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葱郁黄沙 6
作品:《把青春献给祖国[快穿]》 南穗很爽快地拿下了入学考试的第一。
对于新生的要求并不高, 只是一些基础课程,没有涉及到太多专业相关的内容。
林学有很多实践性课程,比如立地调查, 模拟规划防护林,毕竟人少, 四个年级的培养方案还在不断调整, 经常在一个教室上课。
为数不多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后都熟络起来,趁着上课的老师到来之前聊聊天。高年级的学生总能掌握更多消息, 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其他同学。
“我们专业明年应该要扩招,人太少了。”说话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大四男生。
乔珍莲叹了口气,目光深邃遥远, 望向西北方向“太缺人了, 老师们哪里忙得过来啊。”
南穗察觉了她话中的含义,开口问了她所指的西北地区。
几个大四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述着a大的林学专业最开始的由来“钱教授是我们专业的第一位老师, 他是第一个意识到林木防护重要性的人, 原本学习建筑的他转向了林学,引进国外的教材和培养体系, 再和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 建立了林学专业。”
“西北地区的极端天气在几年前越来越频繁,钱教授在风沙最严重的地方建了培育基地, 也不怎么回来,就为了找到合适的树种。”
“可只有他一个人也顾不上整个北方区域, 我们专业的学生经过结业考核后就能选择去西北基层做技术支援。”
乔珍莲不好意思地说出了现在的学生人数“加上你们三个, 也就十八个人,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愿意去西北。”
艰苦的环境,时常来袭的沙暴,冬季骤降的气温, 语言也不一定互通,几乎是孤身一人待在陌生的他乡,又有几个人能愿意呢
不少毕业生都放弃了结业考核,安心毕业后去找个体面的工作。
所以老师们都是轮班的,保持五人在校,其余人都分散在各个区域,只能等着林学专业发扬光大后,培养出更多可用的人才。
南穗若有所思地点了头,目光落在教室的黑板上。
这节课的内容是“土壤肥料分析与林木生长影响因素”
老师讲课极为认真,时不时会举出实际例子来作为分析,只是国内的仪器还不够发达,许多微量元素分析还不够精确,只能靠实验去证明。
南穗一直是听课最认真的那个,90分钟的大课一直坚持着全神贯注,还要兼顾把笔记记上。
下课时候,和南穗熟稔的同学纷纷来找她借笔记,大家都知道就算老师把板书忘了,陈元贞同学都能靠自己的笔记把那堂课还原。
以至于老师经常在忘记课程进度时,随口问这位大一的同学“陈元贞同学,我上节课讲到哪了”
南穗略一翻阅就能答上,在哪个知识点的哪个重点内容,顺便把老师上一节课的最后一句话复述一遍。
为此,她的位置都被长期放在了第一列第一排,作为人形备忘录。
眼看着第一年将过,钱教授终于抽出几天时间回了a大,随后看着今年的新生数量陷入长久的沉默。
“老吴啊,你说我们这青黄不接的,哪有新一茬能接上呢这么种菜也不行啊,总有一天就只剩地里黄了”
他拍着吴主任的肩膀,无奈地叹息。
吴主任手上还拿着笔,圈改着学生们的作业,随手把人推开,免得人耽误他改作业。
“结业考核要到了,今年会有人参加吗”
“苦啊苦,什么时候学生能比老师多啊”
钱教授又在长叹,满脸的生无可恋,在吴主任耳边念念叨叨的,念了有十分钟才停下喝了口水。
随后他干脆搬了个凳子坐在桌边,点了半天的数字,抽出一份还没改到的作业,拿起红笔准备打分。
钱教授虽然看着有些不着调,但其专业性无人能反驳,略微扫一眼就知道这份作业的水平。
他有些诧异地翻到第一面看学生的名字,读出声后觉得有些耳熟。
“陈元贞的作业在你那啊,放那上面给我当参考,这作业忘了定标准答案了。”
吴主任投来一瞥,把那份作业从他手中抽走,摆在一抬眼就能看见的位置。
钱教授明白自己老友的高标准,顿时眼睛亮了起来,不停地追问着她的家庭背景和学业情况。
“水平这么高,有希望吗”
吴主任自然是知无不言,把陈元贞的出生地和曾经的教育经历说了一遍,又拿出留存档案里她的试卷给钱教授看。
“才大一就已经满足了结业的要求,只是她是南方人,离得太远了。”
钱教授知道他话中的意思,远离家乡独自在外求学,又是家里唯一一个孩子,父母难免会心疼自家孩子,跑到大西北那种环境艰苦的地方,可能几乎没有回家的时间。
