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6章 迁居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赵云平接到命令之后, 就立刻带着队伍从北疆出发。

    一路快马加鞭,抵达京城之外却也是七八日之后的事情。

    好不容易找了一座茶寮休息,赵云平坐下来, 一口气先连灌了三碗茶, 这才觉得气顺了一些。

    他在行伍里头习惯了,笑着招呼手底下人“赶紧吃赶紧喝, 喝完了咱继续赶路。”

    下属笑道“是, 咱们怎么样也不能耽误了大人参加登基大典。”

    甚至有人说“未来皇上挑选冬至这一日, 定是想等着大人回去观礼。”

    “谁能想到大人出发之前,还是永昌伯府的少爷,回来京城,却摇身一变成了皇子。”

    “可见咱们大人洪福齐天, 命中有贵人。”

    赵云平笑骂了一句“登基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不得好好准备准备。”

    “等到了京城你们收敛着些,我丑话放在前头, 谁敢胡作非为惹出乱子来,老子第一个收拾他。”

    说着大口大口吃起包子来。

    赵云平也不嫌弃茶寮的食物简单,带兵打仗的时候没得吃也正常, 这会儿至少都是热乎的。

    下属殷勤的又端来一笼大肉包“大人多吃些, 吃饱喝足人才精神。”

    “等到了京城, 陛下瞧见您精神抖擞的样子, 心里头肯定高兴。”

    赵云平招呼道“不必照顾我,你们自己吃。”

    下属在他身边坐下来, 低声道“大人,咱这都快到京城了,以后可得好好打算打算。”

    赵云平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是,如今我老子当了皇帝, 以后再想要天南地北的走怕是难了。”

    下属看了他一眼,又问“大人,您就不想想那位置”

    赵云平脸色一顿。

    “大人,您也是嫡子,而且战功赫赫,难道不比京城的大少爷强吗”

    赵云平微微拧起眉头来,虎目怒瞪向下属。

    “大哥是嫡长子,且自小聪慧过人,他是父亲唯一的继承人。”

    下属一愣,显然没想到他会如此坚定。

    赵云平淡淡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是见我有几分战功,再看大哥身体弱,便起了那些子歪心思。”

    “但我永昌伯府兄友弟恭,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下属忙道“属下绝没有挑拨离间的意思,还请大人恕罪。”

    赵云平只冷声道“这一次我全当没听过,但从今往后,你若是再有这样的想法,便自谋出路,我身边留不得你们这样的高才。”

    “是”

    望归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倒不是别人排挤,而是他不爱跟其他人打交道。

    这会儿他听见赵云平几个人的对话,眼底倒是闪过一丝诧异。

    赵云平喝止了下属,心底却也微微叹气。

    如今他老子还未登基为帝,身边的下属便起了心思,可想而知将来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样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

    赵云平心底是绝对不肯跟大哥争权夺利的,不提他们兄弟感情极好,且说他有自知之明,论心机城府,他绝对不是大哥的对手。

    只希望将来能够平静一些。

    这一遭意外,让赵云平即将抵达京城的喜气洋洋都减少了一些。

    远远的望到京城,赵云平骑在马上,心底也忍不住有些激动。

    忽然,他脸上露出欢喜,驾了一声就朝前奔去。

    “大人”下属们纷纷惊讶。

    很快,有人笑道“是七少爷。”

    会这样称呼赵云安的,定然是赵云平从永昌伯府带出去的随扈。

    策马狂奔过来的正是赵云安,他脸上是飞扬的笑容,大老远就喊道“三哥”

    “七弟。”

    赵云平瞧见弟弟,心底那点小情绪一扫而空,伸手就要去拍他的肩“好小子,一段时间不见又长高了,瞧着瘦了,是不是最近很忙。”

    赵云安哈哈笑道“我闲得很,整日里就吃吃喝喝睡睡,倒是三哥瞧着沧桑,谦儿瞧见你都要不敢认了。”

    “好啊,竟敢笑话我,回头看我不收拾你。”

    兄弟俩几句话的功夫,立刻就聊得热络起来。

    赵云安将京城的形式简单一说,临了笑道“三哥这次回来,定能见到许多有趣的变脸。”

    “看来七弟已经见识过了。”赵云平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赵云安点了点头,目光落到后头的望归身上“好小子,你也一道儿回来了。”

    他还怕望归不知道消息,会先回去漳州府,到时候跑一个空。

    望归很是矜持的朝着他点了点头。

    赵云平倒是评价道“你从哪儿弄来的小子,是干斥候的好手,那本事一等一。”

