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6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七十六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的确不怎么爱惜自己的身子,不过他身边有四福晋。
这位福晋那时候就知道四阿哥要是一直这样等年纪大了病就找上来了,所以总是变着法儿的给他进补,甚至在他忙得不眠不休的时候闯过他的书房。
闯书房这事他只是听说,但她变着法儿给四阿哥进补这事他却是知道得极清楚的,因为这位福晋为这事找过他,问他四阿哥的身子,吃什么最合适。
他一开始以为这位福晋是想让他给四阿哥调理调理身子,后来才知道她说的吃,是吃饭的意思。
这位福晋说了,四阿哥不喜喝药,她想问的是有那些药能做药膳,还是就是那些药膳是他能吃的。
药膳这东西御膳房的厨子虽然做的不多,可每天也是会做的,八珍糕不就是药膳吗。
除了这东西还有好些药材可以放进吃食里,那些吃食就称不上药膳了,至少在他这儿是这样的。
这些人是御膳房的,又不在御药房的,会往吃食里加药材那是因为食谱上就是这么写的,食谱上让加什么他们就加什么,让加多少他们就加多少。
他们一开始的确是这么做的,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么做不行了。
御膳房出去的菜就没有不好吃的,至少他们是这么觉得的,可皇上显然不这么觉得。
药膳里药放得多,药味难免会盖过食材本身的味道,皇上用膳,桌上的吃食多得都快摆不下了,又怎么会喜欢药味大过鲜味的药膳呢,一锅汤,皇上能喝上一碗就算赏脸了。
这东西做起来可不比菜容易,用的又都是好东西,
这事他们知道,皇上也知道,所以这几道吃食虽然皇上不怎么吃他们却得一直做。
他们做这东西其实就是想得皇上一声赞,最好再能得点儿赏钱,结果别说赏钱了,他们不倒贴钱就不错了。
他们实在没办法了,就托人找到了太医院的太医,就是想跟他们打听打听那药膳里的药能不能换成别的,只要味道没这么冲药效也一样就行。
也真是巧了,他们找到的人就是他,他那时虽然还不是院判,但他自诩医术算得上精湛了,没想到会被御膳房的人问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人要是拿出一张药方来问他这张方子上的药能不能换他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人拿着食谱来问他,这要他说什么呢?
他不想管这事,又不能为这事跟这人撕破脸所以他只能说术业有专攻,他真不知道这食谱上的药膳里的药材能不能换成别的。
又跟这人说,这事与其问他不如问御膳房那些经验老道的人,这就算是把这事给推出去了。
这人最后是怎么做的他不知道,但有一件事他却是知道的,那就是就那食谱上那几道药膳里药的用量,就是再好的食材做出来也不会好吃,皇上要是能喜欢吃那些东西才真是怪了。
御膳房的人来问他,问的是膳,四福晋就不一样了,她问的是药,这回他就不能把这事推给别人了,到底给了她些建议。
不过等四福晋的人走了之后他又想,那些药的确是好东西不假,可一味药比一位药苦,就连皇上都不爱吃这东西,四阿哥能爱吃
这事之后不久他就成了院判,他对这事挺好奇的,就向梁九功打听了这事,这才知道四阿哥还真能吃得下那些药膳。
听说好像是四福晋不爱喝给她调理身子的药,四阿哥就说她喝药,他就吃那药膳,那些东西他就是这么吃下去的。
他怎么都没想到四阿哥和四福晋人后竟是这般相处的,跟梁九功一起笑了笑,这事就算过了。
他那时还想呢,没想到四阿哥还挺听自家福晋的话。
现在他就不这么想了,皇上要是真听皇后娘娘的话,怎么就不知道让自己歇一歇呢。
其实不光皇上不听皇后娘娘的话,皇后娘娘不也不听他的话吗,皇后娘娘想出宫去散散心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她独自出京,这就是大事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二人现在是谁也不听谁的了,难怪总吵架。
不过这事说起来和他应该也是有关系的,要不是他跟皇上说皇后恐怕就这几年了,她应该去不了圆明园,更不可能独自出远门,所以这事他得管。
管这事可以,但他得有分寸,不能别人叫他一声老院判他就真以为自己还是院判大人,这事得他那徒弟去管,他顶多就是提点提点这小子,别的他是不会做的。
