添些菜品, 叙言就不要跟我们客气了。”

    时明偏头看向程叙言,程叙言朝他颔首, 时明这才收回银钱退下。

    饭桌上众人问着郡城繁华,问着乡试辛苦与否,绝口不提那些子糟心事。

    饭后, 一位程氏族老呷了一口茶道“叙言, 你此番高中定然是要告知先祖, 改明儿寻个好日子开宗祠祭拜,你觉得如何。”

    “各位叔公安排就好。”程叙言敛目低垂,一副温柔和顺模样。然而如今程氏族老再不敢觉得他这幅模样好欺。

    一位族老犹豫片刻, 问“叙言,此行乡试青南可有给你添麻烦。”这话问的委婉, 核心就是想问问程叙言可觉得程青南顺眼,以后还把人留着否

    一直在程叙言身后安静站着的程青南立刻屏住呼吸,他不敢抬头。

    自从他被送到叙言哥身边, 叙言哥温和有礼,程青南感觉比在家里过得还轻松,一应吃穿住行也是极好, 还能跟着叙言哥学拳脚本事,跟程偃叔认字明理。不管哪方面都是他得利,他他自然还想跟着叙言哥。

    可是在叙言哥看来,他恐怕又闷又木讷是个无趣的人。叙言哥不满意他也是合理的。

    程青南臊红了脸,恨不得离开人群却又不敢。

    “没有。”程叙言温声道“青南不但没给我添麻烦,有他在我也省心许多。”

    程青南不敢置信的抬起头,可从他的角度只能瞥见程叙言的侧脸。

    叙言哥的嘴角微微勾起,叙言哥还算勉强满意他的,对吗

    几位程氏族老也松了口气,当初族里决定把谁送去程叙言身边还是想了许久,谁都想为自家谋利,但后来凑一起略微琢磨不行啊,叙言聪慧过人,他们把自家有点小聪明的后辈送去,恐怕弄巧成拙。

    于是一来二去,族老们相中小辈中憨厚本分的程青南。由程青南充当他们和叙言之间的纽带,总不能真叫叙言跟程氏一族背道而驰。

    “那”族老小心翼翼问“以后青南还跟着你,可好”

    程青南刚放下来的心又提起了。

    程叙言回首看了一眼面皮通红的少年,笑道“我还好,只是青南可想好了,若还一直跟着我以后可得离乡背井。”

    村长眼皮子一跳,终是忍不住“叙言可是想进京赶考”

    程叙言颔首。

    在场诸人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天爷啊,这才考上举人又要赶考了。

    几位族老面面相觑,欲言又止。他们很想问问程叙言是否有把握,毕竟进京赶考花销极大。

    上京离他们太远了,事实上村里去渭阳县的人都很少,去府城就更少了。更别说郡城,上京,他们想都不敢想。

    程叙言仿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想着眼下正是年轻,一鼓作气去京城试试,盘缠的问题”

    程叙言解释他中举之后,院子主人将租金退还给他,所以乡试赶考的花销就省去一笔。

    之后他们回程经过长源府,渭阳县,府县的衙门都有给程叙言银钱奖励。秀才中举之后,所在府县的衙门各自会奖励一笔银钱,更别说程叙言还是解元,含金量更高。

    而镇上也有所表示,不过这一茬程叙言隐去了,免得村里人想多。

    他道“零零碎碎加起来,足够我上京赶考了。”

    堂屋里寂静无声,许久才有人叹道“怪道是书中有黄金屋。”

    此时,几名衣着体面的陌生男子行至院门前“敢问此处可是程解元所在地”

    程叙言和程偃对视一眼,二人起身前去,程叙言颔首道“在下正是,不知几位是”

    几名男子年岁皆在四十上下,短须高士巾,一水的宽袍大袖,素色袜浅面鞋,常见的乡绅作扮。

    程偃心里有数了,笑睨儿子一眼。自儿子考上解元,有人抢着送钱送物。

    几位乡绅也是人精,见程家堂屋内外聚满人,想来程解元此刻忙得很。他们迅速表明身份,对程叙言道喜后忙送上礼盒,又寒暄几句就提出告辞。

    程叙言想回礼都不得,程偃笑道“旁人一点心意,叙言收下罢。”

