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望长安·七

作品:《[原神]出道吧!神明们!

    “最早何处传出来的”尉参将有几分奇怪, “问这个干什么”

    老人表情不好看,踌躇半晌才说“我那徒婿要问的。”

    “徒婿先生,你这徒弟才收了多久啊就有徒婿了”

    “别提了。”老人闷头喝酒,一脸不痛快。

    “但这个, 我确实也不知道。”尉参将一脸苦恼, “突然之间这个说法就传开了”

    “好吧, ”老人点点头, “那我就这么跟他说。”

    “这个先不提,先生, 您上次说的那位被追杀的年轻人呢”

    “啊,那个, ”老人随口说道,“我才知道他早就出城了,和我同一天出城的。”

    “这样啊。”尉参将有几分遗憾。

    “我之前就想问了,你问他做什么”

    “因为听说蛮族在追杀他,我就琢磨着, 那人或许在对阵蛮族上有大用呢”

    “大用”想起青年那副模样,老人脸色古怪。

    “可能吧。”他含糊不清地说道。

    送走了老人后,尉参将叹一声“看来那崔家小子已经走了。”

    “未必。”中年人从账后转出来, 直直盯着老人走开的方向,“会问这种问题,他那个徒婿就挺可疑的。”

    “那要跟过去把那小子揪出来么”

    “不用。我们把这片的兵征走, 留给蛮族杀就好。”

    接下来几日,城中人心惶惶。

    少女坐在崔彦床头,一边削梨一边给青年说这城中的变故“那位尉参将把蛮族的事都说了, 把好多人都吓到了, 现在城门口聚一大群人, 都说要出城呢。”

    “他为何要把这件事说出来”崔彦有几分不解。

    “为了征兵吧。”莫桃低声说道,“当年我阿爹也是听那些人说,想要保护家人,必须得有人上战场,就抛下了我和我娘跑去当兵了。”

    “等他回来时,已经后半生只能躺在床上了。”她勉力笑了一下。

    “你们家应该不用服兵役吧”崔彦有几分疑惑。

    “是。”莫桃点点头,“但他信那些人的说辞,爷爷怎么拦也没拦住他。”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爹。他回来时我还吓了一大跳呢”

    “他是躺在板上,被几个不认识的叔伯抬回来的。一条腿没了一半,那大口子还在渗血,”她低着头,手下不停,嘴里还在说着,“我阿娘那时身子也不大好,看见他时就那么直直栽了下去。我差点以为她也要死了。”

    崔彦叹了一口气。

    一切的源头都是这场战争啊。

    就是这场战争以及之后的骚乱,让先帝还未留下多少子嗣便提前驾崩,让当今圣上以八岁稚龄成为了这个国家名义上的掌控者。也是因为这场战争,让他的伯父瞧见了巨大的利益,揽下了运送军粮的职务,酿成了轰动一时的漕运案。而清算此案的人,就是当时西北都护府的节度使,老人当随军时的大统领,也是他,当初靠着打垮蛮族以及率军勤王的功绩,成为指派给幼帝的唯一武将。若是没有这位,少年帝皇或许早在几年前就丧生在朝中诸多争端内了。

    等等。

    崔彦忽地想起,乐山之前说西北边境有人意欲谋反,又说少年帝皇有后手。

    这两方消息到底哪一方是那位的手笔

    他自顾自思考,没有注意到少女抬起了头,看着他的眼神有几分复杂。

    她自嘲地笑了一笑,正打算主动走开,门外忽地喧闹起来。

    “师父那边好像有事,我先去帮忙了。”她对崔彦一点头,匆匆往外赶。

    被打断了思考,崔彦对着她一点头,目送她离开。

    他本打算接着思考其中疑点。有什么东西,一定有什么东西被他漏掉了。他皱着眉,屋外的喧闹声却越发大了,宛如身处市集一般。

    听见几个词,崔彦愣住了。他翻身下了床,悄声走到外间听着那些病患的抱怨。

    不大的诊间被人群挤满,听了一会儿,崔彦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正如莫桃之前所说,在参将那一番发言后,有许多人打算出城逃难,但城门被尉参将手下的兵将拦起来了。两方人马发生了冲突,那些士兵不管不顾,直接对闹事的平民们出了手。

