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第 95 章
作品:《新时代土地婆[玄学]》 平常心没震惊, 或者说被更大的情绪压住,她活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被揭穿,羞愧低下头“婆婆为什么要骗我呢”
直播间众人恨的那叫一个咬牙切齿,得, 也不用替她支招了, 没用。
婆婆做的坏事, 你为啥心虚
正常人反应,不应该立刻找到婆婆当面质问吗
平常心不看屏幕,鼓起勇气道“大师, 真的镯子是不是还在婆婆哪里”
梁景瑶点点头。
事情很简单, 镯子的确是有,但婆婆舍不得, 找人做了个假的。
“那我就放心了,没给孩子姑姑就好, 嘿嘿, 都是一家人, 谁保管都行,反正我平常也带不着, 早晚都是我的。”平常心絮絮叨叨找了一堆借口, 说服自己,也是给直播间众人解释, 然后, 问了个连梁景瑶都没想到的问题, “大师,我老公以后会出轨吗”
梁景瑶无奈叹口气“不会。”
想出轨得有资本,要么有钱,权利, 要么本身长得好。
平常心老公什么都不占。
平常心仿佛听到了什么巨大福音,双手合十连连拜谢“谢谢大师,谢谢大师,那我挂了啊。”
直播间众人“”
不是,这就完了
视频已经挂断了,漆黑一片。
梁景瑶向众人挥手。
或许,平常心就像她的网名般,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没有抗争的勇气和力气,不得不屈服于命运。
她能做什么呢,找婆婆找男人闹吗骂他们欺骗自己吗
然后呢离婚
离不了,闹的后果,无非全家人不开心。
生活还要继续。
两个孩子一个一岁多,一个才几个月,她没有单独养活儿子的能力,而且,需要公婆每个月的接济。
为了孩子,凑活过吧。
隔天早上,梁景瑶刚打开庙门,耳边便传来苍老的祈祷声。
“土地神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土地神,求您保佑我的老伙计好起来吧,我只剩他了”
信徒遇到了苦难
顺着声音土遁过去,梁景瑶一愣,差点以为走错地方。
上个世纪的泥胚房,年久失修,荒草都快长到了屋里,木头窗户的油漆斑驳,起了泡,依稀还能看出点残留的暗绿色,玻璃当然早没了。如今糊窗户的白纸很难买到,上面糊了张塑料薄膜。
坑坑洼洼的地上趴着头骨瘦如柴的老黄牛,旁边蹲着个老头。
老头同样精瘦,皮包着骨头,稀疏的白发胡子不知道多久没打理过,宛如屋外野草般乱糟糟的,身上的衣服都快馊了。
人和牛住一屋
老头祈祷的他,原来是它。
梁景瑶暗暗叹口气,不用看往生录就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
老头姓张,年轻时候非常风光,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端“铁饭碗”的在煤矿当工人。
当时的物价,肉只要一块多,而他,每个月工作五十块
让人羡慕的不止这点,等工龄满二十年,全家人可以跟着农转非,转成城市户口,从此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可惜,没等到那年,下井时出了意外,左腿被砸成粉碎性骨折,留了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
不能再下井了。
好在按照当时的政策,子女可以接班,也就是接替他的位置,去煤矿上班,但只能一人。
张老汉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肯定不行,早晚要嫁人成为别家的人,给他养不了老。
两个儿子给谁
给谁,等于改变了谁的命运。
张老汉没怎么纠结,老祖宗早有办法,皇位继承讲究立长立嫡,两个都是亲生的,给长子吧。
他考虑的非常仔细。
大儿子接班,必须多帮助小儿子,以后结婚什么的费用,必须出,同时,他属于工伤退休,每月的工资,全给小儿子。
一个得到了铁饭碗,一个得到了后半生的保障,张老汉感觉,非常公平。
他没有想过,这个决定成了晚年不幸的起因。
李老汉没当工人前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活样样行,退休后,买了头刚出生没多久的黄牛。
日子一天天过,一年年过,女儿出嫁,儿子结了婚,有了孩子,小牛犊成了老黄牛,他老了,老伴走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长大,有变老,一代代,一辈辈。
世事变迁,这个世界,变的让人越来越不懂,煤矿工人不吃香了,流行打工。
直到有天发生了件大事,夏天突降暴雨,历史从未有过的大,倒灌煤矿,几百名煤矿工人永远留在了几百米的地上,而曾养育无数人的煤矿,就这样变成历史,破产都算不上,直接没了。
