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 第 164 章

作品:《换亲小日子

    赵喜儿和周亭宴一家人再度离开府城的时候, 赵家大房和赵欢儿已经没再找来闹腾了。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诧异,但也仅仅是片刻的事儿,便又抛掷脑后了。

    说到底不管是赵家大房还是赵欢儿, 赵喜儿和周亭宴都早已经不在意了。

    就连赵青山他们,也都没有过多的打听,继续过着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很久之后, 赵大伯去世的消息传来, 赵明治亲自上门报丧, 赵青山他们这才再度跟赵家大房有了牵扯。

    也是这个时候赵青山和赵黄氏他们才知道,却原来赵大伯母已经不在好几年了。

    “这个事儿他们大房居然没有找上门来”对于赵大伯母去世、赵明治却没有登门,赵黄氏很是疑惑。

    倒不是她特别想要来大房奔丧,只不过对比赵大伯母和赵大伯去世之后赵明治的举动, 同样身为娘亲的赵黄氏委实有些心寒。

    “这事儿确实有些蹊跷。”尽管赵青山如今不再时常回县城,但也并非对县城的动向一无所知。

    正常情况下, 哪怕赵明治不来告知, 赵大伯母去世的消息也该传到县城的米粮店。再然后,赵青山便也顺其自然的知晓了。

    可现下却是, 赵青山从未听闻过此事,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奇怪。

    赵黄氏想了想,悄悄问道“咱们要不要打听打听”

    “打听了也没用。毕竟早就不是一家人了。人家不愿意告诉咱们,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赵青山耸耸肩,俨然没打算有多的举动。

    直觉告诉他,凡事只要沾惹上大房, 就不会有什么好事儿。赵青山可不想主动凑上去, 给自己家招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倒也是。”赵黄氏摇摇头,轻叹一声。

    她对大房的事情也不敢过多的掺和,更没有想要过度关心的念头。毕竟, 她也确实没有什么立场。

    反倒是赵明睿在周边转了一圈之后,打听出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等回到家后,详细说给了赵青山和赵黄氏听。

    却原来自打赵大伯母跟赵大伯和赵明治动手,赵大伯母在大房就越发不受待见了。之前即便赵大伯对她态度不是很好,但赵明治是小辈,对赵大伯母这个娘还是有几分尊敬的。

    但是那次之后,赵明治跟赵大伯俨然站在了统一战线,再不给赵大伯母留下任何的颜面和余地。

    也是以,赵大伯母在这个家的处境日日变差,整个人都越来越不受待见,待遇完全可以想见。

    如若赵家大房还是住在县城,时间门久了,附近多年的邻居总归会察觉些什么,看出一二。想当然,也会传出风声。

    然而自打赵家大房搬来府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

    比起县城的人情味,赵家大房在府城这边没有太深厚的根基,也不认识多少人。大家各自关起门来过日子,还真就对别人家的情况不甚了解。

    更别提赵大伯和赵明治都是要脸的人,自家的事情就更加不会往外说了。

    乃至这么久以来,赵大伯母的境遇没人知道,直到去世都没闹出大的动静

    赵青山和赵黄氏本来对大房的事情不关心的。但是听完赵大伯母的遭遇,他们还是沉默了好一会儿。

    “你大伯母对外人不怎么样,对自家人还是很好的。”良久之后,赵黄氏说道。

    “别的不说,去世的时候还是应该知会一声的。”赵青山也觉得赵大伯和赵明治为人处事太过无情,口风跟着变了变。

    “好像说是直接送回县城安葬了。就是不知道到底葬在哪里。”没有问过赵明治本人,赵明睿能打听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赵青山一阵无言,好半天后闭了闭眼,说道“我传个口信回县城,让米粮店的人到处问问。多少还是回去烧个纸吧”

    “嗯,我们一起回去。”不管跟赵大伯母之间门曾经闹出多大的不愉快,但是人死为大,尤其赵大伯母还死的这般悄无声息,赵黄氏就觉得,回去看看还是有必要的。

    赵青山和赵黄氏的打算,赵明睿没有反对。随后,他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是跟赵欢儿有关的。

    本来赵明睿跟赵欢儿没有任何的交集,不过他们二房去给赵大伯奔丧的时候,赵欢儿没有出现。

    彼时赵青山和赵黄氏有些疑惑,还问了赵明治一句。

    赵明治却说,已经给王家去了消息,是赵欢儿自己不愿意回来的。

    听赵明治话里话外都在编排赵欢儿何其的不孝,赵青山和赵黄氏总觉得不大可能。

    再怎么说也是亲生父亲去世,赵欢儿又不是不要名声的人,怎么可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故意躲着不出现

