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1章 设伏
作品:《亮剑之咱老孔能爆装》 在距离县城六十公里的西南方向,一条土公路在两侧茂密的青纱帐中蜿蜒伸长。
而其中一处地势略高于公路的高粱地里,隐藏着几个负责侦察的战士。
此时张建生正叼着一根草杆闭目养神。
而趴一旁的刘小二和马应正认真观察着公路尽头。
忽然,有什么东西闯进了刘小二的望远镜中。
刘小二顿时打起了精神,连忙仔细观察。
终于看清,原来那是一辆满载着三个小鬼子的边三轮摩托车。
其中,坐在边斗里的那名小鬼子架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刘小二立马紧张起来,推了一下旁边的张建生低声骂道“狗日的别睡了,小鬼子来了”
张建生来连忙翻身而起,仔细一瞧,果然看到一辆悬挂着膏药旗的边三轮摩托头前开路引领着一列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而来。
一旁的马应吓了一跳“狗日的小鬼子来的不少啊”
端着望远镜的刘小二兴奋道“油水也不少啊”
浩浩荡荡的二十来辆骡马车,装的满满当当的全是粮食。
这无疑是送往县城的物资了。
张建生抢过来望远镜,又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遍。
这是一个中队的鬼子兵,还有一支正苦哈哈的靠人力拉车的伪军。
小鬼子这边有六挺轻机枪,六具掷弹筒,还得再加上一百多支步枪,手雷等武器。
而那帮伪军虽说装备情况比不上小鬼子的精良,但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张建生低喝道“马应,快去通知团长他们”
马应重重点了点头,朝着事先就选好的撤退路线狂奔而去。
很快他就消失在茫茫一片的青纱帐中。
而此时,小鬼子开在前头的那辆边三轮摩托,行驶到距离张建生他们藏身之处大约两三百米的时候。
轰的一声闷响,那原本看似平整毫无异常的公路,突然出现了一条大坑。
鬼子驾驶员猝不及防,开着边三轮摩托就一头扎了进去。
这下,车上的三名小鬼子全因为惯性,被掀飞了出去两三米。
跟沙包似的,重重地砸落在地,直接摔了个狗吃屎。
一个个趴在地上,痛苦挣扎,哀嚎不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紧跟其后的另一个鬼子驾驶员一跳。
要不是他紧急刹车,恐怕也得栽了进去。
这一刹车引起了连锁反应,后来也传来一阵紧急刹车声。
原本正在行进的车队,这下全停了下来。
躲在青纱帐中张建生和刘小二看到,被掉进大坑中的边三轮摩托甩出去的那三个小鬼子的惨状,捂着嘴悄悄直乐。
而其他训练有素的鬼子兵迅速的做出了反映,纷纷从卡车上跳了下来,端着枪朝前面跑来。
小鬼子的一举一动,全被在躲在两三百多米外的张建生和刘小二看了个正着。
两个人抱着枪看热闹似的,欣赏鬼子们警惕慌张的模样。
负责带队的那名鬼子中尉怒火中烧,正破口大骂“支那人大大滴坏”
随即,他又指挥部下对栽进坑里的那辆边三轮摩托展开救援。
几个鬼子兵连忙收了枪跳进坑里,哼哧哼哧把边三轮摩托往上抬。
而摔出去的那三名鬼子兵此时也忍着痛,一瘸一拐的上去帮忙。
而其他鬼子兵纷纷四散开来。
一个个警惕的端着步枪,架起了轻机枪,甚至是掷弹筒。
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忙活了一阵之后,小鬼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将那辆掉进坑里的边三轮摩托给抬了上来。
之前的那名鬼子驾驶员上去检查了一番,随后哭丧着脸向鬼子中尉汇报道“长官,摩托车的轮胎漏气了,暂时无法继续行驶。”
“八嘎”鬼子中尉大喝到“快快滴修理”
“哈依”
等鬼子驾驶员拿出工具忙着去修理边三轮摩托之时,鬼子中尉又对着身后的几名士兵,下令道“你们滴,快快把这里的土坑填平”
