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7. 亡国之君37 你的明君养成系统已上线……

作品:《快穿之我是你妈

    太阳自皇宫上空破云而出。

    以皇宫为中心, 阳光向四方扩散,乌云如潮水退潮般迅速退去。

    当南流景走出皇宫,在千军万马的拱卫下, 在无数臣民的注视下,踏上通往祭坛的道路时,整个天地终于从潮湿的黑暗进入了明亮的白昼。

    日光落于他肩,他身上那套用金线绣着山川日月的玄色冕服折射出冰冷的光芒。

    他就这么坚定且从容地,背负着全天下人的期许, 从京都最繁华的街道来到京都最落魄的街道,最终前往祭天的祭坛, 跨过九十九级台阶, 一步步登临祭坛最高处的无人之巅。

    当他在最高处站定的那一刻, 悬于天边的旭日陡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那光辉灼热而汹涌,带着一股要将世间所有黑暗动荡都净化掉的一往无前的气势。

    下方似乎传来了无数道叠加在一起,高呼“万岁”的声音。

    但南流景没有听清。

    因为此时此刻, 许久没有响起过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在他耳畔响起。

    恭喜南流景完成主线八挽大厦之将倾,扶江山于危乱, 君临天下,山河在握。

    任务完成奖励3000积分。

    系统面板出现在南流景眼前,他的个人属性一览无余。

    姓名南流景

    性别男

    年轻十九岁虚岁一十

    身份大烨新帝

    智商130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习武资质85满分100,恭喜你, 你的身体正处于巅峰状态

    明君值99不给满分是为了留有进步空间,虽然这进步空间已经无限接近于无。

    技能一位帝王应该具备的技能,你都已经具备,请再接再厉。

    积分8020

    系统检测到大烨当前气运值为60。乱世不再,盛世将续,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

    当最后一项数据落下, 原本冰冷机械的系统音被一道温和含笑的女声取而代之。

    宿主你好,我是你的明君养成系统。

    恭喜你,你已经解锁并完成了全部养成任务,接下来你只剩下最后一个主线任务成为明君,铸就盛世。任务完成奖励5000积分。

    长风从远处吹来,吹得衣摆微微晃动,南流景眼里蕴满笑意。

    “你好,系统,很高兴认识你。”

    初见时没有说出口的话语,终于在此刻找到了开口的机会。

    这场登基大典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才结束,从此刻起,南流景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大烨皇帝。

    新帝即位之时,都会废除掉上一任皇帝的年号,另外取一个年号,俗称改元。

    南流景给自己定下的年号是昭明。

    所以以后也可以将他称为昭明帝。

    而今年,就是昭明元年。

    在登基之前,南流景已经举起屠刀,对朝廷进行了一场必要的大清洗。如今屠刀已经举完,是时候推行仁德、加恩天下。

    南流景上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追封他母妃姚容为昭旭皇后,将他母妃的坟墓迁入皇陵,就葬在那座本应该属于永庆帝的帝王陵墓里。

    这道圣旨一出,顿时让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昭妃是陛下的亲生母亲,陛下要追封她为昭旭皇后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永庆帝已经被废了,那座为永庆帝专门修建的帝王陵墓没有了主人。

    按照南流景的说法是,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重新利用起来给他母后住。

    乍一听这番话,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简直哪哪都是问题。

    永庆帝的陵墓可是按照帝王规格建造的陵墓啊

    自古以来只有皇后与皇帝合葬,皇后才能被葬进帝王墓里,怎么能将昭旭皇后独葬在里面呢。

    而且因为永庆帝在位时间长,他的陵墓修建得非常气派,只比太祖皇帝陵墓的规格稍微低了一些,却远胜过其他几位皇帝的陵墓

    让昭旭皇后独葬在这个陵墓里,这番操作实在是有些超出朝臣的接受程度了。

    然而在这件事情上,南流景的态度坚决到没有半分退让余地。

    前来劝南流景的大臣一个个铩羽而归。

    还有大臣想要从姚盛安那边着手,让姚盛安去劝劝南流景。

    姚盛安直接怼了回去“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都同意了,你们何必再反对。”把那个大臣骂了个狗血淋头。

