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第 118 章
作品:《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太子松了一口气, 不是汗阿玛身子不适就好。
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正式参与过政事, 见状他便打算回去了。
不料梁九功早已经远远看到他, 回禀过万岁爷说太子来了。
康熙竟然就传太子进去了。
太子的心情有些微妙,这回又是什么意思
上次他以为汗阿玛要他参与政事,结果汗阿玛拿出五份弹劾他的奏折, 最后还处罚了他。
可听着里面的一些零碎话语,应当跟自己没关系啊
太子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去了,康熙让他坐下旁听。
他这时才发现, 这底下跪着的,不是前日见过的德州知州杨世泰么
“皇上恕罪,此事乃是微臣之疏漏, 求皇上开恩,予微臣将功折罪的机会。”
康熙今日一早就让杨世泰送来商行相关账册,稍微一翻看, 便看出里面的猫腻,气得要拿杨世泰治罪
不过他发了通火后,见杨世泰认罪态度良好,又是去年才上任的,还是愿意给他机会的。
“你倒是说说,要如何将功折罪”康熙随口一问。
杨世泰“微臣、微臣会将商行之人全部抓拿治罪”
康熙“全部”
杨世泰“是,微臣宁愿得罪整个德州商行, 也要惩恶扬善”
康熙彻底无语“”
如此简单粗暴, 他反倒不敢把事情交给他办了。
如果杨世泰真的这么干了,就不光是一个德州的问题了。康熙不怕他得罪整个德州的豪强, 但怕他引起其他州府商人的动乱。
康熙看向其他大臣, “列位臣工, 你们有什么计策没有”
众人暗暗传递眼神,却无人出列,谁也不想沾上这麻烦事儿。
康熙点名“勒德洪、明珠。”
两人只能出列,勒德洪道“皇上,奴才不了解当地境况,不敢乱出主意。”
明珠“皇上,奴才以为,不该如此贸然为之,需得细细参详。”
两个老狐狸,说了都等于没说,太子在一旁默默吐槽,这是不是就是三弟表情包里说的废话文学
康熙也在心里冷笑一声,他也没指望这两人说出什么来,只不过让两人摆出不可冒进的态度给杨世泰罢了。
“余国柱。”康熙这回点了新上任的户部尚书。
余国柱此前是江宁巡抚兼左都御史,江宁地方更为繁华,商人欺行霸市、虚化奢侈之风更盛,应该对此有些看法。
余国柱奏曰“江宁无此乱象,若有,当明察暗访,取证后再拿人,只要惩治了为首那几家,便可杀鸡儆猴。”
康熙听了,只淡淡地点点头,正要再问吏部尚书李之芳,余光却不经意瞥见太子偷偷翻了个白眼。
康熙“”
是他看错了吧
康熙定睛看去,太子还是那副矜贵稳重的模样。
不过,看神色确实对几位大臣的话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康熙顿了顿,问“太子,你对他们的对策有何看法。”
太子有些猝不及防,“回皇父,挺好的。”
康熙有种直觉,太子不是这么想的,便道“你但说无妨。”
太子到底才十岁,一副少年人心性,他不喜明珠一党,既然汗阿玛暗示他什么都可以说,那他就不客气了。
太子“儿臣只是觉得,明珠和余国柱说的都是废话,三岁小孩都知道这么说。”
明珠和余国柱的脸色顿时变得格外精彩,明珠出列道“奴才愿闻皇太子殿下高见”
无知小儿,也敢大放厥词
他笃定太子不可能有什么良策,虽说他们几人都说了等于没说,但寻常人也不可能想到更好的法子了。
孰料,太子竟笑道“孤还真有法子。”
一时间,皇帐里所有人都惊奇地看向太子,意外不已。
唯有康熙,内心是纠结的。
他忽然有些后悔,让胤礽毫无准备地参与进来。
康熙此前虽然教了胤礽多年治国之道,但都是纸上谈兵,还从未让他接触过本朝政务,此时怕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话来。
太子首次参政,应该是详细谋划,让他在朝堂上、文武百官面前,大放异彩才是
康熙心念几转,正要令他坐回去。
太子已经开口,“所谓不破不立,想要根治这盘根错节多年的豪强把持商行之象,就该先破再立”
明珠“此举太过莽撞,只会打草惊蛇,引起其他州府商行联合抵御朝廷。”
太子笑“谁说需要朝廷亲自出手了”
明珠愣住,“”什么意思
太子“不知道明珠大人可听过用魔法打败魔法”
明珠“”
众位大臣“”
啥玩意儿
康熙“”
康熙有些想笑,这个表情包他看过的,在场或许只有他一个人懂。
