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5章 西征3687
作品:《1911再造中华》 “这边的太阳下山特别晚,都晚上九点多了仍然是阳光明媚,我们在行军的时候必须不停地说话,不然的话有人可能会睡着,然后从马背上摔下来。”
“但是早上的时候又特别冷,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盖着行军毯,不然第二天起来就会发现自己被冻伤了这个地方真的很神奇,短短一天就能把一年四季经历个遍”
随着新疆大地渐渐入夜,白天的酷热渐渐消散,从沙漠吹来的风带来了丝丝凉意。赶了一天路的部队停了下来,搭起帐篷生火做饭,准备好好睡上一觉,养足精神明天再走。孟如虎趁着有空,找个沙丘坐下,迎着夕阳将头枕摘下来放在,拿出纸笔垫着头盔开始写信。
说是写信,其实不过是记录自己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傅明月说她对新疆这片土地非常好奇,但没有办法亲自过来,于是孟如虎自告奋勇,说会把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通通都写下来给她看,有机会还会拍照片做插图,看了他写的东西,也等于傅明月来过新疆了。
答应人家的时候是很爽快,可是等到他真的动笔写的时候才发现,要把自己这一路看到的风光记录下来竟是如此困难,往往绞尽脑汁,也只能写出一百几十字,这种感觉简直让他抓狂。这不,才写了百来字,他又卡住了,烦躁的挠着头,搜肠刮肚,硬是想不到接下来该写些什么,那叫一个愁。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早知道这么难写,他就不应该答应傅秘书了,这可真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哟。
可惜,他已经答应人家了,再苦再难也只能坚持,不然岂不是要失信于人了
他两道浓眉拧成个大疙瘩,看着本子上那大片大片的空白,那目光简直称得上是苦大仇深。他真后悔自己上文化课的时候怎么不多用点心,如果当时他肯多用点心,肯定不至于几百字都写不出来。
想到那个姿容俏丽、才华横溢、一头栗色长发的女孩子,他不禁一阵沮丧。她是如此的优秀,又是元首的得力助手,追求她的青年才俊多不胜数,她肯定看不上他这种只会打打杀杀的大老粗吧找一个家世显赫、前途无量的佳公子,过上豪门少奶奶的生活才是她的正常人生轨迹,至于被元首派到张家口去给独立骑兵团当监军,只是她人生中小小的意外罢了
唉,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她还记得曾经跟他这么一个大老粗相识过吗
想到这些,他不禁发起呆来,越发的写不动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陈悦,这家伙搭好了帐篷,也来看风景了。
“又在写信啊”陈悦见他对着枕在头盔上的纸发呆就知道他在干什么了。
孟如虎愁眉苦脸“唉,是啊。”
陈悦问“写了多少字了”
孟如虎沮丧地说“只写了一百来字。”
陈悦鄙视“写了这么久才写百来字你这效率不行啊要不要我帮你写”
孟如虎嗖一声将纸笔收好“不用”
陈悦说“真的不用小爷我的文采可是很好的,不让我代笔可是你的损失哦”
孟如虎说“不用这种事情绝对不能请人代笔,就跟洞房不能请人代劳一样。”
陈悦“”
老大,你还真他娘是个打比喻的天才
人家不领情,陈悦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凑上去。他懒洋洋的双手枕头躺在仍然温热的沙丘上,看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感慨“这里的天空可真蓝啊,站在这片天空下,我头一回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渺小”
孟如虎说“说得好像在苏北的时候你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似的。”
陈悦说“在我老家仰望天空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感觉。”
孟如虎说“你可真是够闲的,一天到晚盯着天空看”
陈悦“”
老大,你这样很容易把天聊死的
他说“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汉唐士兵像我们这样坐在沙丘上仰望着星空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
孟如虎说“我猜他们想得最多的还是上哪搞顿肉吃这鬼地方太穷了,想吃点肉可不容易。”
