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第 61 章

作品:《重回天灾囤货忙

    腌咸鸭蛋需要时间门, 且想要做到蛋黄流油的那种程度,需要的时间门并不短,至少需要半个月。

    虽然用来做粽子的米也需要时间门来泡发, 但一个晚上和半个月差得太多了。

    “我之前好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把蛋黄放到盐里腌的, 悦悦你找找。”

    市面上用真空塑料袋装好拿出来买的咸鸭蛋蛋黄, 基本上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便宜一些的甚至连鸭蛋也不需要,面粉和各种调料色素就能做出来了。

    俞妈妈用鸭蛋做咸鸭蛋黄可以说是十分地真材实料了。

    俞悦桐没能吃到用煮熟就会流油的咸鸭蛋做的粽子,但她也不气馁。

    在网上找了一个配方后, 一家人就开始忙碌了。

    米和豆子需要提前泡发, 俞悦桐是不爱吃米里还掺豆子的粽子, 但老一辈人却很喜欢。

    为了让粽叶的色泽更加漂亮, 也需要提前一个晚上将粽叶浸入水中泡发。

    俞妈妈翻找着粽叶时, 才发现家里的粽叶所剩无几了。

    “哎呀, 之前没有多买点, 都忙忘记了”俞妈妈懊恼不已。箬竹叶除了包粽子外没其他的用途,但俞妈妈却很喜欢用它当垫片。

    蒸饺子的时候洗一片剪成两半,饺子一个个地放上去,蒸好的饺子带着竹叶的清香,很好吃

    蒸鱼的时候俞妈妈也喜欢在盘底铺一片,这样蒸出来的鱼鱼皮完整鱼肉雪白, 丝丝缕缕的香气好像是从鱼肉中散发出来的一般。

    只是最近太忙了,粽叶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一时间门就没想起来。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粽叶这么难买的吗”平时不觉得,这会了才觉出物资匮乏的不便利来。

    俞爸爸的裤腿上全是泥, 将一大捆的粽叶和黄泥放下, 俞爸爸叹了一口气“我就顺便去挖了点泥。”

    咸鸭蛋用黄泥裹出来的比用盐水直接泡要好吃,俞爸爸不懂这个是不是真的,但俞奶奶都这么说了, 反正就是顺手的事情,干就干了。

    俞妈妈看粽叶还是绿油油的,哪里不知道他是没买到粽叶自己去山上摘了

    “唉,这日子过的。”

    俞悦桐赶紧打断俞妈妈的伤感“明天早上我和爸再去摘一点拿回来晒干留着以后用吧。我看着日子过得乱糟糟的,也没什么过节的气氛,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粽叶呢”

    俞奶奶却灵光一闪想到个好主意“我也去我也去,咱们多摘点晒起来,过几天就是端午了,不管怎么说,这日子还是要过的,家里有小孩的不得包点粽子啊咱们多晒点,到时候肯定能卖得出去”

    粽叶就是箬竹的叶子,虞城的气候适合箬竹的生长,山上就有不少箬竹叶。

    箬竹叶不算贵,末世前没有一片叶子多少钱的说法,基本上是一捆五块钱,大概一百片叶子左右。

    摘箬竹叶的活是个辛苦活,吃粽子用箬竹叶包就是吃竹叶的清香,箬竹叶的处理也简单,晒干就行了。

    但也因为简单,竹叶的香气只能维持一段时间门。

    箬竹叶没其他的什么用途,平时的销量差,只有端午前后才能卖得多点,所以一年也就这么一段时间门能赚钱。

    俞奶奶虽然不是俞妈妈的亲妈,但老人家都是七十岁的人了,俞妈妈不管从哪个方面都不希望她去。

    “摘这个才多少钱又累又辛苦的,悦悦说想吃炸薯片,妈你在家多削一些土豆片晒干了让她吃个够”光说是没用的,所以俞妈妈直接找了个借口来转移老太太的注意力。

    俞奶奶一听果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俞悦桐的身上“悦悦,专家都说了,薯片吃不好”

