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3章 接不接?(2)

作品:《我祖父是朱元璋

    “好事儿哈”

    胡濙的筷子在桌子上用力一顿,冷笑道,“好事哼”

    师爷默不作声,心中快速盘算着利弊。

    好事,确实是好事

    可这好事背后,也是难以承受的坏事

    皇后那是尊贵的,大明的国母。

    可皇后的娘家,就未必了吧

    而且要找的,还是三十多年前,兵荒马乱时候草草下葬的祖坟

    那就不是几个坟头的事儿了而是李家寨要改名叫赵家庄了

    可人家李家的地都是有地契的。

    地契是什么

    那是大明朝承认人家财产的凭证

    哦现在为了皇后娘家三十多年前,早就不知哪去了的祖坟,就不认人家手中的地契了

    到哪儿也没这个道理呀

    再说,真当各地的巡察御史检查御史是吃干饭的

    人家李家一纸状子直接递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哪怕是递到淮西总管中都留守衙门

    皇后的娘家绝对没事

    但定远县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此处,师爷的心猛的一个哆嗦,看向胡濙,“要不,大人您给京城回个信”说着,思索片刻,“问问赵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国公来信,我问赵家先不说我够不够资格去问,就说我怎么问”胡濙啪的放下筷子。

    说着,又怒道,“我问了,就是推脱,就是不想办,就是把曹国公和皇后的娘家都给得罪了”

    “不至于吧”师爷低头,低声道。

    “呵”胡濙再次冷笑,“他赵家若是有心,自己跟李家寨的人交涉去呀哦,他们不言声儿,让曹国公来信”

    说着,咬牙道,“这烫手的山芋直接丢给我了我他妈还得接着”

    “曹国公这是算准了,我一个七品县令。若是想以后升迁之路容易些,就得给他办不但要办,还要办的漂亮”

    “不但要漂亮,还不能声张”胡濙满脸冷笑,“好一份阳谋我不接也得接”随即,未然长叹,“而这事一旦传扬出去,在士林之中,我又必然会落下趋炎附势谄媚权贵的骂名”

    师爷也跟着长叹。

    官大一级压死人,而现在压着他们的,可不只是一级是多少十级的世袭国公呀

    事,交给你了

    好处你自然知道将来我也不会亏待你

    办不办也在你

    但谁敢说不办呢

    “为官之道”师爷沉默许久,开口道,“本就是不进则退的凡事,利益为先”说着,看看胡濙的脸色,“大人之所以没留在京师,想来也是朝中无人所至”

    “此事若办理妥当,朝中有了贵人扶持,日后青云直上。若是为了别人的流言蜚语,而婉拒此事”

    “大人,十年寒窗方有今日之位您,千万别因小失大呀”

    闻言,胡濙沉默良久。

    “人嘛,都有取舍”许久之后,胡濙才苦笑道,“正如你所说,权衡利弊以利为上”说着,头往后仰,叹气道,“哎换成别人,可能乐不得的蹦高的给办”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师爷又笑道,“即便那些口口声声正人君子的清贵翰林,这事落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一定给办当然,落在别人身上,他们定也一定会骂”

    哒哒哒

    胡濙的手指飞快的敲打桌面,“说正事”说着,皱眉沉思片刻,“要不,你先跟李家人交个底,看他们识相不识相”

    “若是他们肯卖”师爷接口道,“就以市价购买其家财。”说着,他笑道,“若如此的话,曹国公也好赵家也好,对他们来说钱能解决的,就都不是事儿”

    “若李家不卖呢”

    胡濙眯着眼睛,“如今的李家当家人可是个三十多岁的老秀才我听说,那人可是执拗得紧”

    “再执拗也要晓得轻重”

    “不好说”胡濙又道,“李家产业是大,但人口也多听说阖家上下有三百多人,那片产业又是人家祖父三代人苦心经营,才有今日的局面”

    说着,叹口气,“人家在这扎根三代了让他们卖地,他们举族去哪儿这世上,再大的家族再大的产业,没了地就是无根的浮萍,扎不住脚”

    “没了这地,他们李家这几百口也就散了”胡濙又叹息道,“再说,赵家说那片儿是他们的祖坟。李家在那三代人了,人家的祖坟又何尝不是埋在那儿”

    “卖了祖产,卖了祖宗,远走他乡”胡濙摇头,“这是要人命呀”

    “那”师爷想想,接口道,“不管如何,在下先跟李家谈着肯卖自然好,若不肯卖,还可以换吗”

    “让曹国公准备出一样的田产来,让赵家人准许李家的祖坟也在那儿”师爷沉思道,“总是有变通的再说,有了地,也可以迁坟么”

    “你真说得出口”胡濙笑骂,“你见过谁家迁坟的一个家族开枝散叶百八十年,子孙分家了也不过是拆家谱,见过谁家给祖宗迁坟的”

    “哦,你当是贫民小户弄几个阴阳先生做法,然后说迁就迁了”

    说到此处,胡濙咬牙,“你先谈着若是他们真的不肯”

    忽然,师爷脑中灵光一闪。

    “在下跟大人到任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清查全县的田产我记得当时县内许多人的地契,还是前元的”

    顿时,胡濙若有所思。

    别的地方,地契一定是早就换成本朝的了。

    可定远淮西这边,因是老一代开国杀才们的大本营,别说换地契了,早些年清查田亩都查不明白。

    谁活拧歪了去得罪那些老杀才

    “拿地契的票根册子来”胡濙大声道。

    半炷香时间之后,师爷在一堆发黄陈旧的文书中,找到了李家寨的地契在官府的地契凭证。

    “龙凤四年”

    胡濙眯着眼睛,嘴角含笑。

    师爷心中算计一番,“龙凤四年就是前元至正十八年”

    龙凤这个年号,乃是当初天下大乱时,北方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立白莲教教主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称帝之后,所用的年号。

    当时,大明朝开国的太祖高皇帝,出身属于北方红巾军一脉,在名义上属于龙凤政权之中的江南行省的左丞相。

    而后随着太祖高皇帝的势力做大,又册封为吴国公

    尽管大伙都知道,龙凤政权在太祖高皇帝的地盘上,连个屁都不是

    可是,当时太祖定下的是缓称王的策略,恨不得让元朝跟韩林儿因为皇帝的称呼人脑袋打成狗脑袋。

    再者,既然起兵反元,就不能用元朝的年号,所以太祖为吴国公之前,地盘内一直使用龙凤的年号。

    “有了这东西”师爷冷笑,“不怕他李家不就范”说着,继续冷笑道,“大明开国快四十年了,你家还用着韩林儿那伪皇帝的年号。莫非,他是别有用心”

    胡濙也跟着笑笑,“不到万不得已这招还是别用”说着,又道,“多少给人留些余地”

    “那就看他们识相不识相了”师爷笑道。

    胡濙收敛笑容,“我还是觉得,要留些余地”

    师爷闻言沉思,细细品味半晌之后,低声询问,“要不,再做一手准备”

    说着,指了下地契的票根册子,“做一张前元的地契出来,票根咱们也给他一并做了到时侯让人拿着地契来衙门告状,就说李家当年巧取豪夺现在要物归原主”

    “嗯”胡濙笑笑,返身坐在餐桌边,看着已经凉了的冬瓜汆羊肉丸子,提起筷子,“喝酒吃肉”

    tart”bnk”" tart"bnk"htts:enxuei8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