陈悦确定了,跟这位爷聊什么历史,什么家国情怀,那跟对牛弹琴差不多,他只关心两件事上哪砍人,还有,上哪吃饭。
他无语“老大,你跟傅秘密聊天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吗”
孟如虎一头雾水“什么样”
陈悦说“就是一句话把天聊死啊”
孟如虎说“放屁,老子跟她聊天的时候可愉快了,聊上几个小时都意犹未尽”
陈悦说“那为什么”
砰
一声枪响骤然响起,沙丘上炸起一小团尘埃,打断了陈悦的话。陈悦和孟如虎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卧倒,然后一滚滚到了沙丘的反斜面去。
陈悦呸一声吐出几粒沙子,怒声说“哪打的冷枪差一尺就打到老子了”
孟如虎拿起望远镜从沙丘后面冒出小半个脑袋,小心翼翼地往子弹射来的方向观察。陈悦擎起28狙击步枪,打开两脚架和瞄准镜的盖子,瞄起左眼,整副精气神都集中在那小小的四倍瞄准镜中,仔细搜索着目标。
很快,孟如虎便看到四百米外有个身穿白袍的家伙正从一丛一米多高的杂草中站起来骑上马往远处跑,他迅速报出那个家伙的位置“陈悦,三点钟方向”
陈悦说“看到了妈的,想阴老子拿命来”狙击步枪的十字准星牢牢套住了那家伙的后背,然后扣动板机。
砰
28狙击步枪枪口喷出一小撮火光,子弹呼啸而出,准确地击中了那个家伙的后背,而且正中脊椎。那家伙的身体向前一仆,从马背上滚落,摔倒在地,当即就不动弹了。
刚摆平这个冷枪手,远处便掀起了大团大团的烟尘,蹄声震天动地,大批骑兵从沙丘后面闪出,朝着这边猛冲过来。不光是这个方向,独立骑兵团的左右两边也是烟尘翻墙,数以千计的骑兵呼啸而来。在沙丘上,孟如虎可以看到,这些骑兵绝大多数都身穿白袍,手持骑枪或者弯刀,不用说,都是回鹘人。也有不少穿着奇装异服的,这些应该是沙盗。在哈密的时候,当地驻军就提醒过他们一定要当心沙盗,这帮家伙比豺狗还要凶残,专门袭击驻军小股部队,一旦落入他们手中,最好祈祷自己早点死掉,否则你肯定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的。
据说驻军每年都会在自己的巡逻路线上发现一些在巡逻的时候落了单后失踪,然后被削成人棍的倒霉蛋,被人用小刀剐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子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驻军碰到沙盗,都是往死里打,哪怕是落单了,被十几倍于己的沙盗包围了,也是拼死抵抗,同时会留一发子弹给自己,绝不让沙盗有俘虏自己的机会。
现在,沙盗和回鹘人搅到一块,一起对付起黑衣军来了。
当然,这也是让黑衣军逼的。从哈密一路走到这里,黑衣军可没少跟沙盗、回鹘这些势力交手,每回都让对方有来无回,吃过几回亏之后,沙盗和回鹘人都知道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斗不过黑衣军的,于是火速结成了联盟,互通有无,一起对付黑衣军。
这些家伙应该是事先埋伏好的,看到独立骑兵团停下来扎营了,便趁着黑衣军的营地还没有构建完成果断发动进攻。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学会识别黑衣军军官与普通士兵的区别的,居然让神枪手拿着莫辛纳甘步枪摸到四百米外瞄准在沙丘上聊天的陈悦和孟如虎,试图打掉这两名军官。可惜这名神枪手业务能力不行,打偏了,没杀掉陈悦,反倒被陈悦一枪毙了。
看到这么多敌人猛冲过来,孟如虎登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高度兴奋起来,将写不出文章的那点郁闷抛到了九宵云外。他嗷嗷叫着“陈悦,马上回去掌握自己的连队,我们要大开杀戒了”
陈悦说“不急,我的连副长能力出众,就算我不在他也能指挥好的先让我打个痛快再说”说着又是一枪,一名全凭双腿控马,双手据枪,一边冲刺一边往这边瞄准的沙盗胸口被开出一个小孔,一头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孟如虎想想也是,便说“那你小心点”翻身一滚从沙丘上滚了下去,朝着指挥部狂奔而去。而陈悦继续呆在沙丘上,用狙击步枪瞄准汹涌而来的敌军,砰砰砰的不停开火,几乎每开一枪都会有一名敌人从马背上栽下来。
不过,28的枪声完全被通用机枪那疯狂的咆哮给淹没了。独立骑兵团在扎营前先派几个机枪组在营地四面的制高点上构筑了火力点,以防止敌军突然袭击,现在这么多人突然冒出来争先恐后的往枪口撞,那些机枪手还有什么好客气的疯狂扫射就是了。膛焰闪耀间,弹壳狂喷,子弹汇成一把把数百米长的火镰,狠狠扫向那些正在全速冲刺的敌军,所到之处,骑兵和战马浑身喷血,连人带马滚作一团
