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4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七十四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皇上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得的是风寒。
他那徒弟之所以要等他来开这个口是因为这病可能会传染。
这小子是想借他的口让皇上回乾清宫去,皇上要实在不想回乾清宫,那皇后娘娘避开也行,这疾谁来侍都行,就是不能由皇后娘娘来侍。
他倒不是怕皇后娘娘照顾皇上不够细心,他是怕皇后娘娘的身子撑不住,皇上的病还没好,她又倒下了。
得知胤禛得了风寒,她没忍住看了他一眼,难怪他今天虚弱成这样,竟是这个缘故。
老院判的暗示她也听出来了,不过她不打算避开,她跟胤禛是坐同一架马车回来的,上下马车的时候又你扶我我扶你的,要传染她早就染上了,现在就算避开也已经晚了,她何必再来上这么一出呢?
她和老院判想的可不一样,就当她任性好了,她反倒觉得这疾除了她谁都不能侍。
她还是那句话,胤禛要别人侍疾可以,回他的乾清宫去,只要不是在她的坤宁宫,他爱找谁侍疾就找谁侍疾,她才不管呢。
不过她一看胤禛这架势就知道他病好之前都打算赖在坤宁宫不走了,所以她和他应该不会因为这事吵起来。
老院判本来还想说话,一看这两位主子对此事态度都挺坚决,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只好跟太医们去商议方子该怎么开去了。
皇上的病其实不该这么重的,也不知道跟着他一起去圆明园的太医是怎么回事,这病一开始症状并不重,最多几副药喝下去就药到病除了,怎么就拖成了现在这样呢?
这屋子里的好几位太医都是跟着皇上去了圆明园的,这事别人不能问,老院判却是能问的,所以他们现在最怕见着的人就是他。
看他没当着皇上和皇后的面问这事好歹松了一口气,这才敢开口说话。
不过他们也知道依着老院判的性子必是有话要问他们的所以他们一直走在最后头,好像只要这样老院判就看不见他们了似的。
老院判其实不想说这么多话,他以为是皇后病了,下了马车之后走得那叫一个快,这会儿都还有点儿喘,可他又不能不说话,他得告诉皇上他得的什么病,还得告诉皇后这疾要怎么侍。
如果不是皇后娘娘还病着,他其实是不用说这么多的,现在是一个病人要留下照顾另一个病人,他可不就得多说几句吗。
好不容易出了坤宁宫,他还得问问那几人皇上是怎么病的,他总觉得今天皇后娘娘看皇上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他猜到这里头有事,当然得问。
别看皇上现在什么都没说,那是因为他没力气说话了,等他的病好些了,他说不定还真会闹着要回乾清宫去。
虽然闹这个字用在皇上身上挺奇怪,可谁让这是在坤宁宫呢,只要是在坤宁宫,皇上不管做出什么事来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被老院判留下来的几人其实觉得自己实在冤枉。
哪是他们知道了皇上病了不给看所以皇上的病才会被拖成这样的。
明明就是他们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根本就不知道他病了,等知道的时候皇上已经病得挺重了,要不是有他们在,皇上怕是连马车都上不了,更别说回宫了。
去圆明园的路上皇上其实还挺高兴,他们在后头的马车上说话都没人管。
等到了圆明园之后就不一样了,知道皇后娘娘没在园子里之后皇上的脸色立马就变了,这会儿谁跟他说话谁倒霉,皇上那时候又没生病,根本就想不起他们来,他们也算逃过一劫了。
这事本来是不能私下谈论的,可这园子里的人是真不少,而且说什么的都有,他们看这些人谈论过这事之后皇上也没下令抓人,没忍住,也加入进来了。
他们可是听说皇后娘娘是因为跟皇上吵架了,没吵过,这次皇上又不哄她了所以负气离宫的,这事圆明园里的这些人还不知道,他们就是靠着这事加入到了这些人里的。
他们告诉了这些人这事,这些人也告诉了他们一件事,那就是皇后娘娘不是第一次出圆明园了,自从来了这儿,她是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他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并不觉得惊讶。
毕竟主子娘娘从前还是皇子福晋的时候就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成了皇后娘娘之后在宫里她是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这不是来了圆明园吗。
