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一破记录
作品:《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小组比完。
第二组比赛也随后开始。
杭峰来不及看默林的比赛, 就被工作人员叫着集合,往山上出发。
他们这一组就有意思了,被点了名站出来的时候, 相视一笑,都是缘分。
资格赛的小组里, 竟然有三个人又再度分在了一起。
杭峰、阿拉法特和西本弓步。
杭峰实力出众, 拿了“种子”。
阿拉法特有高科技助阵,资格赛排名第四。
西本弓步既是东道主选手,又运气好在资格赛拿到了强者组的签,最后成绩排在12位, 进入14赛。
除开杭峰这种“变态级”, 西本弓步作为大赛的新人,能够在第一次参加的世界大赛上, 获得资格赛12的排名, 算得上是实力强劲。
要知道威尔逊从事滑板速降运动十多年, 参加的世界大赛都不下10场, 也不过排名第十。
再给西本弓步几年的时间成长,早晚能在总决赛的赛场上争夺奖牌。
这也正是他能够拿到联合推荐名额的原因。
除了他们三人,还有一名选手说起来也很有意思。
阿莫斯科姆,公园滑板的世界冠军。
在昨天的资格赛里,险之又险的以16的排名晋级。
大概是经过一场比赛后, 大家都比较熟络了一点。又或者是气场相近的原因,才聚在一起,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无意义的交谈恰恰是拉近关系的好办法,他们对阿拉法特的房车感兴趣,对滑雪冲浪感兴趣,对公园滑板感兴趣, 甚至对这次比赛结束后,该去哪里逛一逛都感兴趣。
热情的交流一次持续到坐上缆车才安静下来,杭峰抓紧时间闭目休息了一会儿,再一下车,几个人又自然而然地聚在了一起,一路聊到了赛场。
他们大概是今天气氛最好的一组,就连裁判都在倾听他们的交流,差一点就错过了比赛时间。
“好了好了,男孩儿们,准备开始比赛。”
融洽的气氛和笑容,裁判开口说话都显得温柔,他将众人招过来,目光落在杭峰身上“杭峰来选赛道吧。”
杭峰上前对身边的人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选2号道。”
阿拉法特说“3号。”
西本弓步选了1号道,留给阿莫斯的自然只有4号道。
阿莫斯半开玩笑地说“虽然天气很冷,但我不需要摩擦生热,弯道的时候给我留一点位置就好,不需要很多。”
他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
这当然没问题。
众人笑了起来。
最后整装,教练们都上前又说了几句。
简也上前,有点不放心地提醒杭峰“不要把两条路线混淆,你没有试错的机会,还是要以之前的训练为主。”
杭峰点头应下,也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准备”
出发点的裁判拉了一个长音,把所有人的注意拉扯回去。
简和其他教练一同转身离开,再待下去就会被判违规了。
杭峰最后调整了一下头盔,放在滑板上的脚轻微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抬头看向前方。
裁判的发令枪举过头顶。
其他三人都严阵以待,眼里再没了说闹的笑意,表情变得凝重严肃。
“嘟”的一声响
山间回荡。
四个人如同离弦的箭,向前射出。
连续五次蹬板,便已经进入弯道。
上板
这一次,杭峰优先挑选赛道,是他最舒服和合适发挥的位置。
连续几个转弯,在进入“蛋糕塔路段”前,左转右弯都没人阻挡,杭峰轻而易举就滑在了最前面。
前面没人,由他自由地滑。
“蛋糕塔”的第一个弯还好,轻松过弯。
只是弯道一出来,杭峰就在心里道了一声“糟糕”
他的脑子里,他的眼前,恍惚间似乎出现了两条线。
在这个弯道,他一直以来训练的习惯都是在3号道过弯,但是阿拉法特的vr路线里,却建议的是2号道过弯。
理由是弯道出去后的赛道相对宽敞,内圈进外圈出更有利于提高速度。
杭峰也认可这个结论。
只是心里认可是一回事,实际去做是另外一回事。
分秒必争的赛场,容不得一点点的失误。
保持习惯,杭峰可以轻松出线。
在赛场改变,却要承担出错的风险。
他背负着那么多人的希望,要是因为自己的狂妄和自大,却连14都没能晋级,还有脸回国吗
就连简都在反复地提醒他,不要被路线干扰,一切还是以稳为主。
犹豫,让时间过的很快。
结论还没出来,弯道已经近在眼前,这时候再想变道也晚了。
身体在他分神的时候,自发做出了选择,让他滑在自己最熟悉的路线上。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这样了。
杭峰手臂抬高,身体倾斜,脚尖往下用力,一个外刃的弯道便完成。
身体上扬,从短暂的上坡冲出,有一瞬间地腾空。
杭峰身体弯曲,落地的同时配合弹压减震,滑板下宽厚的公路轮与地面碰撞出轻微的声响,继而冲向直坡。
速度很不错。
没有测速器,但单凭脚感,杭峰就知道自己滑出了这个路段该有的实力。
