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0章 养崽致富

作品:《九零年代养崽日常

    茶茶愣了几秒, 回过神来,抓住何愿愿的手腕就跑,两个小家伙躲到一旁的树荫下。大人们还专注着应酬, 没注意到。

    “你、你别哭了嘛”茶茶也觉得委屈, “棒棒糖都给你了,怎么你还哭呢”

    何愿愿抱着棒棒糖,抽噎一下“我不要棒棒糖。”

    “啊”茶茶不解, 怎么会有小朋友不喜欢棒棒糖就连两个哥哥都抵抗不住糖果的诱惑

    茶茶老早就发现了, 阿勃平时装作不爱吃糖,但他偷偷在屋里放了一罐进口橡皮糖, 每天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偷偷吃几颗。

    何愿愿说“我、我爸爸妈妈不许我吃糖, 会长蛀牙的。”

    “才不会呢只要每天洗漱干净就好啦。”茶茶看何愿愿把棒棒糖抱得死死的, 迷惑地说,“你明明就很想吃糖嘛。”

    “我不想”何愿愿用力说,哭唧唧的。

    茶茶抢过棒棒糖, 用力往树上砸一下, 棒棒糖碎成好几片, 茶茶拆开包装, 递一片到何愿愿嘴边“你尝尝嘛。”

    隔着很近的距离,能闻到糖果的香味。

    何愿愿纠结地眨巴眼,犹豫几秒, 还是抵抗不住糖果的诱惑, 咬住了。茶茶眉眼一下子弯起“你看, 是不是很甜”

    何愿愿弱弱地点点头。

    茶茶又往大人那边瞥“你放心, 他们没有发现”

    两个小朋友躲在树荫下,你一片我一片,慢慢地分完这个棒棒糖。

    茶茶无意间看见何愿愿的舌头, 仰头笑“哈哈哈哈愿愿你的舌头变色啦”

    何愿愿眉头一下子就皱起,不乐意茶茶笑她,然而看见茶茶舌头上的颜色,她也忍不住笑了。

    剧组那边,男女主演准备好了拍下一场戏,热闹也就散去了。

    何家父母喊一声,何愿愿一秒变脸,把手上的糖渣拍干净,板着脸朝爸爸妈妈走过去,看都不看茶茶一眼,好像根本不认识她似的。

    茶茶这回却一点儿都没觉得生气。

    “唉”回家路上,茶茶老成地叹口气,“妈妈,我越来越觉得何愿愿好可怜啊。”

    “是啊”苏观月也轻声说,“愿愿性格好像挺敏感的,他爸妈要是一直这么对她,说不定她会得抑郁症的。”

    “抑郁症”茶茶茫然。

    苏观月叹口气“就是一种脑袋里的病,虽然身体没有受伤,可每时每刻都觉得很痛苦很痛苦。”

    “啊”茶茶眨巴眼,“那、那怎么办”

    苏观月也不知道怎么办。

    茶茶想到了办法“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我、我一定对她更好一些让她开心起来,是不是就不会得病啦”

    “是吧。”苏观月说。

    得到了苏观月的肯定,茶茶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她又想到什么,去看一旁的阿勃“那哥哥呢哥哥会得抑郁症吗”

    阿勃也是很细腻敏感的性格,连茶茶都知道他特别容易多想。

    茶茶抽抽鼻子“哥,我以后再也不和你吵架了,我一定对你好”

    阿勃“”

    他强忍住努力,嫌弃地撇开茶茶的手臂“好好好,行行行。”

    茶茶拍完戏,苏观月又把她送去峨眉山上参加武术培训。寒暑假的时候,赵光煦夫妻大多都在山上,苏观月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们专门为茶茶跑一趟。

    茶茶一上山,立马就跟猴儿似的往山里蹿,一转眼人就挂到树上去了。再一转眼,又沿着梅花桩跳到最高处,就差在上边翻跟头了。苏观月看着都心惊胆战,想喊她下来,又怕吓到她了。

