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59章 打发

作品:《从1987开始

    张中瑞愁眉苦脸地说道:“小易总,你得把他们打发走啊。”

    两个东瀛人,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东瀛人、一个华夏人,在临东已经呆了二十天了。

    这要是在其它地方。

    他们一定会被当贵宾接待。

    几乎是有求必应。

    因为他们两个代表的是东瀛NIE集团。

    临东也需要外来资金的投资。

    整个市的经济不能靠易飞一个人。

    易飞本人也对临东市的招商投资非常支持,承诺了名下公司对原材料的采购优先临东市的企业,并协助他们市场的开发。

    第一批受益者就是机械厂、精密机械厂、包装箱厂、食品厂、电缆厂、日用化工厂等国营企业。

    他们和丽飞集团公司密切合作,工厂的产值、效益直线上升。

    文山县造纸厂被原厂周从元承包后。

    经过大半年发展后,已彻底发生了改变。

    背后也离不开易飞在技术和商业运作上的帮助。

    纺织工业园除了苗记纺织集团,也有不少厂家成立,和苗记展开各方面的合作。

    可以说,临东市的工业在丽飞集团公司带领下,已然开始重新起步。

    但这两个东瀛人不一样。

    他们的要求,临东市府不可能答应,确切的说,即使市府答应了,也做不到。

    他们要求和飞来电子公司合资。

    易飞不在临东。

    郑韵已明确告诉他们,飞来电子公司不合资。

    也拒绝了他们参观飞来电子及其它公司、工厂的要求。

    易飞对来公司工厂参观的人要求很严格。

    标准就是他自己说了算。

    有的人随便看,甚至他亲自陪着,有的人工厂的大门都不能进。

    两个东瀛人就天天到市府。

    希望市府给飞来电子公司做下工作。

    他们许诺NIE集团可以在临东投资数亿美金,在临东打造全华夏最大的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的基地。

    开出的条件确实很诱惑人。

    所谓的给飞来电子公司做下工作,无非是向飞来电子公司施压。

    如果换个地方,换个公司,也许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吸收外资、外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重中之重。

    何况是NIE这样的大集团。

    市府都有可能以行政命令的的方式让合资。

    但这里是临东。

    飞来电子公司的老板是易飞。

    他会和NIE合资?

    恐怕对方是在做梦。

    退一步讲,就算易飞同意了,省府也不一定会同意。

    飞来电子公司的研发项目太尖端了。

    关府长对他们的条件更是不屑一顾。

    投资数亿美金?这么大额度的投资他们两人能说了算?多半是信口开河。

    NIE在华夏只有个办事处。

    能突然有这么大的投资,把别人当傻子呢。

    关府长也说了,他们爱呆着就呆着,市府不表态,搞烦了,易飞会去收拾他们的。

    张中瑞觉得,他们现在就把自己搞烦了。

    前些天,易飞去了坦桑国,是没有办法,这都回来几天了,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呢。

    他决定找易飞,给他加点火。

    让那两个家伙早点滚蛋。

    打了几个电话,才得知易飞在丽飞公司总部。

    他来到时,易飞刚从着郑韵办公室出来,两个来到易飞的办公室。

    易飞给张中瑞倒上茶,“张叔叔,他们爱住着就住着呗,这样云临酒店一天还能一千多块钱的收入,不少了。”

    他都有些不明白,NIE怎么着也是个大集团。

    产品多种多样,涵盖多个行业。

    这样歪搅胡缠有意思吗?

    想让市府给自己施加压力,难道他们都不调查自己?

    合资?

