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第107章

作品:《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

    九月中旬, 俏俏终于满月了

    夫妻俩准备过两天到周日的时候给小宝宝办场满月酒。

    孩子满月也就代表乔露坐月子坐到头了,可以自由活动了,可把憋坏了的她在房子里好一顿狂奔。

    解放了

    周三早上起床, 给女儿喂了次奶,徐海州挣扎着起床要给一家大小做饭,被乔露按住。

    “别动, 今天我来做,你好好休息。”嗓音别提多温柔, 俯身, 附上带着奶香的吻“最近累坏你了,好好休息吧。”

    有乔露这句话,所有辛苦皆化作不起眼的尘埃。

    “谢谢媳妇儿。”

    大半年没做过饭, 乔露有点手生, 小米南瓜粥, 水掺少了, 煮得跟南瓜干饭似的。小炒青菜火候大了, 炒干巴了

    没有徐海州做的好吃, 难过。

    好在老公儿子都给面子,夸她手艺好,乔露心里才算好受了些。

    早饭勉强对付过去, 中午还是让亲亲老公做吧。

    “满月宴别请在国营饭店了,我听李太太说百货大楼那条街新开了家饭店,叫什么友庄饭店, 私人的,她说味道不错, 请在那儿吧。”

    一听名字就晓得这饭店价格不便宜, 徐海州挑眉, 刮了一下她的鼻梁骨“住我们楼上的那位,五金厂李厂长的老婆你跟她这么熟了”

    乔露俏皮一笑,抱着俏俏拍了拍她的背,边给她当摇篮,边回他道“是啊,这个小区我就跟她最好,年纪差不多大嘛,又都是孩子妈,能聊的话题可多了。而且她是中学老师,每次跟我分享学校里那些学生的趣事儿,怪有意思的,叭叭叭可能聊了。”

    徐海州若有所思,颔首道“挺好,到时候我去看看这个友庄饭店。”

    “好。”

    这年头,私人饭店价格都贵,但菜色比国营饭店的丰富。

    这个叫“友庄饭店”的饭店,里面甚至有港菜,吃个新鲜劲儿也行,反正他们不差钱。

    去年八月初,我国派出了一支运动员代表队伍,去漂亮国参加了一届奥运会。

    许海峰穿着一身中国红的梅花运动服,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金牌,此后,梅花牌运动服爆红全国,一衣难求。

    去年徐海州从报纸上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那时候运动服的热潮刚刚传到黎安。

    于是嗅到金钱风暴的他紧赶慢赶,放下手头上所有活计,带上李红军千里迢迢赶到津市进货。

    一人拎两只大麻袋,风尘仆仆累成狗。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内,运动服全部售空

    等其他商贩们反应过来,黎安市售卖梅花牌运动服商家早已“泛滥成灾”,肉是吃不上了,喝口肉汤吧。

    然后到了十一月,乔露就怀孕了,后面关于运动服的具体情况她也不那么了解,一直是徐海州和李红军操手。

    这会儿就着话题聊起来,乔露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徐海州和李红军专门跑了一趟津市才采购回来了梅花牌运动服,一年多的时间,大赚了两万三千三

    一直截止到今年的八月,运动服每个月零零碎碎还能给店里带来四五百的收入,实在可观。

    所以这会儿乔露说想请亲戚朋友们上友庄饭店吃饭,对徐海州来说完全不在话下,当即预定了十桌。

    邀请客人的事儿就交给徐海州去办,到了周五的时候,徐海州亲自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一趟大杂院,为的是邀请老邻居们参加俏俏的满月宴。

    当然不止是特意过来邀请大家,主要为了带老婆孩子来看看老邻居,唠唠嗑,解解闷,这几个月可憋死她了

    今儿个周五,来时正好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

    老邻居们还是那么热情,见到她激动地像见到厂领导似地,一个个捂嘴不敢置信。

    “乔露乔露回来了”

    “乔露姐回来了”

    “乔露阿姨回来了”

    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搬椅子给她坐,倒是弄得乔露怪不自在。

    “大半年不见,大家还是这么热情,一点变化也没有。”

    “嗐瞧你说得,半年能有啥变化。”

    吴桂芳打趣她“倒是你,变化挺大,脸上长了一些肉,咋还是那么漂亮哩”

    乔露失笑,下意识垂头想看一眼自己丰满的身材,结果糟了,胸太大,第一眼被那二两肉堵住了视线

    笑出声“真的假的,好不容易卸货出月子了,我还嫌胖想减肥呢。”