    俞悦桐硬着头皮说“吃不好的是外面卖的。咱们家自己做,土豆是刚挖的,那么新鲜油是好油,怎么能吃不好呢”

    俞奶奶嘀嘀咕咕地说着薯片是垃圾食品的话,但被俞悦桐一撒娇,没有坚定立场的俞奶奶立刻投降了。

    “十斤够不够吃算了,既然要做,就干脆做多一点,那么多土豆呢”

    大部分的土豆都拉到了加工厂,只留了几麻袋在家。

    但这“几麻袋”就是一千多斤的大土豆

    今年的收成好,俞悦桐本来是想挑一些小小个的土豆拿来烤着吃的,一百多亩地,愣是没挑出多少。

    俞奶奶和俞外婆倒是很高兴,今年的土豆又大又好,挑出来放在家里自己吃的全是一只手握不住的,像个磨去棱角的长方形圆柱体。

    表面也没有什么坑坑洼洼的洞,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什么木头雕出来的土豆摆件呢

    “悦悦啊,家里切片的木头块呢”俞奶奶年纪大归大,但手脚十分麻利,说要做薯片,也是风风火火地就支使着俞爸爸去把储藏室里的土豆拖出来了。

    一大麻袋

    “薯片、薯条、蓝牙土豆、旋风土豆悦悦,还有什么来着”俞奶奶用不来手机,但她以前买菜见识过的路边摊可多了去了

    她倒是也不买,但趁着买菜和路过的时机,就把小摊子的做法给记在心里了。

    无非就是各种形状的土豆放油锅里炸嘛

    “这么多啊”被拉出来当挡箭牌的俞悦桐被天上掉的大饼给砸懵了,惊喜地跑去将一大堆的厨房神器翻了出来。

    “这个用来做旋风土豆可好用了只要吧土豆插在这里,然后呼啦呼啦呼啦”俞悦桐像是玩全自动卷笔刀似的将机器转得呼啦呼啦响。

    “得亏家里没有小孩子,要不然你还得跟他打起来”俞奶奶看俞悦桐玩得起劲,就拿了其他工具忙活去了。

    一麻袋的土豆大概是一百多斤,现在粮食珍贵,也舍不得削皮,俞爸爸抱了个大盆子,拿着钢丝球哼哧哼哧地刷洗着土豆,将土豆表面的土刷得差不多,再用水一冲,这样的土豆就已经很干净了完全可以带皮一起炸

    长长扁扁的土豆不管是切片还是切条都很方便,俞悦桐玩上了瘾,拿着机器旁边的手动把手越转越觉得好玩,但是还没转个够,土豆就没了。

    俞奶奶和俞外婆那里也弄得差不多了。

    俞爸爸力气大,俞奶奶让他把东西搬去厨房。

    土豆容易氧化变黑,不管是土豆片还是旋风土豆,都要放到大铁锅里烫个几十秒,这样不仅是为了让土豆更容易熟,而且还能让土豆不会变黑。

    “悦悦啊,马上就吃饭了,奶奶只给你炸一点哦,剩下的等以后再慢慢吃。”俞奶奶显然是把俞悦桐当小孩哄了。

    指挥着俞爷爷把煮好的土豆摆开晾干,自己则是在厨房忙活着。

    “霹啦”

    一大锅植物油的香味在房间门里弥漫着,将在养鸡房里的安安和康康都给招来了。

    “乖宝别过来,小心油溅过去烫着你”

    处理好的土豆虽然用厨房纸擦了一下,但又跑出了一些水分,一盆的土豆条倒入锅中时,噼里啪啦的动静响个不停。

    “奶奶,我来吧,你出去。”俞奶奶已经习惯了,像个无情铁人似的拿着锅铲,俞悦桐却看得眼皮直跳,不由分说地将俞奶奶推出厨房。

    薯片薯条都需要冷冻后再炸,俞奶奶虽然一早就切好了土豆片和土豆条拿去冻,但多少需要一些时间门。

    现在下锅的是比中指还长、比大拇指还粗的狼牙土豆。

    外面卖的蓝牙土豆有个大铁板,俞奶奶自己琢磨着,先炸再用铁锅大火翻炒味道更更好她早就琢磨好了,今天终于能给俞悦桐做上一锅,别提多开心了。

    俞悦桐翻动着土豆,俞奶奶数着时间门,觉得差不多了立刻喊道“悦悦,可以了悦悦。”