    “这次也多亏他了,偏偏不要功劳,只求我带他上京。”

    赵云安便笑道“回头先住在伯府,看你以后如何打算再做商量。”

    望归这才露出笑容来,显然对住在伯府很是满意。

    赵云平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今日抵达”

    赵云安笑道“是大哥送来的消息。”

    赵云平笑了一声“多谢你们惦记着我。”

    “大伯和大哥的意思,等你到了京城先进宫一趟,应该是有事情要先商量。”

    赵云平一听就笑“感情你是带着任务来的,不单单是来接我。”

    “主要是弟弟想念三哥,恨不得出城三千里迎接。”

    赵云平爽朗的笑声传出去老远。

    即使距离远,也依稀能听见他声音中的高兴。

    后头的下属瞧着奇怪,尤其是来自北疆,并未见过赵家兄弟相处的几个。

    忍不住低声问道“那就是赵家的七少爷吗,没想到大人与弟弟的感情这么好。”

    至少这般亲密无间的模样,他们是从未见过的,瞧大人那笑容,甚至还带着慈爱的宠溺。

    有来自永昌伯府的随扈便解释“大人比七少爷大了许多岁,是看着他长大的,自小很是疼爱这位弟弟。”

    “永昌伯府里头,不管是陛下还是大少爷、三少爷,向来都很疼爱七少爷,那是被捧在心尖尖上长大的人。”

    “不过七少爷脾气好,待人和气,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几人一听,心底纷纷惊奇。

    不过再看那位赵家七少爷,长得玉树临风不说,还跑出大老远来迎接,也不怪赵云平与他感情极好。

    赵云安送着赵云平到了宫门口,这才打算回去。

    赵云平一把拽住他“来都来了,陪我一道儿进去。”

    赵云安连忙道“可别,以后多的是时候能见,我还想偷个懒。”

    赵云平无奈道“如今我爹你大伯在里头,你怕个球。”

    “倒不是怕,就是进去了就觉得不自在。”赵云安如此说道。

    赵云平见他执意如此,心底觉得七弟指不定也是在避嫌,毕竟赵家如今只剩下他们三个兄弟,如果七弟入宫频繁,即使他心底没那意思,也会有人上赶着挑拨离间。

    如此,赵云平也没坚持拉他一起入宫。

    赵云安转身回府,回去的时候将望归一块儿带走了。

    路上,他倒是有功夫问起北疆的事情来。

    望归话不多,但总能切中要害,也许是身处的身份地位不同,他看到的世界跟赵云平的还有所不同。

    赵云安听的频频点头“能快速结束战争是好事,至少北疆百姓不必受苦。”

    望归看了他一眼,又说了句“赵大人能登基也是好事。”

    虽说其中种种被人说道,但赵骏摇身一变成了李家人,能够平稳的传承皇帝的帝位,对于大魏而言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否则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大魏就会陷入一团战乱,谁也不服谁。

    赵云安心底也这么想,他并未多说,笑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休息几日,等休息够了再告诉,你将来想做什么。”

    望归点了点头。

    一直到了永昌伯府门口,望归才忽然问道“赵大人,二姑娘还好吗”

    赵云安见他问起赵妤,心底倒有些惊讶“挺好的,如今也住在伯府中。”

    他看了眼望归,见他神色如常,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毕竟两人的年纪都还小,没到男女私情的时候,望归也许只是随口一问。

    “多谢你还惦记着她,回头我会告诉她你回来了。”

    望归没说话。

    赵云安刚想说些什么,谁知才刚进门,便迎面遇上了刘氏。

    刘氏一脸焦急,瞧见他连声就问“三郎呢,怎么不见他回来,莫不是路上耽搁了”

    瞧见这位大伯母,未来的皇后,赵云安心底叹了口气。

    他连忙解释道“三哥进宫去见大伯和大哥了,想必很快就会回来。”

    刘氏脸色一顿,说了句“也好,入宫觐见才是大事儿,别的都不重要。”

    这话让赵云安微微皱眉。

    刘氏又开口道“以陛下的意思,待会儿定是会带着三郎回来见母亲,我先去准备好酒好菜,今天晚上让他们父子俩好好喝一顿。”

    说完忙不迭又走了。

    赵云安微微叹了口气,转身将望归安置好才进后院。

    就如刘氏猜测的,即使登基在即,再忙再累,赵骏晚上还是带着两个儿子回家了。

    赵云平拜见了赵老夫人,依旧喊着祖母。

    赵老夫人忙不迭的扶他起来,看着他身上新添的伤痕就心疼“你这孩子,总喜欢往外跑,谁都拦不住,如今仗也打过了,以后可好好在京城待着。”