跟11式通用机枪的疯狂咆哮相比,28狙击步枪开火时那点动静真的不值一提。第686章 西征4 克里木身穿白袍,包着白色的头巾,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阿哈尔捷金马屹立在沙丘上,冷冷地看着自己的部下潮水般向独立骑兵团的营地涌去。在他身边,两名俄国顾问神情激动,面部肌肉微微抽搐,恨不得那些冲锋的骑兵长出翅膀飞进黑衣军的营地去大开杀戒
克里木本是南疆著名的悍匪,他的家族的发家史可以一路追溯到同治时期那场极其血腥的叛乱对,他的家族参与了回乱,并且崭露头角,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后来左宗掌率领久经战阵的湘军挺进大西北,叛军在湘军的强大攻势之下节节败退,最终覆没,他的父辈见势不妙果断投降,保住了小命,还捞了个小官当。
他的父辈捞到的官虽然不大,但好歹也是个官,有这层皮在,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挺顺利的。他们一族打着军屯的名义大肆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在阿古柏作乱的时候又跳出来,跟着阿古柏与清军作战。不过这次他们的好运气用完了,这次清军在平叛的时候下了狠手,不仅将阿古柏给剁了,还将那些附逆的头人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他们一家让清军满门抄斩,只剩下他和一个堂兄在几名忠仆的保护下逃出生天,从此在南疆四处流窜,靠打劫商旅度日。
本来,像他这样的小角色,是没有办法再翻起什么浪了的,大清烂归烂,可是对新疆的控制能力那是真的强,他小打小闹的话没人会理他,一旦做大了,清军马上就会杀过来给他们来一个冚家铲,不知道多少像他这样的小毛贼,在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之后被清军火速拍死。如果他想安然过完这一生就不要去招兵买马,带着二三十号人在南疆四处打家动舍其实也是挺快乐的。然而,整个家族都被清军杀光了,这个血仇不服,让他如何甘心
就在他千方百计想着如何积攒实力报仇雪恨的时候,大清王朝没了
是的,这么庞大的一个王朝,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在起义的烽火之中灰飞烟灭,连个渣都没留下来。驻扎在新疆的清军对此没有多大的反应,因为新疆距离内地实在是太远了,起义的烽火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波及到这里,可是像克里木这样的法外狂徒从俄国人那里得知大清灭亡了之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他把大半生积攒的家财全部拿了出来,拼命招兵买马,又跟俄国人拉上了关系,从俄国人那里获取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很快就拉起来一只足有2000余人的部队。
2000来人的部队放在内地根本就不值一提,可问题是这里是新疆,总面积接近17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却不到100万的新疆。在这里,一支2000来人的军队,称得上是规模庞大了。而且俄国佬还说了,现在整个中国都乱的不可开交,新建立的政权根本就顾不上新疆了,正是独立建国的大好时机,他是俄国人的好朋友,俄国人会拼尽全力支持他的事业,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发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等那些中亚国家的穆斯林进入南疆支援他。有那么多穆斯林兄弟帮忙,他一定可以在南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克里木让俄国顾问忽悠得热血沸腾,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起兵造反了,他不仅要报家族被诛灭的血仇,还要在南疆建立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国家,他要当皇帝
俄国人确实给了他不少资助,光是卢布就给了20多万,使得他有足够的钱去招降纳叛,声威越发的壮大,前来投奔的沙匪和部落武装不计其数,很快就让他成了气候。而清军由于大清王朝被推翻了,茫然不知所措,对此反应极为迟钝,迟迟没有出兵去平叛,只是想方设法将不少军屯的人撤回到迪化,以免他们被叛军屠杀。清军这种消极的态度让克里木越发的猖狂,他指挥部队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逼近了迪化。
