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20 吐蕃使节团

作品:《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火车成了长安人津津乐道之事,光看还不过瘾,很多人都想亲自乘坐体验一番。

    其中就包括了长孙无垢、城阳、高阳等人。

    小兕子虽然没有说话,但当她那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陈景恪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她的想法。

    隔天就带着她们去体验了一次坐火车。

    高阳和城阳两人一点形象都不顾,兴奋的在车厢里跑来跑去,新城也跟在两个姐姐屁股后面跑个不停。

    小兕子喜好文静,老老实实的坐在陈景恪的身边,眼睛却一直盯着外面,欣赏外面的风景。

    长孙无垢往后面靠了靠,说道“这椅子太不舒服了。”

    陈景恪颔首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节省空间不得不如此。”

    “等将来我准备设计更高端的车厢,里面摆放的全是布做的椅子,一人一个,还能放倒半躺着。”

    “还有卧铺车厢,里面会设计成一尺半宽的床位,两到三层乘客可以躺在上面休息。”

    “只是这条铁路总共就二十多里长,没必要修建这些。等将来有了长途火车,再把不同的车厢装上。”

    长孙无垢赞道“不错,你考虑的很周全圣人昨日和我说了,要在所有作坊里推行你搞出来的用工手册。”

    陈景恪又把那一套培养消费者的理论拿出来讲了一遍,道“不论从个人追求,还是从国家角度来说,富民强国都是最好的策略。”

    长孙无垢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我手下的作坊有超过三万人,这可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陈景恪笑道“但他们创造的利润十倍百倍于此,待将来您的作坊实现了机械化,效率会变得更高,利润就会更加丰厚。”

    长孙无垢趁机说道“你说的轻巧,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机械都是出自你和书院之手,别人连彷造都难。”

    “我找谁去造机器你这个没良心的又不愿意帮我的忙。”

    小兕子回过头,掩嘴笑了起来。

    陈景恪苦着脸道“您别急呀,我们这不是也没闲着吗。”

    “过几天我找青雀,帮你造个制作雪糖的离心机,到时候制作雪糖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长孙无垢满意的道“这还差不多你要是什么时候能把制作罐头的机械给我造出来,那就更好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陈景恪连忙摇头道“这个我真无能为力,您还是找青雀想办法吧,现在他造机器比我厉害。”

    他确实没有见过罐头制造厂,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机器是什么样子的,没办法做。

    长孙无垢也看出了这一点,没有再说什么。

    又聊了几句,火车已经来到郊外,陈景恪对李明达说道“小兕子,火车好玩吗”

    李明达点点头,道“哥哥最厉害了。”

    陈景恪高兴的道“哈哈,一般一般,也就是一般厉害,嘿嘿”

    长孙无垢翻了个白眼,这俩不在一块还好,在一块的时候一个会变得无脑,另一个变成傻子。

    火车跑了一个来回,重新停靠在延平门车站。

    回宫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对身穿奇装异服的异族之人,且还有大唐官吏引路。

    陈景恪笑道“这又是哪一国朝觐的使节团啊。”

    长孙无垢看了看道“看服饰应当是吐蕃使节。”

    陈景恪愣了一下,把马车的窗帘撩开一道缝朝外面看去。

    发现服饰虽然和前世吐蕃服饰有所不同,但大体的样式并无二致,都充满了高原特色。

    这个使节团规模很大,朝觐的贡品有十几车之多,带头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胡子。

    难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禄东赞

    陈景恪仔细打量了他一下,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就把窗帘放下。

    “吐蕃使节这时候过来是为了什么不会是求娶公主吧”

    长孙无垢颔首道“对,这次来的是吐蕃次相禄东赞,其目的就是为其主松赞干布求娶大唐公主。”

    陈景恪勐然想起,前世文成公主貌似就是这个时间段嫁过去的,不会就是这一次吧

    于是担心的道“陛下不会答应他吧”

