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造出的第一把步枪
作品:《亮剑之咱老孔能爆装》 孔捷给出的这张设计图,是仿制的毛瑟kar98k。
这款步枪可谓是鼎鼎大名了,可靠而精准,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孔捷倒是想搞出来汤姆逊冲锋枪这样的自动火器。
八路军人手一把,冲上去直接突突,那他娘的多带劲。
但是,就目前来说,实在不符合国情。
弹药本来就匮乏,再搞这么多子弹火器,供不起啊。
孔捷给出的这张设计图,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绘制的。
而团里本身就有98型步枪。
这一对比,关山就发现,设计图比原版的步枪要短一些。
对此,孔捷也给出了解释。
98型步枪本身长达到125米,加上刺刀已经比现在战士的平均身高还高,并不太适合华夏的战士们使用。
而且,以修械所现在的水平,加工枪管的长度越长,难度就越高。
缩短了枪身的长度,无疑也减轻了修械所的制造困难。
虽然这样操作下来,会造成射程的降低。
但是,以八路军战士的普遍射击水平来说,在两三百米的范围内精准的干掉鬼子,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没必要追求太远的射程。
枪身短了,也就更方便携带,使用而更加灵活。
另外还有一点,八路军自己制造的步枪,大多数都是792口径的。
仿制98型步枪所使用的子弹,正好通用。
但随即关山又提出了新问题“这样话,战士们的拼刺问题怎么解决”
洋鬼子的班组火力太够用了,所以对他们来说刺刀就不重要了。
但是由于八路军弹药的缺乏,所以白刃战在华夏的战场是很常见的。
小鬼子才平均一米五左右身高,使用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都快有一米七了。
这有利于近战拼刺刀。
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却被老美的加兰德轻松压制。
一寸长,一寸强,想要在白刃战中占便宜吗,就得比枪长。
谁的枪身长,就比对手先刺进去。
但很快,孔捷就给出了解决办法。
咱的枪身短,但是刺刀够长啊。
仿制的枪支,加上刺刀,整体长度足足有一米七二。
同时为了加强威力,刺刀采用的是新式三棱刺刀,开上血槽。
平时刺刀就反贴于枪管上,等到近距离搏杀的时候,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自动展开。
普通的步枪上刺刀之时,需要先把枪收回来,再挂刺刀。
在分秒必争的激烈的战场上,慢了一步,可能就被敌人捅了个透心凉。
而经过改进之后,使用折叠式,按一下锁扣,潇洒一甩,就打开。
不用收枪,甩开就直接上去捅,这可方便多了。
听到孔捷考虑的这么完善,关山兴奋不已,打算立刻就开始试制。
制枪的金属零件用的是鬼子造的铁轨。
枪托则采用是核桃木,这种木材在山区充足的很。
制作的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
但通过对设计图的多次调整和修改,修械所又造出了一把试验品。
现在,看到这把刚刚打造出来的步枪,在场的大伙们都十分兴奋。
只见轨道钢制造的枪身在日光下,反射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还没有上漆的木制枪托,显示出木材质朴的本色。
关山激动道“团长,这把步枪已经经过了拉发试用,没什么问题。
就等着正式射击,验收了”
孔捷把零件都拆解下来,检查了一遍,又透过枪管,察看了膛线。
不错,膛线刻得还不错。
他迅速地将枪支重新组装之后,道“走,咱们去训练场试试”
工人们闻言都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兴冲冲的簇拥着孔捷来到了训练场。
关山有点担心道“团长,还是让我来吧”
万一这把枪还是不过关,伤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本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战士们已经被喊停了。