    地方乡绅都会跟衙门和冒头的读书人打好关系,这是乡绅们的处事之道。

    程偃当初考上举人之后亦经历过此。

    但这一遭把其他村人看呆了怎的大老远跑来送礼。

    他们好像低估考上举人带来的好处了。

    几日后是个好日子,程氏族老开宗祠告诉祖先,后辈程叙言考上举人的好消息。

    程长泰一家站在宗祠外面,看着宗祠内身形挺拔的青年,心里难受坏了。

    这几日他们已经完全相信程叙言是文昌星下凡的说法,若不是文昌星君下凡来,怎么可能次次科举考试都考第一名。旁人怎么念书都考不上,程叙言随便念念就考上了。

    难怪,难怪。

    他们以前想不通的地方都自认为想通了,老陈氏回想从前,叙言从小就比同龄人懂事,她以前总觉得叙言太秀气像个女娃,她大错特错。

    读书人最讲究从容,蹦蹦跳跳才不稳重。

    文昌星君生在他们家,本该是旺他们,是陆氏和程偃狡猾的用亩水田把人骗了去。可恨,实在可恨。

    程叙言考上举人这般大的喜事,程青业他们这群孙辈也跟着回来,时隔数年,程青业看着宗祠里面的青年,终于得承认他同程叙言的区别,他没有对方聪明。

    他也庆幸当年被抓包彻底断了科举路,令他不得不认清现实。否则今日他下场恐会更惨。

    只是看到程叙言不断往高处走,程青业还是忍不住后悔,若他当年肯护着这个孩子就好了。

    只是当年谁又能想到那个病恹恹的孩子能有如今成就。

    祭拜结束,程叙言从宗祠里面出来,没想到被人拦住。

    时明这些日子已经打听到他叙言哥的过去,对杨氏十分不待见。他挡在程叙言面前“你想干什么我告诉你,叙言哥可是举人。”

    对举人不敬,是要要反正不能对举人不敬。

    然而杨氏一把将时明拽开,时明猝不及防被摔了个趔趄,他满头问号,杨氏一介妇人哪来那般大力气。

    时明还要继续拦却被程叙言喝止。程氏族老和村长立刻上前,再次挡在程叙言面前,厉声呵斥杨氏“你莫要再添是非。”若不是看在叙言面子上,他们早对这个妇人下狠手了。

    然而杨氏没有众人预想的撒泼耍横,她的目光穿过村长和族老,看向人群后的青年,一时泪盈于眶。

    她这些年苍老许多,脸上布满皱纹,可都没有这几日的打击让她这般憔悴,她的眼睛里红血丝漫布,眼底淤青明显,她明显没休息好。

    她怎么能,怎么会休息好,自从知道真相后,杨氏每次闭眼都能想起程叙言小时候。她确实对孩子不好。

    “我,”杨氏颤声道“我前几日去问了,问产婆。”

    杨氏捏着衣角,一副无措模样“她说,说是有可能,你说的话”

    杨氏的话很破碎,众人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她的意思。

    杨氏得到产婆的肯定回答后,感觉天都塌了,她凶狠的抓着产婆的胳膊质问“为什么不说,为什么这许多年都不说”

    产婆比杨氏还无辜,对杨氏道“你也没问啊。”

    产婆以为杨氏已经生育过两个孩子,肯定比一般妇人有经验。谁知道杨氏是个蠢的,关键杨氏蠢不自知,觉得其他人都是傻子只有她一人知道真相。

    这也是为何过往老陈氏数次敲打杨氏,杨氏也不悔改的根本原因。因为在杨氏心中,有一股她独自清醒的傲慢。

    这许多年岁,不管程叙言如何,杨氏靠着这股“傲慢”都能理直气壮过日子,并对当年把人过继出去沾沾自喜。用一个扫把星换亩水田,她赚大发了。

    然而如今这份“傲慢”被村里人的“福星说”“文昌星下凡论”打出蛛丝纹。而程叙言一番浅显易懂的医理解答更是重击,直待杨氏从产婆那里得到确切答案,杨氏心中的“傲慢”彻底破碎。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她想错了,那她这二十一年来都做了什么

    她的儿子,她体弱的小儿子不是生来克她。相反只是叙言年幼体弱,受不住神君命格所以才频频生病,长大就好了。

    杨氏看着青年俊秀的眉眼,心里也生出骄傲,长得真好哪。

    这是她的小儿子,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

    杨氏眼眶通红,大颗大颗的眼泪滚滚落,糊了她满脸。杨氏伸出手,“青言”

    在场诸人脸色大变,程偃也黑了脸,迅速走近儿子。

    族老怒骂“你乱叫什么,程氏一族没有青言。只有乡试解元程叙言。”他看向程长泰“老五你管不管。”

    程长泰一家如梦初醒,程青锦和程抱容一人拉住杨氏一只胳膊。

    眼前场景混乱,程偃心神罕见的乱了一拍,带儿子绕过众人想走。刚才还泪盈盈的杨氏立刻激动起来“不准走,不要走,青言青言我的儿子”

    “程偃你这个伪君子,那是我的儿子,你哄了他去,你卑鄙无耻”

    “啪”

    程长泰一巴掌狠狠扇在杨氏脸上,把人都扇懵了,之后杨氏被程家兄弟强行架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