已经很不错了吧。
没必要再去做改变。
这可是比赛,临时调险太高
杭峰这样告诉自己,让自己安分下来。
就这样,又滑完了一个“蛋糕塔”的弯道。
一切都很好。
速度很好。
他一直在前面。
而且非常顺手。
顺手到即便这样分神了,似乎都没有影响到成绩。
所以,就应该是这样的。
他就应该
明明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线上,可是心里那被点亮的火苗却始终无法熄灭。
理论上,18分就可以滑完全程,而他们却因为滑进23分钟而沾沾自喜。
这是比赛。
但也是极限运动啊
极限运动难道不就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吗
这样一成不变地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别说早晚会出现更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超越自己,就连这场比赛的冠军都是未知数。
原田丁次在资格赛已经赢了自己,接下来未必没有更好的成绩。
默林鲍威尔的世界记录可是22分42秒,随时有可能再现这个成绩。
自己既然没有碾压其他人的水平,又有什么资格给自己划定舒适圈
要挑战
要赢
要全力以赴地迎难而上
热血在胸口涌起,杭峰不再给自己犹豫的机会,脚下轻微用力,变化赛道,滑到了隔壁的3号道。
来吧
不就是换个内进外出的方式吗
又不是多难的技巧,至于纠结成这样
运动员的根本还不就是自身的素质,只要技巧足够强,再难的赛道都能滑
在他身后五米左右,正变换赛道的阿拉法特一抬头,就看见自己前面被杭峰挡了道。
这是,选择了科学路线吗
阿拉法特的嘴角轻微勾起来,期待感瞬间被拉满。
完美的路线他背下来了,可他的身体素质却做不到。
现在,他期待杭峰的成绩,期待一个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滑出什么样的成绩
杭峰这边,一旦观念转变过来,肩膀上所有的担子也就跟着烟消云散。
不过就是在比赛的时候挑战新的路线,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野雪挑战哪一次不是在滑未知的路线呢
自己不一样可以完成的很好,可以在赛场上进步,超越自己吗
要说应变能力,从事更多运动的自己,适应期当然更强
杭峰不再纠结,注意力就变得空前集中。
而且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全长25分钟的路线,89个弯道,每一个弯道的特点、位置和最佳路线,都被他熟记于心。
前一个弯道才出来,下一个弯道的路线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他脚下灵活动作,只是轻微的一个用力,就像水里游鱼的一次摆尾,流畅自如的滑到了更前面。
“蛋糕塔”第八个弯道一出来,阿拉法特就笑了。
资格赛的时候,他还能在这个路段跟上杭峰,滑到这里的时候,两人虽然一前一后,时速却差不多。
两人的距离拉开是在这之后,他对高度弯道的速度阈值和操控能力没有杭峰强,所以才落在了后面。
可如今当他从这最后一个弯道出来,滑在前面的杭峰在没有了上坡的减速后,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冲到了前面超过十米、接近十五米的位置,而且他们的距离还在不断地拉开。
这说明杭峰的时速不仅比他快,还快了不少。
太厉害了
杭峰这个人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只要给他点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就能真正地飞起来。
听说“蛋糕塔”路段出来的最快速度是50迈
杭峰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滑到了55迈,就问其他人怕不怕
阿拉法特只要一想到这里个速度里有自己的一点助力,就高兴的不得了,比自己滑出成绩还开心。
山上的比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山脚下的气氛也很火辣。
默林滑出了好成绩。
不愧是这个赛道的“国王”,默林在经过资格赛短暂的沉寂后,迅速调整找到状态。
在刚刚结束的14赛上,滑出了23分28秒21的好成绩。
进23分30秒了
杭峰和原田丁次你快一秒,我快一秒地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纠缠在这一秒钟的差距上,打的“你死我活”。
默林却从天而降,直接将时间提高了5秒左右,滑进了23分30秒。
“姜还是老的辣啊。”教练们聚在一起,小声讨论赛场上这一变化,看向默林的目光充满敬佩。