    倒是想得美。

    既能拿到飞来公司的技术,又能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

    要说销售渠道,丽飞公司和华夏其它公司比,可以说是最完善的。

    佟小静已经回到蓉城。

    西南分公司正式成立。

    佟小静在省城分公司呆了三个月。

    分公司如何运作已经熟悉。

    总公司派了五名技术人员跟着她一起去了。

    西南分公司很快就能正式运作起来。

    陈思宁虽然还在上学,但江城分公司已经能接手。

    段成和二贵和几名技术人员去了安城。

    西北分公司也成立起来。

    当初把陈乐宁打伤的那位哥们,离开州城后,去的正是安城,他三月份的时候专门来临东向自己道谢。

    如果不是自己把陈乐宁治好。

    他一辈子就得活在自责中,也没脸再见陈乐宁。

    那哥们叫周江,能和陈乐宁处朋友自然也不是简单人。

    周家的势力正好在西北。

    总得来说。

    丽飞集团的六大分公司都先后运作起来。

    国外企业看中自己有销售渠道是正常的。

    但NIE从去年就盯上自己,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东瀛国在近二十年,就一直窃取华夏的技术。

    说他们居安思危也好,眼光长远罢,从李正茂身上看,总之NIE没有安好心。

    他回来几天了。

    并没有去见他们,尽管他们每天都到郑韵处问询。

    郑韵也没有瞒他们,易总是回来了,但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见他们,差不多就明说了,两人的身份不配。

    想和易总谈,让你们的社长来。

    凭什么啊。

    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公司的姚国庆和谭紫娇。

    一个NIE集团的技术经理,一个海外部经理,而这海外部也仅指华夏。

    郑韵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能见他们,就是给他们天大的面子。

    这让那个叫郑羡东的假洋鬼子很生气。

    他觉得丽飞公司、飞来电子公司加在一块都不及NIE的最小分公司。

    生气归生气,他还能怎么着。

    他还不敢闯到自己家里去。

    他要真闯进去,那是真打他的。

    张中瑞喝口茶,“小易总,你还在乎一天一千多块钱,那两个家伙像牛皮膏药一样,天天赖在市府,我又是负责工业这块的,对他们不能打不能骂,我没其它工作了?”

    他也恨不得打两人一顿。

    尤其是那个叫郑羡东的假洋鬼子。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NIE和飞来电子公司合作,是飞来电子公司的荣幸,是提高国内电子技术发展的机会,也是临东经济发展的机遇。

    语气和表情对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充满了不屑。

    张中瑞真希望他这话是对易飞说的。

    看易飞敢不敢揍他。

    易园长的两位哥哥、嫂子可都是牺牲在卫国战争中。

    易飞投钱正在修葺英雄谷烈士陵园。

    基本上已经完工。

    他就是和国外合作,估计也不会选择东瀛国的企业。

    易飞说道:“张叔叔,你搭理他们干吗?他是来合作的吗?是来投资的吗?无外乎盯上了飞来电子公司的Cos图像传感器和锂电池技术,凭良心讲,东瀛国对新技术、新发明是非常注重的,什么东西都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技术的保护也非常系统和严格,这点值得我们的学习。”

    他回来听郑韵讲。

    NIE的人刚来的时候是很低调的。

    看上去让人感觉就是来学习的。

    尤其是那个东瀛人郑大健,好像来华夏前新改的名字,估计原来的名字招国人烦吧。

    他每次去丽飞公司总部,见人都鞠躬。

    一副恭顺谦卑的样子。

    郑韵不了解他们,丽丽怎么会不知道。

    当即先告诉郑韵,除了办公楼,哪个地方都不能让他们看。

    他们近二十年的老套路在丽飞公司这里行不通。

    对他们的任何要求,郑韵都直接拒绝,并没有说老板不在的托辞。

    他们仍旧不死心。

    就开始跑到市府讲大道理,希望通过市府向丽飞公司施加压力,他们既然来了,自然不想空手而回,哪怕到丽飞公司、飞来电子公司参观下也好。

    两国技术交流也是有先例的。

    飞来电子公司既然宣布生产锂电池的生产线已经运行。

    那就得让大家参观。

    瞅瞅,什么嘴脸。

    简直是强盗逻辑。

    而国内的一些人也指责飞来电子公司固步自封,应该让大家参观学习,科学无国界嘛。

    科学无国界?

    似乎大家都该忘了巴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