    茶茶注意到苏观月的目光,眨巴眼睛,乖乖地跳下来,身子轻盈地在桩子上一跃一跃。

    “妈妈再见”茶茶朝苏观月挥手,“茶茶一定好好听师父师娘师兄师姐的话”

    广场上还有几十个师兄师姐呢。

    不过今年,茶茶不再是小师妹了,她底下又添了十来个师弟师妹茶茶练武的时候,就在师弟师妹前面带队,可神气了

    把茶茶放在武术学院里,也正好消磨消磨她用不完的精力。

    苏观月一家回到蜀都,又立马为之后再去德都做准备,收拾行李。

    苏观月之前在山里住了几天,现在有经验了,蚊帐、灭蚊药片、蚊香都给带上,免得被咬得满腿包。

    “阿勃,你一个人留在家里能行吗要不跟着我和修狗一起去德都玩”苏观月一问出口,就意识到自己是白问了。

    阿勃巴不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呢。

    于是苏观月又一次带着修狗奔赴德都山里。

    猪场已经盖了小半,元厂长热情地给苏观月介绍,哪边是肉猪场,哪边是种猪场,还有发酵池、废料处理池以及一大片留给未来更新迭代的空间。

    “很多人觉得养猪就是搭个棚的事儿,随便喂点儿剩饭菜得了,实际上学问多着呢”元厂长说,“周围的土质,棚里食槽水槽的摆放,还有温度,喂什么饲料、喂多少、喂多久,啥都有讲究”

    一个微笑的细节,说不定就能让肉猪多长几斤。

    “我养猪也养了十多年,就这十多年时间,猪圈的各种技术都更迭好几代了,以后只会发展得更厉害,说不定都能全自动养猪,科技养猪”

    苏观月也笑着说“说不定以后,城里的写字楼都能养猪呢。”

    元厂长大笑“哈哈哈哈哈我可不敢想,还是苏总想象力丰富。”

    苏观月不是乱说的,在二十多年后,还真有写字楼养猪的公司,猪仔从出生到出栏,就没离开过写字楼还有山里的种猪场,也是全自动管理,智能化系统都给你安排好了。

    科技越发达的,反而越便宜,全自动的科技养猪系统,把猪肉的价格给打下来了,让家家户户都吃得起肉。原始生态的养殖方法,反而卖得更贵。

    比如生态黑猪养殖场,这群黑猪没被养在棚里,任由它们在大山里四处跑每天养殖员还要给它们安排跳水活动,带它们游泳呢。

    这样养出来的黑猪肉比普通猪肉贵倍,数量也不多,供向高端市场。营养成分都差不多,可肉质咬在嘴里的感觉却天差地别。

    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造福普通老百姓,而富人反而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也不知道再过几百年,又会发展成什么样。苏观月觉得挺有趣的。

    苏观月又去乡上的小组,询问农户的情况。

    “别说了。”乡长捂着额头,叹口气,脸一下子就黑了,“我们每天都去劝,可就是没人愿意”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说“不愿意就算了,还骂我们,拿石头扔我们”

    “我们这是去带动致富,带动脱贫的可他们简直把我们当仇人对待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要干什么呢”工作人员气个半死。

    虽然政府支持天蜀的扶贫致富计划,但到底不是硬性要求,从县上到乡上,一层一层交代下来,就有人不肯出全力了,象征性去劝一劝,劝不过来,也就算了。

    成立合作社这倒是硬性要求,可现在都没人愿意买猪苗的,离合作社还早着呢

    反正他们又被骂又被打的,自认为是尽力了。苏观月也理解,想要带动村民,还是得靠自己。

    乡长说“上坡村的支书和村主任倒是愿意带头养猪,但只有他们两人,也不够啊”