“这一次的状态明显比资格赛好,保持下去,冠军说不定又是他。”
“到底是记录保持者,而且赛场经验丰富,我也觉得最后的冠军还是默林,现在更期待的是他能够打破自己的记录。”
“是的,距离上次的记录已经四年了,差不多到了该打破的时候。”
选手这边。
刚刚还围着原田丁次的人,大多跑到了默林身边,恭喜他,已经在提前庆祝默林拿下冠军,还有人开口便剑指记录。
默林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眸底的阴影淡去,看向自己教练和经纪人的眼神里都是自信。
他就知道,输只是暂时的,丢掉“种子”对他已经是巨大的打击,他必须重新振作起来。
于是,压力大的人变成了原田丁次。
昨天的比赛成绩,在媒体的宣传下传开。
来自粉丝的祝福,还有他们不远万里来现场加油,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这些加油鼓舞可以让人成神,然一旦逆流,便都会成为东道主选手的负担。
现在,原田丁次就笑不出来了。
23分28秒的成绩,他在这之前的训练上还从来没有滑出来过。
昨天的资格赛他已经滑的非常好,也只滑了23分32秒的成绩,一旦到了极限,每进步一秒都非常的难。
更不要说,默林还有一个滑进了22分的世界纪录。
一想到这些,原田丁次就急得眉心直蹙,干脆一把扯过耳机戴上,听着音乐调整状态。
两位冠军竞争者的状态,在其他选手的眼里,不亚于一场精彩绝伦的电影。
怎么的
劳资都输掉比赛了,还不能看看八卦
“看,原田丁次受不了戴耳机了。”
“我就看不上那些见风使舵的人,谁有冠军相就围谁。”
“昨天默林的脸黑的能滴雨,这一出成绩,就雨过天晴,变脸也太明显。”
“所以你猜最后的冠军是原田丁次还是默林”
不喜欢追着冠军选手的运动员们聚在一起,成群地交谈着,猜测这次比赛的冠军,“嗡嗡”的声音响个不停。
就在这时,一道异常响亮的解说声在耳边炸响“56迈杭峰以56迈滑出了蛋糕塔路段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快的速度”
所有的讨论戛然而止,所有人瞬间将目光落在了早就被忽视个彻底的电视转播屏幕上。
默林也双目凌厉地看了过去。
只除了戴上耳机躲清闲的原田丁次。
画面里,才离开“蛋糕塔路段”的杭峰独自滑在最前面,超出了第二名的阿拉法特十多米的距离。
从高空俯拍的镜头,可以清楚看见杭峰不但独领风骚,而且他和阿拉法特的距离还在迅速拉开。
流畅的过弯技巧,蓝色的身影在银白色的水泥路面上蜿蜒,在阳光的照射下,留下一道蜿蜒缥缈的光晕。
身体一斜一沉,便是一挑一拨,四两拨千斤,一个弯就轻松滑过。
流畅从容到难以言说的感觉,仿佛有种魔性,让人移不开眼。
究竟好在哪里,就算是最优秀的教练都说不清楚。
但就是滑的很好,从路线的选择,到身体的摇摆,都韵律天成。
就这样看着他滑过一个弯又一个弯,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在某一个时刻,摄像机捕捉不及时,滑出的镜头,所有人才像是一口气憋到了尽头,缓过神来。
“嗡”的一声,议论声骤响。
“这速度怕是快80迈了吧”
“怎么做到的”
“不愧是总决赛,谁都不能小看啊。”
“之前差点忘记了杭峰,这也是个厉害的家伙。”
“他会赢吗不会比默林滑的还快吧”
“不可能那可是默林”
“有好戏看了”
议论声再响,这一次大家一边说着,一边不忘去看电视屏幕。
俯瞰的镜头,杭峰早就已经滑到了盘山路的下面一圈,其他选手却刚刚抵达上面一圈。
就连资格赛第四名的阿拉法特都被远远抛开,足有一圈的距离。
而此刻,整个盘山路才滑了一半,杭峰却已经领先身后的人将近一公里。
脸色刚刚好转的默林,又阴沉了起来。
他身边的人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退开。倒不是踩高捧低,纯粹是默林的脸色实在太难看了,再留在这里没准还被迁怒。
“头部选手的竞争太激烈了。”
“可不是,这个才滑出个好成绩,那边就一副要赶超的架势,看来不到最后,都定不了冠军。”
“也别想太多,杭峰比赛还没结束,而且这只是14,就算后半程不出意外滑出个好成绩,他也拿不到冠军,剩下还有两场比赛呢。”
“对,你说的对。”
人群逐渐分散,说话的人渐渐减少,但所有的目光都落在电视屏幕上。
杭峰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目测过弯的速度已经超过了80迈,这个速度已经达到了大部分选手的速度阈值,杭峰却依旧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单手撑地面,控制平衡,过弯。
偶尔也不用这个技巧,而是加入手臂的力量压板,用一种更加圆润的弧线过弯。
内刃过弯,外刃过弯,都是游刃有余的姿态,看的人头皮发麻,代入自己,是绝对做不到这个程度。
终于,快到山底下的时候,杭峰也开始降速了。