一听说团长要试射团里自己造的步枪,顿时激动又兴奋在外面围了一圈。
在战士们期待的目光之中,孔捷熟练地卧倒,朝着前方二百米的靶子,果断的扣动了扳机,沉稳地打出第一枪。
随后,他不停地瞄准,射击,压弹,再射击。
中间几乎没有一下停歇,一枪连着一枪地打响。
在他身旁的一名战士也没闲着,不时的帮忙递出弹梭。
周围的战士们都紧张的观望着。
整个训练场只能听到一声接一声地枪响。
打了好一段时间,枪声终于停了下来。
关山见状欣喜的高声道“300发射击完毕,没有任何故障”
一阵如如雷鸣一般的掌声顿时响了起来。
“成功了成功了”
工人们都忍不住激动的欢呼起来。
围观的战士们也无不兴奋的高声喝彩。
原本听说修械所要造枪,大伙儿心里都直犯嘀咕。
没想到这还真给造出来了
以后咱独立团就能用自己造的枪打小鬼子了,这听起来太他娘的带劲了
孔捷又接连射出了数枪,子弹无不准确的击中了靶子。
关山忍不住激动道“团长,咱们终于成功了”
为了使造出来的枪支能更好的适应实战的要求,修械所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标准。
要求能够连打300发子弹。
其实这远远超过了当时一般步枪与一般兵工厂的要求。
孔捷点点头,也欣喜不已“这都是你们修械所的功劳”
随后,他又问道“刺刀呢”
“快,把刺刀拿过来”
关山的话音刚落,一个工人连忙把三棱刺刀双手递到孔捷跟前。
“试试成不成”
孔捷说着就将刺刀塞进固定装置,转到后面卡住。
随后,双手端着步枪,用力一甩。
那原本转到后面的刺刀,咔嚓一声,就卡到了前面。
这潇洒一手,让围观的战士们都看得两眼发亮。
随后,孔捷照着木质靶子,猛地向前突刺。
这一刺,直接把木板扎了个对穿。
“不错。”
孔捷收回步枪,看着挂在前面的刺刀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团长,让俺来试试”
赵大虎看着团里自己打造的步枪,早就心痒痒了。
再看到甩出刺刀那潇洒的一手,和三棱刺刀的威力,他就按捺不住了。
等孔捷一把枪递出,他就迫不及待的端起来,朝着靶子一连打了数枪。
随后又双手握抢,狠狠地对着靶子来了几个突刺。
“团长,”只见他爱不释手,咧嘴笑道“咱这枪比鬼子的三八大盖好用多了
还有这刺刀,甩一下,就唰的出来了。
这太方便了
要是上了战场,小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咱就一刀捅过去了”
赵大虎咧着嘴,络绎不绝道“还有这刺刀的硬度也好啊
咱以前用的刺刀都他娘的太脆了
要不然,就还没坚持几回了,就变弯了。
还是咱团里自己造出来的强度高
要是能把所有的枪械,都换成这种刺刀,那多过瘾啊。
戳下去就是一个大窟窿,再一挑,那就是大出血,根本就止不住”
没办法啊,在这个年代,咱八路军的炼钢技术几乎等于没有。
只能用土法打造,再加上产量太大,所以自己制的刺刀质量确实不怎样,多次战斗后就会变弯变形。
在一旁围观的战士们早就看得手痒了。
见到一营长试用完了,纷纷争先恐后的凑了过来。
“团长,让俺试试呗”
“团长,俺也想试试”
战士们脸上都洋溢的着兴奋和迫不及待的笑容。
很快,孔捷和赵大虎,就被大伙儿围了个水泄不通。
孔捷见状笑骂道“干嘛干嘛
一个个跟饿狼扑食似的,急啥”
一个战士喊道“团长,谁不想试试咱独立团自己造的枪啊”
“就是,俺想试试”
眼见又要吵成一团,孔捷喝道“行了,行了,都别给老子吵吵了
训练都完成了嘛
赶紧给老子回去训练”
“是,团长”
看到战士们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孔捷继续道“这是咱们独立团造的第一把枪。
工序都还没完成呐。
都他娘的急啥。
只要材料够,咱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到时候,一人一把,让你们摸个够
行不行啊”
“行”
战士们听到这话,都露出了欣喜又期待的表情,异口同声的大声应道。
“行了,都回去训练吧”
刚回到修械所,孔捷就将步枪大卸八块。
关山见状疑惑问道“团长,这枪还有什么问题吗”
孔捷一边拆卸零件一边道“还差一道工序,这没进行防锈处理。”
