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2章 送年礼

作品:《重生后我带着系统下乡了

    兄妹三人下了楼, 在楼梯转角的时候,还能听到大伯母压低的骂声,倒是柯晓晴无声无息的。

    不过这都跟他们无关, 两家的关系能维持着这样的面子情已经不错了。

    柯颖维把两个妹妹送回家, 匆匆吃了饭就踩着点去上班。

    “我后天请假, 你们谁跟我去外婆家送年礼”王爱华拿着本子正在写今年给每家的年礼。

    “我去,我去。”柯颖萍大声说, “妈,不在那边过夜吧”

    “不过夜, 当天赶回来。”王爱华摇头,今年王外婆和林小丽来闹那么一通,早就让她寒了心。

    这养育之恩她会还, 但更多就没了。

    柯颖莲不由皱眉“这会不会太赶了能搭到车子吗”

    “姐,你就不知道了吧,去外婆公社的班车增加了。”

    “怎么增加了”柯颖莲有些奇怪,“那边是建厂了吗”

    “对, 建了茶厂。”

    “那我也要去。”柯颖莲说,“我去买点茶叶和茶树苗。”

    “你买茶树苗做什么”王爱华奇怪地问。

    “带回大队种。”柯颖莲琢磨着可以多找些果树苗, 带过去之后, 替换成副本里的。

    柯颖萍皱眉“我觉得种茶树苗不如种别的, 比如桃树啥的, 还能结果子吃。”

    “果树苗也要, 都试着种,以后就一年四季都有果子吃了。”柯颖莲笑着说。

    王爱华听着却一脸忧心“莲莲, 你是打算一直待在乡下吗”

    “看政策吧,能回来就回来。”柯颖莲靠着王爱华,“妈, 你担心我过得不好啊其实在乡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学了很多东西,还发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

    “能不担心吗如果是两三年还好,但要是政策一直不改呢,难道你要一辈子待在乡下吗”

    “不会的,我还等着高考上大学呢。”柯颖莲笑着说,多少年她都能等。

    王爱华听到她这么说就难受,家里三个孩子的成绩好,一直都约好要一起考大学的。

    可现在这样,只能说是天意弄人了。

    柯颖萍脸上的笑也少了一些,“姐,真的会恢复高考吗”

    “我相信会有那一天的。”柯颖莲肯定地说,只是这个时间可能会很久。

    她只希望林勉重和段零那边的成就,能够将这个进程加快吧

    王爱华摸摸两个女儿的头,“我主要怕时间太久,你们结婚生子了,还能接着考试上学吗”

    “妈,只要想学,这些都不是问题。”柯颖莲笑着说,瞅到王爱华记年礼的条目,发现种类不变,但是总量变少了。

    “妈,要不要再添一样东西免得有人拿这事说嘴。”

    “除了你小舅妈还有谁会说今年我们家多不容易,还能送年礼已经不错了。”王爱华没好气地说。

    有几家出嫁女儿给的东西比她给的多的

    临近年底,各家都在忙,互相换东西,匀票券。

    柯家是没有多余的,之前他们除了自家必要的,都换成全国的寄给柯颖莲了。

    但她家的东西不少啊,无论柑橘还是干灰耳或是菜干都很不错。

    柯颖莲不管这些,让柯平峰去操心,她只负责打下手就行。

    柯颖萍临时接了一个毛衣单子,是一个同学的姐姐要订婚了,请她赶一赶,花样要求比较复杂。

    她接了这个单子,就没法跟着回外婆家,只能让柯颖莲帮她带外婆家那边特有的李干回来。

    柯颖莲答应了,天还没亮,就和王爱华拎着东西去赶车。

    先坐公交车,走一段路然后等班车。

    车次少人多,车上那个拥挤和气味就别提了,得亏她们带了橘皮,才没那么难受。

    王外婆家在的这个地方本来叫碧水镇,后来改成了碧江公社。

    碧江公社边上有一条江经过,地势比较平坦,新盖的茶厂看着也很气派。

    母女俩人来得凑巧,正好碰上了碧江公社办的集市,不少城里的人骑着车来买东西。

    之前因为各种原因,这些集市都被禁止了,在三间大队那边也是一样。

    她没想到碧江公社反而率先组织起来。

    她和王爱华在边上看了一会,发现这次的集市是有规定的,只能由各大队将要卖的东西汇总后,列一张单子给公社,公社盖章批准了,才能带到公社来。

    价格也是统一定好的,有公社的领导干事在巡查,抓没有组织来浑水摸鱼卖东西的人。

    王爱华很快就找到了娘家在的后田大队,大舅和大表哥正好也在。

    王爱中看到王爱华和柯颖莲,高兴得直搓手,摸出了一毛钱要让柯颖莲去买吃的。

    “大哥,不用,我们吃了才坐车的。”王爱华拒绝了,“集市快结束了吗”

    “还没,摆到中午,连摆五天。”王爱中高兴地说,“中午到我们家吃饭吧。”

