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 致富

作品:《九零年代养崽日常

    这几百个字还全是大纲, 标题相当于只有目录,一点儿实际内容都没有。

    陈坪志说是要苏观月去收个尾,按照他的思路把养殖场办起来就行, 实际上呢这是从头到尾都得苏观月去做。

    说不定等陈坪志养好病回来了, 苏观月的养殖场才开始建呢。

    苏观月盯着纸上的一排排文字,深吸一口气。

    她还是太年轻,太没有经验, 太没警惕心, 竟然就这么被人给坑了

    陈坪志也真的是,自己胃里长着一个瘤子, 痛得要命, 他还有心思去坑苏观月

    算了算了, 她都答应下来了,总不能再反悔。更何况,算算时间, 现在陈坪志应该正在做胃镜。

    说不定已经做完了, 正痛苦地在病房里上吐下泻。

    苏观月总不能去和一个肿瘤病人计较。

    不就是做养殖场吗, 苏观月穿越前在养殖场实习过,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也记不清具体的工作了,但总比两眼一抹黑要好。

    苏观月又看看陈坪志那几百字的大纲, 表情无奈。

    陈坪志其实也了一丢丢思路。

    要做养殖场, 要么是和大的养殖场合作, 投资做股东。要么自己从零开始建养殖场, 或者和农户合作。陈坪志已经选好了几个最合适的建厂位置,在德城。

    苏观月埋着头想了会儿,陈坪志只是了一个大概的思路, 她不能直接用,自己还是得先考察考察。

    就先从天蜀的生鲜物流网开始考察。

    目前天蜀的生鲜是从哪儿进货的,物流路线如何,苏观月都要先弄清楚。

    几年前,苏观月刚加入天蜀时,为天蜀搭建物流网,第一个做的就是生鲜厂家的工作,但那会儿主要是鲜牛奶,蔬菜水果,天蜀还没有怎么采购肉禽类产品。

    后来,物流网搭建完善,天蜀采购的生鲜越来越多,这事儿也就不归苏观月管了。乔初雨也离职了。

    苏观月只知道采购部那边一直在努力压成本,却不清楚他们具体做了什么。

    这次考察,苏观月决定从批发部里捞几个人,和她一块儿去。

    直销超市暂时没有做食品生意,但苏观月有这方面的想法,尤其是以后天蜀要是真做起了养殖场,直销超市可以直接从自家养殖场拿货,成本压到极致,说不定还真能把乡镇市场的生鲜生意给做起来。

    苏观月有着这样的考量,就想带着部里的人去学习学习。

    “老大,带我去呗”胡云广很积极。这几年别看他一直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工作上还是蛮上进的。

    除了他,就是另外一位女员工小宋,乖乖巧巧的一个姑娘,特别有干劲儿,去年才加入批发部,今年就成总管了。

    苏观月本来还想喊上姜羽莘,但现在她在外边忙,批发部离不开姜羽莘,苏观月只能作罢。

    姜羽莘的性格,也懒得到外边跑。

    晚上苏观月回家收拾行李,崽崽们看到了,茶茶立马凑上来问“妈妈又要出差啊”

    茶茶眨巴着眼睛,她习惯妈妈经常在外边忙,但她也会很想妈妈,很舍不得妈妈。

    “短途出差,就在省内走一圈,最多两天就能回来。”苏观月说。

    这次跟着采购部考察,目的地其实是资城,茶茶和阿勃的故乡。不过两个小崽子应该都不怎么想回故乡,苏观月也就没说。

    再看旁边修狗也是眼巴巴的表情,苏观月不由得笑“等你放暑假了,姨姨去哪儿都带着你。”

    六年级暑假放得早,下个月月初,考完升学考就放假,足足比茶茶和阿勃早了一个月。

    苏观月收拾着行李,顺便问修狗“考虑好读哪个初中了吗等周末我有空,带你去各所学校参观参观”

    修狗可以考榕树本校,也可以去别的学校考一考,今年新成立的外国语学校就很不错,只是位置远了点儿,在城郊。

    “不用了,姨姨,我想好了,就考榕树中学。”修狗说,“我应该能考进宏志班。”

    “你心里有数就行,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苏观月轻声道。

    修狗就趴在旁边地上,双手撑着下巴,好奇地问“姨姨这次为什么又要出差”

