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第 54 章

作品:《小皇帝

    第五十四章算计

    小桌子调查完, 皱着眉头回到万岁殿。一直等到正午,见王总管跟小皇帝还没有回来,打算去接他们。

    走到半道, 便遇到了他们。小桌子连忙小跑过去。

    等跑近了,看到文王也在,小桌子突然停下脚步, 眼神不悦地盯着文王。

    文王正在跟王总管聊天, 发现小桌子来了,便收住了话题。再一看对方看他的眼神依旧不善,文王心里疑惑,想了想, 决定找个机会跟小桌子聊一聊, 究竟为什么看他不顺眼。

    不等小桌子开口说话, 王总管直接问道“午膳可准备好了”

    小桌子点头“已经准备好午膳, 等陛下回宫,便传膳。”

    王总管知道小桌子跑来找他, 必定是查出了什么事情。他一脸淡定, 并不急着询问。而是语气随意的聊起了今日小皇帝的午膳。

    小桌子回答王总管的时候,冲着龙辇说话,笑呵呵的告诉小皇帝午膳吃什么。

    顾旸的声音从龙辇里传来“嗯。都是朕喜欢吃的。”

    王总管听到这话, 面色微顿,扫了眼宫人跟侍卫。看来得教一教小皇帝, 日后不能再人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现在这些贴身伺候小皇帝的宫人跟侍卫,虽然忠心耿耿, 但是谁也不知道日后会不会发生变故。

    回到万岁殿,顾旸将翼善冠取下来,换下龙袍。

    宫人已经将午膳送过来了, 都经过了检测,并没有问题。

    顾旸邀请文王等人一起用膳,叶大郎一点都不客气,直接跟文王坐一桌。戚一娘瞪了眼儿子。

    叶大郎笑嘻嘻地说道“娘,坐吧文王殿下不会介意的。”

    文王连忙点头“戚娘子一起用膳吧”

    说实话,他挺佩服戚一娘的。一个中年妇女,用如此大的勇气进宫当侍卫。能够无视众人议论,不在意他人目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有一股毅力,精神强大,惹不得。

    既然文王都开口说话了,戚一娘只好坐下来,跟他们一起用膳。

    顾旸洗干净小手手,准备吃饭。见王总管跟小桌子走出了万岁殿,他望着他们,出声叫道“快点回来用膳”

    王总管停下脚步,笑着回头回应道“是。”

    来到外面,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小桌子这才开口将今日调查到的事情告诉王总管。

    “王公公明智太后娘娘的那两位皇子的确并非意外,而是人为谋害。在怀明太子与怀德太子驾薨后,当年宫中名下有皇子的妃嫔人人惶恐,生怕惠帝会立她们的孩子为太子,所以有人利用了此事制造惶恐。太后娘娘受人蛊惑,所以对那两位皇子下手。”

    说到这里,小桌子停顿了一下,皱起了眉头,低声说“根据太后娘娘的交代,我调查过当年蛊惑她的妃嫔,她们都没有生育过,一年前已经殉葬。”

    一年前,惠帝驾崩,他的皇陵虽然没有修建完毕,但是殉葬的位置早就修建好了。所以那些殉葬的妃嫔,已经送进皇陵里安葬。当年参与此事的人都已经死了,事情调查到这里,线索就断了。

    王总管眼神冷冽,声音冷淡地言道“那些妃嫔不在了,但是曾经伺候过她们的宫女还在。给咱家查下去”

    原本王总管只是怀疑,现在调查到这些事情,足以证明,宫里有一只黑手在谋害皇嗣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赵王

    赵王这个人,必须得除掉无论是用阳谋还是阴谋,亦或是卑鄙手段,都得除了

    小桌子夸赞道“王公公聪明”

    为什么他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走吧。陪咱家用膳。”王总管换了说话的语气,眼中的冷意也散了。

    小桌子颔首,想起什么事,不满地言道“文王怎么过来了”

    “陛下想听他讲故事。你啊,对文王态度友善一些。文王对朝廷还有用,对陛下有用。”王总管低声提点他。

    “是”小桌子讪讪地点头。

    回到万岁殿,王总管笑着看了看小皇帝,见小皇帝吃了半碗,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另一桌坐下来用膳。

