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7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一十七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她倒也不贪心,好歹还给他留了一半的大掌柜。
他原本还想亲自去劝劝这些掌柜的,他的铺子也好,他福晋的铺子也好,赚的银子都是他的。
虽然去了福晋那儿大掌柜可能变成二掌柜,二掌柜可能能变成三掌柜,可在哪儿当掌柜不是当呢,大不了他补些银子给他们就是了。
当然了,银子是他的确归他福晋管这事他没跟任何人说,他要面子,说不出口。
结果他们就没有一个不愿意到那边的铺子去的,他还以为他们就算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不乐意的,结果他们都挺高兴的。
知道的是他福晋把她们“抢过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早就盼着要过去了,就等他福晋开这个口呢。
他实在好奇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就问了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掌柜。
那人刚开始还不敢开口,是自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就当没听过,这人才敢开的口。
这人说了,福晋许诺他们,他们虽然不是大掌柜了,可他们之前拿多少银子现在还拿多少,还说要是铺子生意好不光每月有赏,过年的时候更是重重有赏。
这话他听懂了,他也是赏过这些掌柜们东西和银子的,不过都是每年赏一回,只要生意好就每个月都赏这种事他还真没想过。
而且他家福晋说的是重重有赏,赏这些掌柜们都见过了,也得着了,这重重有赏是个什么赏,他们还真没见过,可不就得见见吗?
要是别人说这话,他一定会想,重重有赏,拿什么赏,只知道说大话,到了真要赏的时候看他怎么办。
这话是他福晋说的,那就不一样了,他听这位老掌柜说这话心里想的是,完了,他家福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都下血本儿了!
秀玉的确要动真格的了,她刚开始来到这个朝代时对什么都不熟悉,就想着萧规曹随,原身定下的规矩她一条都不改,等适应了再说。
等她适应了这儿她就发现有些规矩不改还真不行,自从弘晖没了后原身三天小病五天一大病的其实已经不怎么管后院的事了,当然她只是不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还是要管的。
也就是胤禛对待下人一向严厉,底下人才不敢太放肆。
千里之堤溃于蚁xue,她可不认为事小就可以不管,可这么大个阿哥府要她管的事实在太多了。
她和原身在有些事上的想法又不太一样,她要是只在后院儿这一亩三分地折腾,迟早会有人看出她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到外面去折腾可就不一样了,她在外头随便怎么折腾后院儿这些女人顶多就是听说,又不能亲眼看见,怎么跟胤禛告她的状呢,就算她们告了,胤禛会信吗。
要让胤禛不信,就要胤禛比从前更信任她,依赖她,离不开她。
这事不能急,得慢慢来,她也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只能在胤禛的饮食起居上下功夫了。
他得让胤禛以后吃到好东西的时候想起他,看见好东西的时候也想起她,想得多了,他哪里还能听得进去别人告她的状呢?
她会往八阿哥府送东西,其实是因为她觉得往十四阿哥府送了东西不往别的阿哥府送恐怕会落人口实,毕竟十四阿哥得了四阿哥府的东西八阿哥早晚会知道,还不如一起送了。
她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胤禛每次提起他那十四弟都长吁短叹的,他都这样了,她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他这是还觉得着老十四能“弃暗投明”呢。
十四阿哥最后会不会“弃暗投明”她还真知道,不过她不会告诉胤禛,她顶多就是能让这两兄弟在撕破脸之前日子过得舒心些,别的她不打算做。
她往各个阿哥府送东西其实也是在试探胤禛,看看他对自己的兄弟们的态度是什么,然后她就真试出来了。