张老汉没了退休工资。
他想,还好有儿子,这些年赚的家业,足够了。
他跟着小儿子生活。
不记得从那天开始,小儿子,儿媳的态度开始变化,经常指桑骂槐,鸡蛋挑骨头,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张老汉暗自伤心,除了接受还能怎么着,人在屋檐下,人还是个老不中用的。
他是城市户口,没有地,没有宅基地,住的房子早先是老伴的名字,老伴走后,小儿子成了户主。
他低三下四的活着,唯一能说话的,只剩那头和他一样老的老黄牛。
两个月前,小儿子忽然兴高采烈喊了他一声爹。
张老汉当时难受的差点哭了,比苦难更让他难受的是,儿子很少喊他爹,他成了“喂”,成了“哎”,即使喊,也是不得已,敷衍了事。
小儿子兴奋道有个牛贩子给老黄牛出了高价一万块
如今牛肉很值钱,一斤生的卖五六十块。
老黄牛老的几乎没多少肉了,五千块撑死。
张老汉没敢直接拒绝,他怎么能同意,二十多年,老黄年早成了家人,成了他最亲的老伙计。
小儿子没听完就不耐烦走了,第二天,直接把牛贩子带到家。
牛贩子明白这个家谁说了算,根本不搭理他的阻拦,付完钱,牵着老黄牛往车上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黄牛再老,普通人也拉不动,可是,它带着鼻环。
或许感觉到这一去再也回不来,老黄牛哞哞长叫,它似乎感觉不到脆弱鼻肉的痛,强行来到张老汉身边,跪下了。
它两只前腿跪地,伸出长长的舌头,轻轻舔舐了下他粗糙的老脸。
那一瞬间,张老汉忽然明白,老黄牛不是祈求不是哀求,是在向他告别
跟老伙计告别
张老汉疯狂跳起来,他知道求儿子没用,踉踉跄跄跑到牛贩子身边,他老了,没力气拼命,唯一有用只剩张老脸还值点钱,他跪下,抱住牛贩子双腿哭着哀求“求求你,求你。”
这件事,迅速传遍村子成了新闻,小儿子不孝顺摆到了明面上,也撕破了本就快破的脸皮。
当天晚上,张老汉被赶出家门。
小儿子冷冷给他句话“找你大儿子去吧,他接的班,应该养老。”
张老汉也心灰意冷,他牵着老黄牛,老黄牛背着被褥和简单的衣服,一辈子,只剩这些。
大儿子见他大包小包上门还挺客气,当得知情况,立刻电话里和小儿子吵了起来。
如果不是亲眼听到,张老汉绝对不相信这是两个儿子能骂出来的话。
他茫然蜷缩在沙发角,忽然感觉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如此住了三天,大儿子摊牌让他回去找小儿子,不行住大门口,让全村人看笑话,不信他不妥协。
张老汉不想回去,他害怕那个家,也没力气闹,希望大儿子能给他养老。
毕竟,唯一的班让他接了。
不说这话还好,大儿子立刻翻旧账,结婚的时候,别的同事都有家里帮衬,出钱出力,到他这反过来了。
他是农村来的,本来就低人一等,因为帮衬弟弟,一直在岳父母面前抬不起头,跟孙子似的,活的那叫一个窝囊。
煤矿被淹了,没了,他现在还不如老农民,有三分薄地至少饿不死,整天四处打零工,儿子上学处处都要钱,全家人靠媳妇的工资。
说着说着,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求张老汉别难为他,媳妇这么多年一直有意见,因为他来,说过好几次离婚了。
张老汉没等到天亮就悄悄走了,临走,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大儿子不容易啊。
可是,还能去哪里
在外面流浪了好几天,张老汉终于还是来到女儿家。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女儿养老的。
张老汉不奢望,只想暂住几天。
又是一番大闹。
女儿和两个儿子电话里互相骂祖宗八辈,好像不是一个祖宗似的。
这次住的长一些,七天。
女婿和女儿打起来了,因为件小事,但张老汉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他没脸待了。
他牵着老黄牛连夜离开,漫无目的流浪,天下之大,别说家了,容身的地方都没有。
夏天的农村不缺吃的,各种果树,蔬菜,地里的玉米杆像甘蔗,他半根,老黄牛半根,吃着是甜的,留到心里变成了苦的。
张老汉记得,老黄牛刚买来时才三个月,还是头半大小牛,然而正好赶上了种麦子。
那时候没有机器。
小牛犊第一次带上农具。
它还没长成的身体拉不动犁,走几步歇一会,累的口吐白沫。
可它非常懂事,不用鞭子赶,等有了点力气,立刻往前冲。
不忙的时候,它是全家人的代步工具,拉着地排车,赶集,走亲戚。
它还生过两次小牛。
两头小牛卖了五百块还是多少,张老汉记不清了,但记得卖了什么家里的五斗橱,大衣柜,女儿出嫁时的嫁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