    姚容和系统坐在水镜前看到这场乱哄哄的闹剧,系统问姚容南流景在下这道圣旨之前,有跟你打过招呼吗

    姚容摇头。

    系统说那你要不要劝劝南流景,让他不要再一意孤行。我看礼亲王和礼部尚书的脸都黑透了,今天就属他们反对的声音最大。

    姚容还是摇头。

    系统不解为什么

    姚容终于开口,轻声解释道他是为了我才去争取这些事情的。我又怎么能打击他,跟他说其实我并不需要他为我做到这一步呢。

    她对南流景的好,是不求回报的。

    但南流景身为她的孩子,愿意为了她去争取更好的东西,那她也会安心接受他的付出,接受他在感情上给予的回馈。

    如果她一直拒绝南流景的付出,即使她觉得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南流景好,但拒绝得多了,同样会伤害这孩子的热情。

    难道孩子想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做一些事情,也是不对的吗

    既然在南流景的心里,她值得拥有这样的待遇,也理应拥有这样的待遇,那就去做吧。

    她相信南流景在决定做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了今日会发生的一切。

    僵持之下,最终还是朝臣先低下头妥协了。

    他们这位陛下什么都好,唯独有一点,一旦决定了做某件事情,那就是谁也拉不回来,谁也没办法劝他改变心意。这从他坚持公示五道罪己诏和审判永庆帝一事就能看出来。

    既然无法阻止这件事情,朝臣们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算了,反正昭旭皇后已经去世了,就算同意昭旭皇后葬入帝陵,她也不可能干涉朝政。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会儿姚容正在和南流景一起商讨制定抚民政策。

    确定了所有政策都无误后,南流景将奏折推到一边,笑容得意。

    如果他身后有尾巴的话,估计这会儿尾巴已经翘起来一晃一晃的。

    “母后,你觉得昭旭这个谥号怎么样。”

    姚容笑道旁人一听,就知道昭旭和昭明是一个风格的。

    无论是昭旭还是昭明,都能让人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太阳、明亮这类词。

    而昭旭比昭明还要美好,还要贵重。

    南流景理所当然道“你的封号里有个昭字,礼部给我拟写年号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中了昭明这个年号。”

    “在我看来,我这个位置,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属于母后你的。如果我用了昭明这个年号,那我必须要给母后你取一个更胜于昭明的谥号。”

    姚容知道南流景想听到什么答案,而这个答案,也是她心中所想。

    我非常喜欢这个谥号。

    而且,第一个单独被葬在帝王陵墓里的皇后,这个名头听起来可真是太厉害了。

    南流景笑容越发灿烂“我就知道母后肯定会喜欢的,所以我才没有提前告诉你。”

    这是你特意为我准备的惊喜吗

    “我从登基大典之前就一直在准备了。”

    母后对他的期许,是让他成为大烨子民心目中的太阳,驱逐那些动荡与黑暗。

    但是他心目中也有独属于他的太阳。

    “南流景”这个名字,是母后对他的期许与祝福。

    “旭”这个同样可以代指太阳的字,则蕴含着他对母后的崇拜与敬爱。

    连永庆帝这样的人都能安享一十多年的皇帝尊荣,那他的母后,教导他如何成为一名好皇帝的母后,凭什么不能单独葬进帝王陵墓

    在朝臣退让之后,南流景再次下达了第一道圣旨,减轻各地赋税。

    尤其是那些刚受过灾的地区,南流景直接免除了三年赋税,供当地百姓休养生息。

    当然,除了免除赋税外,南流景还颁布了一系列抚民政策。

    想要落实这些政策,必须用到大笔银两。好在这会儿朝廷不缺钱。

    单是从季家查抄出来的现银,就足足超过了三百万之数。

    再加上查抄季家其他同党所缴获的银两,这一次抄家,单是现银就超过了五百万两。要是算上那些值钱的古董饰品、商铺和数以百万亩计的田地,数值就更加惊人了。

    南流景将查抄的事情全权交给李观棋和齐思来负责,当他翻看完李观棋和齐思交上来的账本,不由感慨道“朕以为我们的北方商铺每年盈利五十万两已经算是很多了,但这些钱放在季家面前,压根就只是皮毛,甚至都不够季老夫人修一个佛堂。”