    就算胸口那二两肉也一并减掉也没事,反正海州说就算她胸小也喜欢。

    咳咳

    “减肥减啥肥,你又不肥。”这年头,只有想吃胖的,没有想减肥的。

    再说了,除了食堂大厨,哪里轻易见得到胖子

    “稍微减点,赘肉减掉。”乔露讪笑道。

    寒暄了一会儿,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乔露怀里的小宝贝身上。

    “这就是你给小徐生的大胖小子吧,快让我们瞧瞧。”陈家婶子迫不及待想抱抱她。

    说起徐海州两口子刚出生的孩子,大伙儿可不困了啊,簇拥着围上来,想要看看这个集妈妈的美貌和爸爸的英俊于一身的小家伙,能有多漂亮。

    大眼睛小嘴巴,挺翘的小鼻子,粉嫩的脸蛋,五官清晰明朗,分明是刚满月的孩子,这黑黝黝的发量茂盛到陈佳美都自愧不如。

    “我们俏俏是小美女呢,不是男孩子。”乔露只是抱在怀里让大家看,不让他们抱也不让摸脸“孩子体质差,医生说不让大人摸,生病可难受了,哭个不停。”

    话音刚落,众人齐刷刷收回跃跃欲试的手。

    精致可爱的小宝贝儿,摸坏了可赔不起。

    “体质弱呢奶水不够吃不饱还是咋的”没听说过孩子大人摸一下就要生病的小婴儿,至少在八十年代,还没有这种说法。

    当然了,这句话其实也不是医生说的,是乔露“撒的谎”。

    “不清楚,生出来就弱,我们在家都不敢摸她呢。”

    “啊呀,这么漂亮的小闺女,不能摸,多可惜啊”

    此时,在大人们嘴里弱弱的小俏俏,正躺在她妈的怀里做美梦呢,没有大人戳脸乱动,睡得也太香太舒服了。

    “对了,孩子叫啥名啥俏俏俏徐俏俏”

    摇摇头,乔露正想回话,乔安兴奋地举手,跟大家解释“田奶奶,我妹妹是女孩子,叫乔俏,不是跟爸爸姓,跟我姓”

    “哎哟哈哈哈”

    摸不得俏俏宝贝还不能摸安安宝贝吗,一句话逗得大伙儿都来摸他揉他,好稀罕。

    “咋能叫跟你姓呢,不是跟你妈姓嘛”

    搔搔头,乔安恍然大悟才反应过来“对,是跟妈妈姓,我们都跟妈妈姓”

    对门房间里,小伙伴们听见动静不约而同跑出来,手里握着铅笔,一看就知道刚放学回家正在屋里写作业呢

    小跑出来惊喜道

    “乔安乔安你终于回来了”

    “乔安你好像长高了”

    见到曾经的小伙伴们,小家伙激动地两眼发出亮堂堂的光上去拉住陈柏涛的手。

    “涛涛康康哥哥南南姐姐我跟你们讲,我现在是小学生了,跟你们一样的小学生第一个星期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举手投票,然后,我就变成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呢”

    关于自己当上学习委员的事儿,乔安简直逢人就讲,骄傲又自豪。

    乔安虽然才六岁,语言组织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听他讲话,每一句都能听明白。

    “哇,乔安你好厉害,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是一个女生,成绩可好了,每次考试都考九十分”

    “那,那我还没考试,等我考试了,就知道我成绩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老师会不让我继续当了吗”有些担忧地瞥了眼乔露和徐海州,最后看向小伙伴们。

    “嗯,那你就好好学,争取下次考好呗,你们老师人好不好的话就还让你当。”陈南南安慰他。

    乔安又开心了,嘻嘻笑道“陈华老师可好了,她夸过我聪明,那样的话,我就跟她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学习,然后成绩变好的。”

    “你们别说了,乔安快过来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就是你以前住的房间,现在变化特别大,你快来”那边陈景康特别热情地邀请他。

    陈南南附和她哥“对,你快过来给你看看我们的新屋”

    小伙伴们手牵手,进入曾经乔安和爸爸妈妈的房间,现在成了内院几个小学生的房间。

    乔露抱着俏俏跟在孩子们身后进了老屋,好奇打量。

    外屋变成了仓库,整整齐齐摞着布料和已经做好的新衣服,用一张巨大的粗布盖住防灰尘。

    孩子们住在内屋,其实也相当于“守货员”,要是有小偷小摸上门,孩子们听觉灵敏,他们住在里面也能及时发现。

    内屋卧室放了三张床,一张是之间徐海州两口子睡过的大床,一张是之前乔安睡的小行军床,还有一张,不知道是大人们买的,还是让田建中父亲打造的木床。

    两层上下铺呢,做功精细,床靠左边有一条小楼梯,搭在床边。

    屋内堆砌得满满当当,只一条狭窄的,床铺之间只通纳一人通过的缝隙,每一寸空间都被利用到极致。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乔露阿姨你们走了以后,我和我哥,我弟,还有胡凤云,都搬到这里住啦”陈南南兴奋地说。