    俞悦桐用大漏勺将炸土豆捞出,俞奶奶立刻乐呵呵地重新主导了厨房的使用权。

    “哗”

    土豆在锅里和各种调料翻炒,香味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比外面的小摊还要香。

    “呜嗷呜”

    安安和康康眼巴巴地看着俞悦桐和俞奶奶,讨好地露出了天使一般的笑容,但天使的嘴角不会挂着老长的口水,所以他们的天使装扮十分拙劣。

    “安安和康康也想吃呀”都说隔辈亲,俞奶奶隔辈疼俞悦桐,自然也疼更隔辈的安安和康康。

    “就一根,没事的,没有辣椒没有洋葱,连葱都没有,偶尔吃一点没什么关系的。”

    俞奶奶一脸慈爱地给安安和康康挑了锅里最大的两根。

    安安和康康小心翼翼地看了俞悦桐一样,见她没什么反应,怕烫这种事情不存在的叼了蓝牙土豆连撒娇都顾不上,两只狗比火从尾巴上烧起来更慌张地跑走了。

    俞悦桐一看他们心虚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在家时俞奶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俞奶奶小心翼翼地说“悦悦,就一点,不会有事的。他们天天吃那些没滋没味的东西也怪可怜的。”

    俞悦桐有些哭笑不得“也不是当饭吃,偶尔吃一点就吃一点吧。但是奶奶你别天天偶尔吃一点。”

    俞奶奶立刻眉开眼笑地答应下来“我晓得的,我晓得的。”

    “悦悦快来尝尝,吃吃看奶奶做得好不好吃”

    俞悦桐很有仪式感地翻出了竹签,端着的碗差了点意思,但仪式感这种东西可有可无,好就行了。

    在油锅里炸过的狼牙土豆表皮有一层脆脆的壳,“咔”地一声咬开,里面绵软有香甜的土豆就像松软的棉花一样涌了出来。

    新收的土豆经过短暂的储存被带走了一些水分,里面的甜度更大,绵软的土豆只是刚触碰到舌尖,一股淡淡的甜味就席卷而来。

    俞奶奶自己琢磨出来的调料很香,加了五香粉和孜然,香得十分霸道。老年人的味觉退化了不少,调配的调料多少有一点咸,但正是略咸的调味将土豆自带的甜味级激发出来了。

    俞悦桐对着俞奶奶比了个大拇指“真好吃欸奶奶你要是出去摆摊,我就跟过去收钱一天赚他个几千块钱的”

    俞奶奶被她这夸张的夸奖逗笑,眼角的皱纹层层叠叠“还几千块钱,能卖得出去就不错了”

    “真的奶奶这个是真的好吃”

    “真的好吃呀那奶奶再给你其他的”

    先炸旋风土豆,俞悦桐挑的土豆已经是尽量小了,但家里的土豆个个一斤重,削出来的旋风土豆也跟个巨无霸似的,一个顶小摊上的三个大

    旋风土豆大,俞奶奶又加了半桶油下去,俞悦桐边捧着碗吃,一片看旋风土豆在油锅里西像喷泉似的涌现着无数的小泡泡。

    控干水分的旋风土豆下锅没有再让油花四溅,“滋啦滋啦”的声音听得人心情愉悦。

    “好吃”旋风土豆的诀窍在于土豆要均匀,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炸出来是要脆的,脆的同时最中间门又要留一些绵软,然后一圈一圈地吃,吃的是那种趣味性。

    俞奶奶笑俞悦桐还是个孩子,但她最高兴俞悦桐还是个孩子。

    “妈,你别太惯着她,吃了这么多东西,晚上她还能吃得下饭吗”

    俞奶奶还想再炸点薯片和薯条,但俞妈妈赶紧喊了停。

    俞悦桐想说自己绝对能吃得下,但俞奶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行了行了,东西也跑不了,你想吃了奶奶再给你做哈。”