    他以为苏观月刚出差一周回来,可以休息几天的。

    苏观月说了公司准备要做养殖场,修狗惊奇地睁大眼“养殖场”

    在他看来,超市怎么会开养殖场呢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

    “超市怎么就不能开养殖场啦”苏观月笑着说,“有些公司还一边开炼钢厂、电缆厂,一边搞养殖呢。只要能赚钱,不违法,有什么不能开”

    修狗思索地眨眼“那这么对比起来,超市好歹和养殖沾了点儿边。以后姨姨的直销超市正好可以卖养殖场里的肉,可以节约中间的成本。”

    “是这个理儿。”苏观月点头。

    第二天一早,苏观月一行人就跟着采购部的罗副经理去资城。

    罗姐是天蜀的老人,她快五十岁了,精神头还很好,整个人笑眯眯的,十分和蔼。以前乔初雨在采购部的时候,和罗姐关系就很好。罗姐不爱争,也没有往上爬的心思,就埋头干活。

    这几年里,采购部里也经历各种风风浪浪,争来斗去,最后还是罗姐坐上了副经理的位置。

    一路上,罗姐都在和苏观月他们介绍说“你们这些小年轻是不知道,早在六七十年代,物资还匮乏的时候,我们天蜀就把资城这条物流线给打下来了”

    罗姐说,以前物资匮乏,就算是蜀都城里都很难吃到肉。天蜀、人民超市,还有供销社,他们三方也都没有进货的途径。

    那年头,肉类都是稀缺品

    后来还是天蜀的前前任总经理四处出差时,才偶然发现,他们这边买不到肉,可是资城的深山里,农户家里养的肉猪竟然滞销,卖不出去没有销路

    那个年头,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电子产品也没有普及,收音机都是稀奇货。深山和外界信息不相通,如果不是那位总经理偶然发现山里的农户,两边一合计,发现一个缺肉,一个没销路,这才把山里的肉输往蜀都,不然双方压根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从此,天蜀隔三差五就会去资城山里进货,购买各种肉禽制品,人民超市也被天蜀带动,知道了这一货源。

    只是后来市场开放,物质渐渐没有那么匮乏,老百姓在市场上就能买到新鲜的肉类,天蜀也就很少再去资城山里进货了。直到后来发展生鲜,才又把这条物流线给利用起来。

    苏观月也是跟着罗姐跑了一趟,才知道肉禽产品的成本为什么始终降不下去了。

    这条物流线虽然打通了,可是这些肉禽类养殖场都在资城附近的深山里,别说是到蜀都了,就算把这些肉类运到附近的资城,也得翻山越岭运个两三天。

    苏观月一行人开的商务车,比货车要快一些,但还是走了一天一夜才到养殖场里。

    回去还得一天一夜呢。

    晚上,苏观月给崽崽们打电话,山里信号差得不行。苏观月给崽崽们讲他们今天翻山越岭,一路上空气很好,还有清甜的山泉水可以喝。茶茶和修狗也一句一句地讲话,给苏观月说他们的学校生活。但双方其实都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苏观月一时半会儿回不去,只能又拜托父母来照看崽崽们。

    这些养殖场建在山里,说是养殖场,但其实是农业合作社,山里养猪养鸡养鸭的村民凑在一起,就办了厂子。

    天蜀是养殖场的大客户,厂长笑呵呵地带苏观月一行人参观。

    进猪圈之前,得把鞋子伸进一盆黑乎乎的水里踩一踩,这是高锰酸钾水,用来消毒的。后世的种猪场消毒更严格,进猪场还得先隔离两天。

    猪圈里黑乎乎的,只有头顶有灯泡亮着。一个猪圈里七八头猪,听见有人来了,好奇地伸出脑袋看。粉嫩嫩的大白猪,还挺可爱的。

    胡云广被熏得受不了,第一个跑出去吐“这、这什么味道啊”

    “小胡,你咋这么娇气”罗姐笑呵呵的,“你们这些男同志啊,就是被惯坏了要我说,猪场里有什么味道嘛”

    “罗姐,你常来这里,闻习惯了当然不觉得嘛”胡云广一边吐,一边喊苏观月,“老大,你就说里边味道熏不熏”