    小桌子也坐了下来,扫了眼文王那一桌,看到对方吃得那么开心,他嫌弃地摇了摇头。好歹是个藩王,这副吃相,跟没吃过美味佳肴似的。

    午后,收到长乐宫的消息,小桌子没有过去。派了一个人过去带话给宁太后,只要对方乖乖听话,他们自然会善待她。让这个宫人教导好宁太后惠帝安葬当日她要做的事情。

    宁太后得知小桌子的态度后,松了口气。认真的跟随这个宫人学习规矩。

    文王上朝一事,影响很大。许多官员甚至怀疑起叶家。小皇帝年幼,最容易被人控制。之前给叶一郎兵权,与让戚一娘入宫当侍卫,有人将这两件事联想到文王的身上。怀疑是文王教导小皇帝做这些事情。

    再劝说不动李太傅后,一些年纪大的纯臣,直接入宫跑到万岁殿求见小皇帝。想要亲自教导小皇帝人心险恶。

    王总管知道外面来了一群纯臣,并没有拦着他们。直接放他们进来。

    文王正在给小皇帝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看到来了这么一群人,这些人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敌意,明显是冲他来的。

    这群纯臣也没想到文王会在万岁殿里他们转头瞪着王总管,怀疑王总管被文王拉拢了,所以文王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控制了小皇帝

    王总管哪里看不出他们的心思,神色无奈地低声向他们解释道“咱家也没办法。陛下很亲近文王殿下。无论咱家如何劝说,陛下都不听。非要听文王殿下讲故事。让文王过来陪着他。”

    纯臣将信将疑地盯着王总管。年纪大的纯臣低声质问王总管“你若是阻拦,文王如何能见到陛下”

    “陛下哭闹,咱家于心不忍。他毕竟是陛下,是主子,咱家只是个奴。怎敢违抗陛下的命令诸位可不知道,现在陛下已经学会了下令。若是谁不从,就说要砍死谁”王总管一脸愁容,跟他们倒苦水。

    有人沉着脸问王总管“陛下给叶一郎兵权,让叶夫人入宫当侍卫这两件事,可与文王有关”

    “这”王总管深情为难,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

    “这什么这究竟是不是文王撺掇陛下下令的”有些脾气急躁的纯臣瞪着王总管,催促他说实话。

    王总管抿了抿嘴,小声地言道“的确是陛下下令,具体情况,诸位还是问问太傅他们吧此事,他们也清楚。”

    这下子,纯臣们对李太傅很失望。原先,他们以李太傅为首。既不支持何左相,也不支持赵右相,李太傅是什么态度,他们就是什么态度。现在,李太傅已经对小皇帝不忠心了,他们日后再也不会相信此人

    可来都来了,这一趟不能白来。

    于是,年纪大的纯臣突然哭嚎起来,朝小皇帝跪下,痛哭流涕地言道“求陛下亲贤臣,远小人啊”

    文王

    顾旸神色疑惑地看着这位老臣,出声询问道“什么意思”

    这位年纪大的纯臣擦了擦眼泪,开始认真教导小皇帝。

    “贤臣就是贤明的臣子,也就是臣等这些人。小人就是文王此类野心蓬勃的乱臣贼子请陛下亲近我们这些贤明的臣子,远离文王这种乱臣贼子”

    文王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些人。

    骂吧骂吧。现在对他骂得越狠,等日后他恢复了清誉后,这些人越尴尬

    这么一想,文王心情不错。竟然露出了一抹笑容。

    见到文王忽然笑起来,纯臣们眼神喷着火,怒视着他。觉得对方是在嘲笑他们

    看到这些人越发愤怒,文王笑得越开心。而且还得意地说了一句“究竟谁才是贤臣,诸位日后定会明白。”

    “呸”脾气急躁的纯臣没忍住,啐了一口文王。

    文王

    倒也不必如此。这些人也太放肆了,小皇帝就坐在他身旁。也不怕唾骂喷到小皇帝身上

    顾旸抖了抖身子,一脸害怕的模样,缩了缩身子,躲在了文王的身后。

    见状,纯臣们愣住了。有些人瞪了眼刚才那个脾气急躁的纯臣。吓到了小皇帝,若是小皇帝以为他们才是坏人,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他们还怎么劝谏小皇帝。

    脾气急躁的纯臣面色讪讪,解释道“陛下,臣方才失态了。”

    刚解释完,就被其他纯臣拉到了身后藏起来。

    有了这个例子在前,纯臣们都放缓了面色,一个个露出慈祥地笑容面对小皇帝。生怕会再吓着小皇帝。

    年纪大的纯臣声音温柔的跟小皇帝说话“陛下,臣等也是为了陛下好。请求陛下听臣等的忠言,远离小人”

    顾旸露出了半张脸,偷偷打量着他们。

    这副模样,让纯臣们心情复杂。

    文王轻笑一声,告诉他们“若是诸位要劝谏陛下,不如挑个本王不在的时候,再过来劝谏。现在本王要给陛下讲故事。诸位难道都没有事情做吗”