    俞悦桐舔舔嘴角,香喷喷的涂料让她的胃口大开,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再吃十斤薯片也没问题

    “冻都冻好了,再炸一点点嘛。”俞家的冰箱不仅大,功能也很多,冷冻层专门有一个极速冷冻的小分区,别说是薄薄的土豆片了,一整个土豆塞进去也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冻得梆梆硬

    俞悦桐试图撒娇,但被无情地打发走了。

    “去找找蛋白能做什么菜吃,剩下来的蛋白实在是太多了。”

    咸鸭蛋的蛋黄可以说是绝大部分z国人心目中的红玫瑰,课本里一戳就流油的咸鸭蛋馋哭了多少小孩俞悦桐不知道,但她小时候学完这篇课文后回来就说想吃咸鸭蛋。

    第二天早上还因为自己手里的咸鸭蛋戳不出油而大哭了一场。

    咸鸭蛋的蛋黄魅力无需多做解释,但如果将咸蛋黄比作是红玫瑰,咸鸭蛋的蛋白就是被嫌弃的馊了的米粒。

    俞悦桐吃咸鸭蛋只吃咸蛋黄,每次都要很不情愿地才会把咸蛋白弄碎拌在稀饭里囫囵吞枣地吃掉。

    和水煮蛋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待遇

    俞悦桐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还看过一个新闻,主角是一家月饼店,为了宣传自己的用料扎实,特意展示了用完整的咸鸭蛋取咸蛋黄,然后将几大桶的蛋白当成垃圾处理掉。

    咸蛋白用途少,处理起来要多费心思,也做不成什么东西,为了方便,干脆就全部倒掉了。

    上万个鸭蛋清就被这么倒掉了,当时都把俞悦桐看得心疼死了,恨不得时光倒流提前去买下来。

    也不知道今年那家月饼店的老板对不会想起去年的这件事,然后追悔莫及。

    “悦悦,想什么呢”

    俞悦桐回过神“哦哦,马上去”

    鸭蛋和鸡蛋比起来多了一点腥味,俞悦桐不是很喜欢这种腥味,家里除了咸鸭蛋几乎不买新鲜的鸭蛋。

    这次的蛋白是自家的鸭蛋,因为取蛋黄用来做咸蛋黄,剩下的鸭蛋白就是没有味道的。

    无味的蛋白处理出来简单得多,当然,如果是咸蛋白也不能浪费

    “安安康康,给你们做蛋白饼干吃好不好呀”

    两只小狗才不知道什么叫蛋白饼干,但他们知道“蛋白”和“饼干”,又是蛋白又是饼干,听起来就很好吃

    “停住不准滴口水要是你们滴口水了,我又要擦地板,你们的蛋白饼干又要晚了”

    安安和康康宛如声控玩具,立刻就把嘴巴给闭上了,舌头安安静静地塞在嘴巴里,只用乌溜溜的大眼睛可爱又期待地看着俞悦桐。

    蛋白饼干十分简单,羊奶、蛋白、玉米淀粉搅和搅和就可以了,然后再用不粘的平底锅煎出一个一个的小圆饼。

    俞悦桐做了两份,一份加了糖和黄油,拿来做看剧吃的小零食十分不脆,奶香味十足且嘎嘣脆。

    安安和康康吃的自然是那份无糖无油的版本,虽然没有俞悦桐的这份香,但味道也不差,立刻就成了两只小狗目前心目中的南波万

    薄薄脆脆的蛋白饼干被俞悦桐当成小薯片,一个接着一个地吃,也算是满足了她想吃薯片的愿望。

    虽然吃了不少东西,但晚饭俞悦桐又化身了干饭人,一大桌子的菜大半都进了她的肚子。

    俞奶奶怜爱地看着她“慢慢吃,多吃点,不着急。”

    然后又提起摘箬竹叶的事情。

    “土豆也处理好了,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明天我和你爸一起去摘叶子”