    用五十万两来修佛堂,这个佛堂绝对是金碧辉煌。

    字面意义上的金。

    反正李观棋雁过拔毛,抄家的时候看到那金灿灿的佛堂,当场让人去将整个佛堂的地板和天花板都削了一层。

    李观棋道“我去抄季家的时候,可算是开了眼。厅堂里随意摆放在博古架上的一个装饰品,就已经价值好几万两。唉,原以为做生意来钱快,现在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来钱最快的事情,还得是抄贪官的家啊。”

    齐思在旁边道“可惜啊,大烨就只有一个季家。以后就算再去抄家,也很难抄出这么大额的银两了。”

    南流景“”

    南流景无奈又好笑地看着一人。

    这是抄家抄上瘾了啊。

    “好在这些钱最后都便宜了朕。有了这些钱,朕就能大刀阔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这笔钱南流景没有留给自己,而是全部都交给了户部,用来充盈国库。

    新任户部尚书接收到这笔钱之后,那真是做梦都能活生生笑醒。

    南流景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封赏有功之臣。

    梁光誉依旧担任禁卫军统领,不过没有再执掌暗阁。除此之外,梁光誉还加了太保的虚衔。

    屈建白是监察院左都御史,同样被南流景加了虚衔。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屈建白身为南流景的夫子,加的居然不是太傅虚衔,而是太师虚衔。

    这个安排,着实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齐明煦成为了大烨最年轻的骠骑将军,这个官职只在大将军之下,负责执掌北地十万军队。

    李观棋将北方商铺交给了杨镇,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正三品户部右侍郎。

    蒋定进入工部,成为了正三品工部右侍郎。

    齐思成为了暗阁新任首领,为南流景执掌暗阁。

    姚老将军被追封为定国公,因为姚家嫡系只剩下姚盛安一个人,这个爵位自然就落到了姚盛安的头上。

    至于桂生,南流景将他安排成了内侍总管。

    余下众人也都各有封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要不是齐明煦他们的年纪还不算大,在朝中的资历还不够深,他们的官职绝对还能再往上多迈一步要是没有意外的话,这就是陛下将来的内阁班底了。

    封赏之后,齐明煦进宫向南流景请辞。他这个骠骑将军得带领军队回北地了,以后也得常驻北地,无召不得随意进京。

    南流景亲自给齐明煦倒了一杯酒“齐大哥,你回到北地之后,好好操练北地的军队。”

    齐明煦端起酒杯,笑容意气风发“陛下放心,臣会在北地好好布局。”

    “齐大哥珍重。”

    “陛下也要好好保重。”

    双方的语气里,既带着对彼此的不舍,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展望。

    他们君臣之间早已有了默契,南流景在京都稳定朝局,齐明煦在北地训练军队,等到时局安定,军队战斗力提升,就到了对狄戎用兵的时候。

    在齐明煦离开之后,京都一夜入春。

    这一年里,南流景没有弄出太大动静,他才刚刚上任,主要是以熟悉政务为主。

    因此,南流景平时也颇有闲暇。

    偶尔碰到公务不繁忙的时候,南流景也会微服私访,在京都周围闲逛。

    定国公姚盛安没有在朝中担任任何要职,空闲时间很多,所以南流景经常会叫上姚盛安一起晃悠。

    这天,南流景同样将姚盛安叫上,说要带姚盛安去一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姚盛安奇道。

    “是一个叫晴水村的小村子。那里不仅有成片的柿子林,还有一间免费私塾。”

    晴水村这个地方,对南流景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当初他就是在晴水村那里想明白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免费私塾”姚盛安来了兴致,“就是你在北地兴建的那些。”

    “是。开在晴水村的那间,是我开办的第一间私塾。”

    这是南流景第四次来晴水村。

    第一次来是无意间路过,第一次来是为了思考他未来要走的路,第三次来是为了参观私塾。

    这次回来,南流景就是单纯想要看一看。

    马车行驶在官道上,足足赶了一个时辰路,南流景一行人才抵达晴水村。

    掀开马车帘,南流景先下马车,回身去扶姚盛安。

    姚盛安笑道“怎么能让你亲自扶我,旁边多的是下人。”