然而还没等他对迪化发动进攻,黑衣军就来了。虽然来的人马并不多,只有六七千人,但推进的速度非常快。他们从银川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穿越星星峡,穿越那火炉一样的吐鲁番,一边走一边跟沿途那多如牛毛的沙匪和部落武装作战,居然始终保持着每天六十公里以上的推进速度,真的是太恐怖了。克里木知道,如果不能摆平这支推进神速的黑衣军,他攻略迪化的计划只能是空谈。在南疆的清军虽然没有多少斗志,但是一旦被逼急了,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是相当惊人的,他实在没有那个信心能够速战速决,抢在黑衣军赶到之前拿下迪化。而如果他们不能抢在黑衣军赶到之前拿下迪化,那么就很容易在激战正酣之际被黑衣军从后面杀出来捅屁股,这是克里木无论如何也不想尝试的。所以他果断放弃了围攻迪化的企图,只留下一小部分人在当地牵制城里的清军,自己率领主力杀了过来,准备收拾这支孤军深入的黑衣军。
然后就一头撞上了奉蔡锷之命,以最快速度向迪化方向推进的独立骑兵团。
经历了对俄为反击战那一系列惨烈的战役之后,原本就有800余人的独立骑兵团现在减员了一半,只剩下400来人了。
克里木率领的部队只有4000之众。
4000对400,十倍的兵力优势,克里木表示优势在我,这波稳了。
独立骑兵团对地形并不熟悉,居然傻乎乎的走进了克里木为他们设好的陷阱里,眨眼之间就被四面包围了。克里木一声令下,蓄势已久的叛军纷纷从沙丘后面横刀跃马杀出,潮水般朝着独立骑兵团的营地杀了过去,那气势,宛如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洪水,势不可挡
克里木冷眼看着自家的部队迅速逼近那个还远远没有完善的营地,他知道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他扭头看着身边的俄国顾问,笑着问“内地来的军队就这战斗力战斗力如此差劲,是谁给了他们孤军深入新疆的勇气”
俄国顾问的脸色微微有点难看。他们可没有忘记自己在东北和蒙古被黑衣军打得有多惨。如果黑衣军的战斗力算是差劲的话,那被黑衣军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歼灭了近30万人的俄军又算什么垃圾吗
不过,现在他们要借克里木之手把整个南疆搅个天翻地覆,把这片土地变成中国的烂泥潭,让中国陷在这里面难以抽身,所以对这位爷他们就算心里有气也必须小心哄着,把他的毛薅顺了,免得弄出什么乱子来。他笑着说“这不是很正常吗中国最能打的兵基本上都在新疆这边了,从内地来的军队能有多好的战斗力才叫见鬼了。”
另一名俄国顾问人说“别看他们装备精良,行军的时候也有模有样,实质上战斗力却差劲的很,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打得七零八落”
克里木说“我还以为能推翻大清王朝的军队有多了不起呢,原来只有这点能耐,真的是太让我失望了。”
两名俄国顾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郁闷。他们心里在冷笑你就笑吧,等到你真正见识了这支军队的真实战斗力之后,恐怕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海中闪过,通用机枪那撕裂绸布般的、尖锐得让人揪心的嘶吼便响了起来,机枪子弹以每分钟800发的速度朝着那些潮水般涌来的叛军骑兵疯狂泼洒过去。顿时,人的惨叫,马的悲嘶,轰轰烈烈地想起,盖过了马蹄的轰鸣,机枪枪口指向哪里,哪里就是人仰马翻。11式通用机枪的杀伤力是可怕的,仅仅是数挺交叉扫射,就在转眼之间给叛军骑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如果是从空中往下面俯瞰,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高速冲锋的叛军骑兵仿佛被一根无形的半马锁绊倒了,三个一排五个一丛的连人带马滚作一团
大多数人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受伤。机枪手是瞄准他们的战马开火的,射人先射马嘛,黑衣军把这一战术贯彻的很好。战马的中弹之后轰然倒下,将马背上的骑兵狠狠的甩了出去。由于地面比较松软,坠地的骑兵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但是别忘了,后面还有成百上千的骑兵在疯狂冲刺呢,这些家伙赶着去投胎,根本就不会留意地面有没有人。再说,马匹在高速冲刺,就算留意到了,想要避开也来不及了,那些不幸落马的家伙一个接一个被马蹄踩进了沙地里,变成了一坨坨的肉泥。