    粽叶能卖多少还是个未知数,能卖多少钱也是个未知数,但老太太手里也没什么钱了,她心里着急

    俞悦桐大概能猜出她这么着急的原因。

    俞外婆给了俞悦桐一点钱让她帮忙买太阳能发电机。

    俞奶奶大概也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很可惜,她手里没钱。

    俞悦桐的叔叔姑姑没有舅舅阿姨那么孝顺,不伸手问老两口要钱就算好的了

    俞爸爸是长子,又拿了全部的拆迁款,赡养是应该的,吃饭生病都由俞爸爸和俞妈妈出钱,过年过节还会给包个红包,数额不大,但多少是个心意。

    俞奶奶和俞爷爷没那个脸再伸手问大儿子和大儿媳再要钱,他俩都没有退休金,唯一的来源就是农村户口的老人每个月有一百多块钱的补贴。

    之前曾孙子出生、满月、百天,都包了个大红包,本就单薄的家底更是一眼就能看到头。

    跟着俞爸爸生活虽然没有要花钱的地方,但这点钱在现在根本不够看。

    俞三叔欠了钱,虽然由于国家出台的“因为暴雨导致失去收入来源的人暂时可免息六月”新政策从岳父岳母那接到了钱暂时免去了牢狱之灾,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俞大姑早年丧夫没再嫁,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并不容易,日子也不好过。

    俞三叔和俞大姑在俞爸爸这里碰了一个大壁,又偷偷把主意达到了老两口的头上。

    俞奶奶和俞爷爷把自己的棺材本都给了他们,俞爸爸和俞妈妈都知道这事,但什么也没说。

    钱是老两口自己的,他们爱给谁给谁,但除此之外,就没了。

    几万块钱的事情,犯不着再跟老人吵一架让大家都生气。

    “奶奶,摘竹叶这个活很累的。”

    俞奶奶不敢看她,低头盯着碗筷,小声地说“赚钱的事,哪有不累的呢”

    俞悦桐直接说“奶奶,你要是想赚钱给三叔和大姑花,我没意见。”

    俞奶奶和俞爷爷的脸皮顿时烧得滚烫,尤其是当着亲家的面“我”

    俞悦桐说“但是你得把这钱给堂弟和表弟。”

    俞三叔的儿子社恐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也不好,但除了学习成绩,他在其他方面是一把好手。

    养猪、种地,勤勤恳恳一个人就照顾好二十头猪和五十亩地。

    他是很听俞悦桐的话,俞悦桐让他去租地,就去租,俞三叔和俞三婶把日子过得一团乱,俞文新的生活却有条不紊地继续下去。

    现在萝卜和土豆收了,他也听俞悦桐的话在外面租了一个小仓库把东西早就收好,不卖也不给父母。

    吃可以,大家一起吃,但拿走去卖,不行

    俞大姑的儿子苏子阳读书好,下地干活不适合他,俞悦桐就给他介绍了一些翻译工作,他也能吃苦,抱着字典一点点啃,一个月虽然累死累活才赚个两千块钱,但也能慢慢地攒下一些家底。

    “奶奶,和你我爷爷两个人才赚多少钱啊几千块钱够我三叔的债半个月的利息都够不你还不知道我三叔和大姑那个性格与其把钱给他们拿去赌拿去嚯嚯,不如给文新和子阳,好歹能让一家人吃饱饭。”

    被当着亲家的面说起家里的糟心事,俞奶奶和俞爷爷一开始还有点面子上过不去,但听了俞悦桐的话后,又觉得有道理。

    俞奶奶当场就拍着大腿说“让老三给忽悠了我当时就应该把钱给文新的”

    老人家隔辈亲,给孙女孙子塞钱从来没什么舍不得的,俞文新和苏子阳在他们眼里虽然还是小孩,但就是因为他们是小孩,所以才更心疼些啊

    大人吃点苦头没什么,但小孩还在长身体,以后还要读书考大学,必须要吃得好一些

    俞奶奶和俞爷爷就是被这些话忽悠了,几千块几千块地给,本就没多少地家底现在是一点也不剩了。

    “那爷爷和奶奶,你们明天就跟着我,咱们一起去捡竹叶去。”

    俞外婆在饭桌上没说什么,但是晚上她借着给俞悦桐送牛奶的功夫,悄悄地跟她说她也想去。

    “去就去嘛,外公去不去”

