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奇迹

作品:《玲珑月

    安达信的合伙人费德曼接下了金求岳的这一单, 当天晚上,他研究到深夜。

    期货这个东西按单位计算,和股票一样, 一份期货称为“一手”。白银市场里,15千克算作一手,所以这个单子是3000手。白银每上涨1美分, 期货就会上扬500美分5美元。

    基于这个原理, 只要白银涨1美分, 金求岳就能获得约7500美元的收入扣除50的税款。

    显然, 在百万投资面前, 几千块实在是毛毛雨。所以金求岳买了杠杆所谓杠杆的意思就是成倍放大,7500变成75万。

    这就很可观了。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只吃肉不挨打的好事。

    成倍放大,相应的就要承担同样的赔付,白银法案确实保证了银价不会跌破50美分, 但100倍的杠杆实在太大了, 每跌一分都是百倍放大, 而下跌的价格无税可扣, 换句话说, 白银每跌一分钱, 金求岳就要赔付150万。

    以期货市场的规则,他最多只能承受三分钱的跌幅。

    多余的部分清算破产。

    费德曼坐在办公桌前, 甚至感觉自己在看戏,坦白说, 他喜欢这种惊涛骇浪的梭哈, 别管是输是赢,这种百万吞吐的魄力才是华尔街本色

    助手忍不住问出声“你告诉他这要担多大风险了吗”

    “说了,但他超级自信。”费德曼伸了个懒腰“而且我们的确很需要钱。”

    助手心领神会地看向他。

    费德曼坚信白银不可能大涨, 除非发生战争。目前的银价就像他告诉金求岳的那样,全靠美国政府在拉动,它是被政治硬抬起来的价格,这一点上他半句假话都没说。

    商业不讲阴谋,价码就摆在明面上,可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想挑战狗熊的疯子。

    “中国人缺乏见识,不了解美国的市场应该说他们也没这个本事去了解。他不知道蒙大拿和犹他囤积了多少白银,这些银子根本卖不出去,眼巴巴地等着联邦来收购。”

    只要,只要放出一点消息,就会有大量的银矿主来抛售白银对美国政府来说,他们只会保证白银不要跌破50,但对于杠杆市场里的投机者来说,蝴蝶一掀翅膀都是暴风过境。

    作为安达信的合伙人,费德曼根本没兴趣做白银上涨的投资,即便金求岳赚75万,他也只能抽一两万的佣金。

    但赔钱就不一样了。

    一旦金求岳赔钱,百万投资都会落进安达信的口袋。

    那一晚的长岛,露生也在算账,算来算去,他放下了笔“银价不会涨,反而有可能跌下来,即便孔部长控制住中国的白银外流,白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大涨。”

    金总在抠脚。

    抠了半天,他舒爽地张开脚丫“爱妃莫急,朕安排得妥妥闻闻,新鲜脚气。”

    露生嫌弃得要笑“我是不急,我看你赔光了拿什么回去咱们只剩一个月时间了。”

    “一个月时间够了。”求岳从沙发上爬起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我都做了,现在就看老杜给力不给力,还要看美国人是不是够黑心。”

    “等美国人”

    “别看费德曼他们送你马又送我酒,背地里不知道怎么把我当傻逼,老子这次就教他们一个人生道理贪婪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从金求岳来到美国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和孔祥熙约定的时间只剩一个月。演了三个月戏其实就为今天,之前都是磨刀,此刻终于能砍柴。两边都是胸有成竹,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在对方眼里都是傻逼。

    消息是按不住的,中国人豪掷百万押白银的消息很快飞遍了华尔街的咖啡馆,对于这条未来仍有百年风光的金融大河来说,这样的豪赌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许只算是白浪一瞬。

    但它从未在中国人身上发生过。

    因此或多或少地,有了一点较劲的意思。

    无声的硝烟中,他们开战了。

    1935年3月4日,周一,纽约交易所如期开盘,银价稳定,因为国策调控上涨了1美分。

    市场无波无澜。

    3月11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周银价小幅爬升,之后又跌落回去。

    费德曼感觉可以行动了。

    3月18日,犹他州和蒙大拿的银矿主得到消息,开始有人抛售白银。银价在短时间上扬之后迅速滑落1美分、2美分,整个华尔街的眼睛都在注视着白银板块,他们知道,跌破60美分的时候,中国人的投资就会彻底泡汤。不仅拿不到一毛钱,还要把本钱全部赔光。

    这就是杠杆的魅力,它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转眼脱光。

    费德曼算得很精,为了防止政府抄底导致银价回升,他需要精确地控制白银的放量。期货十天一交割,一周一休盘,恰好能打一个休盘和交割的时间差。因此这14天里,他在白银州和纽约之间打爆了电话。