    “住在这里感觉怎么样会不会有点挤”环顾四周,乔露问道。

    几个小不点连连摇头,对乔露说“不挤不挤住在这里太好啦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床再也不用跟我爸妈挤一张了。而且,这里都是小孩子,可有意思呢”

    孩子们聚起来睡一屋也有坏处,有时候不想睡觉就可劲儿聊天,也不管第二天还要起床上学。

    有几次实在聊得过火,几个大人轮流在房间里守了三四个晚上,谁说话谁就去院子里罚站,站到嘴巴说干了再去睡觉。

    这才让他们养成了上床就睡觉的习惯,不然无休止地聊下去第二天别想有精神上课。

    “乔露啊,这屋子给得是真好,你看孩子们多开心。”逛完出来,陈婶儿真心感叹。

    乔露抱孩子抱累了,把俏俏递给徐海州,扭头,眸中发出赞叹“是啊,挺好的,挺好,真不错。”

    之前听海州说把老房子安排了一间做仓库,一间给内院邻居们住,那时候因为怀孕,听后并没有多大感觉,只觉得老屋给了就给了,多几个人情不算多。

    现在才发现,何止是人情的问题啊,是切切实实解决了大伙儿不够住的实际问题

    挺好,真挺好,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助人为乐的骄傲。

    哦,当然了,帮助大家的前提是让李秀秀一家五口“有家不能回。

    但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李秀秀的所作所为,就该承受她应得的后果。

    “你们啥时候要回来,一句话的事儿,我们绝对不会赖着不走。”感叹之余,陈婶儿又拉着乔露说。

    邻居们还是很朴实的,知恩图报,不像李秀秀那白眼狼。

    乔露宽慰她“不急,住着就是,以后有需要了再还。”

    对了,说起白眼狼

    “陈婶儿,李秀秀那边怎么样了”

    吴桂芳插嘴回她“嗐还能怎么样,男人扛大包,她在家带孩子呗。”

    撇撇嘴,劝乔露“你也别太心善,李秀秀每天来咱这儿拿料子做手艺,一天少说也能挣个块把钱,日子是够过的。只要你们家一天不倒,他们家也倒不了。至于房子”

    房子现在她女儿也住着,要是还给李秀秀想都别想。

    吴桂芳说“就得给她受点惩罚,不然不长记性,以为做了错事卖惨装可怜就能让别人同情她。”

    不仅是白眼狼还是白莲花,在场的女人们哪个不是人精,都是千年狐狸,跟她们玩什么聊斋呢。

    一开始被蒙蔽就算了,日子久了,谁还不清楚谁的人皮底下是人还是鬼吗

    想了想,乔露笑着道“嗯,这样的惩罚也差不多够了,之前的事过去就过去,只要不闹不撒泼打滚不要脸,我也懒得跟她计较。”

    “是了,她不闹事,咱不跟她计较,要是闹事,不用你出手,我跟你陈婶,我俩上去扇她巴掌”田婶儿豪迈地挽起袖子,做出扇巴掌的手势,把乔露逗笑,笑得肚子疼。

    聊了一会儿,乔露后知后觉发现内院少了个人“刘姐呢,怎么没见到她”

    大家面面相觑,摇头“不知道,还没下班吧,你来之前就没见到人。”

    好家伙,说曹操曹操到。

    话音刚落,外院越走越近的脚步声响起,传来刘晓红激动到破音的声响“快去快去红星服装厂倒了大清仓,布料和成衣便宜死了快去买啊,去晚了就抢光了”

    原来刘晓红回来晚了,是跟她的几个老姐妹抢购布料去了

    “刘姐,大热天的,你这围巾还挺时髦哈。”乔露笑着打趣她。

    听见声音的一刹那,刘晓红先是愣了一愣,反应过来后立马跑回家把布料放好,解开脖子上因为拿不住,而胡乱套在上面的两条长条棉料。

    小跑着出来,抱住乔露,激动地跺脚,拍拍她“哎呀你还知道回来啊多久没来了,好久没见你了啊,长变了没”

    自上而下仔仔细细打量她,不住地点头,笑容从眼眶里溢出,好高兴的样子,好像比乔露的亲妈见到她还高兴。

    “胖了长肉了更像孩子妈了”褪去从前的稚嫩和青涩,浑身散发出一种母性的女人韵味。

    “得了,再说她胖啊,估计得减成皮包骨了。”陈婶儿把她拉开,笑道。

    “啥皮包骨”刘晓红不解。

    大伙儿把乔露说要减肥的事儿告诉刘晓红,恍然大悟后笑得不行。

    “减啥肥啊,胖才好,胖才好哩胖了啊,一看你就是有福气的”