    就在现在,还有接连不断的伤员被送到老人这里来。

    听着那些人的话语,莘老爷子皱着眉,十分不满的样子。但他只是沉着脸,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事儿闹得颇大。有人说所有出城关卡都被封锁了,有人大骂不应该把货物低价买给征收的军队,还有人安慰着众人,封城一定是大人们的考量,说不定外面现在就有蛮族守着,不要轻举妄动。

    “蛮族守着笑话我前几天还走那边过呢我怎么没见着那什么蛮族呢”

    “你要真见着了就不能坐在这儿了。”

    “你”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

    “我觉得老岩头说得有道理啊,说是说有蛮族打了过来,可咱们这儿这么久了连蛮族的影儿都没见过啊”

    “你觉得有道理那你跑什么”

    人群叫囔着,争吵着,谁也不服谁。要不是后来老人发了一通火,他们说不定还能在这个小地方再打一次。

    莫桃忙得脚不沾地,转身去里间打水时却陡然撞见了面色惨白的崔彦。

    “哎呀你怎么站在这儿吓死我了”

    崔彦却没有理会她。他站在墙角低声自语,喃喃道“是了,我怎么忘了这个

    “为什么蛮族明明来了这附近却没有攻打这里为什么他们会绕远路去打别的城市

    “之前乐山说的,那曹毓之前宴请了一位贵客,那位贵客是谁

    “如果曹毓宴请的是和蛮族勾结的叛党,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因为他投靠了叛党,所以蛮族特意绕过了这座小县城”

    “不,还是有哪里不对。”他怔怔地站在哪里,眼神呆滞地盯着空中,嘴里嘀咕着莫桃不懂的话,“如果蛮族已经绕远了,那军队为什么要来这儿他们为什么要对百姓们撒谎”

    见他这副模样,莫桃皱着张脸,伸出手在青年眼前晃晃“你没事吧”

    崔彦一晃眼,看见她的面容。

    “为了征兵吧。”

    “为了征兵。”他恍然低语道。

    迟迟等不来莫桃的老人走了过来“桃儿你怎么还在那儿傻站着”

    “我马上就去”莫桃对老人喊道,随即转过头故作凶狠地嘱咐崔彦,“你还在这儿傻站着干什么呢快点回屋去”

    崔彦并没有听话地回屋,而是转头看向老人,眼神一瞬黯淡了下来“还有,为了我。”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

    他陡然抬起头“我知道是谁了”

    他眼里燃着熊熊火光,抬脚便走不是听莫桃的回屋躺下,而是往外走去。

    “你去哪儿”

    在少女疑惑的眼神里,他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要去长安。”

    “什么”莫桃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现在在封城啊”

    “我知道。”崔彦脚步不停,“但我必须要去”

    “你小子给我停下”莘老爷子快步赶到崔彦面前,一巴掌拍了过去,“你说你要去哪儿你对得起桃儿吗”

    崔彦受了这一巴掌,看着老人的目光却

    丝毫没有退却之意“莘先生,我之前就说了,我和莫姑娘没有关系。我想去哪儿是我自己的事”

    “是吗”老人气笑了,“既然你和桃儿没关系,那我杀了你也没关系吧”

    “师父”莫桃连忙上前扯开他们两个,“这么多病人在,你们别吵了”

    “莫姑娘,我”崔彦的话在看见莫桃的表情后吞进了肚子里。

    “我知道你有理由,但不要是现在。”莫桃看着他,“你也看见了,现在你出不去的。”

    看着她那双黝黑明亮的大眼,崔彦叹息一声“好吧。”

    莫桃极轻极快地笑了一下,拉着气鼓鼓的老人走了。

    白日尽时,莫桃送崔彦到了一间小屋子里。

    那些想要出城的人们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十分熟悉这座城比那些新来的军队,甚至曹毓曹县令还要熟悉。

    看着崔彦头也不回地走进那无垠夜色里,莫桃终于忍不住了“喂”

    但等崔彦真的转过头来时,她却只敢说一声“你要注意安全啊。”

    崔彦愣了一愣,随即笑着点头“嗯。”

    莫桃努力扯动自己的脸,回了他一个笑容。

    她孤身往回走。

    这个夜晚有点冷,她不禁打了个哆嗦。

    当她回到家中时,老人竟还没睡。

    老人坐在桌前,盯着灯火,火光照着他的须发,好似更白了些。

    “桃儿啊,我是不是做错了”