    长孙无垢笑道“你好像很担心”

    陈景恪毫不讳言的道“是,我大唐乃天下之主,谁娶了大唐公主,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大唐的支持。”

    “他们就可以以此来聚拢民心,号令诸多部族。”

    “松赞干布乃野心勃勃之辈,若他得到了大唐的扶持,离一统高原也就不远了。”

    长孙无垢笑了笑,道“我就是个小小的皇后,此事你和我说也无用呀,想劝谏就去找圣人吧。”

    陈景恪相当无语。

    小小的皇后这话真亏你能说的出口。

    不过他也知道,长孙无垢不想被传闲话,很少直接插手政务。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她对朝局的影响很深。毕竟手里握着那么多钱,就算她不说话,别人也会尊重她的意见。

    但至少她还在维持着面子上的后宫不干政。

    一路回到皇宫,陈景恪直接就去找了李世民,问起了吐蕃和亲之事。

    李世民让侍者离开,又拿出一副地图摆在桌子上道“你先看看再说。”

    陈景恪俯身看去,不禁露出惊讶之意。

    只见吐蕃的势力范围才只有高原的不到一半,剩下一半是象雄国之地。

    且该国被数个国家团团围困,吐谷浑挡住了东北方向,一个叫白兰的部落挡住了其东部地区。

    往东被一个叫东女国的国家挡住。

    可以说,吐蕃西、北、东三个方向都被团团围住,想要入侵大唐,就只有入蜀或者走南中。

    可是蜀地和南中山高林密到处都是天险,大唐巴不得他们过来送死。

    陈景恪惊疑的道“陛下,这是”

    李世民捋须笑道“上次听了你的提醒,我就着人去经营高原之地。”

    “松赞干布确为一代人杰,又有贤臣良将辅左,有一统高原之气象。”

    “我就着人联络象雄,又扶持吐谷浑和白兰,其后又找到东女国女王支持其复国”

    陈景恪插话道“东女国是什么国家”

    李世民说道“东女国就是苏毗的一部分,当年苏毗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

    “西女国已经彻底被吐蕃征服,东女国虽然也被吐蕃毁灭,却一直在谋求复国。前年我们助其复国,并册封了东女王。”

    “然后在我们的牵头之下,象雄、吐谷浑、白兰、东女四国建立了攻守同盟,一致针对吐蕃。”

    “这两年吐蕃的日子可不好过,虽然表面依然占据优势,实则国力已经难以维持。”

    “松赞干布现在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放弃野心与诸国并存。”

    “另一条是得到大唐的支持一鼓作气彻底压垮四国同盟。”

    “你说我会同意他们的和亲请求吗”

    陈景恪脱口而出道“怎么可能,圣人你又不傻。”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一僵,没好气的道“不会说话你就闭嘴。”

    陈景恪讪讪道“嘿嘿,嘴拙嘴拙这才三四年的功夫,您就把吐蕃给摆平了,实在厉害。”

    李世民很是得意,不过还是说道“也多亏了你的情报,否则我还不知道家门口多了一头饿狼。”

    “不过现在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孙赞干布选择蛰伏,我们也拿其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一旦我们露出破绽,必然会遭到其攻击。”

    “最近我一直再想办法,给予其致命一击。就算无法消灭他,也要让其重新分裂。”

    陈景恪说道“您有办法了”

    李世民颔首道“告诉你也无妨,但一定要保密,不可透露给任何人。”

    陈景恪正色道“那还是算了,我嘴巴出了名的不严谨。”

    李世民失声笑了起来,道“无需如此贬低自己,你保守秘密的能力我还是相信的,否则我对你的家族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陈景恪嘿嘿笑了一下,没有答这个话。

    李世民也没有指望他会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孙赞干布的心胸配不上他的野心。”

    “吐蕃大相尚囊因征服苏毗国而受到重用,却也因此遭到了孙赞干布的忌惮。”