“哈依”
鬼子兵纷纷应道。
随即便找出工兵锹,哼哧哼哧的,开始往张建生他们挖出的土坑填土。
张建生见状,向刘小二道“准备准备,咱们再吓唬吓唬小鬼子。”
“好咧”
刘小二咧嘴一笑,立马给手中的长枪上了膛。
不久之后,七八个鬼子兵就将土坑给填平了。
鬼子副官有些担忧道“长官阁下,这里的土坑,极有可能支那武装分子设的埋伏,我们必须得谨慎啊。”
鬼子中尉闻言深以为然,他点头下令道“吆西,龟野君,以防万一,就由你带人在前面开路,以免皇军遭受更大的损失。”
“哈依”
鬼子副官应了一声,随即一挥手,带着几名鬼子兵越过刚刚填平的土坑,朝公路前头走去。
而后头的鬼子中尉也紧张兮兮的的,紧盯着前方的动静。
可惜,他们此行没有携带军用电台,否则他一定会给县城的守军发电,请求他们赶来接应。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前方探路几名部下都平安无事。
见到副官正站在朝自己这边挥手示意,鬼子中尉稍稍放下心来,转身下令“上车上车”
剩下的鬼子全都纷纷上了车。
停下的车队再次重新启动,缓缓驶过被填平的土坑朝前开去。
鬼子中尉坐在运输卡车副驾上,见车速逐渐提升,没有任何异常,他顿时完全放下心来。
而青纱帐中,见到在前头探路的几名鬼子兵距离他们仅有一百多米,并且不断在向他们逼近,张建生顿时低声喝道“打”
说话之间,他就已率先开出一枪。
早已准备好的刘小二也紧随着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遭到这突然的袭击,后头的鬼子兵惊慌之下,开始朝周围胡乱的开枪射击。
密集的子弹嗖嗖嗖的从头上飞过,隐藏在青纱帐之中的张建生和刘小二连忙趴了下来。
“八嘎”
见副官被敌人打死,鬼子中尉勃然大怒“这里一定是有支那武装埋伏,机枪手准备”
随着鬼子中尉一声令下,鬼子兵纷纷行动起来。
六挺歪把子机枪,六具掷弹筒全都架设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个个鬼子兵十几名步兵端着步枪,开始朝两面高粱地缓缓逼近。
“撤”
张建生大喝一声,随即同时与刘小二掏出手雷,把引线一扯,就朝小鬼子投掷而去。
轰隆隆
剧烈的爆炸声顿时接连响起,硝烟四起,火光大作。
鬼子兵们吃了一惊,纷纷如临大敌的卧倒在地。
而张建生和刘小二趁机冲入身后的青纱帐中,沿着事先选定了路线撤离。
等烟雾散去,端着望远镜的鬼子中尉,隐约在茂密的青纱帐中看到两个人影。
纳尼
这就是所谓的伏军
令皇军如临大敌的伏军,就是这么两个支那武装分子
“八嘎”
鬼子中尉勃然大怒,皇军一个运输中队的兵力,竟然被区区两个支那散兵游勇耍的团团转。
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开火给我干掉他们”
恼羞成怒之下,鬼子中尉举起指挥刀怒吼道。
哒哒哒
鬼子机枪手纷纷开火。
一时间,青纱帐被打得枝叶四处飞溅。
而此时的张建生和刘小二灵活的飞奔在茂密的高粱地,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
追击而来的鬼子兵也都一头扎了进去。
噼里啪啦一通乱射,却早就失去了目标的踪迹。
通通通
鬼子掷弹组纷纷开火发射。
一发发炮弹带着尖锐刺耳的呼啸声落入了茂密的青纱帐中。
随着一声声爆炸巨响,炸得高粱杆四处横飞。
一时间青烟弥漫,火光大作。
见一名名帝国勇士深入青纱帐中,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摸到。
鬼子中尉既急又怒,考虑到此行的首要任务是将物资运往县城。
一名名鬼子兵如丧考妣,毫无收获的,纷纷从高粱地里撤了出来,重新上了车。
片刻之后,鬼子车队便再次启动朝县城方向驶去。
经过之前的骚动,鬼子中尉谨慎多了。
一路上,车队开得十分缓慢。
经过赵家口之时,吃过了一回亏的鬼子中尉一声令下,让旁边的驾驶兵停了下来。