    苏观月还真没什么感觉。以前苏家乡下的大旱厕,比这里臭多了。

    一起出行的小宋虽然觉得臭,但也强忍着在,胡云广还真成了最娇气的那个。胡云广看着三位女士都在猪场里,也只能强捏着鼻子,可怜兮兮地跑进来。

    苏观月给他说“还是用鼻子呼吸吧,猪场里的粪便挥发在空气里,你拿嘴呼吸,就相当于在”

    在吃屎。

    “呕”胡云广没忍住,又跑出去吐。猪场里几人看得直笑。

    厂长热情地给他们介绍,厂里的养殖方法啊,出栏率一类的,还说“别看我们猪圈外观朴素简约,但其实里边布置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你看这食槽和水槽的位置,就大有讲究根据我们的研究,可以让一头猪长胖十来斤”

    苏观月默默记下他的话,她虽然很久没进过猪场,但她听得出来,厂长一半是真话,一半是夸大,就是为了让天蜀在他们这儿多买点儿肉,多下点儿订单。

    参观完猪场,又去山里的鸭场、鸡场参观,商务车艰难地在山里东奔西走。

    厂家一路都笑意盈盈的,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

    参观得差不多,苏观月也是时候说出他们此行的目的“元厂长,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扩大养殖规模呢”

    “这是当然,谁不想多赚钱哇”厂长还没意识到苏观月的话中之意,也还算实诚道,“但是苏总,说实话哈,我们现在这批肉猪肉鸡啊啥的,都不一定全部能卖得出去,真要扩大规模,谁都不敢担那个风险。”

    养殖场地理位置太偏了,这几年里,养殖场又一次面临着六七十年代那会儿,肉猪滞销的风险。

    不过,以前是因为信息不流通,交通也不便,山里的肉禽产品才卖不出去,找不到销路。

    现在恰恰相反,市场开放,物质不再匮乏,信息也更流通,周边地区交通也发达一些,各家养殖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山里的产品就又卖不出去了。除了天蜀还坚持在山里采购,别的很多客户都选择城市周边的养殖场。

    其实只要再过几年,等山里的交通也彻底打通,滞销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不仅不会滞销,山里的这些肉禽产品,还可以销往省外,销往全国各地,越做越好。

    目前,天蜀之所以依旧选择翻山越岭也要从这里选购肉禽,尤其是猪肉,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养殖场已经成规模,数量大,质量也能保证。

    虽然运输过程的成本压不下来,但出栏价还是很优惠的,两两相抵,和别的养殖场贵不了多少。

    罗姐给苏观月说“虽然现在遍地都是养殖场,很多农户自家也在养猪,但还是太零散了,没有规模,而且质量不能保证。”

    资城山里这一带养殖场的肉猪,一出栏就统一送去检疫。但是从别的地方收购猪肉,还得自己拿去检疫,不划算。

    甚至小乡镇的一些肉店,压根就没有资质,没有检疫别说现在了,就算十多年后,苏观月上大学的那会儿,检疫的老师都常常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在农村集市买肉,尤其是不要在小摊上买。

    没经过检疫,买到病猪肉都算是轻的了,要是买到沾了寄生虫的肉,一个不注意,没处理好,这辈子都完了。

    罗姐说“我们天蜀是大企业,必须要保证质量,尤其是吃食上,绝对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苏观月彻底明白陈坪志为啥想搞养殖了,除了靠养殖场赚钱这个原因,还有就是,要保证质量的同时压低生鲜蛋肉成本,实在是太难了,与其去深山里进货,还不如把生产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苏观月问“那么元厂长有没有考虑过,和天蜀合作,把养殖场开出大山开到交通更方便的地方呢”

    这就是陈坪志写下的第一层策略,和资城养殖户合作,天蜀出资,资城这边出技术,大家一起把养殖场开出大山。

    相当于天蜀投资人家的养殖场。

    虽说苏观月心里清楚,再等几年,山里交通就会变得方便许多,但天蜀等不了这几年。

    苏观月一问出口,厂长就愣住了,眉头一下子皱成一团“把我们养殖场开出大山能开到哪儿去哦。我倒是想要出去,可我们山里估计没人同意”

    资城山里的养殖场是农户合作社,和厂长商量没用,必须得和所有农户说清楚。

    给农户做工作难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