    “狼子野心莫要得意”年纪大的纯臣,脸上保持着慈祥的笑容,用最温柔的声音唾骂文王。

    顾旸觉得对方这副模样,挺好笑的。忍不住笑起来,露出来的半张脸,一双眼睛笑弯弯的。

    见小皇帝笑得开心,王总管心情也跟着开心起来。

    这些纯臣,的确很忙。离开万岁殿的时候,他们把王总管叫了出去。

    “若王掌印对陛下忠心,就要帮忙劝谏陛下,让陛下远离文王亲近我等”

    王总管点头回应道“咱家明白。必定如此照做可是,文王讲的故事有趣,陛下很喜欢。哪怕咱家开口劝说,陛下未必肯听呐”

    纯臣们沉默了一下。

    不就是讲故事吗他们也给小皇帝讲故事如果靠讲故事,便能得到圣心,能够成功劝谏小皇帝。那这件事,就做的值得

    “文王离开皇宫后,王掌印立即派人给我等传消息。”哪怕今晚不回家了,他们也要讲出一个让小皇帝喜欢的故事劝说小皇帝听他们的话,远离文王

    李太傅知道那群纯臣进宫了,并没有在意。直到王总管派人过来告诉他,文王出宫后,这群官员再次跑进宫里,轮流给小皇帝讲故事。看样子,今日是不打算回家了。

    漫不经心地捋着胡子,李太傅思量了片刻。正好,他可以借着这一群人,教导小皇帝认识人心先让小皇帝接触这些人,等小皇帝对这些人有了一些了解后,他再说出这群人的生活作风,让小皇帝深入了解他们,对这些人的性格品质有个判断。

    鼓声响起,距离关闭宫门,就剩两刻钟的时间。王总管觉得李太傅是不会过来了,只好出声劝说这些官员离开。

    “诸位,时候不早了。辛苦了一日,诸位早日回府休息吧”

    没有人理会王总管。

    这些纯臣,一个接着一个给小皇帝讲故事。

    顾旸做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好像对他们讲的故事不感兴趣。这可让纯臣们着急起来。到底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吸引小皇帝让小皇帝喜欢

    戚一娘跟叶大郎已经下值了。万岁殿的侍卫,换了一批。

    也不知道是谁的肚子饿了,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顾旸抬起手,张开嘴巴,打了个哈欠,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对王总管说“朕困了。”

    王总管有了理由赶这些官员离开。对他们言道“陛下要休息了,诸位也回府休息吧”

    纯臣们不甘心的离开了万岁殿。打算回家后,一定要翻遍书房,找出有趣的故事,明日讲给小皇帝听

    在他们离开万岁殿后,顾旸指着食案上没人吃的瓜果点心,吩咐宫人“将这些送给他们。”

    宫人愣了一下。

    王总管出声言道“还不快点做事。将桌上这些东西打包起来,送给方才离开的官员。”

    宫人这才手脚麻利的把食案上的瓜果点心打包起来。

    王总管吩咐道“这瓜要切开了,让那些官员分着吃。还有茶水,也带上三四壶。茶杯要带上。”

    这些纯臣也不容易。什么都不知情,为了劝谏小皇帝,煞费苦心。忙完工作,就跑来讲故事,讲到了现在才离开。

    出宫的路上,纯臣们一个个纳闷极了。

    “林某的故事明明不错,为何陛下不感兴趣呢”

    “李某讲的故事也很好,奈何陛下不喜欢。也不知道文王都给陛下讲些什么故事。”

    “失策了,我们应该先跟王掌印打探清楚的”

    “明日再跟王掌印打探吧”

    大家正说这话,便听到身后传来叫喊声。

    “诸位大人请留步”

    转头一看,看到好几个宫人拿着东西朝他们追来。纯臣们疑惑。

    “奴婢等人奉命,将这些送给诸位大人品尝。”

    纯臣们惊讶。这是小皇帝的吩咐还是王总管的吩咐他们觉得应该是后者。若是小皇帝的意思,小皇帝在万岁殿的时候,就直接开口让他们品尝殿内的点心茶水了。何须等他们走后才让宫人将东西送出来给他们品尝

    所以这一定是王总管的意思当着小皇帝的面,王总管不好做主。所以等小皇帝去休息后,才吩咐宫人,将殿内的点心茶水打包好送给他们品尝

    有好几人对王总管产生了好感,由此事看得出,虽然王总管在后宫拥有着一定的权力。但是却不敢在小皇帝面前胡乱做主,是个懂得尊卑懂得规矩的人。看来王总管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他的确劝谏过小皇帝远离文王,奈何小皇帝不听劝谏。