这园子是先帝爷送给雍亲王的,那就是自家园子,她来了这儿当然是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想什么时间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谁还敢拦她不成。
他们夫人要去哪儿之前是要跟他们说一声的,只要不是不该去的地方,他们一般也不会拦着,
他们夫人是这样,皇后娘娘应该也是这样,既然皇上知道皇后娘娘会出去转转那怎么还成那样呢。
难道传言是真的皇上和皇后真的吵架了,皇后娘娘当真是负气离宫,皇上当时没哄现在跑来哄人来了,结果皇后娘娘不在,他这才气成了这样。
皇上来这儿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在这儿长住,有好些东西都没带来,显然是想接了皇后娘娘就回宫的,现在好了,皇后娘娘不在,那边又该往这边搬东西了。
他们还以为又能看见苏公公为了这事跑前跑后累得精疲力尽,没想到皇上不让他往这儿搬东西,皇上说了,这园子里该有的东西都有,搬什么搬,回宫一趟把该拿的东西拿过来就行。
他们都挺好奇皇上说的该拿的东西是什么,然后他们就看见苏公公回了一趟宫之后再回来手上多了好些折子,不光他,就连跟着他的小太监手上拿的也是这东西。
这下他们算是看明白了,皇后娘娘一天不回来皇上就一天不会回宫,就皇上这架势,就算皇后娘娘回来了他都不一定会回宫,皇上就差把别惹他这三个字写在脸上了,他们当然是有多远就躲多远了。
没想到这一躲还躲出事来了,皇上都病了,他们竟然不知道。
这种时候,就算要挨板子苏公公也应该想方设法把这事告诉他们才对,就算他自己来不了,他手底下这么多小太监还来不了吗,可他没有,他是等皇上病得实在厉害了才让人来找他们的。
皇上这事来得又急又重,要是苏公公能早点儿让人来找他们,皇上不会病成现在这样,只耽搁了一晚上,皇上就连床都下不来了。
皇上一开始没打算再这儿住太久,所以楚院判没跟着来,现在他们一看,不把楚院判找来不行了,就想去宫里找人,结果他们被皇上拦下来了。
皇上说这不是什么大病,不用这么劳师动众,又说他自己的身子他自己知道,有他们在就够了。
他们一开始还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不让人去把院判大人接来,被苏公公一提醒他们才想明白了,皇上这样,是因为皇后娘娘。
院判大人没跟他们一起来圆明园,所以他还得进宫当值,他们知道皇后娘娘不在圆明园,他不知道啊,万一有人问他这是怎么了,他说是皇上病了,那这圆明园怕是要热闹上好一阵子了。
皇后娘娘在圆明园的时候没什么人来是因为她说过不用人侍疾,皇上可没说这话,有人要来,要怎么拦呢?
到时候不管来人是谁这事肯定都是瞒不住的,皇上就是因为这个才不让人去找楚院判的。
好在皇上的病刚有些起色的时候皇后娘娘就回来了,这下好了,不管皇上是怎么想的,他都只能回宫了。
皇后娘娘都回来了,按说皇上怎么着都该高兴些才对,结果皇上的脸色不但没变好反而还变得更差了。
他们实在摸不透皇上的心思,干脆不想这事了。
要是他们没猜错,老院判是要进宫的。
说句不该说的话,只要皇后娘娘回来了,皇上看起来都没这么可怕了,现在皇上看起来还没有老院判可怕。
毕竟皇上顶多上脚,老院判不一样,他上针,还说这是在教他们本事,搁谁谁不怕呢。
他们是领教过老院判的厉害的,所以还没等他把阴针拿出来他们叫把知道的全说了,就怕漏了什么老院判手里的针就扎下来了。
老院判要是没生气,他们都会抢着挨扎,毕竟腰酸背痛的时候来上这么一针也挺舒服的不是。
老院判生气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时候他们就想起来要谦让了,谁都不敢上前。
他生气的时候虽然被扎几针也挺舒服的,可他下狠手啊,疼不疼另说,这要是被扎了,总觉得身上有哪儿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是哪儿不对劲,所以这种时候他们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别看老院判不在太医院当差了,只要提起他,他们其实还是怕的,不光他们,其实连楚院判都挺怕自家师父的,院判大人都怕的人,他们当然也怕。
不过院判大人刚才好像坑了老院判一把,也不知道老院判看出来没有,要是看出来了,是不是今天只会找自家徒弟的麻烦,顾不上找他们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