挨了揍的叛军骑兵二话不说,举起莫辛纳甘骑枪瞄准黑衣军的营地砰砰砰就是一阵猛打。在飞驰的马背上用栓动步枪朝数百米外的目标开火,那命中精度真的不是一般的感人。不过叛军也没指望能打到什么,他们只是想在气势上压倒黑衣军,在他们看来,别的都可以输,但唯独气势是不能输的。
不幸的是,黑衣军也是这样想的。第687章 西征3 枪声一响,原本正忙着搭建营地的独立骑兵团士兵们立刻抄起武器,进入了阵地。
由于时间仓促,自然就别指望他们能像在东北和蒙古跟俄军打仗时那样构筑连绵数十公里的、能扛住榴弹炮轰击的堑壕体系。而且没必要,在新疆搞事的叛军无非就是一匹快马,一支步枪再加一把弯刀,榴弹炮别逗了,那玩意他们见没见过都是个问题。对付这种没有炮火掩护,单纯靠骑马或者徒步冲锋的对手,挖那种能扛住榴弹炮轰击的堑壕纯粹就是浪费体力。所以他们挖的都是散兵坑,小的只能容纳一两个人,大的能容纳一个班,至于标准嘛
能防住重机枪子弹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简单很省事
独立骑兵团400来号人飞快的跳进这些很简单很省事的工事里,架起手中的半自动步枪或者轻机枪照着凶猛而来的叛军骑兵疯狂射击。顿时,这个呈环形布置的营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光盘,以这个光盘为中心,千百道曳光流线怒射而出,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极为壮观。逼近这个光盘的叛军骑兵几乎无一例外,都被那横飞的弹雨撂倒在地,鲜血染红了黄沙。
孟如虎顶着嗖嗖乱窜的子弹飞奔回到营地,只见傅永正在怒吼着指挥迫击炮连把炮架起来,准备给叛军一个惊喜。看到孟如虎独自一人跑回来,傅勇问“陈悦呢那小子哪去了”
孟如虎指了指不远处的沙丘“正在那里用狙击步枪射杀冲过来的叛军骑兵,打得不亦乐乎呢。”
傅永说“独自一个人就敢据守在沙丘上,面对数百名凶残的叛军骑兵这家伙的胆子真大得没边了,他以为他是荔非守瑜啊”
荔非守瑜是大唐名将。在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亲自指挥大军进攻洛阳,行经罂子谷的时候遭到荔非守瑜率领的3000唐军伏击。由于手下的唐军大多都是临时征召的市井之徒组成的新兵蛋子,一触即溃,这场战斗基本上就是瑜非守瑜一个人对阵数万叛军。面对那望不到边的叛军,这位一身是胆的悍将居然毫无惧色,就这样据守在山头上张弓搭箭,朝着安史叛军猛射,例无虚发,一天之出了利箭多达数百支,在他脚下叛军的尸体躺得漫山遍野都是。有几支箭甚至射到了安禄山的马车,把这个死胖子吓出了一身冷汗来。
这场一个人对着几万大军的恶战竟然持续了一天一夜,在这一天一夜里,荔非守瑜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叛军死死挡在罂子谷里,寸步难行。可惜,他再能打也是孤身一人,孤立无援,而叛军在安禄山的咆哮之下,前仆后继地向他发动攻击,是要将他碎尸万段。最终,这位战神射完了最后一支箭,握着砍得卷刃的长刀站在山顶上冷眼看着蜂拥而来的叛军,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远处的洛阳城,纵身从悬崖上跳了下去,消失在滚滚波涛之中。
现在陈悦单枪匹马据守在营地外的沙丘上,朝着数百名叛军骑兵开火,还别说,真有几分荔非守瑜的气势。
孟如虎说“那个骚包就是喜欢出风头别管他了,给我集中火力狠狠的打,这帮孙子,居然敢太岁头上动土我要让他们知道花为什么那么红”
傅永说“好勒”冲迫击炮连喊“准备好了没有”
迫击炮连连长说“已经准备好了。”
傅永说“上榴霰弹,哪里人多就给我往哪里砸”
这一带都是沙地,土质松软,普通炮弹发射出去之后会先钻进地里再爆炸,相当大一部分的弹片打进了泥土中白白浪费掉,大大削弱炮击的威力。但榴霰弹就不同了,这玩意是在空中爆炸的,弹片一块都不会浪费,谁挨谁知道疼。迫击炮连连长也是这样想的,他爽快的答应了一声,指挥士兵们把榴霰弹装进炮弹里,瞄准人最多的地方,哐哐哐就是一阵猛砸
迫击炮炮弹飞行的尖啸声接二连三的响起,成群的炮弹咻咻怪啸着射出去,在叛军头顶炸开,轰隆隆的巨响让叛军和战马都惊慌失措的尖叫起来。尖锐的弹片和滚烫的钢珠化作倾盆大雨倾泻而下,把地面打得沙尘四起,处于杀伤范围内的叛军士兵连人带马一起被喷成刺猬,浑身喷血,惨叫着扑倒在地。
一个齐射起码要收割掉几十条人命。
克里木那得意的笑容顿时就凝固在脸上了,他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看着那一团团在自己部队头顶上炸开的黑色烟焰,声音微微颤抖“他们他们不是轻装行军吗怎么会有大炮从内地到南疆路途如此遥远,又没有铁路,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大炮”