    “老大,这怎么办啊”胡云广小声问苏观月。

    “能怎么办我们慢慢去劝呗就从上坡村开始,挨家挨户去了解情况,对症下药,逐个攻破。”苏观月把刘不闻的话说给手下听。

    上坡村离养殖场最近,也是苏观月计划中要重点攻破的地方。

    “第一批猪苗送过来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呢,不急,我们慢慢来。”苏观月总结道,“万事开头难,只要能把这头给开了,之后就是一路坦途”

    批发部的人和乡上工作人员成立了小组,每天啥也不干,就去村里四处晃悠。

    七月盛夏,太阳越来越毒,有时在村里走一圈,汗都能湿透衣服。

    挨家挨户去调研,去了解情况。一会儿帮村里人干活,一会儿去人家家里坐坐,和人家闲聊。

    “嬢嬢,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顾虑,给我们说就是了。我们帮你想办法,大家一起来解决。”

    去农户家帮忙,又是打水劈柴的,又是收拾屋子的,农户态度才软化一些。

    这家人是个大娘,丈夫在外边打工,还有个在读小学的儿子,暑假就在家里帮她干农活。

    比起别家,这家经济条件已经算富裕的了。屋子虽然是茅草屋,但比苏观月曾经住的那间还要敞亮些,有单独的厨房。以前苏家厨房和堂屋是连通的

    苏观月一行人忙前忙后这么多天,大娘的态度总算放松一些,但一提到养猪,她表情还是立马垮了下去。

    “走走走,快走我不和你们说了。我的困难就是没钱没钱买猪苗”大娘挥挥手。

    “没钱政府有无息贷款的嘛”胡云广急了,“政府专门去和银行谈的,没有利息,没有负担。”

    “怎么没负担了”大娘叉腰,“这么一大笔贷款,它本身就是负担啊管它有没有利息,我要是把猪养死了,还不起贷款怎么办”

    苏观月说“猪苗要是死了,天蜀这边按情况也会有补偿的。”

    如果是养殖场指导工作出了问题,或者饲料出了问题,那就由天蜀补偿。但如果是养殖户自己的问题,就没办法了。

    “妹儿哟”孙大娘叹口气,“这么些天了,我也知道你是真心为我着想,你说的那些什么双赢,我认真想过,差不多都听懂了。但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家徒四壁,娃娃还要上学,就靠他爸打工赚钱还赚不够呢娃下学期就要读初中,要在县城里上学,开销就更大了我们是一点儿风险都不敢冒”

    苏观月接着劝“大娘,娃娃他爸在外边打工挣钱,您在家里养猪,也可以挣点儿钱嘛您也可以替他分担分担。”

    对农户画大饼,说什么养猪一年能赚多少多少钱,几年后脱贫致富,是行不通的。必须能把眼前切实的利益说出来。

    “一头猪挣个百来元,也不多,但娃读书的钱不就凑到了大哥在外边也不用那么辛苦,辛苦就不说了,工地上主要是危险啊。”

    “苏妹儿”孙大娘有点动摇了,“我得和娃他爸商量商量。”

    虽说商量的结果不一定尽人意,但肯商量,就说明心里的确有了这想法。

    大人们在村里被热得满头汗,累得不行,修狗这个小孩子也累。

    苏观月在屋里和人说话的时候,他就在外边和村里的小朋友玩,在村子里到处跑跑跳跳。等到苏观月出门,他立马跑去帮苏观月拎包拿资料,脖子上还挂着个摄像机,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苏观月身后。

    “累不累”苏观月看他满头大汗的模样,自己都觉得心疼。

    修狗却弯起眉眼,乖巧地摇头“不累。”

    反正苏观月是累瘫了,回宿舍就躺床上休息,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谁也没想到,修狗竟然还间接地促成了第一笔单子

    七月初第一次下乡的时候,修狗就已经和乡下的小孩打成一片,大家本来以为他是城里的小少爷,都不敢接近他。没想到修狗踩水、游泳,爬树、打弹弓,什么都会,还特别厉害。

    而且修狗是个小社牛,听他们聊什么话,随时都能插一句,没两天,修狗就和全村上下的小孩打成一片,成了村里的孩子王。

    他还会给小伙伴们看照片,讲城里的生活。

    “住的是电梯房,不用上楼梯,进电梯就到家了。”、“喝水用的是饮水机,会自动烧水,不用生火去烧。”

