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越来越厌

作品:《王熙凤重生[红楼]

    对于尤氏和王熙凤之间的事情, 邢夫人是看在眼里,但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

    老太太都没办法管这事,邢夫人自觉自己也管不了。

    而且她的心是偏向王熙凤的, 和尤氏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自然也没办法管。

    王熙凤并不在意尤氏对自己的态度, 左右尤氏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倒是尤氏的那两个异父异母的妹妹,更让王熙凤在意。

    不过这会儿王熙凤没精力搭理她们, 回到荣国府后, 王熙凤又忙了起来, 年底事情真的不少。

    就在王熙凤有些忙昏头的时候, 一天上午,陪着贾琏去户部的昭儿一脸喜事的回来了。

    “给老太太、太太、奶奶道喜, 今年吏部评二爷的业绩为优, 二爷升官了, 现在是正五品户部郎中。”昭儿喜滋滋的说道。

    屋子里坐着的一众人等闻言也十分高兴。

    六年了, 贾琏总算是升了官。

    “好,果真是大喜事,有赏, 都有赏。”贾母高兴的说道。

    心里对自己之前支持贾琏的举动很是自豪,她果然没有看走眼。

    其他人都给王熙凤道喜。

    王熙凤笑着说道“二爷升官,你们给我道喜什么, 等二爷回来, 给他道喜才是。”

    “自然是要给二哥哥道喜的, 不过夫荣妻贵,也要给二嫂子道喜。”贾探春笑着说道“我可等着喝二哥哥升官的贺酒了。”

    “放心,少不了你的,酒水管够, 只怕你喝不了那么多。”王熙凤笑着说道。

    就算不摆宴席大庆一番,自家人肯定是要摆上两桌庆贺的。

    贾探春闻言笑道“那我可就等着了,要是不好,我可是不依的。”

    “放心,肯定都是上好的酒。”王熙凤笑道。

    众人又闹了一会儿。

    “派人去林家,把元哥儿也接回来,他老子升官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可不能缺席。”贾母笑着说道。

    王熙凤闻言应了下来“我这就派人过去。”说着就给了一旁的鸳鸯一个眼神。

    鸳鸯会意,悄悄的退了出去,吩咐人去了。

    等王熙凤等人从荣庆堂出来,已经有人家听到风声派人来送礼了。

    亲朋好友以及户部官员的礼物,王熙凤一律都收下了,这是官场上正常的人际交往,不怕被人说,也不怕被人告。

    谁要是真拿这个去告,那绝对是傻叉,直接得罪所有做官的人。

    至于其他人,王熙凤就要看情况,酌情了。

    那些妄图扒上贾家,然后仗势欺人的人送来的贺礼,自然是不能收的。

    等晚上贾琏回来,荣国府自然是一阵热闹。

    众人纷纷向贾琏道喜。

    贾琏也乐了一会儿,在贾母说起庆贺的时候,贾琏微微皱眉道“回府前,孙子见了姑父和叔父一面,依着姑父和叔父的意思,此事不宜大庆贺。”

    贾母闻言有些紧张了起来“他们有没有说原因”

    “叔父说,之前薛妹妹在后宫得以晋封,他回京后又得了皇上嘉奖,还有秦国公主怀孕的事情,如今又是我升官的喜事。最近一段时间咱们家出风头的有点多,担心别人眼红。姑父也说,最近一段时间还是低调些好。”贾琏回答道。

    四大家族以及有关的姻亲里,林如海和王子腾以及史鼐无疑是最有出席的人,现在林如海和王子腾都发话了,贾母就算心里不怎么愿意,也只能答应不大庆。

    “这些人不好好当官,偏偏要嫉妒二哥哥,真不当是大丈夫。”贾惜春讽刺的说道。

    王熙凤闻言上前搂住贾惜春,乐呵呵的说道“知道你心疼你二哥哥,可这话可别在外面说。这不遭人妒忌是庸才,你二哥哥就是因为有才,才会被人嫉妒。”

    这话说道,屋子里的人都笑了。

    贾母更是一边笑,一边指着王熙凤说道“你这就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害臊。”

    “二爷升官不就证明他有本事,没本事的人,可升不了官。”王熙凤笑着说道“我说的都是事实,有什么好害臊的。”

    说完王熙凤一脸崇拜的看向贾琏,笑着说道“说到底还是二爷有本事,才能让我如此这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贾琏嘴角上扬,但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在外面了,你矜持些。”

    此话一出众人都笑了“噗”

    乐过后,众人散去,离开荣庆堂,各自回到自己的院子。

    对于贾琏升官这事,荣国府绝大多数人都是高兴的,不单单是荣国府,宁国府的人也高兴。

    哪怕就是尤氏不喜王熙凤,也知道贾琏好了,对宁国府也好。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事情,既然有高兴的,自然也有不高兴的。