    莫桃有几分惊讶“您说什么呢”

    “没什么。”老人叹了一口气,往屋外走,“我要去找老朋友叙叙旧,你先睡吧。”

    崔彦走之前的话还回荡在他耳边

    “您喜欢战争吗

    “我也不喜欢,可是您的朋友似乎不这么想。”

    军队驻扎在城外的峡谷内。

    这很奇怪。不仅奇怪在这一边的通路对着的是内地,而蛮族活动一般是在另一侧的大漠,更奇怪在军队似乎并没有进城的意思延泗虽然只是小县城,但也是配有营地的。

    更别提延泗地理位置特殊,正好位于山脉隘口。往上几个朝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本朝边境往外扩展了许多,才让它没有完全挨着边境线。

    当然还有最奇怪的老人一路走来,城门口灯火通明,往来军将都在搬运辎重,眼瞅着是要拔营了。

    老人一路走进了大帐。

    里面正在举行宴席。尉参将坐上桌,那位很有福气的曹大人坐在副席,另一侧是一位垮着脸的中年人。下午还惊惶失措的乐舞团现下已经在帐中聚齐了,靡靡之音直到老人一路走到尉参将桌前都未完全消散。

    “莘先生怎么来了”尉参将有几分意外。

    “我来问几件事。”老人眉眼阴沉,“你为什么要封城”

    尉参将诧异地看老人一眼,随即笑了“是为那些百姓打抱不平来了”

    “怪我,我没管教好手底下的儿郎。我只跟他们说要拦着点人出城,没有跟他们说不能动手。最先动手的那个我已经亲自罚过了,您要不要去看一看”

    “不用。”老人摇头,“我只是来解惑的,不是来讨公道的。你想怎么说是你的事。”

    尉参将一眯眼“您不信我”

    老人沉默着,避开了这个问题“我一路走过来,看见你们在拔营”

    尉参将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我本意是想守在这儿的,但军令如此我不可违背啊。”

    “你们是要攻打蛮族”老人深深看他一眼,“我可没听说蛮族打进了关内啊”

    “这个莘先生,您既然不在行伍,那我们的动

    向,不好告知您吧”

    “好吧,”老人点头,“这个我不多问,但是最后一件事,你一定要告诉我。”

    “您说。”

    “你们有没有把百姓卖给蛮人”

    尉参将一眯眼,旋即笑了。

    “莘先生怎么会问这种问题您忘了吗您当年救下我时我们就是在和蛮族”

    “我没问当年,我问的是现在”

    一声杂音。是乐师无意识按紧了手下的弦。

    他慌张跪下,冲着主座上的人求饶,尉参将神情莫测地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

    不多时有一队士兵进了帐子,把乐舞团的人全押了出去。

    当帐中只剩下四人时,尉参将走下主座,走到了老人面前。

    “莘先生,我一直知道的,您也和我一样,一直记得八年前的事。

    “您觉得,我们是因为什么才死了那么多弟兄的

    “是我们不够勇猛吗是我们的主将不行吗不是的我们完全输在后备上,输在朝堂那些蠹虫上,输在那些横行霸道的世家身上

    “潘大人为了给兄弟们报仇,抛下一切去和那些蠹虫们周旋,依旧用了八年了才搞出了个漕运案为什么要那么久不就因为他崔成济姓崔吗”

    老人叹息一声“所以,潘大人是想造反,是吗”

    “造反这个词多难听我们明明是要整肃这个朝代”尉参将眼中泛红,激动地一挥手,“我们都跟着潘大人,都相信他一定能创建一个更好的时代再也不会有人像我们一样,明明在前线拼杀,却要被自己人的勾心斗角活活饿死”

    “然后呢”老人冷不丁地反问。

    “什么然后”尉参将有几分迷茫。

    “你们想整肃这个朝代,想创建一个更好的时代,然后方式是,和蛮人勾结,把百姓卖给蛮人”

    他嗤笑一声“我从不知道,你们的大义,就是把本应保护的子民亲自喂到虎狼嘴里。”

    尉参将颇为失望地摇摇头“您还是不懂。”

    “他们不是我们的百姓。他们认得还是嬴朝,那他们就是我们的敌人。”

    “百姓就是百姓。

    “我们不在乎什么朝代,我们只在乎能不能活下来。”

    一片沉默。

    良久后,尉参将叹一口气。

    “看来先生您,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