    “那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啊”

    “游戏机、电脑,偶尔看看电视。去图书馆,或者在楼下租书看。周末去篮球场打篮球,放假去游乐园,夏天去游泳馆”修狗这么一总结,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这么丰富多彩呀。

    小伙伴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放在四五年前,这也是修狗压根不敢想,也想象不到的生活。

    好像不知不觉间,他想做什么,都能去做。

    修狗说“都是因为姨姨。”

    四年前,修狗刚到苏观月家时,四个人还得一起挤茅草屋,他和阿勃睡地上,苏观月和茶茶挤床上,老旧的木床。

    苏观月带着他们去集市,后来去广都,还去过广城,走南闯北地做生意,赚的钱越来越多,家里也才过得越来越好。

    修狗还给小伙伴们看照片,家里最开始用胶片机,后来有了数码相机,又用数码的,再后来又换成了尼康的单反。苏观月平时少有时间玩相机,都拿给修狗玩。

    修狗这次出发来山里之前,特意把相册也给带上了。

    他特意选了城里漂亮的高楼大厦,还有游乐场的照片,看得小伙伴们阵阵惊叹。修狗把照片送给大家。

    修狗玩游戏玩腻了,最近又没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发售,他已经很久没碰过游戏机,但他这回也特意带上了掌机,借给大家玩。

    然后他说“只要跟着姨姨养猪,你们爸爸妈妈就一定能挣到钱,然后带你们去城里玩。”

    修狗表情很无辜,脸上带着一贯乖巧无害的笑,仿佛这只是他随口说出来的。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会儿心脏跳得可快。

    他还是第一次学着苏观月的说法,叫、叫什么画大饼

    “可是我爸妈说说你姨姨是骗我们的,想骗我们的钱”有人弱弱道。

    “怎么会”修狗不紧张了,认真地分析,“你们看,只要你们肯养猪,钱可以直接从政府那里借,然后盖猪圈也有人帮忙,养猪也有人辅导,怎么会被骗呢”

    “盖一个小小的猪舍,就可以养四五头猪,一头猪要是赚一百元,四五头就是四五百更何况,肯定不止一百元”修狗整天跟在苏观月身边,听她和元厂长说的那些话,他都记在了心里。

    “不信的话”修狗舔了舔唇,说,“你们去问你们的老师看老师怎么说”

    老师是文化人,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利民的好政策。

    小孩们差不多和修狗一个年纪,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听他这么说,心里一下子就动摇了。想要进城,想要过上干什么都可以的好日子。

    “可是我爸说,有、有风险的”

    “做什么没风险呢”修狗下意识就这么反问,“想要赚钱,当然会有风险啊。当年姨姨带着我和哥哥妹妹去广城,把身上的钱全部都投进去了呢”

    还有后来苏观月买房,身上也是丁点儿钱都不剩。

    修狗也是说出口之后才反应过来,苏观月好像很乐于冒险。而且这么多年过去,苏观月的每一项投资,每一次冒险,好像都没有失败过。

    晚上回宿舍后,修狗悄悄地问苏观月“姨姨,你第一次带我们去广城的时候,去工厂订了那么多货,当时你不怕东西卖不出去吗”

    苏观月不知道小家伙为什么突然问她这个问题,都几年前的事儿了,她回想了一下

    “怕啊,但是”

    苏观月怔了,她做什么当然都会考虑风险,但她好像潜意识地从来没觉得自己会失败,就算失败了,那也无所谓。

    就像穿越前,她敢放弃四年学业,毅然决然去做游戏一样。她脑海里好像天生缺了“害怕失败”这根弦。

    苏观月摸摸修狗的小脑袋,笑“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对等的,姨姨比较胆大,所以敢去尝试吧。”

