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0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五十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现如今这世上能让胤禛着急的人还真没几个,能让他急成这样的,除了允祥再无旁人了,看来不是胤禛等不得了,是允祥的病等不得了。
允祥的病又重了,那就多派太医到圆明园去,他该吃的是药,不是丹药,胤禛怎就不明白呢?
除非他也知道那东西吃了不可能长生不老,顶多就能延年益寿,再不济都能看强身健体,不然他不会急成这样,连跟他说过什么都忘了。
她不知道那张丹方上都写了什么,可她有句话叫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这药还不是太医开的,恐怕就更毒了,也难怪他要找人试药了。
她想了想,觉得胤禛没说完的那句话要么是让他再吃一颗,要么是让他再吃几颗。
以胤禛的性子,既然已经有人开始试药了,他绝不会只让那人吃一颗丹药就算了,他应该是要趁此机会试试一个人最多能吃多少这东西,吃过之后又会是什么反应。
她本来是不想让人去打听尤副总管吃了那东西之后是什么反应的,现在知道他可能不光要吃一颗丹药,她就不这么想了。
她还真得让人去那边看看,这样她才能知道该怎么劝胤禛。
要是胤禛不听劝,他就不去劝允祥,让允祥去劝胤禛,她也想看看她的话他听不进去,允祥的话他能不能听进去。
这事他是让小谭子去打听的,他做惯了这跑腿的差事和谁都说得上几句话,这事他去比小冯子合适。
小谭子的确是办惯了这样的差事的,他回来得极快。
不过他回来之后跟他去之前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下秀玉就更不能不把这事当回事了。
尤其是他回来之后不光不怎么敢看他,说话还吞吞吐吐的,她就更不能只是听过了就算了,直觉告诉她,尤副总管那边怕是出事了。
等她听小谭子说他没进去,就在外头站了站,听见里头动静不对就回来了之后她已经开始盯着小谭子看了。
然后她就发现小谭子的脸越来越红,越来越红,她立马就意识到小谭子脸红是因为他说的尤副总管屋子里的动静,而这动静她可以听,她屋子里的这些小丫头不能听。
难怪他说话吞吞吐吐的,原来是羞于开口啊,秀玉一边这么想一边让这屋子里的小丫头和小太监都退了出去。
见该退出去的人都出去了,小谭子总算松了一口气,也总算开口了。
他说他没进去是因为听见屋子里有人在叫唤,而且他还看见又副总管屡次想往外冲,但都被留在那儿的那两个小太监抓回来了。
而且他还听见屋子的的那两个小太监让尤副总管把衣裳穿上。
说都把衣裳穿上这几个字的时候他结巴了一下,显然是想到了些不该想的。
她怎么都没想到小谭子要说的话竟然是这些,她听了这话的第一反应是,这哪里是吃了丹药,这明明就是吃了春/药啊。
可这也不对呀,要着是吃了那东西,他叫唤什么?
难道里头真有人在做什么?可那屋子里的都是太监,又能做什么呢?
她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越想越觉得尤副总管的反应不想是吃了那种药,倒像是吃了另一种东西。
可那种东西比那种药还难寻,怎么胤禛让人炼丹还把那种东西炼出来了
她不太敢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对是错,挥手让小谭子下去,自己去翻箱倒柜的找书去了。
她闲下来的时候就爱看书,一开始看的是话本子那是因为原身留下来的书里就这些最有意思。
后来话本儿都看完了,她又开始挑着比较有意思的书看,再后来她已经开始让她的丫头到外头去买书来看了,她们知道她爱看什么她这儿就没缺过书。
她记得她在书上看见过,服食了五石散的人就会出现跟尤副总管一样的症状,而且服食这东西还会出现一个服食了别的东西不会出现的症状,那就是自己一个人都能云/雨一番。
小谭子要是不说尤副总管在叫唤,她还没往这上头想,他这么一说,她不往这上头想都难。
说来也有意思,这本书还真不是她让人买的而是原身留下来的。
这种书只能被压在箱笼的最底下,原身压在箱笼底下的书还真不少,最底下的是春/宫/图这本就在那本上头压着。
也难怪他只是有印象,她就是好奇翻了翻,要不是这书上写的东西别处不会写,她连这点儿印象都不会有。
她养尊处优太久了,还真抱不动那么多衣裳和被子。
还好小谭子出去之后她那几个大丫头就进来了,不然箱笼里的东西还搬不出来,她也不会看见那几本被压在被子底下的书,就想不起这事来。
她把那本书拿出来,仔细的对比了一下。
发现尤副总管吃了丹药之后的反应还真是跟书上写的每一条都能对上。
这下她终于确定那东西就算不是五石散跟他的功效也差不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了。
五石散这东西本来是用来治伤寒的,也不知怎么的,到了魏晋时期这东西就成了神药被捧上了神坛。
这东西到底是神药还是毒药其实早就有定论了,不然不会从北齐时就开始慢慢消失,她说这东西比长生不老的丹药还难炼,就是因为这东西早就是被禁止服食的了。
胤禛是懂医的,至少是能看得懂方子的,他既然看得懂药方就应该看的懂丹方,至少能确定丹方上的药材是好是坏能不能入口。
这丹方他看过,太医院的太医们看过,就连老院判只怕也是看过的,怎么最后炼出来的丹药跟五石散的功效差不多,这说不通啊!