    贾政和贾宝玉父子就对此不高兴。

    贾政就别说了,晚宴他根本就没出现,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对此荣国府众人都心知肚明,谁也没说出破坏气氛。

    而贾宝玉就不一样了,看着屋子里的热闹,内心却感觉一片冰冷。

    王夫人死的时候贾宝玉已经六岁,记得很多事情了。

    最初贾宝玉对王夫人和贾珠的死没什么感觉,伤心有限。

    但他没有想过的是,从那一天起,荣国府的重心就从二房贾政,转移到了大房贾琏身上。

    加之王熙凤太“能干”,直接把贾母的心腹也一锅端了。

    哪怕表面上看贾母的日子过得和以前一样,依然富贵荣华,想要什么只要不过分能弄来就能有什么。

    可实际上贾母对荣国府已经没有了掌控力,各处不是像林之孝那样只忠心于荣国府的人,就是王熙凤的心腹。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有贾母补贴,贾宝玉的日子过得也没以前好。

    不单单是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

    哪怕王熙凤将荣国府里那些不好的仆人都清理了出去,可踩低捧高本就是所有仆人都无师自通的技能,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可不是荣国府的宝贝蛋。

    元哥儿才是

    哪怕贾母依然疼爱贾宝玉,可她一个人只能影响到自己院子里伺候的下人,影响不到荣国府的其他人,尤其是荣国府之外的人。

    只要脑子不傻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比起贾宝玉这个一直被贾母养在身边的孙子,元哥儿这个从小就被前科探花教导的人更有前途一些。

    加之贾琏现在有爵位有官衔,贾政没了,自然荣国府绝大多数人都会捧着大房。

    当然捧着大房,不代表就要去踩二房,要去踩贾宝玉。

    可从热情到平淡,这种明显的改变,贾宝玉是能感受得出来的。

    小孩子是最简单的,贾宝玉喜欢之前那种所有人都对自己众星捧月般的态度,不喜欢如今这种别人都捧着贾琏王熙凤的态度。

    因此他讨厌贾琏得势。

    这种讨厌不是那种要杀了对方,就是单纯的讨厌而已。

    不过这几年下来,贾宝玉也学乖了不少,没有在说什么国贼禄鬼的话,因为他以前说被“教训”过,为此不但姐妹对他冷淡了,连最疼爱他的贾母也对他冷了脸。

    贾宝玉其实很会审时度势,他或许脑子没有明确清醒的认知,但心里却清楚这府上谁最大谁最疼爱他,见贾母也冷了脸,便不敢再说了。

    其实贾宝玉也不是没在贾母和身边丫鬟的劝说下读书,对于读书,贾宝玉其实能读得进去,这点从他诗词做得不错可以看得出来。

    只是贾宝玉天生厌恶仕途经济,他读不进去的其实是有关仕途经济的内容。

    因此一看科举考试八股文之类的,就头大,心里特别厌恶。

    贾母又宠着他,不会逼着他。贾政只管他读书,却不会时时刻刻盯着他读什么书,身边的丫鬟又不怎么识字,时日一长,在族学的某些人的出主意下,贾宝玉学会了阳奉阴违。

    表面上是在读书,实际上却是在看话本,甚至于是某些类似于西厢记之类的小黄黄。

    而西厢记之类的书,一般都是什么类型的了

    一般都是充满了成年人童话的类型。

    都是那种有权有势有钱的富家女爱上了贫穷读书人,然后这样那样,最后贫穷的读书人财色兼收的美好故事。

    其实一点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上辈子哪怕荣国府在落魄,贾迎春贾探春还是庶出了,身边都有七八个丫鬟婆子伺候,更何况那些更权势的人家。

    但架不住这些故事写的好,非常的戳很多人的心。

    至少贾宝玉就被戳到了。

    他就喜欢这种无关金钱的美好故事。

    比起四书五经,显然这种话本更吸引人,贾宝玉偷偷的看着。

    然后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越是看,越是向往那种美好,就越是不喜仕途经济,也越厌恶走这一条路在荣国府风光无限的贾琏。

    不过贾宝玉虽说讨厌贾琏,但被贾母养在身边的他还是有些单纯,没想过谋害贾琏的事情。

    就只是单纯的看贾琏不喜欢而已。

    衣食无忧的贾宝玉,心里没有争权夺利的意识。

    但他却不知道,王熙凤一直都盯着他,一直都对他抱有很高的警惕。

    富家公子的贾宝玉的确天真单纯,可贫贱的贾宝玉,那可是能真狠下心来抛妻弃子的存在。

    谁知道贾宝玉会不会突然黑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