今天这事不算,今天他要是不出手皇上怕是真凶险了,所以这次他还是出手了。
把皇上救过来之后他就忍不住想,他们好不容易把皇上救回来了,皇后娘娘可别再病倒了。
皇上这些年的补药和药膳可不是白吃的,和十三爷比,他的身体要好上不。
只要他不再这么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又或是因为哪位或者哪几位的朝臣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大动肝火,他想去见十三爷,还早着呢。
他怎么都想不到皇上的病才刚有起色皇后娘娘就真病了,皇上从圆明园回来之后直奔坤宁宫,然后一直就没出来过,现在不出来不行了,皇后娘娘也病了,他得给皇后娘娘腾地方了。
他在旁边瞧着,皇上好像在这儿住得还挺舒心,要不是皇后娘娘病了,他是不会把那张床让出来的,这还不算,要不是他不能住偏殿,他恐怕是要搬到那里去住的。
旁人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这样,他知道啊,皇上一定是又想起他说的那句皇后娘娘就这几年了,怕皇后娘娘真就这么没了,所以哪怕自己的病还没好也想在这儿守着她。
皇上是回了乾清宫不假,不过他很快就又回来了,他不光回来了,还把太医院的太医都带到坤宁宫来了。
楚院判一看他的同僚都来了心头就是一跳,他没让所有同僚都过来是因为他这些同僚的医术有高有低,这种时候,派不上用场的人来了就是来添乱的,还不如让他们留在太医院呢,没准儿还能帮着跑跑腿。
他觉得他这么做没错,可皇上显然不这么觉得,不然也不会把太医院的太医都叫来了。
人皇上是叫来了,不过他们没能进坤宁宫的正殿,皇上叫了他们来,是让他们在外头等着的。
现在能进这正殿的都是太医院里医术排得上号的太医,只有里头的人对皇后娘娘的病束手无策或者是有事要他们跑腿这些人才会先想起他们,他们也才算没白来。
不过眼下这情况他们倒是希望他们这次是白跑一趟,这样就代表皇后娘娘病得不重,里头的人能治,只有这样皇上才不会想起他们,也就不会知道他们有多无用了。
结果他们还真就被叫进去了,也就是这坤宁宫够大,不然还真站不下这么多人。
他们以为皇上叫了他们来是要来给皇后娘娘诊脉,没想到诊脉这事根本就轮不上他们。
他们会被叫进来是因为屋子里的这几位因为皇后娘娘的药方吵起来了,这一吵院判大人就迟迟做不了决断。
皇上等不了这么久,干脆就把他们也叫进来了,大有既然要商量那就所有人一起商量的意思。
皇上本来是坐着的,这会儿都站起来了,可见他有多着急了。
他们本来想的是就连给皇后娘娘把脉这事都轮不到他们,开药方这事就更轮不上了,看皇上这样,他们也只能冒着得罪院判大人的风险该开口时就开口了。
不过再开口之前他们总得听听楚院判是怎么说的,他们见这位院判大人的机会可比见皇上的机会多多了,还是想着能不得罪他就不得罪的。
然后他们终于明白楚院判为什么迟迟做不了决断了。
皇后娘娘这病来得又急又凶,按说重症就得下猛药,可皇后娘娘这几年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要是真下重药,她的身子怕是扛不住,到时候怕是会病上加病,所以这方子是真不好开。
要是所有太医都这么想他们就不会吵起来,偏偏这屋子里有人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要是药方迟迟开不出来,那就不是病上加病,而是小病拖成大病了。
病上加病只是有可能,方子开不出来小病拖成大病却是一定的,他们就是因为这个才跟楚院判吵得这么厉害。
跟楚院判吵起来的这几人在太医院还算说得上话,不像他们,他们是说不上话的那一帮子。
这几人怕是早就想找机会跟楚院判吵了,这下可算是让他们逮着机会了。
要他们说,这几人怕是昏了头了,要吵在家太医院吵也行啊,怎么就在坤宁宫吵起来了,没见着皇上皇后都在吗,要是他们没猜错,这几人怕是很快就要变得跟他们一样,在太医院夹着尾巴做人了。
这事他们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什么结果来,最后还是老院判来了他们才没再吵了。
老院判一来皇上就用不上他们了,他们就被赶出来了。
最后留在屋子里的就只有老院判和新任院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