他说了,皇上就喜欢看他们兄友弟恭,这不就是在告诉她,只要她把握好分寸,劲和她那些妯娌适当的亲近些也无碍吗。
她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然后胤禛果然比从前更信任她了,至于依赖,她觉得胤禛对她还没到那份上,不过也快了。
就因为胤禛越来越信任她了,所以才把自己私库的钥匙交给她了。
她以为一个阿哥的私库应该没多少东西,这才接下了这钥匙,等她让人开了私库的门,她才知道她想错了,一个阿哥的私库的确没多少东西,可当他有一个做皇后的额娘就不一样了。
佟佳皇后原本是有一个亲生的小公主的,可惜夭折了,这位小公主要是能长大,依着胤禛的性子佟佳皇后的嫁妆他也就是拿几件意思意思,剩下的都是这位小公主的。
可惜这位小公主没了,这些嫁妆就都是胤禛一个人的了。
他这私库与其说是他的,还不如说是佟佳皇后的,也就是她知道胤禛绝不会轻易动这些东西,不然她怕是要把私库的钥匙还给他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原身的嫁妆他不会动,佟佳皇后的嫁妆他不舍得动,能动的也就他那点儿俸禄和他得的赏赐了,还有他的铺子赚的银子了。
他的俸禄放在寻常人家那的确是他极大一笔钱了,可放在阿哥府,这些钱是真不够用。
但凡他肯把放在政事上的心思放一两分在赚钱上,她也不至于总得想着怎么省银子,可惜他的心思都在他的差事上,别的他一点儿都不上心。
她觉得这事怪不了胤禛,这事连原身这个皇子福晋都不怎么上心,更遑论他这个做皇子的了。
原身对这事不上心是因为她出嫁前额娘嘱咐过她,那些铺子有人帮她管着,她坐等着收银子就是。
这些年原身也的确收到了银子,不过她一年收的银子送一回礼就不剩什么了,这么一算,她这铺子原来是给别人开的。
这个别人指的倒不是胤禛的那些兄弟们,而是德妃。
别看胤禛是皇子,在送礼这件事上其实跟寻常百姓差不多,人家送的吃的放不了,只能尽快吃了,用的呢,真有用的就拿出来用,没用的就放到库房去堆着。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皇子们送东西会送那些不能吃又不能用的名贵东西,说是能看,然而真看它的时候又能有多少呢。
看见新奇有趣的或者是喜欢的,就摆出来,那些没什么新意的,不也还是要被放在库房里阿吗。
这些东西今年你送我,过几年我又送他,转来转去的,没准儿最后还能物归原主,也真是怪有意思的。
给德妃送东西就不一样了,这东西要是老十四送的,那就算送的是块废铜烂铁在得德妃眼里也是极好的东西。
到了四阿哥这儿,除非送的东西实在合她心意,不然连一句此物甚好,你有心了都得不着。
德妃对四阿哥都算不上有多好,对原身就更没多好了。
都说原身跟四阿哥越来越像,都不怎么合群,她们怎么不想想是谁先有意无意的疏远和冷落原身的。
原身本就不如十四福晋能说会道,德妃还总是冷落她,她就更不想开口了。
德妃对原身的态度也影响了永和宫的宫人们对原身的态度,别的不说,她们对十四福晋可比对原身恭敬多了。
原身又不傻,怎么会看不出德妃不喜欢她,她也不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的,也就不怎么常去永和宫了。
原身连永和宫都不怎么去了,自然不能总应她那几位妯娌的邀约,不然德妃又有话说了。
原身不想去永和宫是真,不想应妯娌们的邀是假,为了不让德妃有话说,也只能假戏真做了。
原身自认为除了不想十四福晋一样见天儿的往永和宫去,做媳妇该做的事她可是一件都没落下的。
不仅如此,她在有些事情上做得比十四福晋要好。
可惜德妃不这么觉得,原身都做得这么好了,她还是能鸡蛋里挑骨头,挑出原身许多毛病来。
自从弘晖没了之后,德妃就更变本加厉了,除非原身实在病得下不了床,不然她总有理由让原身进宫听训。
说是听训,就真是听训,好在原身是皇子福晋,听训时不用跪着,只用站着,不然原身怕是早就没了。
她觉得德妃之所以不喜原身,一是因为不喜四阿哥,原身是被牵连的。
这二嘛,就是德妃召原身进宫时只要四阿哥在,就会想各种理由让原身能留在府里。
这就是四阿哥总跟九阿哥抢太医的原因,他不闹出点动静来,德妃怎么会相信呢。
其实德妃相不相信都不要紧,只要皇上信了,德妃就是不信也得信。
人家都说做婆婆的怕的就是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德妃这个娘当得名不正言不顺的,恐怕就更怕了。
她这怕和别人的怕还不一样,别的怕的,是儿子有了媳妇就忘了自己,不孝顺自己了,他怕的,是她怎么做都比不过佟佳皇后,不但捞不着个美名,还会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