    也是以,赵青山和赵黄氏就让赵明睿往王家多跑了一趟,打听是怎么一回事。

    倒不是赵青山和赵黄氏何其圣母,非要管赵欢儿的死活。只是有了赵大伯母悄无声息的没了在先,赵青山和赵黄氏这会儿的心里委实不是滋味,难免有些触景生情。

    而赵明睿告诉他们的消息,也确实让他们大呼意外。

    只因为,赵欢儿已经不在王家了

    或者说,谁也不知道如今的赵欢儿到底去了哪里。据王家人说,赵欢儿偷走了家里所有的银钱,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这不大可能吧还有孩子呢”赵黄氏率先的反应就是不相信。

    “王家说,因着是女儿,赔钱货,没人在意,赵欢儿这个亲娘都嫌弃的狠。”赵明睿肯定不是这般想法,不过是在如实复述王家人的原话罢了。

    “胡说八道女儿怎么了女儿也金贵”赵青山登时皱起眉头,显然不能接受这般说法。

    “这还真是”赵黄氏摇了摇头,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他们自家人肯定不会有如此想法和念头,但别人家的事情,又哪里是他们能做的了主,甚至帮着改变的

    而且赵欢儿都已经不见很久了,至今都没有露面,怕是根本就不在府城了。再多的话语,说了也是无济于事,只看赵欢儿自己的造化了。

    府城这边发生的事情,赵明睿在赵青山和赵黄氏的授意下,给赵喜儿去了家书,原封不动的提及了大房发生的种种惊变。

    等接到赵喜儿回的家书,赵明睿念给赵青山和赵黄氏听,他们这才知道,赵喜儿竟然在皇城碰到赵欢儿了。

    只不过赵欢儿不是主动找上赵喜儿,两人确实是无意间门碰上的。

    而赵欢儿一见到赵喜儿,转身就跑,完全没有了往日乐颠颠往前凑着寒暄套近乎的举动。

    赵喜儿彼时只觉得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多想,权当赵欢儿是相通了,不准备跟她有任何的牵扯。

    对于赵欢儿的主动避让,赵喜儿十分乐见。她也不想跟赵欢儿闲诉家常,更不想跟赵欢儿维系表面上的所谓“姐妹情深”。

    直到赵明睿的家书过来,赵喜儿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意外从赵喜儿的家书中知道赵欢儿的下落,赵青山和赵黄氏都松了口气。至少人还活着,这就行了。

    更多的,他们管不了,也不会伸那么长的手。还是那句话,只看赵欢儿自己的命运了。

    赵欢儿是偷着来皇城的。催促她下这个决定的前因,是赵大伯母的去世。

    没错,赵欢儿知道赵大伯母死了。赵大伯母在临死之前,有找人给赵欢儿送过口信的。

    只可惜赵大伯母在赵家大房的境遇大不如从前,赵欢儿在王家也没有了当家作主的发言权。

    彼时赵欢儿几乎都快要疯了。她怨恨所有人,怨恨老天对她不公,更怨恨她自己重生一次却再度瞎了眼。

    过多的怨恨沉重的压在心头,赵欢儿很是压抑,也丧失了反抗的动力,差一点点就彻底放弃了。

    是赵大伯母的死,打醒了赵欢儿。

    再然后,赵欢儿跑了拿走了王家所有的银钱

    赵欢儿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王家的这些银钱本来就是靠她赚回来的。更别提王家现在还抢走了她赖以生存的活计,接手了她的生意。

    换而言之,就算没有了家里这些银钱,王家人也不会饿死。

    赵欢儿不是不想报复王家人。但她时间门不多,担心被王家人发现,更不想继续被困在王家后院。

    所以,她连亲生女儿都舍弃了,一个人逃到了皇城。

    至于为什么会来皇城,哪怕赵欢儿再不想承认,也不得不面对她就是想要靠近赵喜儿一点的事实。

    她就单纯想着,万一哪日她遇到什么难事儿,真到了生死攸关那一刻,赵喜儿肯定不会对她见死不救的。

    这样一来,她肯定就不会如赵大伯母那般凄惨,连死了都没人奔丧。

    当然,既然来了皇城,赵欢儿就打算重新振作起来。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会求到赵喜儿的头上。

    这一次,赵欢儿是彻头彻尾的觉悟了。不再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也不准备走任何的捷径,实实在在想要靠自己拼出一条路来。

    她希望有朝一日她再度出现在赵喜儿的面前,是可以坦然相对的。在此之前,她会努力,一直一直努力下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