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3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四十三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他福晋没被他吓着,他被他四哥吓着了。

    从前不管他病得再厉还是伤得再重他四哥都没跟他说过让他给弘晓铺路这种话。

    这话一说出来哪里是在告诉他该给自己儿子铺路了,这话分明就是在告诉他他命不久矣了,这世上没人听见这种话会不害怕,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以为他就算病得再重也还有几年活头,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样的,不然他四哥也不会这么急着封他做铁帽子王了。

    要真是这样那他就只能对不起他四哥一回了,他就算不为弘晓想也得为他福晋想,为了他福晋,也只能辛苦四哥一回了。

    这么一想这事真挺急的,这可不是他四哥一句话就能定下的事,这事还有得磨呢,允祥想。

    跟这兄弟俩一样着急的,还有尤副总管。

    他以为他苏培盛一起回宫就能和那道长在万岁爷面前对质,没想到万岁爷见了苏培盛见了那道长,就是不见他。

    他就在乾清宫外头,这两人谁先进去的,又进去了多久他看得清清楚楚。

    苏培盛是进去了,不过他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可见万岁爷并没跟他说几句话。

    那道长是后进去的,进去之后许久都没出来,可见万岁爷应该一直在听他说话。

    他以为这人出来之后他就能进去了,结果他站得脚都开始疼了,这人竟然还没出来。

    等他发现这人都出来了万岁爷还没有要见他的意思时他终于开始慌了。

    不过他再急都没用,万岁爷不让他进去,哪怕他只需要往前一步跨过养心殿的门槛就能进去他也不敢进去。

    为了弄清楚万岁爷不让他进去是因为不想见他还是因为太忙,他跟他手底下的人打听了一下最近都出了什么事。

    他都不知道万岁爷跟苏培盛还有那道长说了什么,这些小太监就更不知道了,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偷拿了丹药这事,自己好歹还是副总管太监,想问什么还是能问出来的。

    万岁爷要封怡亲王铁帽子王这事他就是从这些小太监口中知道的。

    他得知此事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觉得自己运气实在太差了。

    他就说万岁爷怎么就是不见他,原来万岁爷不是不想见他,是真忙啊。

    早知道现在偷丹药会撞上这事,他肯定是不会动手的,可惜他不可能早知道,已经动手了。

    他还以为万岁爷该见的都见了,就是轮也应该轮到他了,现在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出了这么大的事,怡亲王不可能不进宫,怡亲王一来,万岁爷就又没这个闲工夫见他了,他也只能继续等了。

    等可以,他不能这么一直闲着,他好歹也是副总管太监,没道理他都回宫了他的差事还由别人在做,万岁爷他是见不着了,苏培盛他却是能见着的。

    他也没想过苏培盛能做主把差事还给他,谁让苏培盛能见着万岁爷且在万岁爷面前说得上话呢,他想把差事拿回来,还真得找这人。

    他见着了苏培盛不假,不过没和这人说上几句话,苏培盛要送那位道长回圆明园,根本没空搭理他,就只跟他说了一句来了,然后他们就没说过话。

    这下他是真有点儿懵了,他还等着跟那位道长在万岁爷面前对质呢,万岁爷就又把这人送回圆明园去了,万岁爷这是何意呀,是不打算见他,要不打算再提这事的意思吗?

    他本来想问苏培盛送了这位道长回圆明园之后是不是要在那儿守着,后来一想,苏培盛要是不回来那这宫里最大的太监就是他了,又不想问了。

    人家要走,自己也不能拦着,不然苏培盛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怕是要说一句好狗不挡道了。

    苏培盛在的时候万岁爷不见他那是因为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御前也乱不了,现在苏培盛去了圆明园,他就不信万岁爷还是不愿意见他,那御前怕是要乱了。

    尤副总管算盘打得挺好,可惜他忘了宫里除了苏培盛还有一个人也在御前待过且在御前的时候比他还受重用,这个人就是小冯子。

    按说小冯子是坤宁宫的总管太监,是不能再到御前当差的,可小冯子的俸禄还是跟御前的太监们一起领的,说他的乾清宫的太监也不是不行。

    而且万岁爷说了,只是苏培盛不在宫里的这几天问皇后娘娘借一借小冯子公公,他还是在坤宁宫待着,有御前的小太监办不了的事再让他去乾清宫就是了。

    其实这个做是不合规矩的,可规矩都是人定的,合不合规矩还不是万岁爷一句话的事吗!