    “大臣邦色对尚囊非常嫉妒,且对孙赞干布生有二心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没有具体说这个机会是什么,但陈景恪却已经猜到了一些。

    不外乎是挑拨离间,然后诱惑权贵背叛,从而分裂吐蕃。

    至于和亲之事,自然是不可能的。

    大唐连坑都已经挖好了,又怎么可能会送公主过去,给松赞干布续命。

    这时李世民又说道“我们尝试在高原之上宣扬华夏文明,吐谷浑、白兰和东女国三国很容易就接受了。”

    “象雄和吐蕃对此并不认可,在那边的推广收效甚微,就连道教在那里传教都受到的阻碍。若非传道者皆大唐之民,几为该国苯教师所杀。”

    陈景恪眉头微皱,思索许久才说道“高原拥有独特的文化,确实很难接受华夏文明。”

    “不若暂时搁置在两国传教之事,先解决它们在军事上的威胁。有机会就出兵灭掉他们,再强迫其接受华夏文明。”

    李世民说道“我也作此想,以免逼迫太甚让两国结成同盟。”

    陈景恪想了想又说道“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他们抵触道教,对华夏文明无感,想来不会拒绝优秀的故事吧”

    “象雄对大唐的强盛非常仰慕,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把华夏的一些优美故事传播到该国。”

    “如西游记、倩女幽魂等,还有就是一些先贤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他们对大唐产生向往,为以后打基础。”

    李世民不禁颔首道“可以一试,你整理一些传播性比较强的故事给我,到时我让人在高原之上传播。”

    且说禄东赞一行人一波三折来到大唐,受到了极大的优待。

    大唐甚至派出了一名少卿去迎接,这可是相当高的规格了。

    要知道一般的小国,都是随便派个主事小吏迎接。

    至于出动鸿胪寺卿去迎接的,已经许多年都没出现过了。

    刚刚安顿好,禄东赞就提出要拜见大唐天子。

    鸿胪寺官吏就告诉他,会帮他转递请求,至于皇帝什么时候见他,就等着吧。

    禄东赞也知道规矩,心中虽然很着急,却也耐住性子等待起来。

    一直等了好几天都没得到皇帝召见,他很是无奈。

    不过这些天他也没有闲着,一直派人打探长安的情况,并尝试游说达官权贵。

    游说工作进展很慢,倒是打听到了许多真假参半的消息。

    其中最让他不敢相信的就是城西的铁牛了。

    不用人畜之力推动,就可以驮着数千石的重物疾驰而行。

    一开始他还不信,只以为是手下人骗他。

    可手下人信誓旦旦,鸿胪寺官吏也证实确有此事。

    他在震惊之余,迫不及待的跑到延平门外观看。

    当他亲眼看到这个铁疙瘩,驮着沉重的货物载着数百人,冒着黑白两种烟雾奔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呆立当场。

    周围的大唐百姓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许多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人都是这个样子。

    然后心中就升起浓浓的自豪感,我大唐的强盛威服四夷。

    禄东赞无暇顾及周围百姓的异样目光,他脑海里浮现出出行之前和赞普的对话

    松赞干布“你是吐蕃小论次相,很清楚我们面临的情况。军事上我们无所畏惧,唐人联合吐谷浑、象雄等国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但国力已经无法支撑我们在打下去。如果不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休养生息,不用外敌打过来,我们自己就要先崩溃了。”

    “我们必须要找到出路,最好的破局之法就是与大唐和亲。”

    “此行出使大唐,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唐同意此事。”

    禄东赞“恐怕大唐君臣不会轻易同意啊。”

    松赞干布“不惜一切代价。”

    禄东赞“臣誓死完成使命。”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还构思了好几种方案,该游说哪些权贵,该如何说服大唐皇帝等等。

    可是随着逐渐深入大唐内陆,这种信心就越来越不足。在见到火车的这一刻,所有的信心都土崩瓦解。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