    俞外婆立刻眉开眼笑,俞悦桐比俞妈妈好说多了,她只是稍微和俞妈妈透露了一点意思,就被俞妈妈骂了个狗血淋头。

    “去,他也去呢”

    俞外婆和俞外公的经济情况稍微好一些,两个女儿逢年过节再难也会给包个红包。

    之前是跟着俞大舅生活,俞二舅会每月给一千块钱的生活费给两个老人,现在跟着俞妈妈生活,俞大舅和俞二舅都会给她打钱。因为物价涨了不少,兄弟俩商量着每个月给一千二。

    但俞外婆的支出也不小。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俞小姨和两个孩子相当于是“净身出户”什么也没有,俞外婆自然是舍不得女儿和外孙女这么苦哈哈地生活,身上的钱大部分都给了她们母子三人。

    这半年多还有各种亲戚的丧葬嫁娶,酒席没大办,但俞外公和俞外婆的辈分都挺大了,要包的人情红包不少。

    俞妈妈没缺过他们吃穿,但手里没钱和手里好歹有一点钱的安全感根本不一样

    俞悦桐答应俞外婆,就去做俞妈妈那里的功课。

    “悦悦你是他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为了那点钱折腾个什么劲”

    俞悦桐开口说话前,俞妈妈就先抢过了主导权。

    俞悦桐讨好地笑笑“就当是让他们找点事情做了,放心吧妈妈,累不了多少的。”

    俞悦桐给俞妈妈展示了一下自己新做的工具“你不就是担心他们的腰吗看这个东西可方便了都不需要弯腰,这里按一下,就把竹叶夹起来了,然后再把竹叶扔到麻袋里就行了。”

    这东西是俞悦桐从空间门里翻出来的。

    “偷懒”省事这方面,a国的各种小工具可多了,农场里的工具房就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工具。

    俞悦桐回国的时候几乎是把农场“洗劫一空”,工具房里的乱七八糟的工具自然也没放过,这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吧

    俞妈妈上手实验了一下,发现这东西的确是好用,前端是像剪刀一样的夹子,手握的地方有两个按钮,红色的按钮按一下夹子就会加紧,再按一下松开。绿色的按钮是控制杆子伸缩的。

    这样一来,人站着捡叶子就不需要弯腰,按几下按钮再一伸手,就能把东西装进袋子里了。

    俞妈妈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田的里活也不少,四个老人跟着忙里忙外干了好几个月,俞妈妈也想让他们歇歇,这才不想让他们去捡竹叶。

    发现有了这个小工具大大省力后,俞妈妈就松口了。

    “那我明天也一起去好了。”如果能赚钱,俞妈妈也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的。现在的经济形势这么差,能多挣点得赶紧多挣点钱,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啊

    俞悦桐抱住她,将脑袋放在她肩膀上“明天不包粽子啦”

    “你以为我跟你似的笨手笨脚的”俞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很快,俞外婆和俞奶奶也是大熟手,三个人抵得上三十个俞悦桐。

    “对了,我把这事发群里,有钱大家一起挣”俞妈妈立刻拿起手机,先给俞小姨打了个电话,说好明天一起去将竹叶,然后才往家族群里发消息。

    虞城这地方,捡箬竹叶都成了一种很普遍的职业,但这种活很辛苦。

    因为做的是几分钱的生意,箬竹除了竹叶外没其他的价值,没多少人会刻意去种,箬竹多的地方不是在山上就是在人极罕见的地方。

    路不好走,叶子占地方,而且一大袋也挣不到多少钱,可以说能赚到的钱,一分一厘全是辛苦钱。

    以前但凡是有出路的,都不会干这个,因为真的是太辛苦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箬竹竹笋以前没什么人吃,但事实上是可食用的。