看他不再压风,所有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再快下去,其他人还怎么滑
就这速度阈值也太变态了吧。
呃,不过杭峰的速度阈值是多少来着
选手们立着耳朵听解说员解说,就听见解说员激动地尖叫“还有一公里杭峰还有一公里抵达终点线现在用时20分30秒
他会破记录吗
他有可能破纪录
杭峰稳住最后还有两个弯道,只要顺利过弯,就有可能打破默林鲍威尔的记录
你要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啦”
默林“唰”一下就站了起来,脸色难看的要吃人。
才摘下耳机的原田丁次,迷茫地看着推着他的人,解说慷慨激昂的声音像子弹一样射进他的脑袋里,表情瞬间空白。
更多的人站了起来。
简已经离开了选手休息室,一边疾走到终点线的位置,一边紧张地搓手。
杭峰参加比赛的目标是拿下冠军,实在不行拿个奖牌也可以,在这之前谁都没有想过他有打破记录的可能。
昨天资格赛的成绩足以告诉所有人,默林滑出的22分42秒就是“神迹”,远超现在最好成绩足有一分钟的时间,想要在一天的时间提高一分钟,就是痴人说梦。
可现在
眼下
杭峰可能会打破世界纪录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简,此刻也是头皮阵阵发麻,全身的血液都在往脑袋上涌。
可以吗
可以吗
真的可以吗
搓手。
再狠狠握拳。
来啊不就是个世界纪录打破它给我看给全世界看
等待一个新的记录诞生,让赛场变得空前的安静。
所有人屏息等待,犹如一场仪式。
倒数第二个弯,杭峰提前降速。
速度过快,就连他都有点无法掌控。
过弯时,单手扶在地上,另外一只手按在板头,随时用力辅助。
在急速下控制随时可能失控的滑板,犹如行走在钢丝绳上,哪怕只是一点点头发丝般轻微的发力错误,后果都不可想象。
只剩下最后两个弯了。
比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还要多的难关都闯了过去,更没有理由在最后一刻摔倒。
强大到可怕的核心力量爆发,精准地控制,完美地过弯。
“唰”的一声。
蓝色的身影在弯道上留下一道光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裹挟着锋利无匹的气势,奔向前方。
杭峰站起了起来。
前面是最后一个弯。
这个速度还算合适,所以不能再压风,但也不能直立身体明显降速。
他小心翼翼地把握着这个度,将速度控制在自己的速度阈值里面,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个弯。
解说员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尖细,吊着嗓子大喊“现在的时间是21分30秒这是杭峰的最后一个弯道
稳住
稳住就能破纪录”
观众屏息。
选手屏息。
教练屏息。
就连工作人员都被牵引着,拉长了脖子,屏息地看着赛道,等待新的记录诞生。
杭峰在最后一个赛道终究还是采用了更加稳妥的方式,进入赛道前直立身体降了更多的速度,让速度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随后蹲下身子,顺利地滑过了最后一个弯道。
14赛而已,他滑在第一位,就已经晋级了,没必要去冒险。
从弯道出来,杭峰弯下身体压风,利用最后一段坡道,向前滑去。
远远的,看见了终点线的龙门,还有听不分明的声音穿透滚轮的噪音,很有节奏的在耳边响起。
离得近了,这声音压过噪音,杭峰听清楚的第一个单词是“21”
再往前滑几米,又有声音在喊“22。”
距离终点线越来越近,遥遥的已经可以看见观众席。
“23”
报数声在一秒钟后响起,同时还能听见观众的齐声大喊。
“24”
解说通过音响喇叭的扩音和观众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一起放声大喊的时候,犹如阵阵声浪。
下一秒,杭峰一头撞过终点线。
“25”
地动山摇的大喊声在他身后追逐。
紧接着“啊啊啊啊啊”的欢呼声骤然响起。
杭峰一头雾水,一边降速一边忍不住的转头去看看台上的人。
终点线后的摄像机捕捉到了他脸上的迷茫,被逐帧慢放到直播间里,又是一番热议姑且不说。
在短暂的迷茫后,杭峰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开始迅速变化,目光快速地扫了一圈,身体一拧一蹬,硝烟热浪的杭峰,横停在了简的面前。
“我”杭峰一个字没有说出来,就被简一把抱住。
“你破纪录了”兴奋的尖叫声在耳边响起,接着杭峰再一次的被简抱起来,轮了一圈
与此同时,现场解说激动地大叫。
“22分25秒恭喜杭峰打破这条赛道的记录”
杭峰的脑袋顶上“啵”的一声,开了一朵花。
哎呀呀
破纪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