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5章 躲着

作品:《从1987开始

    成文芳泡好茶给易飞和赵丽丽都倒上,“这半年来,你们俩是躲着我吧。”

    她看着赵丽丽,心里也不仅有些黯然。

    她一向视作女儿的侄女离她越来越远。

    半年来,除了在电视上,都没有见过她。

    以前的短发,已经快长到腰间了,以前的俏皮已变得成熟妩媚,记忆中的丽丽似乎已悄然远去,被国外媒体称作最年轻、最漂亮的女科学家和自己侄女无论如何都重合不起来。

    易飞和半年前相比,似乎长大了许多。

    已完全长成一个大小伙子。

    成文芳有些不明白。

    那么多战斗在一线的科学家都可以为国家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

    易飞和丽丽为什么就不行呢。

    那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都属于国家。

    差别就是易飞自己提供了研发资金,可去年都提出项目有科学署发起,科学署发起,审批下来的话,国家自然提供研发资金。

    是易飞自己拒绝了。

    她虽然是做政工的,但在省科学署工作了半辈子。

    也知道那几个项目产生的影响力。

    由东江科学署共同策划、发展、规划不是更好吗?

    现在,都有民营企业上交,转变为集体制或股份制企业。

    丽飞公司是合资企业,她就不说什么了。

    飞来电子不是合资企业啊。

    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上交,对他们、对江东科学署、对国家都是好事。

    非要说钱的话。

    易飞缺钱吗?

    丽飞公司、青江集团、三方集团还有他名下的其它公司,哪个公司不是日进斗金。

    就连廖远光和他合作的丽飞建材商城每天也以人满为患。

    飞来电子公司的研究成果太重要了。

    像锂离子电池,也是国家科学署的研发项目。

    是可以发展成一个大的产业的。

    就是少挣点钱能怎么了。

    易飞挣的钱,他们如何挥霍也足够了吧。

    可是。

    易飞这个一向通情达理的孩子就是不同意。

    甚至说东江科学署根本运作不了那些项目。

    也不是单纯让他上交,他和丽丽也可以加入东江科学署啊,甚至包括那些港城的技术人员,如果愿意也都可以加入到东江科学署。

    自己是他们的婶婶。

    还能害他们不成。

    人生追求的是什么,无非是名和利。

    利,他们已经有了,哪怕图个名也应该把飞来电子公司纳入到东江科学署的体系,至少得深度合作。

    结果,他们不听,反而和自己有了隔阂。

    从过了年就再也没有来过家里了。

    甚至省府都不来了。

    飞来电子研发中心,材料研发中心,省科学署的人连参观都不允许了。

    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更是大门都进不了。

    国外一些厂家来参观也是严词拒绝。

    已经引起各种非议。

    中午,老赵打电话说易飞和丽丽来省城了,下午要回家来,让她早点回家。

    她挂了电话就回来了。

    无论如何,她还是很想念易飞和丽丽的。

    成文芳现在也些矛盾。

    因为飞来电子的事,老赵和她吵过很多次。

    甚至都说出了离婚两个字。

    老苏也很隐晦的说过她,两人都不支持她的建议。

    儿子都和她争吵半天,说她这样做,只能打乱飞来电子公司的计划,阻碍飞来电子公司前进的步伐,甚至逼得易飞把飞来电子公司搬离东江。

    争吵过后,儿子回了文水县。

    都快四个月没有回省城了。

    只有杜晓晓回来过两次。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她其实也觉得易飞说得有道理,可是自己总潜意识的认为飞来电子公司和科学署联手才是最正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总比他想起来什么是什么要好得多。

    副署长李正茂说得也有道理。

    他说,易飞和丽丽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只是飞来电子的研发是无序的,全凭两人的喜好。

    如果能好好规划,像科学署一样分工明确,也许能改变华夏科技发展的格局。

    至少在某个行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甚至超越。

    能系统在某个行业全面谋划的,只有科学署。

    合作才是最好的出路。

    可是在易飞的眼中,似乎对科学署并看不上。

    这就有点自大了。

    科学署看着是没有飞来电子风光,但实际上并不如此。

    东江科学署每年还是有不少项目研发出来,只是有些项目是中间产品,不能引起大家注意罢了。

    而有些项目,本就不会公布出来。

    易飞挑中的都是能赚钱的项目,他是不会注重基础研究的。

    赵丽丽说道:“婶婶,怎么会躲着你呢,易飞中午刚从港城回来,我俩不就下午来看你了,前段时间太忙了,有正在开发的项目,还要参加一些产品发布会啥的,实在是抽不出时间。”

    她看着婶婶也没有问题啊。

    如果不谈工作的话,对自己和易飞还是很亲热的。

    是那种真正的亲,而不是演戏。

    她现在也有金光,也能看出来一个人是真诚还是虚假。

    婶婶对自己的亲情并不比以前少。

    她只是把工作看得太重了。

    有些太大公无私了。

    “躲您肯定是不会躲了。”

    易飞说道:“婶,这些海参是我在坦桑国投资的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我还在那边投资个木材加工厂,现在都正式开工了,效益还不错。”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婶婶可能被人控制。

    现在看来,似乎还真有这种可能。

    婶婶似乎有些恍惚。

    不是那种休息不好的恍惚,而是让人觉得,她一直在挣扎。

    眼睛的深处充满了矛盾。

    总是给人一种难言之瘾的感觉。

    成文芳叹了口气,“易飞,不是婶婶说你,国内现在也急需资金,急需投资,现在投资环境也不错,你怎么能跑到国外投资呢?”

    现在拉点投资多难啊。

    那些打着投资的牌来的港商、岛商、外商,哪个不受到贵宾的待遇。

    哪个不是钱还没到位,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附加条件。

    更有甚者,完全就是骗吃骗喝的。

    在这点上。

    易飞是有巨大贡献的。

    无论章氏和苗记的投资,额度都是很大的,但几乎没提任何附加条件。

    易飞在中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支援非洲建设是国家的政策。

    但那是国家的事,他一个民营企业凑什么热闹。

    想赚钱,国内一样赚钱。

    易飞说道:“婶子,去国外投资的不是我,是苗记,只不过我和丽丽在苗记有30%的股份,过年的时候,我舅舅就说了,丽飞公司不仅仅只拥有苗记华夏公司的股份,而是拥有整个苗记集团的股份,苗记本就是跨国公司,去坦桑国投资很正常啊。”

    其实只有新成立的东非投资公司才是苗记旗下下的公司。

    主要是在宝石矿上投资。

    目前还没有正式运作,收购宝石也是要有证的。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谈好,还没有正式下来。

    但各个主要矿点的收购站已在建设中,证书批下来就可以收购了。

    收购到的宝石也会合法合规的出口到华夏或新国。

    食品和木材加工厂,还有农场都是丽飞公司的旗下公司。

    成文芳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坦桑国的食品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还有农场都是丽飞集团下的公司,这个不说了,你在坦桑国投资也没有错,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丽飞公司也算合资公司,易飞,你的问题还是出在飞来电子公司。”

    她不想和易飞扯太多。

    如果说要辩论的话,她是辩论不过易飞和丽丽的。

    这两个讲起道理来是一套一套的。

    一般人是说不过他们的。

    现在的问题还是飞来电子公司的问题。

    赵丽丽很惊讶,“婶婶,你怎么对易飞在坦桑国的运作这么清楚?”

    她是科学署的。

    查这些资料并不容易。

    易飞也根本没有宣传在坦桑国的投资。

    可以说具体情况没有几个人知道。

    叔叔都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