除非那人炼丹药的时候往那东西里加了不该加的东西,这东西丹方上根本没写。
又或者丹方上有五石散的配方里的一两味原料,因为不是五种,所以所有看过丹方的人都没往那上头想。
他们没往这上头想是因为还没人吃过这丹药,现在已经有人吃过了,吃过之后又是什么反应胤禛也看见了,她就不信胤禛还是不死心,非要炼出他想要的丹药来。
她不想管这事,胤禛也有意瞒着她这事,所以她不知道那道士又被送回圆明园去了,她要是知道,她就不会这么想了。
她之前是不想管这事,不过那东西要真是五石散那她还真得管,所以她让小谭子仔细留意留意留意乾清宫那边的动静,要是实在打听不出什么来,就去问问苏培盛。
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苏培盛和别人又不一样,别人都是胤禛吩咐什么他们就什么,只有苏培盛,他还敢劝劝,说不定这事他是站在她这边的呢,秀玉想。
等她打听到胤禛又让苏培盛把那人送回了圆明园之后她是真被气笑了。
炼吧炼吧,既然他还是不死心,那就接着炼吧,这事她还不管了,谁爱管谁管去。
这事她是不打算管了,有一件事她是一定要管的,那就是冬柳的事还有这宫里太监找对食的事。
宫女到了二十五岁是能被放出宫去的,虽然那时她们年岁是大了,可她们手里有银子,只要家里多费些心,要嫁个好人家其实不难。
慢了二十五没出宫的,要么就是像她身边的这几个大丫头一样,是要做嬷嬷的,要么就是她伺候的主子或者自己犯了错的,冬柳就是因为李氏做错了事被牵连的。
太监和宫女不同,他们得年过五旬之后才有可能被放出宫去。
他们被放出宫去,是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所以才被送出去了。
他们若是还有家人就会被遣送回家,没有就只能到庙里去,那座庙住的全都是宫里出去的太监,年老的没了,自会有不那么年老的住进来。
不过像梁九功苏培盛这样的太监是不会被送出宫的,除非他们伺候了一辈子的主子没了,他们才会出宫。
他们既不会回家也不会被送去庙里,他们会被新帝赏赐,宅子,银子,田地,仆从,要什么就给什么。
按说像尤副总管这样都已经做到了副总管的太监是不会找对食的,想把他拉下马的太监太多了,毕竟他倒了,他的位置可就空出来了。
可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不光找了,还找的是长春宫的三等宫女。
这小丫头按说是要被送到她该去的地方的,也不知道尤副总管动了什么手脚,这才把她留在了宫里。
也就是她只是个三等宫女,但凡再往上升一等,她恐怕都在这宫里待不下去。
不过她虽然还在宫里日子恐怕也不会有多好过。
她到底是长春宫的人,见过她的人肯定不少,她就算在宫里,能去哪儿当差还用想吗,当然是哪儿人少就去哪儿当差了。
尤副总管要是没进宫,怕是都快有孙子了,这小丫头连个二等宫女都没混上,可见是个菜进宫没多久的,能有多大呢,要不是李氏做错了事她肯定是能被放出宫去的。
尤副总管这不是趁人之危又是什么呢?
这回她不光要把这事查清楚,还要查一查这宫里到底有多少太监找了对食。
他们既然做错了事,就得受罚,至于怎么罚,那就看他们错得有多大了。
既然要查这事,那尤副总管那边的动静她就得让人一直盯着,总能能这事她还没查出个结果来尤副总管人就没了不是。
胤禛不是非要一意孤行吗,那乾清宫那边的动静就不用一直盯着了,这么想着,她叫来的小谭子,让他以后不用盯着乾清宫了的动静了,盯着尤副总管的动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