    纯臣们有的吃着瓜,有的喝着茶,有的吃着点心,一边聊天一边走出皇宫。

    从第一日起,文王每日都会入宫给小皇帝讲故事。专门挑那些官员下班的时间,他才离开。等他离开万岁殿后,那群纯臣下了班,正好赶来万岁殿给小皇帝讲故事。讲完故事,他们离开万岁殿的时候,总能收到一堆吃的。

    九月的北疆,风沙很大。

    赵王站在城楼上,目光幽深莫测地眺望着漫无边际的黄沙。他的手攥成拳头,额头青筋凸起,浑身散发着一股阴鸷的戾气,让周围的人害怕,不敢正视。

    许久,赵王张开了口,声音低沉沙哑。

    “本王养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

    转过身,他抬起脚,踹向黑衣人。一脚就将黑衣人踹倒在地。

    黑衣人爬起来,跪着磕头求饶“殿下饶命卑职正在彻查此事定是有人背叛了殿下,出卖情报否则,禁军如何知晓以水扑灭炸药”

    宫里的情况,黑衣人并不清楚。他只负责守城。发现情况不对劲就先撤了。那群禁军带着狗追踪他们,逃到后边,他们不得不放弃身上携带的炸药,抛弃一群人引开禁军的注意力,这才成功逃脱,回到北疆请罪。

    赵王拔出了长剑,正准备斩杀此人。

    一人神色慌张的出现,跪下来禀告道“殿下,京中传来消息,文王上朝了据说文王每日入宫给小皇帝讲故事,小皇帝对文王言听计从”

    黑衣服被这把长剑吓得浑身发抖,脸色都是苍白的。身上冒出了很多冷汗。僵着脸说“殿、殿下不如、不如我们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铲除文王”

    赵王脸上布满了阴霾,阴沉得很,直接挥剑刺穿此人的心口。

    这个手下,真是愚蠢极了赵王觉得,就是这样的蠢人,毁了他的梦想他计划得天衣无缝,只要按照他的计划实行,必定会成功,根本不会失败可是这些人还是失败了说什么有奸细,若是真的有人背叛了他,朝廷已经得到证据,有理由治罪于他已经开始对他下手。

    可是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朝廷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家都围绕着文王,朝堂上的人,早就遗忘了在北疆还有个赵王

    看到这一幕,周围的人咽了咽口水,眼中露出畏惧惶恐的神色。

    “朝中情况如何总有人反对文王吧”赵王一扫阴霾,脸色恢复平静,与刚才杀人不眨眼的模样判若两人。

    他将染了血的长剑,丢到了地上,用手巾擦了擦手。

    禀告的人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回答道“朝中以右相为首,部分官员强烈反对文王上朝。左相等人支持文王上朝。至于太傅,在朝堂上并没有发表对文王上朝的意见。”

    “还是右相靠谱。”

    赵王记得,当日先皇遇刺,驾崩前几位权臣商议挑哪一位藩王继位。赵右相就有出声提议,让他继位。宋尚书一向站赵右相,所以也附议,支持赵王继位。

    虽然赵王当时不在场,但是他的耳目,打探到了当时的事情。

    因为此事,赵王对赵右相还是挺欣赏的。

    现在何左相支持文王,文王虽然没有直接篡位,但是其野心蓬勃,已经路人皆知。先把控朝堂,总览大权,哄得小皇帝给他一个摄政王的身份,日后就能光明正大的架空小皇帝。表面上没有篡权,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呵呵,真是好算计

    赵王眼神泛冷,语气冷漠地言道“传消息给京城的人,继续盯着文王与朝堂,找机会让右相想起本王。”

    “殿下的意思是,让右相主动邀请您入京”这可能吗

    赵王冷眼睨视属下,告诉他“文王如今得到左相派的支持,只要文王成功掌权,日后右相派一定斗不过左相派。右相此时定是很着急。”

    只要这个时候,有人在赵右相耳边提起他。赵右相就会醍醐灌顶,写信请他入京。利用他这个赵王,跟文王相斗。

    “若是殿下入京,那北疆怎么办”

    “本王在这里待了十几载,已经待够了”

    哪怕他得到了兵权又如何留在北疆,远离政治中心,众人已经无视了他。赵王已经过了四十岁,苦心谋划了十几年,最后却失败了。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几年,能够让他再谋划一次

    这一次的失败,让赵王心中狂躁焦虑起来。他必须要抓住这次的机会,赵右相请他入京,斗倒文王

    见赵王决心已定,没人再敢劝说。只能听从赵王的命令行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