    “好。”王爱华点头。

    “哲山,你带莲莲在集市上逛逛,看要买什么。”王爱中吩咐大儿子道。

    “大表哥,走吧。”柯颖莲笑着说,他们确实好几年没见了。

    王哲山不怎么说话,点点头就往前走,在一个叫后溪大队的摊位停下来,这个大队主要卖的是熏制过的鸭肉、鸭杂。

    柯颖莲印象中有吃过,味道很不错,价格也很合适。

    她想要五只熏鸭,没想到不卖,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只,说是公社规定的,防止倒买倒卖。

    每个大队卖的东西其实都大同小异,大多是自己加工的农产品,比如菜干、萝卜干、地瓜干之类的。

    后溪大队那是人家有地理优势、鸭子品种、熏制手艺,别的大队想学也学不来。

    王哲山把柯颖莲买的东西都接过来,带她在公社上转了一下。

    供销社门口摆了一个小吃摊,卖的米粉汤。

    但柯颖莲却被供销社边上的收购站给吸引住了。

    收购站的牌匾边上还挂着一张牌匾,写着“经济合作洽谈处。”

    “大表哥,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单位想要大量采购,比如后溪大队的熏鸭,就要先到公社这边报备,由公社出面联系大队,谈价格、签合约等,说是比较规范。”

    柯颖莲有些好奇,“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

    “公社的gh冯主任。”王哲山说,“他很厉害,公社的茶厂就是他之前想办法建起来的。”

    “他本来就是公社的领导”

    “对。”

    柯颖莲沉默了下,看到不远处的学校,“那你们公社的g主任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是不一样。”王哲山说,刚开始大家心里也有点慌,但当人家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利益,也就没人排斥了。

    “看,那个就是冯主任。”他指着前面一个高瘦的中年男人说。

    柯颖莲抬头,下意识地拍了个鉴定,他做的事情跟别的同位置的人差太多了,反而让她怀疑了。

    冯丰年男,37岁,后世之魂,制茶大师,状态风寒高热,神魂不稳。

    柯颖莲正想着这是怎么回事,这鉴定怎么有一点跟柯晓晴一样呢

    她为什么会碰到这样的人

    下一秒,她就看到那个冯主任身子晃了晃,倒了下来。

    王哲山一下子就冲了上去,边上有看到的人也叫了起来。

    柯颖莲跟在王哲山边上,从随身带着的挎包拿出针,还有一瓶药。

    “表哥,你找碗水让他把药吃了,我扎针。”

    这一刻,她突然有种直觉,要赶紧抢救。

    十宣、少商、曲池、大椎放血泄热,加上退热药,这高热应该对他不会产生影响。

    柯颖莲看着王哲山把药给冯丰年灌下去,碧江公社的赤脚大夫才跑过来,见他们做了处理,还把他们骂了一顿。

    柯颖莲没说话,给冯丰年又拍了个鉴定,发现状态改了,变成了生病状态。

    王哲山拎着东西跟这表妹,“表妹,你什么时候学医的怎么那么厉害”

    “我下乡后跟大队里的大夫学的。”柯颖莲想了想说,“像这样发高热,可以在手上这几个位置放血,效果不错。”

    两人回到后田大队的摊位,王爱中已经跟大队长说好换别的人来看,他带着妹妹外甥女回家。

    王爱华见前面好像起了骚乱,但两个孩子表情正常,就没多想。

    “走,我们回去吧。”王爱中很高兴,琢磨着等会叫媳妇把肉给煮了。

    从公社到大队挺远的,到后田大队都十一点多了。

    王外婆和小舅王爱平住,两家离得远,王爱华没让柯颖莲跟着,自己去把年礼送了。

    林小丽一看东西比往年少,眉眼一下子就耷拉下来,一声都不叫。

    王外婆有些不安地看着王爱华,想说什么,又忌讳着小儿媳。

    王爱华拿了一个红包给她“娘,这是过年红包,你收好,过年我们就不来拜年了。”

    跟憨厚少话的王爱中相比,大舅妈林美桂就爽朗多了,她直埋怨王爱华怎么能让柯颖莲去下乡了。

    林美桂抱了下柯颖莲,就觉得有点不对,“莲莲,你这一年没怎么吧瘦这么多”

    “没有,大舅妈,你忘啦,我一直这么瘦的。”柯颖莲笑着说。

    林桂美看王哲山,“那你们刚才碰到谁了”

    王哲山说“刚才在街上碰到冯主任晕倒了,我和莲莲给抢救了一下。莲莲这次下乡,学会了一手医术。”

    林桂美笑着去拍柯颖莲的肩膀,“我们莲莲真棒”

    她催着王爱中去做饭,自己拉着王爱华和柯颖莲说话,都是在问插队的事情。

    “莲莲车票买了吗不急着走吧等过了元宵再走行吗”

    “应该是初九后走吧,怎么了”柯颖莲有些疑惑。

    “不急的话再留几天,说不定你大表哥那几天想看成了,请你们来喝喜酒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