何况还是南方人,南方天气湿热,和半沙漠地带的干燥炎热或者干燥严寒来说,实在相差得太多。
“要不钱大教授去劝劝你的名头在我们林学专业可是威名如雷,时刻响在每个人的心头。”
吴主任开玩笑地说道,将批改完的作业整理了一下,准备下堂课发回去。
陈元贞又是一个满分,实在没什么悬念。
“我去劝什么啊,最多也就问问,不要让外界因素干扰到学生的选择,这是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决定,要慎重对待。”
钱教授收敛了脸上轻快的笑容,语气严肃地瞟了吴主任一眼。
“下堂课我去上得了,你放个假。”
钱教授深知他的疲累,管理系里和学校对接的工作,又要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过段时间还要去坝上的基地看看情况,铁打的人也禁不住这样连轴转的。
“去吧去吧,进度你直接去教室问陈元贞同学好了。”
窗外的榆树缀了沉甸甸的花,和叶片近似的颜色显得生机勃勃,在午后阳光下落下参差的花影。
南穗没想到下午的课会换老师,那张脸大家都极其熟悉,在来a大的第一堂课,老师就介绍了这位华国林学的奠基人钱珙,作为只听其名不见其人的传说教授。
他有一张和善的脸,年纪看着五十挨边,举手抬足都十分利落,很符合众人心目中钱教授的形象。
只要他不开口。
大四的同学有所耳闻,还能平静些,其他同学有些目瞪口呆地听着钱教授课前十分钟的讲话。
其实也不能算讲话,只是阐明了吴主任请假的原因,还有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
只是他的话杂而密,语速又慢,十分钟输出了五百字。
乔珍莲偷偷戳着南穗,低声咬耳朵说着“钱教授不是一直这么啰嗦的,等他开始上课人就正常了,没事。”
她生怕把新生里最优秀的一个吓走,毕竟第一次听到钱教授这么讲话的,第一反应都是逃离这个奇怪的专业。
“陈元贞同学,吴主任托我问问,他上节课讲到哪了”
钱珙的目光落在第一列的女生身上,她背挺得很直,外表看起来丝毫没有攻击性,温吞得像一潭平静的湖水,只有在抬眼时流露出不一样的情绪。
“钱教授好,吴老师上节课讲到林木经济与生态结合的重要意义,举了您所在的万松基地的例子。”
南穗回答得很快,她习惯将所有重要的知识都按时间排放在脑海里,虚拟地建造一座书架,每个格子摆放着她想铭记的知识点。
“很好,坐下吧。”
上课时的钱教授和课前相比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语句简洁而精准,下定义更是毫不拖泥带水,没有舶来教科书中累赘的定语,却能让人很快明白它的重点。
“生态是我们想要保护的,但不能将全部的重心落在生态上,经济效益不是沾染铜臭味的糟糕词汇,它是一切立足的根本。”
“比如在万松,植树造林的根本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一味地扩木面积能更好地防治风沙,但会损害百姓放牧的土地。”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你们还将学习到经济林相关知识,这里我先不赘述。”
直到课程结束,南穗才意犹未尽地起身活动了手腕,她不得不佩服钱教授的专业功底,剥除了一切伪装,直接切入最关键的知识点,一堂课听得她酣畅淋漓。
随后她又听见钱教授离开讲台后慢悠悠的声音“陈元贞同学留一下,其他同学先走。”
在钱教授转身后,教室里只剩下南穗一个人,他似乎恢复了上课时的语速,利落地切入正题。
“陈元贞同学,你应该知道结业考核吧,今年你有兴趣参加吗”
“老师,大一也能参加结业考核”
南穗听着铁面无私的钱教授、钱院长话音落得干脆“按院规不能。”
“但要是你同意,我下课就去和吴主任商量改院规的事。”
改口得十分迅速。
“但是,陈元贞同学,你要考虑清楚利弊,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好处。”
“可能就每天种树,记录数据,分析土壤条件,西北种榆树特别多,每天都能吃蒸榆钱,南方人应该口味清淡一点,我还是更喜欢黄酱拌榆钱。然后冬天在木屋里烤老乡塞的红薯洋芋,很有氛围。”
钱教授面上带着笑,讲述着他经历过的趣事。
“你将面临孤独和艰苦,风沙,严寒,离家,失败,这一切都是前路所富含的元素。”
南穗的目光坚定,望向她未曾到过的远方。
“老师,我还挺喜欢吃清蒸榆钱的,不过要多加点辣,身上才暖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