    “顺手的事情。”南流景将姚盛安扶了下来。

    他当了皇帝,但他对于皇帝的一应排场还是很不习惯,不过南流景也不会强迫自己去适应,依旧我行我素,毫不铺张浪费,更严禁各种不必要的排场。

    两人在村口站定。

    姚盛安是第一次来,对于晴水村没什么认知。但南流景看得出来在这几年里晴水村发生了大变样。

    原本的黄泥地都铺上了碎石子,下雨天踩在上面再也不用担心弄脏鞋子。

    以前村里的屋子都是木屋,甚至其中还有那么三两间简陋的茅草屋。

    但如今放眼望去,已经看不到茅草屋了,其中几家还用红砖修了气派敞亮的砖瓦房。

    要不是村口那几棵柿子树还在,南流景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这会儿正是农忙的时候,不少村民扛着工部新推出的农具,穿梭在村口和田间。

    南流景一行人虽是轻车简从低调出行,但那满身的气派还是与村子格格不入,所以不少村民都在打量他们。

    突然,一个村民道“哎,这位贵人怎么好像有些眼熟啊。”

    旁边的人嗤道“你能眼熟什么贵人。”

    “等等,我也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他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当年那位帮过我们全村人的恩公吗”

    很快就有人将南流景认了出来。

    “快去将村长叫来,就说恩公又回来晴水村啦”

    村民们谈话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南流景和姚盛安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姚盛安道“看来你在晴水村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开了一间免费私塾。”

    南流景也笑了笑,并不居功“我只是开了个口而已,跑上跑下帮忙的人是李一哥。”

    村长就在人群后面,听到消息后立刻就冲到了村口。当他看清南流景的容貌后,他脸上露出欢喜之色“陛贵人,真的是您。”

    与那些不明真相的村民们不同,村长早已从杨镇那里得知了南流景的真实身份。

    南流景神情温和“几年过去,村长的精神头更足了。”

    “都是托了贵人的福。”村长又是激动又是荣幸,站在南流景身边颇有些手足无措。

    南流景打过招呼,问村长有没有空带他们在村里逛逛。

    “有空,非常有空。”村长连连点头,将手里的农具交给其他村民,让其他村民帮他带回去放着,他走在前面给南流景和姚盛安领路。

    南流景向村长打听起晴水村的具体情况,村长都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村长还额外感谢道“多谢贵人开恩,我儿子还有村里的很多人才能从北边战场退下来。”

    前些年,为了填补兵源,朝廷在京城周边强制征走了很多士兵。

    这些士兵到了北地后,就和家里人彻底失去了联系,家里人连他们到底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南流景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帮忙联系了一番。

    今年,不少强制征走的士兵都被允许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村长的大儿子也是其中一员。

    而且最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解甲归田的时候,还领到了一份数额可观的津贴。有了这份津贴,他们之后的生活也能更加宽裕一些。

    村长很清楚,这都是眼前这位青年的仁德。

    对于村长的感激,南流景并不居功“我只是将一些错误的朝政重新纠正罢了。”

    至于那些津贴,是他力所能及的补偿。

    其实那些津贴并不能完全弥补他们受到的伤害,但他们对此已经感激涕零。

    南流景还提出要去柿子林看一看。

    几年时间过去,那片柿子林长得越来越好了,村长道“为了方便运送柿子,我们才修了村口那段路,往黄泥地上铺了碎石子。”

    村长还给南流景说了另一件事情“附近不少村子都学着我们村子,开垦出荒地种植柿子林。他们还请我大孙子去传授经验了。”

    南流景微微一愣。

    他的记忆力素来很好,更何况他与村长的大孙子有过几次接触,就更有印象了“那孩子是叫杨铁吧”

    村长惊道“贵人还记得那臭小子”

    南流景点头“我当时说了,我会记住他的。还有他妹妹杨乐,我也记得。”

    村长脸上的笑是压也压不住“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他们一定会激动得半夜睡不着。杨铁那孩子去了私塾之后,字没学几个,有空就总往柿子地跑,亲自去伺弄这些柿子地。这不,跑得多了,他就伺弄出经验了,我们村里没有比他更会种柿子树的。”

