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瞳语术

作品:《国师大人凶且甜

    “那是自太祖开国以来就定下的规矩,赵氏子孙当敬奉国师如奉上苍,若有悖逆,当损国运”

    承王说完这话忽的楞在当场,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

    从他出生开始,这样的耳提面命便常伴身旁,没学会走路说话,先学会敬畏国师。

    尚才启蒙开智就已明白,要对国师言听计从

    曾经,他也以为国师真是上苍使者,真是仙人下凡,可随着年岁的增加,他自认将明净川看的透彻,纵然他再如何惊才绝艳,治国有方,但他也不过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不仅仅是他,就连八弟那样的孩子也看得出来

    他明净川就是个凡人

    他敢质疑明净川,敢暗中筹谋与他较量,但他却从未质疑过国师的地位,以及国师存在的缘由。

    他虽背水一战,要与其为敌,但却依旧渴望得到国师的肯定,所以他去找了老国师。

    为什么为什么太祖要定这样的规矩

    为什么这天下明明姓赵,却还要看国师的眼色行事

    他从震惊到平静,从怀疑到笃定,承王突然觉得有只大手蒙住了他的双眼。

    鬼面人施施然在窗下小榻上坐定,扭头问他“王爷想明白了吗”

    “史书曾言,太祖皇帝逐鹿天下,天降神祇助太祖破军杀敌,战无不胜,所到之处万民拥护,开城自降。后,高祖陛下登基,奉神祇为大斉国师”

    似是怕自己记错了,他起身行至书架之后,自梨木书箱中找到高祖史记迅速翻阅。

    “高祖十年,四境藩王起兵直逼京都,国师于城门之上,以一人之力退千军万马”

    他拿着书质问鬼面人道“他若不是神,为何能一人退兵你看,后面还说,四境藩王对国师顶礼膜拜,还就此认准高祖便是真龙天子莫敢不从史书记载的都是错的吗”

    鬼面人道“史书所载没错。”

    承王急了“所以,开国国师真是神仙”

    “瞳语术若修炼到一定境界,迷惑千军万马虽有难度,但要迷惑几位藩王还是不在话下。”

    承王拿着那本史书愣住了,瞳语术

    从始至终,瞳语术迷惑的虽是别人,但太祖和高祖才是真正被蒙蔽的人

    他们被蒙蔽其中,才会下出那等荒谬绝伦的命令让子孙后代跪服于国师的膝下

    “但瞳语术也并非人人都能习得,”鬼面人道“起码就我所知,自开国国师仙逝,直到后世国师,大斉就再未有神迹现世。”

    确实

    史书曾极尽华丽辞藻描述开国国师所行之处仙乐靡靡,有求必应,以寄祥瑞之托。

    曾经还尤其盛行活人与逝去亲人会面,那是国师大人悲天悯人大开鬼域之门,以全未尽之情。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国师的神力被传的无边无际。

    但从第二任国师开始,国师便深居简出,如同受人顶礼膜拜的石像一般,高高在上,令人不可逼视。

    国师所履行的职责也仅仅是炼制仙丹供皇室所需,逢年过节开坛做法以求风调雨顺。

    “不对老国师曾让河神退水,还让一位轻生的妇人与死去的夫君重逢,北境当地府衙还曾上书父皇说过这事”

    鬼面人道“殿下难道没有发现,老国师每每显露神迹,明净川皆在身侧”

    “那时候老国师确实携徒外出云游。”

    “当年洢水大坝修一次毁一次,洢水下游本是肥沃之地,百姓却民不聊生,直到后来,当地治水能人改了水路才让大坝得以稳固。但百姓却纷纷迁离不信朝廷,这才有了国师请河神退水,百姓感恩戴德的流传。”

    承王一时间得知的消息太多,竟有些无法消化。

    所以,那治水能人没能成为功臣,反倒是一个瞳语术便收割民心,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至于与死去的夫君重逢,这便更是微不足道。”鬼面歪头看他,似是觉得他的表情有些好笑“殿下发现了吗在有明净川之前,老国师并无神迹可供人津津乐道,反倒是他带着明净川云游之后,声名鹊起。”

    “你是说,自开国国师之后,明净川是第二个会瞳语术的人”

    “以前我还在怀疑,怀疑他到底有没有修炼成瞳语术,但自那方家老太太自尽之后,这事也就没必要怀疑了。”

    承王咕嘟咽了口唾沫,他在慢慢消化今日得知的这些消息。

    难道从开国伊始,这就是一场骗局

    一个自命不凡会点小技法的神棍,骗到一国之君的头上,从此贵极天下,凌驾君王之上

    相信不止他一个人会怀疑,为何曾经拥有雄才伟略,远见卓识的皇子要么死,要么残,无缘皇位

    反倒每每都是他父皇这样的庸才登上帝位

    现在这一切,都有了答案,因为父皇这样的皇帝,更好操控,也更能衬托出国师的才干

    若他没有发现这一切,从他露出锋芒的那一刻起,他是否已经进入明净川要铲除的皇子名单之内

    那老国师呢老国师为何又要帮他

    难道这也是他铲除异己的一种手段

    “跟殿下说这么多,便是要提醒殿下,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殿下该速战速决。”