    第二天清晨,苏观月吹着风扇,大汗淋漓地起床。没有空调的日子就是这么难熬,竹垫上又热又湿,偏偏苏观月还喜欢毛绒质感的小毯子,盖在身上,一晚上被热醒好几次。

    起床吃早饭,煮的大锅面条,一碗面,加上一小把青菜,再舀一勺酱油、一勺辣子,面香扑鼻。

    吃饱早餐,又要开车去村里,开始新一轮的恶战

    苏观月一路都和队友们商量今天的话术。

    要去拜访哪些人、说什么话,都先商量好。

    没想到,苏观月今天才到村里,孙大娘就迎了上来,手指搅着围裙,犹豫地说“苏妹儿,你再仔细和我说说那个,那个养猪计划”

    孙大哥也跟在后边,埋着个脑袋抽烟。

    “好啊”苏观月眼睛一亮,这就和孙家二人认真地讲,“天蜀之所以鼓动你们村里的农户养猪,第一是因为这边地形、土壤、气温都适合搞养殖,第二是因为这附近很多养殖场,迟早会形成规模,我们就想着趁机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苏观月一项一项,说得仔细。孙大娘有什么不懂的,她就认真解释清楚。

    最重要的还是风险问题,苏观月说“养猪当然有风险,做什么都有风险,但是我们会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像是猪瘟、流感一类的不可抗力,我们都会有一定补偿只要你们将出栏猪都卖给我们公司,那我们都会进行补偿”

    换言之,如果农户要出去另寻销路,那养殖过程中猪苗要是死了,天蜀都不会有补偿,天蜀就只负责日常的养殖指导。

    这也是在不侵犯农户权益的情况下,保证天蜀这边的回收量。

    孙大娘被说动了,她老公吐口烟,还在犹豫“说白了还不是有风险嘛。隔壁村那个老刘就去下海做生意,说是要赚大钱的,结果呢,赔得家底儿都没了”

    苏观月一怔,她还以为是孙大娘老公说服她养猪的,没想到看这架势,反而是他老公不太同意

    “又不花你的钱,你说个什么我自己去贷款,有风险也是我自己背”孙大娘踹了老公一脚。

    “你就看着隔壁村老刘,怎么不看看苏妹儿你看人家苏妹儿过得多好苏妹儿年纪轻轻的就敢去广城闯荡,做生意,我不过是贷个一千块钱养猪,怎么了”

    孙大娘怎么知道她去广城苏观月挑眉,一下子想起修狗昨晚突然问她的事儿,再往旁一看,修狗正和孙家小儿子交头接耳地说话。

    修狗注意到苏观月的目光,转过头来,对她露出一个笑,特别甜。

    苏观月一下子就明白了。

    小家伙居然知道找小朋友去吹耳边风。

    苏观月悄悄给修狗比个大拇指。

    孙大娘走上来,给苏观月说“苏妹儿,我也明白,做生意哪有没风险的但要是不去冒那个风险,永远都赚不到大钱我、我今天就去申请贷款”

    孙大娘昨晚看见照片了,儿子想去城里生活,她也馋啊

    她倒是去过县城,可是真正看到了大城市的景色,听儿子那么一说,才发现原来县城里的一切都那么不值一提。她、她还就想赚钱了她

    孙大娘就这么成了村里的养猪第一人。

    这时谁也想不到,十来年后的孙家,不止是村里的养猪第一户,更是乡里、县里的第一孙大娘把养殖场给做起来了。

    有了孙大娘一家带头,又有小朋友们不断给家长吹耳边风,陆陆续续的,总算也有别的人家愿意养猪。

    总共八户人家,作为试点来说,暂时也够了。

    养殖场快要建好,天蜀这边也带着专业人员,去帮农户们搭猪棚。七月末,苏观月回蜀都的时候,养殖场看上去已经像模像样的。

    就等下个月养殖场彻底完工,资城那边的猪苗也运过来,天蜀就可以正式开始养殖之旅

    蜀都那边,陈坪志也终于出院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