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0章 第 160 章

作品:《换亲小日子

    七王府的态度摆在那里, 无疑是彰显了最大程度的诚意。对此,周亭宴和赵喜儿都没有其他想法。

    即便是周寡妇,也少了之前的担忧和忐忑, 认认真真的觉得这门亲事确实不错。

    随后,香香和七王府大世子的亲事便顺理成章的定了下来。

    等李蓉蓉知晓的时候,只剩下欲哭无泪的无奈了。怎么偏偏他们家的儿子就是如此的不给力, 明明是他们先认识的, 最终却反而被七王府大世子给后来居上了呢

    不过李蓉蓉也只是嘴上嘀咕了两句, 便没再多言了。

    发自内心的说,自家儿子肯定是比不上七王府大世子的。李蓉蓉有自知之明,可没想过要逼着自家儿子去跟七王府大世子争抢亲事。

    然而香香定下了七王府大世子,再提到甜甜的时候, 李蓉蓉就没有那么大的决心了。

    乃至她再度看到赵喜儿的时候,脸上就带着显而易见的愁容。

    一看李蓉蓉这般反应, 赵喜儿大致就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 忍不住就笑了起来“都说了儿女亲家只是咱们当长辈的期许,孩子们互相之间的缘分又哪里是人为可以挡得住的”

    “我知道啊可我这不是盼了太久么哪想到还是被人给抢了先。”李蓉蓉丧气的坐下来, 也没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香香定下七王府的亲事,甜甜的亲事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甜甜的亲事是她自己提出的要求, 想要嫁一个武将。”倒也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实,赵喜儿如实告诉李蓉蓉道。

    “武将啊”李蓉蓉就越发想要叹气了。她家儿子可够不上武将的标准,她也舍不得儿子上战场。于是乎, 就只能放弃了。

    “你呀, 就别瞎琢磨了,顺其自然吧”赵喜儿笑着劝道。

    李蓉蓉也没其他可说的,只能语塞的点点头。

    成吧, 但愿哪日能峰回路转,指不定她家闺女能有这个福气嫁来周家

    甜甜的亲事,是在两年后定下来的。并非周亭宴和赵喜儿帮忙挑定,而是甜甜自己相中的。

    说起这事儿,还得扯到七王府大世子的头上。

    论及人脉,七王府大世子绝对是个中翘楚。身为香香的未婚夫婿,大世子对甜甜这个小姨子当然也会有所关照。

    于是乎甜甜想要结识的武将,就被七王府大世子挑了出来,而且各个都是家世出身不错、人品也极佳的好儿郎。

    只不过到底是婚嫁事宜,大世子只负责牵线搭桥,并不曾从中插手干预。这不,甜甜拖了两年才挑定了夫婿,亦是满满的高兴和喜悦。

    李蓉蓉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在确定以及肯定甜甜的亲事已然定下,她便也以着最快的速度为自家儿子找好了儿媳妇。

    按着李蓉蓉的话来说就是,香香和甜甜这一辈若是没有指望,不是还有下一代比起儿女亲家,孙辈、外孙辈的选择肯定更多,万一就有看对眼的呢

    当然,如今的李蓉蓉变得更加内敛了。哪怕心里确实这样想的,她也都藏了起来,不再随便往外说了。省得最终失望,她还要自己给自己挽尊,显得着实可怜。

    全然不知道李蓉蓉再度将心思和注意力转移到了下一辈的身上,赵喜儿在接连为香香和甜甜定下亲事后,长长的松了口气。

    即便还有一个儿子尚未定下亲事,对赵喜儿而言也是小事一桩了。儿子和闺女总归还是不一样的。儿子哪怕成了亲,也还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赵喜儿不怕周家小宝日后受委屈。

    反而是两个闺女要出嫁,赵喜儿着实担忧和发愁,就千方百计想要为两个闺女挑选最好的人家、最合适的亲事。

    如今看来,她已经得偿所愿,赵喜儿毋庸置疑就满意了。

    比起赵喜儿这边的顺风顺水,赵明睿也是一路平坦的考中举人,又在府城扎根定居,过的很是舒心。

    赵青山和赵黄氏自然是跟着儿子的。早先他们对赵明睿最大的要求,也就是考个秀才,便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然而赵明睿足够的争气,出乎意料的成为了举人老爷,可把赵青山和赵黄氏高兴坏了。