    现在一旦冠上“可食用”身价就不一样了。

    山上能挖的都被成群结队地挖掉了。

    箬竹竹笋口感很一般,但能吃。

    这点就够了。

    五月本应该是箬竹叶茂盛的时节,俞爸爸却找了许久才找到。

    被水淹死了一大批、竹笋又被挖空了许多,今年的箬竹叶想想就能猜到不会太多。

    加上那轻飘飘的重量,想要靠它赚到钱真的是太难了

    “难,有钱赚就不错了你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那你到时找个在家睡觉就能轻轻松松赚几千万的好工作介绍给我”

    俞三叔刚在群里发言,就被俞爸爸追着骂了一通。

    “天天嫌弃这个累,觉得那个没赚头,最赚钱的都写在刑法里,你去干别人都不知道要不要你”

    俞爸爸生气地对俞奶奶和俞爷爷说“你们看看老三这说得什么话你们都七十多了还苦哈哈地去赚这个钱,老三才四十多,就不行啦干不动了得靠你们挣这个辛苦钱养活他”

    俞奶奶也生气“这不干那不干,他就等着饿死吧”

    俞爷爷黑着脸“我打电话骂他去他明天要是不带着老婆一起去干活,我就让他还钱还得要以后每个月的生活费我看他就是日子过得太安逸了”

    俞悦桐听着俞爷爷挨个大电话把儿子女儿大骂一通的表现,悄悄勾起了唇角。

    亲戚亲戚,一家过得太好,其他人过得惨兮兮的,肯定一堆麻烦事。

    但让俞悦桐无条件帮忙供养他们,俞悦桐除非是傻了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努力。

    甭管是逼还是威胁,他们能干活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发自内心的上进什么的,就不是她该管的事情了。

    捡箬叶严格来说是“摘”,大部分的箬竹叶都好好地长在竹子上。

    箬竹不算高,最高也就比俞悦桐踮起脚把手伸到最高差不多。

    第二天一大早,俞家一家人就出发了。

    周诗文姐妹要上学,俞小姨特意瞒着她俩,一大早悄悄地来和俞悦桐他们汇合。

    昨天约定好了时间门,几家人尽量地把能装的代步工具骑上,然后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地往郊区走。

    说是几十号人,但也没那么多,家里有孩子的要上学,能出来的也就是俞爸爸年纪这么大的。

    除了自家亲戚,俞悦桐还带上了周一萱和许佳佳一家人,小区里其他人要是愿意来,俞悦桐也欢迎。

    以现在的经济形势,出门在外人多点,总是会安全一点。

    “安安,康康,找个箬竹最多的地方。”

    捡箬竹叶是个辛苦活,小区里愿意干这种事情的人不多,所以俞悦桐一行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家的亲戚。

    俞二舅妈惊讶地看着周围的人群“人这么多啊”

    越往郊区走,人应该是越少的才是,但现在却恰恰相反,俞小姨看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心脏怦怦跳。

    “咱们人是不是太少了啊”别人都是浩浩荡荡的几百人一起走,而他们就几十人。

    “没事,安安和康康块头这么大,一般人不敢打咱们的主意。”俞爸爸很有经验地掏出一包硫磺粉。

    “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山上的蛇也该醒了,大家走路的时候都小心一点,摘竹叶的时候先制造一点动静,别一不小心遇到蛇了。”

    干这行的人少,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这个。

    “怎么、怎么还有蛇啊”俞三婶被吓得快哭出来了,“我怕蛇,我不去了。”

    俞文新却先一步拉住了她,因为伙食变差和日日下地干活瘦下不少的俞文新还是那副阴沉内向的样子,但因为个子高,体重基数大,他看起来有点“又高又壮”的意思,因为干农活而变得粗糙的大手很有力气,钳子似的把俞三婶抓得一动不能动弹。

    “妈,你走了,咱们家就少了一个能赚钱的,下个月咱们吃什么你想过吗”

    俞三婶大概是在前段时间门里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到可以轻易控制她而她不能反抗的年纪了,没有做那些又骂又打的无用功,委屈地抿抿唇“那、那我万一被蛇咬了怎么办”

    俞文新干巴巴地安慰着“不会的,只要你小心一点,就不会的。不去的话,咱们可能就要饿死了。”

    但碍于他自卑低头不看人的习惯性动作,在别人看起来就像是威胁。

    俞三婶害怕得声音都在抖“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