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承祜

作品:《清穿之咸鱼董端嫔

    自己要是与皇上的感情还如以往那般伉俪情深, 她倒是可能会拒绝额娘的提议。

    可额娘给她畅想的路,实在是在美好了,美好到让她鬼使神差地谋划了这个计划。

    如果不是董庶妃, 她这个计划便就成功了。

    一想起董庶妃,她就恨不得杀了这个贱人泄愤。

    可如今她却不能动手, 皇上日后要用到董家,要是她扰乱了皇上的谋划,皇上不仅会恼怒她, 估计还会迁怒赫舍里家。

    孩子她敢动手,唯在独政事上她不敢触动分毫。

    民间夫妻尚且为一体,更何况她与皇上整个大清的主子。

    况且皇上日后的江山,也是承祜的江山。

    等皇上不再需要董家了,她自会让董庶妃瞧瞧她真正的手段。

    “皇后娘娘, 梁九功传来了旨意,说皇上要来坤宁宫用膳”

    秀儿兴奋的声音将皇后从自己的回忆里拉了出来, 她抬眸木然问秀儿“你说什么”

    秀儿又重复了一遍。

    皇后顿时喜溢眉梢, 果然是她多想了,皇上并没有疑心她。

    想着便要动身前去小厨房吩咐厨师做些皇上爱吃的菜肴。

    “皇额娘, 你去那里”

    皇后闻言顿时反应过来承祜与老师还在呢, 她过来抱起承祜吗, 摸了摸孩子头,笑道“许老师, 你觉得一阿哥这个孩子天资如何”

    因为是在后宫教学,皇后找的是位女老师,一阿哥那么小,她也只是想让一阿哥先识字,识得些道理, 也用不着找大儒。

    许老师点头奉承道“一阿哥人中之龙,自是天资聪颖,但这赤子就怕厌学,一阿哥似乎有些分心,但也不打紧,孩子刚启蒙时都会这样。”

    皇后闻言点了点头,方才她观承祜虽说在听老师教认字,可却时不时回头看着自己。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承祜是她吃坐胎药怀上的,孩子一出去就带着体弱之症,刚出生后动不动就身子发热。

    她原以为是那些嬷嬷奶娘不尽心,换了一批又一批嬷嬷奶娘还是承祜身子还是如此,身子骨比大阿哥出生时还要差上许多。

    承祜这个样子,她实在是不放心给别人照顾,便自己亲自照顾了。

    毕竟她这可是她吃了那么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

    正因为她平日整日将承祜带在身边,导致承祜后都有些离不开自己,看来得开始试着让承祜独立了。

    皇后让老师退下,又让奶娘将一阿哥带下去,便去小厨房忙活去了。

    快到晚膳的时辰,皇后一如既往地在坤宁宫门口等候康熙的到来。

    皇后身后的秀儿跟慧儿在小声嘀咕道“我就是知道皇上定不会冷落了我们娘娘的。”

    慧儿也附和笑道“皇上待我们主情分自是不同的,这几天只不过是皇上政治繁忙,没空踏入后宫罢了,这不,皇上一进后宫便来我们坤宁宫来了。”

    这时福嬷嬷忽然咳嗽了一声,顿时秀儿与慧儿顿时消了声。

    康熙乾清宫平台面前望着前面的广场,视线巡视着这紫禁城。

    他思绪纷扰的时候便喜欢来这里吹吹冷风,寒冷能让他思路变得格外清晰。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削藩之路这才提出第一步,便如此艰难,就连自己的政臣班底,持反对意见与赞同建议都各自参半。

    有些人认为此举太过于激进,稍有不慎大清可能会毁于一旦。

    有些人则是认为如今三藩势成割据,已威胁到大清的政权,不趁早解决,日后更加难以铲除。

    康熙满脸愁容地拍了一下石栏上的望柱头。

    就连自己班底,他都不能让他们全部支持自己,到时候他又该如何说服太皇太后支持自己说服群臣支持自己

    康熙在内心叹息一声,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自己计划能不能成。

    天空这时竟忽然下起了皑皑大雪,似是向人昭示着天子的心情。

    梁九功见状忙让底下人去乾清宫里头拿伞来,宫人们闻言利落地从里头拿了伞递给梁九功。

    梁九功打开伞将伞撑在康熙上方,他看了看天色,道“万岁爷,您晚膳还去皇后主子那里用膳吗”

    梁九功的提醒,让康熙都意识到这都已到下午了。

    康熙便点了点头。

    梁九功扬声道“摆驾坤宁宫。”

    冬天的夜幕总是降临得飞快,方才天还灰蒙蒙亮,转眼就变得一片漆黑。

    康熙在交泰殿远远的,便瞧见坤宁宫灯笼,映照着皇后单薄的身影。

    他想到这些年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他来坤宁宫,皇后早早的,在门口翘首以盼得等候着他了。

    皇后见康熙终于是来了,忙屈膝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康熙俯下身来扶皇后起身,可触到她的手,顿时传来一阵寒意,不由地动容道“手怎地这般冷其实天寒地冻的,也不必在门口侯着朕。”

    皇后眼眶一红,道“不妨事,臣妾只要想着能早些见到皇上,便不觉得冷了。”