    这年头,胖子可不就是有钱人专属的象征吗,没点钱,谁吃得胖哦

    笑完,问乔露回来的目的,又逗了一会儿俏俏,才想起正事儿。

    “就刚才,我脖子上戴的那两条棉料,你们猜我多少钱弄来的”

    “多少”

    “两条,这么长呢花了我八毛五”

    “啊这么便宜”恁长的两截,按照市场价买,少说也得一块五吧

    “是啊,红星服装厂你们晓得不那谁,就在小高家后面那条街,还挺大的一家,哎呀不知道咋回事,干不下去了,听说厂长都辞了要清仓,厂子不干了倒了”

    “啥”

    巴拉巴拉拉着刘晓红问个不停,乔露听了一耳朵,越听眼里的光越亮。

    好家伙,薅羊毛了

    问清楚情况后,大伙儿也来不及跟乔露继续寒暄,赶着上红星服装厂薅羊毛呢

    乔露赶紧把俏俏接到怀里,推着徐海州“快,海州,去薅羊毛多买点回来,我们家需要呢”

    改革开放后,为了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出现产业潮涌现象。

    通俗点说,所谓潮涌现象就是各行各业的厂商,短期内进入同一行业进行投资。比如纺织业服装业,因为没有创新门槛,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投资生产,扎堆进入行业内,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潮涌现象。

    最后消费者无力消化厂商生产出的商品,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这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会兴起一股“下岗潮”的原因,厂里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没有钱,没有钱就发不出工资,于是只能大量裁员

    “快,海州,跟上去,薅羊毛”乔露跃跃欲试。

    如果不是抱着俏俏,她保准要跟自家男人一块儿大抢购。

    最后徐海州还是去了,在一众大姐大妈婶子们中间,他这年轻英俊的帅小伙,简直一股“清流”。

    两小时后天浅浅地黑下来,俏俏的第三波奶奶喝完,徐海州终于回来了。

    不知道从哪里借了辆三轮车,满载而归。

    服装业干了三年,他早已知晓那种布料该买,哪种不好用,乔露翻来覆去检查,满意度十颗星给九颗星,少一颗怕他骄傲。

    “省了多少”美滋滋地问他。

    “百来块。”接过女儿吻了吻,笑道。

    买得越多,省得越多,这回薅羊毛真赚爆了

    “哇可以了可以了,百来块都可以买辆自行车了,真不错啊。”

    可有一点乔露一直没想明白。

    “刘姐,没记错的话,红星服装厂不是国营单位吗,怎么会干不下去”记得下岗潮九十年代才开始,国营单位也是在那个时代走向“没落”的。

    这才85年,没道理啊。

    “嗐没生意就干不下去了呗。你是不知道,现在多少私人工厂都起来啦虽说人家规模不大吧,怎么说也能分一杯羹,国营工厂再大也架不住私人工厂一点一点挖。”

    “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什么水滴石穿也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反正就是一天天的,小的积累起来变成大的,你能懂我的意思不”

    “嗯,能。”话糙理不糙,但乔露仔细思考了几分钟,发现事实恐怕没那么简单。

    翻了翻刘晓红买的成衣,都是款式早就落后市场一大截的款式,老土不说,连花色也死气沉沉,就这样,能卖得出去就怪了。

    所以说,不止是外界竞争慢慢变大,最重要的是,这工厂跟不上市场咯

    “二妮他哥不是在棉纺厂当学徒工吗,听说今年去了一家私人工厂,进去直接就是正式工,干了两个月,工资涨到四十好几了比当学徒工多挣二十”

    “还有这种美事换我我也跑”

    “啊呀,难道红星服装厂是因为员工全跑了,没人干活了,所以倒了”

    “不晓得,但有道理。”

    “嗐要不然老祖宗为啥说天有不测风云呢,老祖宗说的话,总归是有道理的”

    这句话,乔露深有体会。

    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乔露记得很久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相声段子,说是某人九十年代上大学读了个bb机修理专业,他还没毕业呢,bb机就毕业了不卖了全世界都开始使用移动手机了

    毕业即失业,你说夺笋不夺笋

    周六,满月宴前夕,两口子一大早翻出报纸研究,还真让他们找到了有关开办工厂的信息。

    “哎哎,快看,黎安日报,上面说,凡是私人办企业,国家将予以免税三年。”

    “哎,还有这个,80到84年,国家实行承包制实验,即不改变所有权,但可获得经营权和使用权从1985年开始,就是今年开始,地方可以在财政上进行承包,承包方式不固定。”

    “呀,这个它说,国有企业可依法由个人承包”

    看完报纸,乔露觉得整个人仿佛找到了方向。

    “海州,咱们把马上那个快倒闭的红星服装厂承包了吧”

    作者有话说

    来啦本章有部分私设,请勿考究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