    南流景唇角微弯“我记得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说过年才能吃到半个黄金饼,现在他这么厉害了,应该有足够的黄金饼吃了吧”

    “那是当然,咱们村亏了谁的柿子,都不能亏了那孩子的。”

    既然提到了杨乐,南流景也就顺便打听了下杨乐的情况。

    得知杨乐在学医后,南流景有些诧异。

    这个时代,基本没有女子行医,医术都是师传徒、父传子。也就是免费私塾有开设医术课程,杨乐才能学到相关知识。

    恰好她在这方面还很有天赋,于是进步就非常迅速了。

    “她现在也能给人治些小毛病了。平时村里人有什么头疼发热的,都会找她看一看瞧一瞧。就连县城里的女眷有时都会派人来请她过府看病。”

    “很厉害。”南流景夸道。

    村长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很显然,夸奖他的孙子孙女比夸奖他更让他来得高兴。

    随后,村长还带着南流景他们去了私塾。

    几年下来,私塾的规模愈发大了,村民们都知道让自家孩子来读私塾的好处,所以也都愿意将孩子送来私塾。

    一来私塾是免费的,一来有杨乐这个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所以私塾里的女孩子数量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移风易俗并非一时之功,想要改变千年来女子的处境不是易事,现在这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进步。

    南流景愿意为这些女子开一道口子,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天下不仅会出现第一个女大夫,还会出现第一个女学子,第一位女士兵,第一位女官,第一位女将军

    而且,不会只有第一个人。

    会有越来越多女子走出家门。

    她们不会输给男子,甚至可能会比男子做得还要好。

    就比如他的母后。

    晴水村不算大,南流景一行人没花什么时间就逛完了。

    “多谢村长。”南流景向村长道谢。

    村长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怎么能让当今天子跟他道谢呢。这实在是太折煞他了啊。

    南流景没有多留,扶着姚盛安上了马车,准备打道回府。

    要是再耽误下去,天就要黑了。

    他这个皇帝微服私访就算了,要是敢在城外过夜,第一天御史台的弹劾折子就能淹没他的桌案。

    马车里,看着端起茶杯一言不发的姚盛安,南流景笑道“小舅舅,从我们进入晴水村之后,我就没怎么听你开口说话。你在想些什么。”

    姚盛安放下茶杯,脸上带着思索之色“我在想,你为什么会对晴水村这个地方如此特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南流景坐拥四海之地,每天要处理的公文不知凡几,偏偏愿意抽一天时间来晴水村逛逛。

    南流景将自己和晴水村的渊源告诉姚盛安。

    末了,他道“我在晴水村,看到了大烨的某种模样。”

    “我在晴水村,意识到了我想将大烨变成什么模样。”

    “而今天我回来,是想要看看大烨被我改变成了什么模样,它有没有向着我理想中的方向前进。”

    晴水村是一个缩影,如果他在晴水村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那他可以将晴水村的模式推广到全天下。

    姚盛安明白了。

    南流景是将晴水村当做了一个试验地。

    垂眸思索片刻,姚盛安突然问“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吗”

    南流景惊喜“小舅舅愿意出山了吗”

    姚盛安“总不能一直白领朝廷的俸禄,在国公府里休息了那么久,我也是时候去做些事情了。”

    这一年里,他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彻底与过往达成了和解。

    斯人已逝,他这个活着的人也该往前看了。

    南流景问“小舅舅想要做什么事情”

    姚盛安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断腿,道“我先在兵部领一份闲差吧,太久没有做过事,要是给我分配了太重要的职务,我也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那过往的风霜,不仅仅磨平了姚盛安性格里的棱角,也磨平了他所有心气。

    南流景不再坚持。小舅舅愿意去领一份差事,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南流景先让人将姚盛安送回了定国公府,这才赶回皇宫。

    穿过那条熟悉的甬道,从前朝回寝宫休息时,南流景问“母后,你那儿有能够治疗小舅舅断腿的药膏吗”