    这对万岁爷不是什么大事,对皇后娘娘也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对苏培盛都不是什么大事,偏偏对他来说是一件极大的事。

    万岁爷宁愿让小冯子回御前也不愿意见他,这代表什么还有谁会看不出来吗,这代表他对万岁爷来说已是无用之人了,他马上就要失势了。

    别看旁人见了他总是一口一个总管总管的叫,可那是苏培盛不在的时候,只要苏培盛在,他们连副总管都不会叫他,只会叫他尤公公。

    他在这宫里心腹本就不多,还让苏培盛除了几个,留下的那几个一看就是不堪大用的,顶多也就是帮他跑跑腿。

    苏培盛能看出他们没什么用,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不光看出他们并非可造之材,他还看出他们是墙头草。

    他得势的时候他们巴结他恭维他,他现在失势了他们怕是会跑得比谁都快,那他身边就无人可用了。

    这样的心腹要来做什么,万岁爷现在是忙着十三爷的事才没空处置他,现在不见,总有一天要见。

    现在他就应该什么都不做,尽量不让万岁爷想起他来,这样等想起他的时候万岁爷应该不会还在气头上,他的下场也能好一些。

    他也得想想要怎么答万岁爷的话才能不被赶出宫去。

    他都是无根之人了,学的又是伺候人的本事,他要是被赶出去了都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

    苏培盛这人他还是知道的,虽然他以前得罪过这人,可以这人的胸襟和气度还真不至于要了他的命,只要他还能待在宫里,他就能有吃有喝有地方住,所以他不能被赶出宫去。

    倒是小冯子,他是真没想到这人明明都是坤宁宫的总管太监了还能回御前当差去。

    这位可是梁九功梁公公教出来的徒弟,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苏培盛不在,他又失势了,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事他都能说得上话,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为难自己,

    说起来这事还是怪苏培盛,要不是他给自己下套,让他去坤宁宫帮着搬东西坤宁宫丢了东西这事就不可能跟他有关系,他也就不会得罪皇后娘娘。

    这件事皇后娘娘应该是没有放在心上的,不然自己在圆明园的日子不可能过得那么自在。

    可这事小冯子有没有放在心上还真难说。

    小冯子是坤宁宫的总管太监坤宁宫丢了东西,他必是挨了训的,要不知道这位小冯子公公有没有记恨他。

    胤禛的确是因为在忙允祥的事才没时间搭理尤副总管的。

    他本来以为允祥比那些大臣们还不好说服,结果允祥竟然没说什么,这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允祥能这么快答应这事也挺好,这样这事的进程就能加快,他就能早点成为铁帽子王了。

    胤禛不是不知道前头那几位王爷能成为铁帽子王靠的是战功,允祥这个只上过一次战场的人在这件事上头和那几位王爷差得还远着呢,要在这上头做文章显然是不行的。

    他送允祥去战场就是不像他说要封允祥铁帽子王的时候底下的大臣们争来争去会突然冒出来一句怡亲王连战场都没上过。

    现在允祥已经上过战场了,还是带着伤回的京,他们不是一直想去怡亲王府探病吗,这次不用他们去,他把允祥叫来让他们看个够。

    他就不信他们看见允祥废了一只手还说得出怡亲王连战场都没上过这种话。

    他们不赞成这事是因为他们只知道那几位王爷有多少功,却不知道允祥立过多少功。

    汗阿玛还在的时候允祥立过的那些功汗阿玛要么已经论功行赏要么功过相抵了,不提就不提了。

    他登基之后允祥立过的功他还是要提一提的。

    他之所以不怎么对允祥论功行赏为的就是以后能封允祥铁帽子王,所以那些事当然得提。

    一件事不行就三五件,三五件事还不行就十件,他就不信这些人在知道允祥这些年立过多少功之后还会反对此事。

    他再提此事的时候朝臣们的确还是反对的居多,不过等他们看见允祥之后他们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允祥身上和脸上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可也只是差不多,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

    尤其是他那只受了伤的手臂,到现在只要一用力这只手臂就疼痛难忍,所以这只手臂允祥是能不动就不动,这就导致他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

    也就是因为这样见着他的人第一眼看的是他的脸第二眼一定是看的他这只手臂。

    能来上朝的大臣官职都不算低了,敢在这件事上说话的尤其如此,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聪明又怎么会看不出允祥的左手废了。

    光靠怡亲王办过的那些差立的功他就想当铁帽子王肯定是不行的,可如果他的手废了呢,这样是不是还是不行呢?

    刚才这养心殿有多热闹现在就有多安静,所以当皇上把怡亲王这些年办过那些差事,救了多少百姓,杀了多少贼寇一桩桩一件件的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想装着没听见都不行。

    这还只是怡亲王办过的重要些的差事,那些小的,还有皇上认为他们不能知道的皇上都没提。

    就只是这些就足够让他们震惊了和羞愧了,他们从前总希望皇上话多些,这回皇上话多起来了,他们又觉得皇上的话还是少些的好,这样他们也不至于一个个羞愧得连头都擡不起来。

    不光他们,允祥自己也觉得挺羞愧的,他知道他四哥对他的事上心可他真没想过他四哥能记得他这些年都办了些什么差事。

    说来惭愧,有些事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四哥竟然还记得,这让他怎么不羞愧呢。

    可他一想到他福晋还有弘晓,他的心肠就又硬起来了。

    他本来是有好几个嫡子的,现在就只剩下弘晓一个了,他的确得给弘晓把路铺好,只有这样弘晓以后的日子才能过的自在,他福晋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一众大臣们进养心殿之前有多气势汹汹出养心殿之后就有多垂头丧气,皇上的话一句接一句堵的他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事到底是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