    康熙闻言回握住皇后的手“进去吧。”

    皇后低头看着两人互相牵着的手,只觉得满心甜蜜。

    今日皇后给康熙准备的是羊蝎子火锅,两人入了座,康熙一个人作吃,皇后一个人作夹。

    康熙蓦地想到那日自己也像皇后这般夹菜给戈雅,也夹起一块羊肉到皇后碗中“皇后也吃赶紧用膳吧,这些事宫人来做便行了。”

    皇后看着碗里的羊肉,却没有动筷子,不安地问道“是臣妾夹的菜不和皇上胃口吗”

    也不怪皇后这个反应,以外服侍康熙用膳习惯,现在康熙不仅不让她服侍了,还破天荒地反过来服侍她用膳。

    而上位者忽然不让下位者做平日做惯的事,下位者便会下意识地认为是自己那里做错了。

    康熙闻言神色微冷,他平日对待皇后很差吗

    往日用膳时他又不是没劝过让皇后与嫔妃们,用让她们自己用膳,不用顾自己。

    可她们只当耳旁风每次都拒绝,久而久之他也不愿意再说了。

    康熙道“朕只是怕你饿着了。”

    皇后这才展颜一笑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方才用过一些点心了,现倒也觉得不饿。”

    羊蝎子味道重,她一会还得侍寝,不宜吃味道那么浓郁的吃食。

    康熙点了点头,也再不管她。

    用完膳,皇后便命人上了茶来。

    康熙用茶盖拨拨茶面的茶叶,低头饮了一口,顿时觉得口中的腻味与膻味消减不少。

    皇后见康熙神色缓和,便也有找了些话题与康熙聊着。

    以前大婚时,康熙跟皇后倒还是会聊聊自己抱负,也会听皇后聊着一些趣事。

    可自从一阿哥出生后,皇后说话总是离不开一阿哥。

    有了太皇太后这个先例在,康熙亲政后也不愿意跟后宫之人说前朝之事。

    他越来越像一个皇帝,皇后也越来越像一个皇后。

    或许就是从这里,他与皇后之间话题便渐渐地减少。

    聊起一阿哥,康熙忽地想起一事“承祜还这般小,你这就给他请启蒙老师了”

    皇后闻言一顿,笑道“承祜是嫡子,臣妾只是不想他辜负皇上的期盼,早些启蒙也早些成才。”

    康熙转动着扳指道“承祜身子骨不是很好,还是等满三岁再启蒙吧。”

    一阿哥原本出生有些体弱,康熙是想等一阿哥真的立起来,再送去启蒙也不迟。

    皇后闻言一惊,这怎么行,她三番两次出手都没能除掉大阿哥母子,日后她更没把握除掉大阿哥了。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她不能让大阿哥学识超过承祜,她得让皇上看看,她们的嫡子才是最优秀的。

    皇后笑道“承祜身子骨自己好很多了,况且臣妾也只是请了个女老师,让承祜先认认字,识得些道理罢了,并非那些严苛的大儒,况且承祜这也是向他皇阿玛学习,皇上您幼时便那般勤奋学习了,承祜自然是不能落后于您了。”

    既然皇后坚持,康熙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了不要让承祜太过劳累便行。

    两人吃了一会子茶,康熙坐累了,倚靠在方枕,慵懒道“有一件事朕得知会你一声,朕将宫中的轿撵交由造办处管理监工了。”

    康熙说完便死死得盯着皇后神情,想从皇后面上窥出一丝慌张的痕迹。

    皇后闻言心里一紧,皇上果然是疑心她了吗这才是皇上前来坤宁宫的目的吗

    她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一异样,反而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笑道“皇上这么做臣妾也就放心了,上次也怪臣妾管理不严,差点导致马佳庶妃遭难,臣妾也实在是于心不安。”

    福嬷嬷适时地插上一句“回皇上,自马佳庶妃出事后,主子愧疚地一连好几宿都没睡好呢”

    康熙瞧着皇后这幅坦坦荡荡提起马佳庶妃的模样,不由地怀疑起自己,难道真的是他错想了皇后

    但转念一想,要是皇后真的要害马佳庶妃,何必用自己掌管部门,让自己身上嫌疑最大

    那样且不是得不偿失

    难道那真的是一场意外又或者是,另外他人谋害皇嗣然后嫁祸给皇后。

    这样既然可以除掉马佳庶妃又可以打倒皇后,可谓是一箭双雕。

    如果是这样,那又会是谁呢

    是其他膝下有皇子嫔妃又或者是憎恨皇后的人

    康熙贵为皇帝,本身就生性多疑,做事总是想尽每一种可能性。

    他这么一想,顿时感觉事情又变得扑所迷离了。

    但不管是不是皇后做的,轿撵那么重要的出行用具,还有交由内务府总管管理。

    康熙笑道“朕也是这么想的,你平日又要料理宫务,又要照顾承祜,宫务上难免有些地方疏忽了,交给内务府造办处,你也不用如此劳累,况且马佳庶妃幸得雅儿相救,这才无事,皇后也不必再自责了。”

    皇后闻言一愣,雅儿她旋即反应过来,皇上说的是董庶妃。

    她不由地攥紧手心,皇上就这般宠爱她竟称呼得那么亲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