前头骤停,后头紧跟的卡车也纷纷急刹车。
一名鬼子少尉见状连忙下了车,疑惑不解的跑过来问道“长官,为什么忽然停下了”
鬼子中尉胸有陈竹的伸出手指向前方道“你看这地方的地形。
两边都是高坡,将这一条道路夹在中间。
这样的地形对我们大大滴不利
万一有敌人在这设了伏击,只需要把两头堵住。
我方即便有两个中队的兵力,处境也十分危险。”
鬼子少尉闻言恍然大悟道“还是长官阁下经验丰富,谨慎多谋”
鬼子中尉被拍了一通马屁,得意不已,随即又下令道“准备战斗”
听到命令,鬼子兵们又纷纷从车上跳下来,做出战斗准备。
在后头哼哧哼哧的拉着车的一名伪军见车队停了下来,如蒙大赦一般丢了车,坐在地上直喘粗气。
他娘的,小鬼子自己舒舒服服坐在卡车里。
他一边抹了把脑门上的汗,一边纳闷问道“咋又停下来了,狗日的小鬼子又搞什么花样”
话音刚落就看到,前头的鬼子兵跟下饺子似的,哗啦啦全下了车,搞出一副要战斗的架势。
这可把伪军们吓了一跳,慌慌张张依葫芦画瓢也都端起了武器。
见自己连长一脸慌张的从前头偷偷跑了过来。
伪军们连忙问道“连长,咋,又有情况了”
只听伪军连长愁眉苦脸道“看牧本那老鬼子的意思,他怀疑前面有伏击”
“啊”
伪军们闻言纷纷紧张的看向前方。
鬼子少尉正要派侦察兵去道路两侧探查情况,却遭到了鬼子中尉的制止。
“何必要这么麻烦”
鬼子中尉冷笑道“让机枪组和掷弹筒小组准备”
“哈依”
鬼子少尉应了一声,随即立刻下达命令。
六具掷弹筒立马架设起来,轰隆隆的朝着道路两侧不停开炮。
鬼子机枪组也纷纷来到道路两侧,架设起轻机枪,朝着坡上的草丛就噼里啪啦的扫射起来。
哒哒哒
轰轰轰
密集的枪声混杂着炮弹的爆炸声不断响起。
道路两侧被子弹和炮弹打得杂草乱飞,泥块溅射。
等火炮停止发射,轻机枪也停止扫射。
萧瑟的冷风呼呼直吹,将弥漫的硝烟吹散。
看到道路两侧仍旧一片平静,鬼子中尉干咳一声,道“看来是我多疑了。”
鬼子少尉连忙道“长官,就是前方伏军,皇军的枪炮声一响。
长官英明。”
“吆西”
鬼子中尉顺着台阶,大手一挥下令道“继续出发”
“哈依”
原本严阵以待的鬼子兵又纷纷收起枪,一股脑的爬上了车。
不久之后,鬼子车队再次启程。
但接下来的路上鬼子中尉跟犯了疑心病似的,草木皆兵。
再一次停下来,动用机枪火力和掷弹筒探查,依旧毫无伏军的迹象。
“长官”
鬼子少尉无奈的看着中尉。
这都是第几次停下来了
浪费了多少弹药
鬼子中尉脸上有些挂不住,干笑道“我们运送物资,任务重大,小心为上嘛。”
鬼子少尉已经懒得奉承了,直接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发”
他娘的,狗日的老鬼子有毛病吧
后头的伪军们骂骂咧咧的又拉起了车。
士兵们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头也有不满。
一个个表情凝重的爬上了车。
鬼子中尉也灰熘熘的上了副驾。
与此同时,孔捷已带领着部队,赶到距离县城三十公里处的伏击阵地。
战士们热火朝天的修筑工事,埋设地雷。
王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有些不解的问道“团长,咱们为啥把伏击阵地设在这
张家口那一带的地形不是更适合伏击嘛
土路两边都是陡坡,正适合埋伏。
只要把两边的口子一堵,把小鬼子封进口袋里,谁也别想出来。”
孔捷他们现在选择的伏击地点,正是在公路一侧的小山包之上。
表面上看来,占领了两边的山包之后,使用交叉火力制敌,十分有利。
但是,左边山包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不利于伏击小组撤离。
万一伏击失利,左边的伏击部队也无法跨过公路与右边会合。
而右边山包后面是连绵的山地,复杂的地形正可摆脱追击。
因此孔捷把伏击阵地设在右边的山包上。
这样的地形和张家口那边可以两面夹击的地势,可差多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