    费了多少口水就不必赘述。

    好在金先生的表现足够傻叉。

    金先生起初还在补仓,很快地,他耗空了资金,补不动了,钱套牢在不断下跌的白银上。费德曼看着那条银价的绿线在60美分上挣扎,悠闲地想,这一百万来得太容易了,真有点儿回到黄金时代的感觉。当初他也是这样为一个又一个投机大亨服务,沉默地看着他们从公牛摔成狗熊。

    “他很勇敢,可惜是太天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杠杆这个词,揣着一点本钱就来美国捞金。美国会给他一个教训。”费德曼叫助手给他点上雪茄,“说真的,他的魄力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

    “李弗摩尔所以说,贪婪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似乎一切都是定局,已经有人在长岛围观中国富豪是否会深夜潜逃。

    然而华尔街的投资人们将学习到一个真理中国人划船不用桨,靠浪。

    3月21日,猝不及防的逆转来了

    这一天的上午,纽约期货市场的白银开始奇怪地波动,银价停止了下跌,开始缓慢回升,当天的第一节就升回了65美分。当时的交易所里还是刚开盘,很多人还端着咖啡,他们不得不把咖啡放下来,揉揉蒙眬的狗眼确认自己确实醒了人喝咖啡,银价喝假酒,中午一点再开盘,银价它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不回头,一路奔到69。此等涨势闻所未闻,自从大萧条之后就没见过这么性感的红线。所有人都在打电话,问究竟是什么老司机在开车

    只能说明大家还是太年轻,应该出来见见世面,很快他们就见世面了,到晚上九点最后一盘,银价直接坐火箭,在所有人屏住呼吸的心跳里,它以一种轻盈的姿态蹦上了75美分。

    狂涨10个点

    仅仅在一天之内

    华尔街沸腾了

    沸腾的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一周是魔幻的一周,银价已经不是坐火箭了,它开始太空蹦迪。1969年美国人将登上月球,但那已经不稀奇了,毕竟1935年的春天,他们在华尔街提前享受到了登月的神奇感觉。银价性感得像百老汇的钢管舞娘,一会儿上冲一会儿下跌,波涛汹涌让人目不暇接,月球氧气有多稀,那几天的华尔街人民就有多窒息。一大波的散户风中凌乱,不知道该追一波尾气还是在原地吃瓜看戏,就眼看银价在报价板上蛇皮走位,一会儿排成s形一会儿排成b。

    费德曼“”

    他应该晚生八十年,那样他就会知道,这原来是不属于20世纪的速度。

    它是新世纪的金融狮子吼。

    休盘的那一天,整个纽约交易所一片寂静,就像登月那一刻的寂静。人在目睹奇迹的时刻总是no ay to say,因此干脆啥也别say。所有人都仰望着银线高扬的龙头,以一种虔诚的心情,在远方,所有白银州的矿主们也都要掉下泪来。

    它停在了“90”上。

    无法形容的奇迹如果没有“涨停”这回事,费德曼确信它还会继续往上飘。

    短短一个月里,这场白银狂潮为联邦政府贡献了4000万美元的税收。这也许是中国人的胜利,但它更是美国的胜利,美国人民喜大普奔,同志们,90美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离白银法案约定的129美元只差30美分这他妈是三天奔小康一个月就富裕啊果然自古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吸血吸到最后应有尽有,卫生巾好,双标爽永久,饱受萧条的美国人民有救了金融的春天回来了

    联邦万岁啊

    费德曼忘记了自己那天是怎么回去的,他感觉有一点醉。他是个合格的联邦公民,心中一样涌动着自豪感,每一个商学院的毕业生其实都藏着一个黄金铸就的英雄,他们追逐金钱,也希望用金钱来挽救世界。这是资本的时代,资本的世界,我们活在资本中,因此没有什么是比用资本来拯救一个国家更自豪的事情了。

    对于安达信来说,这笔买卖虽然没能坑到中国人的钱,但是也绝对不赔本如果当初知道银价会这么疯,根本没必要费这个心思啊

    躺着赚钱就好了

    那天他没有开车,独自顺着大道步行回家,路上春风拂面,三月初,还有一点清冷。他在半暖半凉的春风里,缓缓地想起一个问题,这些钱究竟从哪里来,究竟是谁在抬这波银价

    以金先生一个人的财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归结于市场跟风,倒也说得过去。

    他想来想去,觉得今晚不能睡,掉头又向办公大楼折返一个优秀的经纪人不能在这个时候松懈,今晚应该盘点一下,确认交割情况,然后嘛嘻嘻嘻数数钱。

    费德曼同志越想越开心,甚至在路边蹦起了卓别林,可惜这舞没能跳完,跳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一屋子的眼睛在盯着他咔嚓一声,是手铐撞在他金表上的声音。

    “怎么回事”

    “联邦调查局。”对方很客气地告诉他“我们怀疑你在上个月的白银期货市场操纵交易,先生,你可能触犯了1934年新颁布的证券交易法案。”

    对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贪婪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嘻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