    刘氏忙道“平安,听你祖母的话。”

    赵老夫人又说“你媳妇也不容易,当初逃往漳州的路上,多亏她老身几个才没事。”

    “你好好对她,不要老跟她吵闹,也多陪陪谦儿。”

    赵云平看向妻子,露出个温和的笑容来“是,我听祖母的。”

    说着走过去握住沈盼晴的手,笑着说了句“夫人辛苦了。”

    沈盼晴嗔怪的看了他一眼,但没收回自己的手。

    他们夫妻刚成亲的时候,因为性格不合时常吵架,感情只是一般般。

    可随着天长日久,两个人反倒是相得益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爹爹,你以后是不是就不走了”赵谦拉住他的衣角问。

    赵云平哈哈一笑,弯腰将儿子一把抱起来“谦儿也长大了,沉了。”

    “七叔说我吃得多,所以长得快。”赵谦笑道。

    赵云平满意点头“当初将你送往漳州府果然是对的,多学着你七叔一些,他就是小时候吃的多,所以才长得高。”

    赵谦深以为然。

    一屋子全家团圆,自然是其乐融融。

    赵妤转头看了眼弟弟,却见他只顾着吃果子,脸上傻呵呵的笑着,一时也不知道是该好气还是好笑。

    正想着,头上一暖,抬头便瞧见七叔的手掌。

    赵云安递过去一个果子“妤儿也吃。”

    “谢谢七叔。”赵妤笑盈盈的接过去,心底忽然也不那么感伤了。

    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她还有七叔七婶,有七奶奶,有太祖母,有虽然没心没肺,但很听话的弟弟,她不是一个人。

    刘氏这一日也是满满的笑容,笑着说道“平儿及时回来就好,母亲还担心你赶不上登基大典。”

    冒然提到了大典,倒是让屋内的气氛一窒。

    刘氏似乎没察觉,继续说道“朝服早就做好了,待会儿你回去就试一试合不合身,若是不合身让你媳妇赶紧改一改,不能耽误了大事儿。”

    赵云平不在意的点头“好,我回头就去试试。”

    刘氏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什么,却见赵云衢朝她投来一个不赞同的眼神。

    刘氏抿了抿嘴,将一肚子的话咽下去,一时有些不乐意。

    赵老夫人却像是没瞧见他们的官司,笑着开口道“如今阖家团圆,大郎,你们也该搬家啦。”

    “母亲”赵骏微微皱眉。

    赵老夫人拍了拍他的手背,笑着说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原本回京之后,你们就该搬到宫中才合规矩。”

    “是我有私心,舍不得你们搬走,这才一拖再拖,如今登基在即,再不搬就不合规矩了。”

    “儿子乐意。”赵骏如此说道。

    赵老夫人摇头笑道“骏儿的心,我心底明白就好了。”

    “早晚的事情,何必在这档口给人落下口舌。”

    赵老夫人又道“再者,你媳妇和几个儿媳,都是要进宫适应适应的,否则到时候难免手忙脚乱。”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刘氏赶忙道“母亲就是会体贴人,官人,母亲说的也很有道理。”

    赵骏却只是瞥了她一眼。

    刘氏心底暗道不好,话锋一转“其实不光是官人,我们也舍不得母亲,不如母亲随我们进宫去住,我看那寿宁宫就很好。”

    这就是要将赵老夫人奉为太后的意思了。

    谁知这话一落,赵骏眼底也戴上了不赞同。

    赵老夫人只是笑“可饶了老身吧,我这辈子最大的夙愿就是离开宫廷,如今在外头住的自自在在,可再不想进宫了。”

    她笑着看向刘氏“知道你孝顺,以后你就是一国之母,对外要母仪天下,对内要温柔娴淑,不可再闹小性子惹出笑话来。”

    刘氏脸颊微微一红“母亲,儿媳什么时候闹过小性子了”

    “是啊,你惯来是很得体的。”赵老夫人淡淡道。

    “骏儿,你也不必再拖下去,我看明日就是搬家的好日子。”

    赵老夫人又道“陛下一个人在宫中难免有些寂寞,不如早早的搬过去,也能在他跟前尽孝心,别让他最后的日子太孤单。”

    老皇帝中风之后身体就不行了,能熬到现在全靠太医下重药,谁都知道他时日不多。

    说话的功夫,顾季夏偷偷看了眼丈夫,却发现赵云安脸色正常,显然早已知道。

    赵老夫人坚持,赵骏也不再犹豫,点头道“那就听母亲的,我们明日就搬进宫。”