不等明珠反应过来,太子揶揄道,“您老年纪大了,听不懂时兴的词儿也难怪,那你总听过借刀杀人、借力打力吧”
听到借刀杀人,众人就懂了,这种对策他们完全没有想过,完全是摸不着头脑,借谁的刀
李之芳拱手道“臣等愿闻其详。”
明珠一派皆不以为然,其余人却都很好奇,竖着耳朵等着听太子的高见。
而康熙看到胤礽胸有成竹、傲然自信、毫不怯场的样子,胸腔中回荡起一股自豪之情,也对他的法子很是期待。
他打定主意,就算是胤礽说的不好、说的不对,他也会帮他圆回来。
不料太子下一句再次出乎所有人预料“我确实有法子,却不想叫所有人都听见,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官商勾结,去给人通风报信”
所有大臣“”
虽然但是,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不太好吧
可皇上却目露欣赏,他嘴上说着在列的都是对大清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下一句却是“那你便先跟汗阿玛私下说说。”
说着,将所有人遣了出去。
所有大臣“”
等皇帐里只剩下康熙、太子和起居注官汤斌后,康熙慈爱地笑了,“保成,你真有法子”
太子敛容肃色,“汗阿玛,您且听听可不可行”
太子提出,地方豪强富商盘踞当地已久,为了做大自家势必不择手段地打压对手,他的主意便是利用那些被打压的、稍微弱势一点的商家,借他们的刀。
太子“朝廷大可不必直接治罪,只需提出对商行的变革意向,再向各大商人征集变革之法,择优采纳。被采纳者即为商行掌事人。”
康熙这回是真的惊到了,没想到胤礽能想到这么深。
这么做有几大好处,一是将朝廷与当地商行的矛盾,转化成当地大商家之间的矛盾;
二是当地大商家才最为了解当地形势,能提出更适合当地的法子;
三是为了竞争商行的话语权,商人们提出的势必是更有利于朝廷,又不会太损害他们利益的法子;
四是此法不冒进,时间长了以后,能循序渐进改变商行的运作模式。
“好计策啊”旁边本应该不出声,只记录的汤斌都
忍不住喝彩。
只是他这一出声,皇上和皇太子都看了过来,他才自知失态,连忙跪下请罪。
“无妨,起吧。”康熙因为太子的优秀,此时心情极为舒畅,并不计较,“爱卿也觉得此法甚好”
汤斌“好皇太子此策真乃远见卓识,极为高明。”
康熙乐得听他夸太子,又问“你可还有什么添补的”
汤斌确实有,他虽然未曾领过实职,但却是个胸有沟壑之人,当即侃侃而谈,完善落到实处的计策。
明珠等人等在外面,本以为很快就能被皇上重新召进去,谁知等了半天,等来的是皇上畅快的大笑。
众大臣面面相觑,心里猫爪挠着一样儿。
没多久,皇上终于让他们进去了,谁知,先等来的不是太子献的什么计策,却是汤斌突然升迁的圣旨。
“朕闻学士汤斌,曾与中州孙钟元相与讲明道学,颇有实行。前典试浙江,操守甚善,可补授江宁巡抚。”
江宁的巡抚原本是余国柱,但他攀附上明珠后,短短一年,就兼任左都御史,又过一年,补了户部尚书的肥缺。
如今他进京当尚书,江宁巡抚的缺便空了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江宁巡抚一职有多能捞钱了。
此时朝廷里不知多少人正盯着这块肥缺呢,明珠本来也是想把这个肥缺握在手里的,不料新任吏部尚书李之芳油盐不进,还未能达成目的。
谁知今日皇上亲自指了官,还只是一个翰林院的侍讲学士,都不用去小地方历练,就直接当巡抚了
所有人都懵逼了,刚才在皇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众人看向满脸喜色的皇上和太子,再看看一向不苟言笑、刚正严肃的汤斌。
难道是汤斌拍太子的马屁拍对了地方
明珠谨慎道“皇上,此举恐有不妥”
勒德洪虽然不是明珠一派,也觉得有些过了,“皇上,汤斌有才有德,也当从知县或知州做起吧”
再不济,知府也好过巡抚啊。
康熙却是主意已定,“那你们就推举一个比他好的人来。”
众大臣不敢出声了。
要找一个让皇上挑不出毛病的,还真没有。
就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个声音从皇帐门口传来,“汗阿玛,我、有事”
下一秒,皇帐内所有大臣就看到一个公主,不经通报就闯了进来。
所有人都很是惊讶,未曾听说,有哪位公主如此受宠、如此娇纵,居然能擅闯皇帐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