    他又看向这张鬼面,谁又知晓,这假面之后的人,到底目的何在

    “你真的,只是为了让本王除掉太子,为梅妃报仇”

    “梅妃母子的血海深仇,活该由皇后母子偿还,若殿下有心,我不介意再收八皇子一颗头颅”

    赵瑄知道,他不会跟自己说实话,但起码此刻,双方是彼此需要的。

    “还有,邱玉珂没死,你可能还要借本王一个杀手。”

    “好说,我揽月楼最不缺的就是杀手。”

    承王又道“本王能问问你为何要杀邱玉珂吗她应该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吧”

    “曾经,我们也不想杀她,本觉得她会是掣肘国师的一颗筹码。至于现在她已经有了必死的理由。”

    “什么理由”

    鬼面人起身道“王爷,你很快就会知道,她死,对你我都有好处。”

    承王不问了,既然是合作伙伴,就要给彼此留下一点悬念,他又何尝没有秘密隐瞒

    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如约而至,纵然天气炎热也阻挡不了众人过节的热情。

    乞巧节当日,京都第一味给风云居、饴味斋、鲜公楼供上了最新的甜品西瓜露。

    这西瓜露做起来倒不复杂,以琼脂熬汤冲入西瓜汁,再分小盏入冰鉴之中,冷冻凝固成粉冻状。

    再以润喉的砂板糖汁浇在西瓜冻上,用银匙舀一口入口即化。

    砂板糖中的薄荷清凉通喉,直冲鼻腔肺腑,顺气不说,还甜进心头。

    这么一道夏日甜品很快就俘获男女老少,江都第一味也是供不应求,白姨娘让风云居的小厮来催了好几遍。

    苏蓉苏掌柜高兴的同时也直抱怨“姑娘认准了今儿这西瓜露要大卖,可偏是库房备下的西瓜再多,也赶不上卖的。”

    邱玉珂坐在冰缸旁边吃冰碗,一边听着说书先生方芳说评书“不够卖就不够卖吧,谁叫咱人手不够呢,只要技术不外传,就不怕没顾客。对了,工坊那边送了吗”

    “听您的吩咐,一早就送过去了。”

    苏蓉倒不担心技术外泄,毕竟这样的天,谁家也不似三姑娘这样财大气粗,舍得买那么多冰储存在冰窖里,好做西瓜露。

    高台之上,方芳讲到动情处,听众无不唏嘘。

    黎茗的戏就是这么有感染力,想不承认都难。

    “唉,也不知世子殿下走到哪了。”三姑娘刚感慨完就赶紧左右看了看,确定国师大人今日没来茶楼,这才松了口气。

    拍拍胸口,又低头吃一口冰碗里的荔枝。

    苏蓉笑道“这几日常有姑娘们来茶楼里问,都想知道世子殿下的消息呢,方才还听她们说今晚去河边给世子殿下放荷灯。”

    “不是吧”一口冰荔枝冰的她汗毛倒竖“世子这还活的好好的呢,放什么荷灯啊”

    “这也是祈福嘛,这样热的天,世子殿下出门在外,还不知要受怎样的苦呢。”

    邱玉珂一想也是“在哪祈福我晚上也去看看”

    苏蓉拨着算盘问她“今日乞巧节,三姑娘不和国师大人过吗”

    “他要在宫里过吧,一般这种节日,宫中夜宴都会让他出席。”

    想来也是,苏蓉不由遗憾道“就是工坊旁边那条河,自姑娘在那建了水风车,十分壮观,夜间总会有人过去纳凉。”

    邱玉珂点点头,急匆匆吃完手上的冰碗,看外头天色不早了,便起身道“那我先过去了,今天过节,让茶楼里的女孩子都早点回家吧。”

    “好。”

    叮嘱完苏蓉她便出了茶楼,乞巧节虽是女孩子的节日,但她兴致不高。

    本想早点回家陪老娘,结果突然来了看荷灯的兴致,便索性先去河边看完灯再回去。

    到河边的时候天色已暗,河对岸一排高大的水风车当真是气派。

    水风车在水力作用下旋转跃动,带起的水花散发出莹润的光泽。

    此刻岸边已经陆陆续续多了些人,男女老少都有,还有卖点心和花灯的小商贩。

    夜色清凉,如果能在这里摆个摊位烤肉串相信就再好不过了。

    邱玉珂一边漫步河边,一边意犹未尽的怀念起她的烤串。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