    姚容回道没有。

    这个事情她早就想过了。不过她翻遍系统商城,也没有找到适合姚盛安使用的药。

    如果是姚盛安腿刚断的时候,也许还有办法去治,但他这腿已经瘸了一十年了

    南流景也猜到了答案,毕竟要是真有这种药膏的话,他母后也不会一直不拿出来给小舅舅用。他只是有些不死心地多问了一句。

    姚容道你小舅舅是心病。放心吧,他会慢慢调整好的,姚家人可不会被这种事情击垮。

    南流景点头,这种事情确实只能靠自己熬过去。

    想是这么想,南流景私底下还是颇为关心姚盛安的。瞧见姚盛安进入兵部之后,精神头明显好了许多,南流景这才放心。

    果然还是得忙起来。

    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了。

    在姚容的建议下,南流景收集了各种兵法孤本送去给姚盛安,让姚盛安帮忙整理。

    “小舅舅,这些兵法孤本都是前人留下的遗泽。好好整理刊印之后,才能造福更多人。”

    南流景这么说了,姚盛安脸上虽有些为难,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对了,我这里还有一套外祖父留下的兵法注解。”南流景还拿出了姚大将军年轻那会儿读的兵法书。

    姚盛安翻看书页,看见书页上熟悉的字迹,眼眶蓦地有些温热,耳畔仿佛又传来父亲耳提面命的训斥。

    那些曾经让他烦躁不已的话语,已经成为了他一生不可追忆。

    姚盛安向南流景保证道“兵部的差事不忙,我有很多闲暇时间。你放心吧,我会尽快整理好这些兵法,绝不会让它们失传。”

    看到姚盛安这副斗志昂然的姿态,南流景满意地笑了笑。

    果然还是母后提出的法子好使。

    随着温馨热闹的除夕过去,昭明元年也彻底落下帷幕。

    时间进入昭明一年。

    这一年里,南流景在朝政上的动作逐渐大了起来,在不少事情上做出了调整和改革。

    与此同时,南流景还决定从内务府拨调一批银子,推平长信宫,在长信宫的区域上重新建造一座高三层的宫殿。

    因为修建宫殿的钱是内务府出的,简而言之,皇帝要用自己的钱去建自己的宫殿,所以朝臣对于南流景大兴土木一事都没有意见。

    只要不从国库掏银子,陛下难得想要奢侈一把,那就奢侈吧。

    南流景特意找来内务府总管,将他对宫殿的所有设想还有要求都一一道来。

    南流景还专门强调了一件事情大兴土木的时候一定不能伤害到院中那两棵柿子树。

    只花了几天时间,内务府就按照南流景的要求画出了设计图纸,请南流景过目。

    南流景看了眼画得密密麻麻的设计图,对内务府总管道“朕这两日会仔细修改这份设计图,你后日过来取。”

    两天后,内务府总管再次来到御书房求见南流景,然后内务府总管从南流景手里拿到了一份满是删改痕迹的设计图。

    从宫殿采用的木料,到房梁雕刻的图样,再到宫殿里种植的花花草草的品种,南流景都进行了细致而周全的要求。

    内务府总管一一看下来,心中暗暗吃惊。

    这座宫殿所用的材料其实并不算十分铺张奢侈,但从各种细节的设计,都足以看出陛下对这座宫殿的重视程度。

    这样一座建在冷宫原址上的宫殿,是为何而建

    又是为何人而建

    突然,内务府总管想到一事,连忙从一堆图纸中翻找出其中一页“要在院中种植萱草”

    “萱草这座宫殿,莫非是为了纪念昭旭皇后而建的”

    昭旭皇后在冷宫难产去世,陛下想在那里建一座宫殿纪念昭旭皇后也很正常。

    单从陛下力排众议,不顾朝臣反对,坚持让昭旭皇后葬入帝王陵,就可以看出陛下对昭旭皇后的感情。

    不过很快,内务府总管又瞥见了另一样东西。

    他微微一愣神。

    “除了萱草之外,还要种植文竹”

    “奇怪了,如果是为了纪念昭旭皇后,为何还要栽种下如此多文竹”

    在大烨的风俗里,萱草往往意味着母亲,文竹则通常是师生情谊的象征。

    内务府总管实在想不通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凑在一起,不过陛下的图纸已经给得这么细致了,他也不用揣摩陛下的心意,只需要老老实实按照陛下的要求去做就好。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