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章 燕春楼贾璐议时政(一)
作品:《红楼假庶子》 燕春楼。
因还没有到晚上的饭口,整座酒楼里并没有几桌客人。
贾路上了二楼,一眼便看见了临窗而坐的贾蔷、倪二和王短腿三个。
贾路忙紧走两步拱手道“抱歉抱歉,三位久等了,有些事情耽搁了。”
三人都起身相迎,客套几句,众人落座,贾蔷吩咐小二上酒菜。
贾路端起酒杯对王短腿道“王老哥这次去大同没有被蒙古人劫掠,又能平安回来实在可喜可贺,小弟敬你一杯。”
王短腿吃了酒叹气道“虽说没有折了本钱,到底也吓了一跳。
谁想到大虞和蒙古多少年没有交兵,这次突然的这些鞑子就打过来烧杀抢掠。
唉,往后想再在大同吃贩马这碗饭只怕是难了。”
贾路道“怎么这么说”
王短腿道“草原上今年连降了多少场大雪,上个月那场更是连绵十余天,下了三尺厚的雪。
草原上的牛羊马匹连带鞑子不知被冻死了多少,哪儿还有马匹往外卖呢”
“是吗竟然如此严重”贾路倒有些意外。
“怎么不是这还没完呢。现在草都在雪下头埋着,这牛羊哪儿有得吃
等到寒冬腊月里,那白毛风一吹,又不知要冻死多少呢。
依我看那,搞不好那些鞑子开春了还得来抢你们说说,这生意还怎么做”
“哦照你这么说,现在倒是赚钱的好机会啊”贾路说道。
“怎么还成了好机会了”
众人都好奇道“怎么还是好机会”
贾路道“照你这么说,现在草原上最缺的肯定是粮食。只要把粮食运过去卖给蒙古人,岂不是能大赚一笔吗”
倪二道“路三爷,你这是念书念傻了你没听王短腿说么,这些鞑子的牲口都死了,要靠着抢劫勉强湖口了,哪儿还有银子来买粮食”
贾路冷笑道“牲口都死了,难道那些个牧民就会白白把牲口丢在草原上喂狼或者任其
他们肯定会把皮革、牛筋、牛角等值钱又好保存的东西割下来藏好,再把肉风干成肉干,好歹也能对付一阵。
现在若是拿盐、茶、粮食去换他们的皮革牛筋,肯定能把价格压得很低。
牛皮可以做盔甲,牛筋、牛角更是做弓必不可少的材料。
羊皮可以给边军做保暖衣物,这些本就是大虞朝最稀缺的东西。
只要回来卖给朝廷,肯定能大赚一笔”
王短腿摇头笑道“路三爷想得也忒简单了,你有粮食能运到大同去,只怕还没等出关呢,就先得让当地的官老爷们克扣了许多去。
剩下的,只怕还没等卖呢,一出关就得让人抢了去”
贾路道“为何要出关去交易只让人往草原上放出话去,大同城里有粮食,可以用羊皮牛筋来换,让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不就好了”
王短腿笑道“送上门来只怕是要抢上门来还差不多能做无本的买卖,谁用牛皮来跟你换
这消息只要一传到草原上去,肯定又是一群鞑子蜂拥而至抢你个干干净净”
贾路听了蹙眉道“怎么说那群鞑子不是被大同守军给击溃逃走了吗这么快就敢卷土重来”
王短腿冷笑道“三爷是不是还听说大同守军获得大捷,杀敌无数”
贾路听了笑道“确实有这话,还有什么杀敌一千自损一百的。”
王短腿将桌子一拍,震得桌上杯盘哗啦啦一阵响,引得二楼其他几桌的人纷纷侧目。
“放屁打个狗屁的胜仗,他们还有脸吹呢鞑子根本就没有来打大同。
他们抢了几处市镇,掳走了几千青壮,不少的牲口粮食,因他们人少,怕抢得再多了拿不走,又怕那些被抢的百姓们人数太多了他们不好控制,这才带着抢来的财物撤回去了。
若不是因为这个,只怕那几千蒙古鞑子往大同城外一站,大同节度使就得携家带口的先坐车跑路”
贾路见其余桌上的人都在往这边看忙说道“王老哥轻声”
王短腿也发现自己一激动的嗓门一时没控制住,忙吃了一口菜往下压了压。
贾路又说到“照你这么说,只怕这些鞑子也知道了大虞边军战力如此拉胯,或许真的会卷土重来未可知了”
王短腿叹了口气道“谁知道呢反正这九边往后怕是要不太平了。
如今朝中和九边这些个当将军的又有几个是带过兵打过仗上过沙场的
若是太宗皇帝还在,再率天兵御驾亲征,将这群鞑子赶尽杀绝才好”
倪二也说道“正是就该把这群鞑子都杀个干净,永绝后患”
贾路呵呵一笑道“这话说起来觉得解气,也不过是说说罢了。
汉有匈奴,唐有吐蕃,宋又先后有契丹、女真、蒙古各族,更不用说中原没有大一统王朝诸如五胡乱华的时候了。
这些游牧渔猎民族,想杀也杀不尽的。
再说了,就算是杀光杀净了,还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众人都不解,问道“北疆没有强敌环伺,还不是好事吗”
贾路摇摇头道“你想想,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多少王朝更迭,多少民族兴衰。
到头来还是咱们汉人一直屹立不倒,这是为什么
正是因为不管哪朝哪代都有强敌环伺
虽然宋太祖说过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可是要是真的没有敌人让你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懈怠,时间一长了定然武备松弛。
若这时再有异族入侵,难免又是一长浩劫。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贾蔷听了笑问道“三叔的意思是,今次大同被打了一次倒是好事了”
贾路点点头“起码算是给朝野上下敲了一下警钟,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只怕九边要有一番大动作了。”
贾蔷问道“三叔的意思是要和蒙古鞑子打几场大仗”
贾路却说道“不,我是只朝廷人事上的任免调动。
现在和蒙古人用兵,只怕讨不到好处啊,能守住边疆击退来犯的鞑子就不错了。”
说到这里,墙角处一个一直在独酌的老者站起身来走到贾路跟前一拱手道“这位小公子,几位爷们请了。”
贾路一看是个五十上下岁的老者,精神健硕一身富家翁打扮倒也温文尔雅,忙起身还了一礼道“老员外请了。”
老者道“老夫李百金,前些年也曾在大同府上做些生意勾当。
方才听得诸位说起前日大同之劫,觉得小公子所言甚是有趣,只是还有几句话不明白。
冒昧打扰想跟公子请教一二,不知肯指教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