    乃至赵明睿说要留他们在府城养老的时候,赵青山和赵黄氏都没拒绝,也没急着非要回县城过自己的小日子。

    按着两人想的就是,他们现下还能帮忙带带孙子和孙女。等以后孩子们都不需要他们了,他们再回县城去养老,也是极其不错的。

    赵明睿的妻子是他在府学读书的时候,一位恩师的女儿。夫妻两人脾气相投,性子也很合适,成亲以后堪称琴瑟和鸣,感情甚笃。

    至此,也让赵喜儿彻底安心,时不时会跟府城来往家书,倒是不必时时刻刻为娘家人担心了。

    反倒是赵大伯一家,时隔数年再也没有爬起来过,彻彻底底的掉了下去。

    赵大伯依然还只是在县城当一位夫子。不过伴随着县城考出越来越多的秀才老爷,愿意去他那里读书识字的学子越来越少了。

    想当然的,赵大伯家里的进项也今非昔比,再也看不到往日的荣光。

    至于赵明治,一度合该是赵家大房的骄傲和招牌,却直到如今也堪堪只是一位秀才老爷罢了。

    如若往十几年前看,秀才老爷在赵家肯定是很不错的,也值得赵大伯和大伯母到处吹嘘和显摆。

    然而事实上,如今的秀才老爷已经不够看了。只要瞅瞅二房的赵明睿,就知道了。

    赵明治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读书这么多年,却只是止步于秀才的功名。他一度还以为,他能向周亭宴看齐的,一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只可惜,时间等来的是赵明睿越过他这位堂兄,一次就高中举人。而他都已经不知道考了多少次了,却依然次次落榜,再无半点的斗志和毅力。

    赵明治听说,赵明睿如今在府城开了私塾,就距离府学没多远。对此,他别提多羡慕了。

    想当初赵明治是瞧不上夫子这一前程的。赵大伯无数次提起,让他回县城帮忙教导学生,赵明治都是一口否决,只觉得有失自己的秀才身份。

    在赵明治看来,他早晚是要当官的,哪里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其他地方

    可真等到了如今的时日,眼瞅着赵明睿越过越好,赵明治再也控制不住的改变了想法,也生出了诸多不一样的情绪。

    没奈何的是,不管赵明治存着怎样的念头,都只能默默在心下想想,没办法付诸行动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没这个本事和能耐,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他。

    咬咬牙,赵明治很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面对,他就是不如赵明睿的这个事实。

    另一边,赵欢儿的日子倒是过的比赵大伯他们想象的要更加的好。

    当然,这个“好”只是针对赵大伯他们的认知,而非赵欢儿自己的盼望。

    在赵欢儿最起初的念头里,她今生合该是坐享福气的,根本不需要吃苦受罪,就能过成人上人的好日子。

    然而事实上,她能有今日的风光,全靠她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而没有其他任何人的帮衬。

    她那么给予厚望的王三福,最终也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乡下汉子,根本就没能成为她期许中的富贵人。

    反而是她自己,拼死拼活的养活了王三福,顺带还接济了王家那一群人。

    要是没有赵喜儿做对比,赵欢儿或许会满意自己如今的成就。再怎么说,她也算是熬出来了,手里不差银钱,还顺顺利利在府城安了家。

    可一想到赵喜儿都当上官夫人了,赵欢儿瞬间就又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比不上,她到底还是比不上啊

    早知道周亭宴今生会走到那么高的位置,赵欢儿说什么都不会轻易换亲的。她情愿再度跟周寡妇刚上,主动走进周家这个狼窝。只因为周亭宴能带给她的无上荣耀,值得她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也愿意吃那么多的苦头。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后悔药可以吃。她确实重来了一回,却到底没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最终,害人害己,吃苦受罪的还是她自己,哭诉都不知道找谁懊悔去。

    尤其是无意间得知赵喜儿的大女儿,竟然还定下了七王府的亲事,赵欢儿就更加的悔不当初了。

    那可是七王府,正儿八经的皇家子孙,众所周知的皇亲国戚

    毫无疑问,赵喜儿这是彻彻底底的攀附到权贵,一步登上天了。

    但凡这般荣耀落在自家闺女的头上,赵欢儿光是想想,都能从睡梦中笑醒。

    没奈何,她也只能痴人说梦,自己在家里做做这个不切实际的美梦。否则她一旦说出口,换来的只会是无尽的嘲讽和笑话。

    无数次的午夜梦回,赵欢儿躺在床上却夜不能寐,只能睁着眼睛无声的落泪。随后,不断的重复着一个铁一般的不争事实,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她都输了。

    她输给了命运,输给了周家,更输给了赵喜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