那两个俄国顾问也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们没有参与几个月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对黑衣军几乎是一无所知,自然不知道黑衣军手中有一种简陋而轻巧,造价低廉,但威力一点都不小的火炮,叫迫击炮。这玩意实在是太轻巧了,60毫米迫击炮总重量也就十公斤出头,82毫米迫击炮要重一些,接近五十公斤。至于120毫米迫击炮就更重了,差不多三百公斤。但是就算是迫击炮家族中最为沉重的120毫米口径迫击炮,跟世界各国现役的野战炮比起来都轻巧得不可思议路途如此遥远,又没有通铁路,黑衣军自然没有办法携带沉重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西征,但是携带一些60毫米82毫米口径迫击泡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现在这些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成群的炮弹在叛军头顶炸开,将他们的躯体炸得四分五裂。叛军还从来没有挨过如此猛烈的炮击,一时之间惊慌失措,很多人都丧失了勇气,拼命勒转马头,试图逃离这个可怕的屠宰场,却跟同样惊慌的同伴撞了个正着,连人带马给撞得筋断骨折。军官则在高声吆喝着让部下冷静下来,赏格不要钱似的开了出去,企图靠金钱激起这帮乌合之众的斗志。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克里木的军队说得好听是军队,说得不好听就是一帮强盗,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杀人放火打架劫舍而走到一起的,这样的军队自然别指望能有多高的战术素养。在遭到通用机枪疯狂扫射,被打得死伤累累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乱了,现在更好,黑衣军连大炮都搬了出来,一炮炸翻好几个,而他们只能干挺着挨打别说是他们这些乌合之众了,哪怕是欧洲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也要乱套
孟如虎还不满意“高射机枪呢高射机枪在哪里给我搬出来狠狠的扫不把他们打出屎来,我算他们拉得干净”
高射机枪排的士兵们原本拿着半自动步枪趴在散兵坑里朝叛军骑兵射击,刚开始还打倒了几个,但是在迫击炮开火之后叛军就只顾着逃,而半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有限,超过四百米后就很难打得到人了,只能干瞪眼。他们正郁闷着呢,一听团长大人要把高射机枪架起来,顿时就来了精神,嗷嗷叫着跑向马车,七手八脚地把高射机枪给抬了下来。
傅永吓了一跳,赶紧阻止“团长,不至于不至于,对付这帮孙子有通用机枪和迫击炮就足够了,真的用不着高射机枪”
梦如胡说“这玩意打起人来才够狠我要打到他们想起我们就做噩梦”
傅永说“真的不至于这种机枪威力大是大,可子弹不好补充,还是省着点用吧。”
孟如虎斜着眼睛问“为什么要上现在不正是他大发神威的时候吗”
傅永指向已经在四散逃窜的叛军“他们已经被我们打崩了,就别在他们身上浪费子弹了,省几发,以后打工事还要用呢”
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威力巨大,两层沙袋也能一枪打穿,几个点射过去,一段胸墙就给打塌了。早在对俄作战的时候黑衣军就发现,用这玩意对付俄军的土木工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说俄军匆忙构建的土木结构堡垒,都不用爆破手上去炸,只需要把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推到距离堡垒六七百米远处,远远地瞄准,打上二三十发子弹,那个堡垒就没动静了。不过,战斗结束后你最好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走进堡垒去查看,不然的话你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肉了。鉴于这玩意打土木工事实在是好用,再加上路途遥远,很难携带太多炮弹,所以蔡锷在出发之前就下令尽量多带一些高射击枪子弹,准备做攻坚之用。
听傅永这么一说,孟如虎才想起,以后这些高射机枪很可能要当做超小口径加农炮来对付叛军的工事,要是把子弹给打光了,这些威力巨大的高射机枪就算是报废了。他只得放弃了用它扫叛军的念头,悻悻的说“算他们走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