关山顿时皱眉道“可是咱修械所没有专用的防锈处理设备啊。”
刚刚造出来的步枪,表面上反射出晶莹的光泽,看起来十分喜人。
但是若不进行防锈处理,过不了多久,就会锈迹斑斑,毕竟这是用钢材制造的。
所以一般使用这种材质的枪械都必须进行抗氧化和耐腐蚀的处理。
不然,经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这种枪械的零件很快就会被腐蚀,枪械也就会早早报废。
我们见过的枪械,金属部件外表都是黝黑色的,这就是因为做了烤蓝的保养措施。
这烤蓝可不是烤油漆。
油漆可是无法承受枪管射击时的高温的。
而经过烤蓝的枪管即便是打红了,烤蓝也不会掉。
进行烤蓝的方法也很简单。
将枪械的金属部件拆卸下来,把需要进行烤蓝的部件,放进含有氢氧化钠或者是亚硝酸钠这类酸碱性液体之中浸泡。
当加热到90到150度之间,部件的表面就会得到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也会呈现出发黑或者发蓝的颜色。
经过烤蓝处理之后,枪支不仅耐腐蚀还抗磨损。
另外,灰黑色的表面还能降低枪械的反光度,减少战士们暴露的风险。
不过烤蓝这种传统工艺,已经逐步被另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所代替,也就是枪支的表面磷化处理。
但是这两个方式,在修械所这里都做不到。
所以只能继续用土法子了。
在关山等人好奇的注视之下,孔捷将零件全部拆解完毕。
然后,他来到了火炉旁边。
此时的火炉还烧得通红。
孔捷在上头洒了点水,又铺了一层烟煤。
一股股黑烟就从里面冒了出来。
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孔捷将零件放在烟煤上。
加热,烟熏,氧化。
只干等是不行的。
孔捷还时不时把零件拿下来,用皮油擦拭。
擦拭完,再继续放回去加热,烟熏,氧化。
经过反复的用皮油在擦拭,金属零件表面终于形成一层黝黑锃亮的薄膜。
看到那些黝黑的散发着光泽的零件,关山瞪大了眼睛。
他惊叹道“团长,这门手艺您是在哪学会的”
这么巧妙而又使用的烤蓝工艺,他怎么没有想到
而且整个流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不已,但是实则是个技术活。
那炉火的温度和烟熏的强度,不是老技术人员,根本掌握不了。
孔捷笑道“跟老红军学的呗”
关山闻言敬佩不已。
这位孔团长真是深藏不露。
不仅擅长指挥作战,还懂得设计图纸。
如今他又给大家露了一手,连烤蓝处理也能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
孔捷一边给零件擦油一边道“这样操作下来,防锈的要求是达到了。
但是平时使用的时候还是得好好保养才行啊。”
当枪支重新组装气完毕,看起来已经和之前不同了。
原本闪亮的金属零部件都变成了黑色。
感觉还挺有气势的。
孔捷端着手里,反复观看,自己也十分满意。
他欣喜道“就照着这样造,先赶制一批出来,给旅部送去。
让旅长他们看看咱们修械所的成果。
不然呢,还以为咱独立团说要造枪是闹着玩的”
“是,团长”
关山他们纷纷应道。
有了之前制造的经验,工人们的进度快多了。
不久之后,就赶制了一批同样的步枪。
因为要求的严格标准,这批步枪的零件,完全可以相互更换。
这也算勉强达到工业化流水线成产的地步了。
经过拉发射击与实弹射击之后,这批步枪都送到孔捷的手中。
孔捷又将这些步枪进行了一一试射,选出了最满意的五把,送到旅部那里去。
眼看修械所的已经初具规模了,工人变多了,也开始正式造枪了。
毕竟以后还要吸纳更多的人才。
到时候还得分出更多的部门,修枪的,造枪的,造子弹的,造火炮的
就这么搁在团部后院可不行啊。
孔捷思忖着,打算给修械所挪个窝。
修械所的所址,隐蔽很重要。
距离团部最好不要太远,这样一旦有什么动静,团里就能及时出动支援。
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大早,孔捷就喊上了魏大勇出去看所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