    临了却转头看向刘氏“永昌公府的祖传,理应留给安儿,除了衣裳之外都不许带。”

    刘氏心底咯噔一下,有些舍不得。

    但转念一想,以后她就是皇后了,有的是荣华富贵金银首饰,哪里还稀罕那些东西。

    便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官人你就放心吧。”

    赵骏转头看向赵云安“以后好好照顾你祖母,也常进宫看看,不要因为身份生疏了。”

    “是。”赵云安笑道,“只要大伯不嫌弃我烦人,我三天两头往宫里头去。”

    赵骏冷哼道“别光说得好听,这几日拉你都拉不动,没见你进去一次。”

    “今时不同往日,往后回家见不着大伯,我自然是要进宫去拜见的。”赵云安笑道。

    赵骏这才又高兴起来“母亲,我也会时常回家看你。”

    赵老夫人笑着点头“安儿很孝顺,二郎媳妇和安儿媳妇又都贴心,你不必总牵挂着我。”

    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从如意园离开,刘氏便忙不迭的拉住卢氏,笑着说“今日回去就好好收拾,明日不可乱了规矩,让人笑话。”

    卢氏只得答应下来。

    刘氏又去叮嘱沈盼晴,却见赵骏拧着眉头离开了。

    她心底咯噔一下,连忙追上去“官人,可是我说错了什么话”

    赵骏摇了摇头,交待了一句“原本也是打算这几日动身。”

    “宫中已经将宫殿收拾好,到时候衢儿他们住东毓,平安只是略住几日,等之后便要分府别居。”

    东毓是大魏太子居住之所,显然在赵骏的心目中,嫡长子赵云衢也依旧是继承人。

    “朕打算将永昌公府附近的那栋宅子赐给平儿,这样他与安儿住得近,以后兄弟也好走动。”

    刘氏张了张嘴,但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另一头,赵云衢微微叹了口气“母亲太心急了。”

    卢氏看了看他的脸色,见他气色还好微微放心,却说“母亲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赵云衢挑了挑眉,笑着说了句“也许吧。”

    他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让他先回了房,才交待妻子“等入宫之后,你不可事事都顺着母亲,若有不当的要及时阻止。”

    “官人”卢氏有些犹豫。

    赵云衢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说道“父亲让我们住进东毓宫。”

    卢氏心头一喜,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她一直担心赵云衢身体弱,以至于公公的心会偏到小叔子的身上去。

    赵云衢见她如释重负,心底微微叹气,又叮嘱“所以你看着母亲一些,不要让她做多余的事情。”

    “父亲耳聪目明,看得很清楚,做多了糊涂事反倒是会坏了他们这些年的情分。”

    卢氏忙道“妾身记住了。”

    赵云平跟大哥一样,早早的打发了儿子回去休息,拉着妻子好一顿小意温存。

    骤雨停歇,赵云平才搂着妻子,说了句“娘有些着急了。”

    沈盼晴留在婆婆身边的时间更久,自然了解她的变化,低声道“母亲有些担心。”

    赵云平不用问,也知道她担心什么。

    他笑着说道“父亲不是那样的人。”

    赵骏的心中有皇位,但更有天下,他与老皇帝是不同的。

    此时此刻,赵云平如此坚信着,正因为如此,他也不会跟更加适合皇位的嫡长兄去争夺,这些年来赵骏的教导,是根植在两个儿子的心中。

    停了停,他又说“盼晴,我不会跟大哥争,你也不要跟大嫂胡别苗头,无论谁来劝你都不要。”

    沈盼晴拍了一下他的胸口“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怎么会跟大嫂争。”

    赵云平抓住她的手亲了一口“我知道,我媳妇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妇。”

    沈盼晴被他逗笑了。

    赵云平又道“我只是怕时间久了,咱们耳边不清净,也跟母亲一般失去了平常心。”

    沈盼晴靠在他心口,点头道“我听夫君的,咱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不管以后如何,我都会记住今日夫君说过的话。”

    赵云平笑了起来。

    两个儿子都沉得住气,刘氏却沉不住这口气。

    从进京开始,刘氏就日日夜夜盼着能够进宫,成为皇后,如今就差临门一脚,这一天晚上她都没能睡着。

    要不是顾忌着赵骏的心思,刘氏恨不得连夜就搬进宫。

    第二天一大早,刘氏却再也惹不住,天不亮便让人准备起来。

    赵云安也早早的起了身,陪着大伯和两位哥哥走进宫廷。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